(共35张PPT)
第一章 地球
1.1 地球的宇宙环境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了解宇宙、天体和天体系统,并在此基础上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2.通过图片、影视资料等,初步了解人类太空探索的进程与意义。
3.收集中国航天级太空观测发展的相关资料,举例说出中国太空探索的成就。
重 点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八大行星
CONTENTS
PART ONE
地球在宇宙中
PART TWO
人类的太空探索
地球在宇宙中
PART ONE
地球在宇宙中
1.天体及天体系统
晴朗的夜晚,我们仰望天空,可以看到很多星星。每颗星星都是宇宙中的一员。我们人类的家园--地球,也是宇宙中的一员。
地球在宇宙中
宇宙中的恒星、星云、行星、卫星等各种物质,通称天体。
类型
天然天体: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行星际物质等
人造天体:太空运行的宇宙飞船、空间站、人造卫星等
最基本的天体
1.天体及天体系统
地球在宇宙中
地球是太阳系八颗行星之一。
1.天体及天体系统
恒 星
组成:炽热气体
特点:①质量庞大,温度高,能自己发出光和热;②球状或类球状;③恒星之间相距遥远;④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太阳,其次是处于半人马座的比邻星
观察现象:明亮闪烁
行星
组成:八大行星等
特点:①在椭圆形轨道上环绕恒星运行,质量比恒星小;②呈球形或近似球形;③本身不发光,靠反射恒星的光而发亮
观察现象:明亮不闪烁,在星空有明显位置移动
土星
卫星
组成:月球等
特点:①环绕行星运转、本身不发光;②卫星大小不一,但是质量一般不会超过它绕转的行星
观察现象:月亮盈亏变化
拖着长尾的彗星
彗星
组成:凝结成冰的水、尘埃和岩石等
特点:①密度很小,具有云雾状外表,不能自己发光;②绕太阳运行;③绕日公转周期长短悬殊,大部分彗星运行的轨道是扁长的椭圆形;④接近太阳的时候,外层物质会呈现出背向太阳的尾状(扫帚状)
观察现状:拖着长尾的彗星
地球在宇宙中
可观测宇宙
河外星系
银河系
其他恒星系
太阳系
其他行星系
地月系
地球
月球
是以太阳为中心的天体系统
人类生存的唯一家园
1.天体及天体系统
地球在宇宙中
2.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
(1)地球存在生命的外部条件
① 稳定的太阳光照
太阳处于壮年期,状态稳定。
稳定
②安全的宇宙环境
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安全
地球在宇宙中
2.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
适宜的温度
日地距离适中,公转自转周期适中
(2)地球存在生命的自身条件
地球在宇宙中
2.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
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
体积、质量适中
(2)地球存在生命的自身条件
地球在宇宙中
2.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
存在液态水
地表平均温度约15℃
(2)地球存在生命的自身条件
人类的太空探索
PART TWO
人类的太空探索
1.人类在太空的探索
1961年
苏联“东方红一号”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发射
1969年
美国“阿波罗11号”飞船登上月球
1977年
美国“旅行者号”空间探测器成功发射
1990年
美国哈勃空间望远镜成功发射
1997年
美国“旅行者号”火星车登陆火星
2010年
国际空间站正式建成
人类的太空探索
2.我国太空探索发展历程
1970年
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
人类的太空探索
2.我国太空探索发展历程
2003年
“神舟五号”飞船圆满完成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
人类的太空探索
2.我国太空探索发展历程
2007年
我国成功发射首个月球探测器——“嫦娥一号”
人类的太空探索
2.我国太空探索发展历程
2016年
我国在贵州平塘建成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
人类的太空探索
2.我国太空探索发展历程
2021年
我国“祝融号”火星车成功着陆火星。
人类的太空探索
2.我国太空探索发展历程
2022年
我国“天宫”空间站全面建成。
航天员在月球上需要克服哪些困难
·月球的重力只有地球的1/6,航天员需要克服低重力对身体的影响。
·月球大气十分稀薄,太空辐射强,易对航天员的身体造成辐射伤害。
·航天员还要面对剧烈的温度变化,以及没有水、氧气、食物、能源等生存必需资源的困难。
人类的太空探索
3.太空探索的意义
太空探索有助于推动科技进步,促进新资源的开发,帮助我们了解宇宙的起源与演化,探索生命的起源,并认识宇宙环境对地球的影响。通过太空探索,人类能更好地保护地球家园。同时,太空探索也体现了人类的探索精神和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
课后练习
航天器的取名影响到社会大众对航天事业的关注度与参与度,也是展现国家文化的一个机会。为此,我国航天器的取名颇为考究。例如,“天问”行星探索计划中“天问”出自屈原的长诗《天问》,诗人向天发问,问出了许多当时不能明白的问题。据此完成1~2小题。
1.“天问”行星探索计划的第一个探索目标是火星,下列最可能是火星探测器的是( )
A.神舟一号 B.蛟龙一号 C.嫦娥一号 D.祝融号
神舟一号是中国载人航天计划中的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并没有用于行星探索,A错误;由“蛟龙”可以推测,蛟龙一号与潜水有关,与航天器无关,B错误;由“嫦娥奔月”的故事可知,嫦娥一号与月球探测有关,C错误;祝融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火神,因此推测祝融号与火星探测有关,D正确。故选D。
D
航天器的取名影响到社会大众对航天事业的关注度与参与度,也是展现国家文化的一个机会。为此,我国航天器的取名颇为考究。例如,“天问”行星探索计划中“天问”出自屈原的长诗《天问》,诗人向天发问,问出了许多当时不能明白的问题。据此完成1~2小题。
2.“天问”行星探索计划以“天问”命名,展现了我国( )
A.航天事业的迅速发展 B.不断探索太空的精神
C.古代诗歌文化多样 D.火星探测成绩斐然
“天问”行星探索计划中“天问”出自屈原的长诗《天问》,诗人向天发问,问出了许多当时不能明白的问题,“天问”行星探索计划以“天问”命名,展现了我国不断探索太空的精神,B正确。故选B。
B
有“中国天眼”之称的FAST是世界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搜索范围可达到目前人类可观测的宇宙边缘,对搜索地外文明具有重要意义。据此完成3~4小题。
3.该望远镜可探测的最高级别天体系统为( )
A.太阳系 B.银河系 C.地月系 D.可观测宇宙
地球所处的天体系统,按从低到高的级别,依次为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和可观测宇宙。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中国天眼”探测范围可达到目前人类可观测的宇宙边缘,因此该望远镜可探测的最高级别天体系统为可观测宇宙,D正确。故选D。
D
有“中国天眼”之称的FAST是世界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搜索范围可达到目前人类可观测的宇宙边缘,对搜索地外文明具有重要意义。据此完成3~4小题。
4.人类在探测宇宙的过程中,发现了各类天体,下列天体属于太阳系行星的是( )
A.冥王星 B.哈雷彗星 C.月球 D.地球
太阳系中已知有八颗行星,它们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D正确。故选D。
D
5.不久的将来,“嫦娥工程”将载着中国航天员登上月球。根据你所掌握的知识,你认为对登月的航天员来说,下列设备不是必需的是( )
A.无线对讲机—方便通话 B.专用宇航服—防寒(热)
C.专用汽车—用于行走 D.氧气—用于呼吸
登月者需要和地球研究人员随时保持联系,所以无线对讲机是必需的,A不符合题意;月球冷热变化剧烈,专用宇航服是必需的,B不符合题意;月球上没有氧气,所以氧气是必需的,D不符合题意;现在人类登月活动范围小,以收集月球资料、科学研究为主,还不能大范围开发月球,所以专用汽车不是必需品,C符合题意。故选C。
C
6.读“太阳系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太阳系是银河系的一小部分,地球是围绕太阳运行的一颗_________星,图中表示地球的是_________(填字母)。
(1)根据所学知识,地球不发光不透明,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行星。太阳系中,据太阳从近到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故地球为G。
行
G
6.读“太阳系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2)人类自古就有飞天梦。我国太空探索,经过多年努力,为人类探索太空贡献了中国力量。请你列举一项中国太空探索成就。
(2)经过多年努力,中国太空探索成就有神舟号系列飞船、天宫空间站、嫦娥探月工程、天问一号、羲和号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天链卫星、东方红一号等。
神舟号系列飞船、天宫空间站、嫦娥探月工程、天问一号、羲和号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天链卫星、东方红一号等。
课堂小结
地球的宇宙环境
地球在宇宙中
人类的太空探索
天体及天体系统
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
人类在太空的探索
我国太空探索发展历程
太空探索的意义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