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 高二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知识点梳理(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 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 高二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知识点梳理(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9-18 10:18: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9课 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
【知识点梳理】
一、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及发展
1.罗马法
(1)主要内容
①成文法·《十二铜表法》:缓和了贵族和平民矛盾,标志着罗马成文法诞生
②万民法·帝国时期:适用于一切自由民(奴隶除外),巩固了罗马帝国的统治
③自然法:不是具体法律条文,而是一种法律观念,标志着罗马法的高度成熟
④《罗马民法大全》:6世纪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下令汇编,标志着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
(2)核心价值: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3)历史意义:缓和了社会矛盾,巩固了罗马统治,成为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
2.中古时期的法律
日耳曼法:各日耳曼王国在部落习惯法基础上编纂的成文法,作为庄园审判依据
教会法:教会根据基督教神学,制定和颁布教会法
罗马法的传播:11世纪以后,欧洲出现了研究和宣传罗马法的运动
3.近代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形成
(1)英美法系的形成
①11世纪诺曼底公爵征服英国,王室设立法院并派法官定期到各地巡回审判;12世纪以习惯法为基础、全国普遍适用的普通法形成
②13世纪英国颁布《大宪章》,确立了法律至上和王权有限原则
③1689年英国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法律体系更加完善
④美国等国在学习英国法律基础上制定了本国法律,构成了普通法体系/英美法系
(2)大陆法系的形成
①13世纪后法国建立在罗马法基础上的法律体系日益成熟
②18世纪法国在启蒙运动和大革命影响下制定了一系列法律
③1804年拿破仑颁布《拿破仑法典》,最终确立了法国资产阶级法律制度
④此后逐渐形成了以罗马法为基础、以《拿破仑法典》为代表的大陆法系/民法系
4.近代西方法律基本特征:分权制衡、律师制度、陪审团制度、无罪推定、保护个人权利
二、宗教伦理与教化
1.中古时期基督教会的统治
(1)政治:形成了从教皇到各级神职人员的等级制度,制约王权
(2)经济:拥有大量庄园和土地,并向信徒征收十一税
(3)文化:保存古希腊罗马典籍、开办宗教学校,介入日常生活、建立宗教裁判所
2.宗教改革·16世纪——17世纪
(1)标志:1517年德意志地区的马丁·路德张贴《九十五条论纲》
(2)背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文艺复兴解放思想;造纸术与印刷术传播;出售赎罪券
(3)新教主张:因信称义、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建立本民族廉俭教会、王权高于教权
(4)实质:是一场资产阶级在宗教外衣掩饰下发动的反对天主教神权统治的政治社会运动
(5)评价:解放了思想、基督教三足鼎立、促进经济发展、推动民族国家形成
【巩固提升】
1.13世纪,从英格兰早期御前会议中分离出的王室法庭,每年都要向各郡派出得到王室委任的巡回法官,前往案件发生地听审案件,然后将陪审团的裁决送回威斯敏斯特以供中央法庭裁决。这表明当时英国( )
A.近代民族国家形成 B.法律程序渐趋完善
C.自治城市权力缩小 D.专制王权日益强化
2.罗马法已经涉及污水排放和开采矿山过程中环境污染的规制,以及污染者付费的具体规定,还有一系列的民众令状制度和环保诉讼制度来惩治环境污染行为。这些法律制度
A.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B.表明罗马环境污染严重
C.体现了统治者的人文关怀 D.源于自然法观念的影响
3.大陆法系各国普遍不承认判例的效力,禁止“法官造法”,限制法官解释法律。对行政权和立法权的监督也由至少在形式上不同于普通法院的机构来担任,由此,产生了独立于普通司法系统的行政法院。由此可见,大陆法系的国家( )
A.以成文宪法为唯一的判决根据 B.行政干涉司法现象严重
C.法官的权威性和创造性受限制 D.司法判例没有参考价值
4.在罗马法的历史上,就侵害财产的侵权行为而言,其责任方式经历了“私人报复——协议赎罪金——法定罚金诉(罚金与赔偿)混合诉——损害赔偿诉”的复杂历程。这反映了罗马法( )
A.内容明晰、完整 B.逐渐趋于理性化 C.重视程序和证据 D.扩大了适用范围
5.查士丁尼法赋予妻子享有绝对的嫁资请求权,并具备优先于债权的效力。此时的嫁资实际上是一种用益权性质,丈夫只享有对嫁资的用益权,在婚姻关系解除之后,丈夫应该将嫁资退还给妻子,妻子最终享有嫁资的所有权。罗马法的这一规定( )
A.强化了司法实施成效 B.呈现了形式主义特征
C.维护了罗马公共利益 D.贯彻了公平正义理念
6.西塞罗宣称:“真正的法律是与自然协调一致的健全的理性,它扩及所有人之中,始终如一,永恒不变。颁布有违这一法律的条例,是宗教所禁止的,即便部分地废止它也不可以,同时我们也无法通过元老院或人民摆脱它的约束。”他意在强调“真正的法律”( )
A.高于一切人定法和人为权力 B.标志着罗马法学的高度成熟
C.适用于罗马境内的各族人民 D.开辟一个非宗教的理性时代
7.查士丁尼一世在不断发动对外征服战争的同时,还镇压了境内的多次民众起义。查士丁尼一世深刻认识到“威严和光荣不仅依靠兵器”,因此,他组织法学家整理罗马法律,汇编了《罗马民法大全》。查士丁尼一世组织法典编纂的根本目的是( )
A.维护社会公平 B.协调社会关系 C.巩固帝国统治 D.提高公民素养
8.公元前241年,罗马在赢得第一次布匿战争胜利后建立了第一个海外行省——西西里行省,由元老院派遣“管理外地人”的大法官前往西西里负责行省的管理。罗马此举意在( )
A.镇压奴隶造反运动 B.完善国家法律体系
C.加强对边疆的控制 D.维护海外贸易安全
9.罗马公民马勒奥洛因弑亲遭到弟弟的控告,出于怨恨,他在遗嘱中剥夺了弟弟的继承资格。法官承认马勒奥洛有订立遗嘱的权利,但又认定弑亲者应当被视为精神病人,故根据罗马法判决其遗嘱无效。这体现出罗马法( )
A.突出保护个人私有产权 B.强调程序与形式主义
C.注重维护家庭伦理关系 D.追求实用与实质正义
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5-17世纪的英国急剧变化,司法体系在新旧交替中发展。英国大致存在几种不同类型法庭:一是构成在早期司法之主体的普通法(建立在习惯基础上、全国普遍适用的法律)法庭;二是以“良心”和“衡平”为原则的衡平法法庭;三是传统封建法庭;四是教会法庭,每种法庭都有不同的司法管辖权以及各自相应的组织结构,普通法庭和衡平法庭是当时英国政府所倚重的主要司法统治工具。各种法庭司法管辖权的重叠交叉为普通民众解决纠纷、维护利益、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使他们在面临诉讼时的选择变得多样化。
——摘编自陈娟《近代转型时期英国基层司法机构探析》
材料二 在清朝前期,州县主要受理笞杖刑以下的民事案件、轻微刑事案件,徒刑以上较重的刑事案件则归省与中央司法机关管辖,通过对242个真实判例的研究发现,清代现州、县的基层司法官员主要依靠“礼(儒家伦理)、情(案情、常理)”来断案,体现了古代基层司法的价值追求,从判牍来看,州、县官员推崇民间调解,如果能够在民间调解可以解决的案件,他们就不主张再进行诉讼,对于已诉讼的案件,也会在审理中进行调解,基层官员注重在司法过程中,实现社会的教育作用,实现对良好社会风气的培养。曾任布政使的于成龙认为,司法官判案时一定要结合案件具体情况,不能完全拘于的法律条文,提到了“实质正义高于形式正义”等问题。这些司法价值追求有着深远的历史文化因素,反映了统治阶层治国理政的经验和智慧。
——摘编自王新霞、任海涛《清代基层司法的价值追求及启示——以清代州县判牍为材料》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早期英国基层司法体系的基本特点及其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前期基层司法的价值追求及其形成的历史背景。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13世纪英国王室法庭每年派巡回法官去各地听审案件,然后将裁决送回中央法庭裁决,这表明当时的英国已经有了中央与地方的司法机关和司法审理与裁决的程序,是法律程序渐趋完善的表现,故选B项;题干所述为英国司法领域的发展,而与民族国家形成不属于同一范畴,排除A项;题干所提地方行政区划为“各郡”,并未提及自治城市,也就谈不上自治城市权力缩小的问题,排除C项;英国专制王权的形成是在15世纪晚期,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D项。
2.答案:A
解析:由材料罗马法关于污水排放和开采矿山过程中环境污染的规制及一系列的民众令状制度和环保诉讼制度来惩治环境污染行为可知,罗马法律制度涉及了环境保护方面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A项正确;仅凭材料体现不出罗马环境污染严重,排除B项;材料说的是环境方面,体现不出人文关怀,排除C项;自然法观念体现的是自由、平等、理性、天赋人权等,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3.答案:C
解析:大陆法系的国家限制法官解释法律,产生了独立于普通司法系统的行政法院,可见法官的权威性和创造性受到限制,故选C项;仅是限制法官对法律的解释,不能体现成文宪法是唯一的判决根据,排除A项;大陆法系的行政法院是独立于整个司法系统之外的,并非行政干涉司法,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仅是不承认判例的法律效力,并非判例没有参考价值,排除D项。
4.答案:B
解析:从材料反映的侵害财产的侵权行为的责任方式由私人报复逐渐转变为损害赔偿可以看出,罗马法逐渐趋于理性化,追求采用对受害人补偿而不是损害对方财产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故答案为B项;材料没有反映罗马法的内容明晰和完整,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罗马法的诉讼程序和对证据的要求,排除C项;材料没有反映罗马法适用范围的变化,排除D项。
5.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妻子享有绝对的嫁资请求权,并具备优先于债权的效力”“在婚姻关系解除之后,丈夫应该将嫁资退还给妻子,妻子最终享有嫁资的所有权”及所学可知,嫁资主要指女方父辈等以维持婚姻生活为目的而向女方丈夫赠送的各种物品或货币。这一规定明显保障了妻子的权益,体现了罗马法公平正义的原则,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司法实施成效得到强化的相关信息,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罗马法的这一规定具有实用主义特征,排除B项;材料强调罗马法对妻子利益的维护,并不是公共利益,排除C项。故选D项。
6.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西塞罗认为法是植根于自然的,自然法是与自然即事物的本质相适应的法,其本质为正确的理性。各民族制定的各种法律之上有更高的适用于一切民族永恒的自然法,即自然法高于一切人定法和人为权力,A项正确;西塞罗提出的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自然法理念,标志着罗马法学的高度成熟,排除B项;万民法“适用于罗马境内的各族人民”,排除C项;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高扬“理性”与“天赋人权”两面旗帜,力图开辟一个非宗教的理性时代,排除D项。故选A项。
7.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查士丁尼一世深刻认识到‘威严和光荣不仅依靠兵器’,因此他组织法学家整理罗马法律”和所学可知,法律是维护国家统治的暴力机器,因此查士丁尼一世组织法典编纂的根本目的是巩固东罗马帝国的统治,C项正确;维护社会公平、协调社会关系是法律制定的目的之一,非根本目的,排除AB项;罗马法的编纂与提高公民素养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8.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罗马在赢得第一次布匿战争胜利后建立了第一个海外行省——西西里行省,由元老院派遣‘管理外地人’的大法官前往西西里负责行省的管理。”可知,行省制的实施,意在实现对新征服的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C项正确;公元前3世纪,罗马的奴隶起义规模和频率均不突出,排除A项;派遣大法官并不能完善国家法律体系,排除B项;维护海外贸易安全并不是罗马创新地方行政制度的目的所在,排除D项。故选C项。
9.答案:D
解析:材料“法官承认马勒奥洛有订立遗嘱的权利,但又认定弑亲者应当被视为精神病人”体现的是罗马法具有灵活性,追求实用及实质正义,并非是形式主义,D项正确,排除B项;材料与保护个人私有产权及维护家庭伦理关系无关,排除AC项。故选D项。
10.答案:(1)特点:呈现新旧交替态势;多种类型法庭并存;法庭司法管辖权有重叠交叉。意义:缓和了社会矛盾,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助于新兴资产阶级的崛起;加速了封建地主阶级的衰落,顺应了时代潮流;为英国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2)价值追求:重视民间调解;利用判例加强社会教化;肯定实质正义优于形式正义。背景: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儒家思想受到广泛推崇;宗法观念根深蒂固;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解析:(1)由材料一“为普通民众解决纠纷、维护利益、带来便利的同时”得出缓和了社会矛盾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由材料一“15~17世纪的英国”得出有助于新兴资产阶级的崛起:由材料一“他们在面临诉讼时的选择变得多样化”得出加速了封建地主阶级的衰落,顺应了时代潮流;由材料一“司法体系在新旧交替中发展”得出为英国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2)第一小问价值追求,由材料二“推崇民间调解”得出重视民间调解;由材料二“通过对242个真实判例的研究发现”“司法官判案时一定要结合案件具体情况,不能完全拘于的法律条文”得出利用判例加强社会教化;由材料二“提到了实质正义高于形式正义等问题”得出肯定实质正义优于形式正义。第二小问历史背景,由材料二“在清朝前期”得出君主专制空前加强:由材料二“主要依靠礼(儒家伦理)、情(案情、常理)来断案”得出儒家思想受到广泛推崇:由材料二“深远的历史文化因素”得出宗法观念根深蒂固:结合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地位和特点得出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