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第三单元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鲁迅
第二课时
01
学习目标
内容总览
02
新课导入
03
探究新知
04
课堂练习
05
课堂总结
06
分层作业
学习目标
1. 默读全文,品析描写。
2. 默读全文,理解形象。
新课导入
回味童年往事,历历在目,你们能不能说说自己童年最难忘的情景。今天再次学习鲁迅先生是怎样描写童年有趣的人和景的。
探究新知
一、自主学习。
1. 默读课文,圈点勾画出景物和人物描写句段。
2. 复习第一单元学习的景物描写技巧。
3. 朗读景物描写句段,品析其技巧与作用。
4. 朗读人物描写句段,概括人物形象特点。
▲ 注意圈点勾画。
探究新知
二、合作探究,分享自主学习成果。
1、分享各自找的描写句段。
2、谈谈景物描写的技巧和作用。
3、品析人物描写句,合作归纳人物形象特点。
探究新知
赏图片,想课文。
斑 蝥
油蛉
蟋蟀
何首乌
木莲
覆盆子
珊瑚珠
探究新知
明对象:百草园内景物。
抓特点:菜畦碧绿、石井栏光滑、皂荚树高大、桑葚紫红、蝉鸣、黄蜂肥胖、云雀轻捷、油蛉低唱、蟋蟀弹琴、斑蝥喷雾、木莲果实、何首乌根、覆盆子酸甜等。
用修辞: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拟人,写出鸣声悦耳】
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象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
【比喻,写出覆盆子的美】
三、点拨。
1、景物描写精彩句段第2段品析。
描写景物技法: 明对象,抓特点;用修辞,多角度;按顺序,分类别。
探究新知
多角度:
A.感官角度:视觉 碧绿菜畦、高大皂荚树、紫红桑葚、肥胖黄蜂、
轻捷云雀等。
听觉 鸣蝉长吟、油蛉低唱、蟋蟀弹琴等。
触觉 光滑石井栏等。
味觉 酸甜覆盆子等。
B. 动静角度:静态 菜畦、石井栏、皂荚树、桑葚等。
动态 叫天子等。
三、点拨。
探究新知
按顺序,分类别:
植物或静物:菜畦 石井栏 皂荚树 桑葚
动物: 蝉 黄蜂 云雀 油蛉等
三、点拨。
写动物,由高到低。
写植物,由低到高。
本段总体看,又是从百草园全景到泥墙根特写,属于从整体到局部顺序。
整体描写时,先植物后动物,局部描写时先动物后植物。
探究新知
总评:因为使用了景物描写技法,所以百草园景物虽多,但看起来又井然有序,从春到秋,生动形象地再现了百草园的多姿多彩。
三、点拨。
1、景物描写精彩句段第2段品析。
描写景物技法: 明对象,抓特点;用修辞,多角度;按顺序,分类别。
探究新知
三、点拨。
2、第7段写冬季雪地捕鸟,分析使用这些动词的表达效果。
“扫、支、撒、系、牵、看、拉、罩”等动词,生动准确地写出捕鸟过程,表现出儿童的兴奋惊喜,写出了雪后捕鸟的乐趣。
探究新知
三、点拨。 3、理解书塾老师形象。
文中句子:
第二次行礼时,先生边和蔼地在一旁搭礼。
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白描】
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他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了。
先生最初几天对我很严厉,后来却好起来了……
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
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探究新知
三、点拨。 3、理解书塾老师形象。
总评:
他是一位和蔼、方正,质朴,博学的人。在当时比较开明,
不打骂学生;对学生既和蔼又严格。但在封建社会里,他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都是守旧的。是封建教育制度的忠实执行者。鲁迅先生在“恭敬”他的同时,也给予了恰如其分的批判与否定。
课堂练习
1、赏析下面语句中画横线的词。
①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②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2、用形象、风趣的语言描写某位老师上课的神态、语言、动作,让同学一看就知道写的是哪位老师。
“伏”对应“肥胖”,写出黄蜂一动不动的憨态,“窜”对应“轻捷”写出叫天子轻灵迅捷之势。
动作描写,几个动词的运用,生动形象地写出先生读书的入神。
课堂总结
本节课是我们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二课时,主要
实现两个目标。具体围绕“学会品读”这一活动,学会抓住关键
词句,品赏景物和人物描写语句,学会理解人物形象。
分层作业
1、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入适当的动词。
_______一块雪,_______地面,用一枝短棒_______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_______秕谷,棒上_______一条长绳,人远远地_______着,______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_______,便_______住了。
2、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有……”的句式造句。
【基础题必做】
扫开
露出
支起
撒些
系
牵
看
拉
罩
示例:不必说那些怪模怪样的英语单词,也不必说那些抽象难懂的定理公式,单是那些艰涩拗口的文言文,就有无穷的烦恼。
分层作业
4、借鉴课文第二段写景技法,仔细观察校园一角,写一段景物描写。
200字左右。
【能力题选做】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Thanks!(共17张PPT)
第三单元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鲁迅
第三课时
01
学习目标
内容总览
02
新课导入
03
探究新知
04
课堂练习
05
课堂总结
06
分层作业
学习目标
1. 默读全文,品析写法。
新课导入
鲁迅先生是写作大家,今天我们就来品析本文中所运用的写作手法。
探究新知
一、自主学习。
1. 默读课文,批注出本文使用了哪些写作手法。
2. 思考这些写作手法的作用。
探究新知
二、合作探究,分享自主学习成果。
1、分享各自找出的写作手法。
2、交流各自对写作手法作用的理解。
探究新知
课文写长妈妈讲美女蛇的故事。
插叙,给百草园增添了神秘感,丰富了百草园作为儿童乐园的情
趣,表现出儿童的好奇、求知的心理特征。
作者先写百草园冬天的“无味”,然后写下雪带来的乐趣,这是什么写法?起什么作用?
欲扬先抑。以没有雪的无味来衬托下雪带来的乐趣。
三、点拨。
本文运用的写作手法。
探究新知
百草园的自由快乐与三味书屋单调枯燥的学习生活对比。
三、点拨。
百草园
三味书屋
空间顺序
景物有声有色,充满乐趣。
美女蛇的故事,增添了神秘
色彩,丰富了情趣。
雪地捕鸟,带来无穷乐趣。
(1-8)
(9)
(10-24)
内容:枯燥
形式:单调
环境:压抑
自由快乐的乐园
枯燥无味的书塾
对比
课堂练习
1、第9段在文章内容、结构上有何作用?
2、说百草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这两句话有没有矛盾呢
内容上:表达了“我”对百草园的依恋和对三味书屋的反感。
结构上: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前一句话是用大人眼光来看。“确凿只有”,断定其中不会有什么动人之处;“似乎”,又对这断定有踌躇,表示是否记得清楚还不敢说。后一句是从小孩子眼光来看。作者回忆童年在百草园玩耍,一切都那么新奇有趣,确是儿童的乐园。所以不矛盾。
课堂练习
3、对“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有”这个句式的作用有四种
理解,正确的一句是( )。
A.表明前后内容并列,都有趣味。
B.表明可写的内容很多,前面的略写,后面的详写,是为了突出后
面“单是”的内容。
C.表明前面的内容是次要的,后面的内容是主要的。
D.表明前面的内容不需要说,只需要说“单是”后面的内容。
B
课堂练习
4、少年时代的作者,把百草园看成“我的乐园”这是因为( )。
A.百草园中的草木虫鱼有的色彩鲜明,有的形态有趣,有的叫声动听,
这些景象都吸引着他的好奇心。
B.他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的生活。
C.他不愿意学习文化知识,把枯燥的学习环境和百草园相比,更觉得
百草园是乐园。
D.在百草园里有各种动植物,有美女蛇的故事,能够捕鸟。
B
课堂总结
本节课是我们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三课时,主要
实现一个目标。具体围绕“学会鉴赏”这一活动,学会抓住关键,
品赏文章的写作手法。
分层作业
1、“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这句话运用什么修辞手法 表达了作者什么心理
2、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作者更喜欢哪一个?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为什么?
【基础题必做】
运用拟人,表达了“我”对百草园的依恋。
分层作业
3、美女蛇的故事本来与文中提到的百草园中的赤练蛇没有直接关系,但作者却由此生发联想。你认为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一内容?( )
A 表现长妈妈的迷信思想;
B 寄托善良制服邪恶的愿望;
C 使人们从中得到一些教训,悟出一些道理;
D 给百草园增添更多的神秘色彩以及对孩子的吸引力;
【基础题必做】
D
分层作业
4、探究本文主题。
【能力题选做】
①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衬托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揭露和批判封建腐朽、脱离儿童实际的私塾教育。
②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同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作对比,表现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
③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Thanks!(共22张PPT)
第三单元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鲁迅
第一课时
01
学习目标
内容总览
02
新课导入
03
探究新知
04
课堂练习
05
课堂总结
06
分层作业
学习目标
1. 默读全文,充分积累。
2. 默读全文,整体感知。
新课导入
每个人的童年,都是一片宽阔的原野,在这上面,你可以种植世界上所有的花草,可以放飞所有的希望,可以撒播一生的幸福,可以荡漾一生的笑意。童年是美好的,只要有一颗敏锐易感的心,童年的一切记忆都会深深留在心中。今天我们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了解鲁迅先生童年的记忆。
探究新知
一、走近作者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
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代表作:小说集《呐喊》
《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收入的十篇文章,大都是回忆童年、少年生活的。写这些文章时,鲁迅已40多岁了,所以取名为《朝花夕拾》,含义是:早晨的花晚上拾取。晚年了,回忆起少年时代的事。
探究新知
二、了解背景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回忆性散文写于1926年
9月18日。“三·一八”惨案以后,鲁迅被反动当局列入拟
通缉的北京文教界五十人名单中。鲁迅难以公开和反动势力进行斗争,被迫于1926年应厦门大学的邀请离开北京。鲁迅到厦门大学正值暑期,学生还没有开学,他回忆起少年时的往事,写下了这篇散文。
探究新知
三、自主学习。
1. 阅读第三单元导读内容和P46课前预习指导。
2. 默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读通读畅。
3. 再读课文,完成下面四个任务。
▲ 注意按默读要领进行圈点勾画。
探究新知
①思考一下题目的作用。
②试着完成课后第一题。
③勾画出开头、结尾及文中关键语句。
④试着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中心。
探究新知
四、合作探究,分享自主学习成果。
1、互相说说默读的要领有哪些?你做到了吗?
2、互相帮助,订正字音错误。
3、互相谈谈,各自对题目和课后第一题的思考成果。
4、分享一下各自在开头、结尾、文中圈点勾画的关键句。
5、分享各自对文章中心的概括,看谁概括的准确完整。
探究新知
五、点拨。
1、互相说说默读的要领有哪些?你做到了吗?
本单元重点学习默读。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不回看,一气读完全文,保证阅读感知的完整性和一定的阅读速度。学会在阅读中抓住关键句,了解大意,把握中心。
探究新知
五、点拨。
2、订正字音
确凿 缠络 觅食 宿儒
渊博 鼎沸 陌生 书塾
倜傥 脑髓 蝉蜕 攒
盔甲 敛
záo chán mì sù
yuān dǐng mò shú
tì tǎng suǐ tuì cuán
kuī liǎn
探究新知
五、点拨。
3、互相谈谈,各自对题目和课后第一题的思考成果。
过渡
承上启下
(9)
百草园的生活(1—8)
三味书屋的生活(10—尾)
从题目看出,文章写了两部分内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个阶段的学习生活,写出了作者童年时期的成长历程。题目概括了文章主要内容。
探究新知
五、点拨。
⑴.分别找出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起止语句,想一想这两部分是怎样连接起来的?
⑵.文中说,百草园“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乐园”
之“乐”表现在哪些方面?
⑴.从开始“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到“……来不及等它走到中间去”写百草园;从“出门向东”到文章结尾“这东西早已没有了罢”写三味书屋。通过第9段过渡,把“百草园”和“三味书屋”连接起来。
⑵.“乐园”之“乐”表现在三个方面:在百草园里抓虫子、拔野草的乐趣;听长妈妈讲美女蛇故事的乐趣;在大雪天里跟闰土父亲学捕鸟的乐趣。
探究新知
五、点拨。
⑶.试用一两个词语概括三味书屋的生活,并结合课文说说你的依据。
示例:快乐。作者对早年读书生活的回忆重心不在苦,而在乐。写了读书时偷跑出去折蜡梅花、寻蝉蜕和捉苍蝇喂蚂蚁;还写了被老师发现,回屋读书,听老师入迷朗读;用纸糊盔甲套指上做戏、画画儿等课堂生活的细节。传递的更多是儿童的快乐,一种成年人再也没有的单纯的快乐。
探究新知
五、点拨。
4、分享一下各自在开头、结尾、文中圈点勾画的关键句。
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开头,首段末句中心句,总领第一部分】
这东西早已没有了罢。【凝聚着作者眷恋童年感喟现实的中心感情】
长的草里是不去的,因为相传这园里有一条很大的赤练蛇。【过渡】
第9段。 【过渡】
探究新知
五、点拨。
5、分享各自对文章中心的概括,看谁概括的准确完整。
这篇散文通过写百草园中的游戏玩乐和三味书屋中的读书学习,写出了作者童年的成长历程。 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自由的向往和眷恋。
课堂练习
1、字词自测
轻 jié ( ) 云xiāo( ) 和ǎi( )
渊( )博 jiàn( )赏 淋漓( )
人声dǐng( )沸 恭( )敬
2、解词
① 人迹罕至:
② 人声鼎沸:
捷
霄
蔼
yuān
gōng
鉴
lín lí
鼎
少有人来。
形容人声喧闹,像水在鼎中沸腾一样。
课堂总结
本节课是我们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一课时,主要
实现两个目标。具体围绕“学会默读”活动,完成了解作者,积
累字词,掌握默读要领,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为下节课品读
细读做好准备。
分层作业
1、填空
鲁迅原名 , 字 ,浙江绍兴人。中国 、
和 。本文选自《 》。 1918年,第一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
2、背诵课文第2段和第7段。
周树人
豫才
文学家
思想家
革命家
朝花夕拾
狂人日记
【基础题必做】
分层作业
3、作者为什么要写学生贪玩逃学的情节?
4、作者对三味书屋的感受是什么
游戏是孩子的本性,总是要表现出来的,但在课堂上贪玩甚至逃学,一般来说是不允许的。课文旨在从侧面表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陈旧,学生对此不感兴趣。
【能力题选做】
与百草园的自由快乐相比,三味书屋显然是太受约束,且令人深感枯燥。但也应看到,孩子们也能跟随先生有板有眼的学习,并不抵触,况且也有游戏的乐趣。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Thanks!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课题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单元 三 学科 语文 年级 七
教材分析 本单元都是关于学习生活的作品,透过课文,让学生了解不同时代少年儿童的学习状况和成长经历,感受求知的快乐,成长的欣喜,童真童趣。默读是主要学习方法,在默读中把握中心和主要内容是单元语文能力目标。本课是实现这些目标的素材典范。
学习目标 1. 默读全文,品析描写。2. 默读全文,理解形象。
重点 训练默读,品析描写。
难点 默读全文,理解形象。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回味童年往事,历历在目,你们能不能说说自己童年最难忘的情景。今天再次学习鲁迅先生是怎样描写童年有趣的人和景的。 看ppt 唤醒学生对童年的回忆,创设学习情境。
讲授新课 组织学生探究新知一、自主学习。 1. 默读课文,圈点勾画出景物和人物描写句段。 2. 复习第一单元学习的景物描写技巧。3. 朗读景物描写句段,品析其技巧与作用。4. 朗读人物描写句段,概括人物形象特点。 ▲ 注意按默读要领进行圈点勾画。二、合作探究,分享自主学习成果。 1、分享各自找的描写句段。2、谈谈景物描写的技巧和作用。3、品析人物描写句,合作归纳人物形象特点。 具体点拨:1、景物描写精彩句段第2段品析。描写景物技法: 明对象,抓特点;用修辞,多角度;按顺序,分类别。 明对象:百草园内各种景物。 抓特点:菜畦碧绿、石井栏光滑、皂荚树高大、桑葚紫红、蝉鸣、黄蜂肥胖、云雀轻捷、油蛉低唱、蟋蟀弹琴、斑蝥喷雾、木莲果实、何首乌根、覆盆子酸甜等。 用修辞: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拟人,写出鸣声悦耳】 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象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比喻,写出覆盆子的美】 多角度:感官角度:视觉:碧绿菜畦、高大皂荚树、紫红桑葚、肥胖黄蜂、轻捷云雀等。听觉:鸣蝉长吟、油蛉低唱、蟋蟀弹琴等。触觉:光滑石井栏等。味觉:酸甜覆盆子等。动静角度:静态:菜畦、石井栏、皂荚树、桑葚等。 动态:叫天子等。 按顺序,分类别:植物或静物:菜畦 石井栏 皂荚树 桑葚 写植物,由低到高。 动物: 蝉 黄蜂 云雀 油蛉等写动物,由高到低。本段总体看,又是从百草园全景到泥墙根特写,属于从整体到局部顺序。整体描写时,先植物后动物,局部描写时先动物后植物。总评:因为使用了景物描写技法,所以百草园景物虽多,但看起来又井然有序,从春到秋,生动形象地再现了百草园的多姿多彩。2、第7段写冬季雪地捕鸟,分析使用这些动词的表达效果。“扫、支、撒、系、牵、看、拉、罩”等动词,生动准确地写出捕鸟过程,表现出儿童的兴奋惊喜,写出了雪后捕鸟的乐趣。3、理解书塾老师形象。文中句子:第二次行礼时,先生边和蔼地在一旁搭礼。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白描】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他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了。先生最初几天对我很严厉,后来却好起来了……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总评:他是一位和蔼、方正,质朴,博学的人。在当时比较开明,不打骂学生;对学生既和蔼又严格。但在封建社会里,他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都是守旧的。是封建教育制度的忠实执行者。鲁迅先生在“恭敬”他的同时,也给予了恰如其分的批判与否定。 学生学习默读和品读。按要求阅读相关内容。自主学习阶段,学生专心投入,合作阶段,学生有秩序有见解。 引导学生主动接受默读和品读训练。为品读训练准备。养成良好读书习惯。先自主再合作,循序渐进,让学生学习活动步步深入。
课堂练习 1、赏析下面语句中画横线的词。 ①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②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2、用形象、风趣的语言描写某位老师上课的神态、语言、动作,让同学一看就知道写的是哪位老师。 【课堂练习答案见课件】 学生限时完成训练,过程要专注,不磨蹭不讨论。 夯实基础,巩固积累。
课堂小结 本节课是我们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二课时,主要实现两个目标。具体围绕“学会品读”这一活动,学会抓住关键词句,品赏景物和人物描写语句,学会理解人物形象。 学生再次自查目标实现情况。 引导学生做事有头有尾,有始有终。
板书 学生系统建构知识。 培养学生系统思维。
品析描写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理解形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第三课时
课题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单元 三 学科 语文 年级 七
教材分析 本单元都是关于学习生活的作品,透过课文,让学生了解不同时代少年儿童的学习状况和成长经历,感受求知的快乐,成长的欣喜,童真童趣。默读是主要学习方法,在默读中把握中心和主要内容是单元语文能力目标。本课是实现这些目标的素材典范。
学习目标 1. 默读全文,品析写法。
重点 识别写法
难点 品析写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鲁迅先生是写作大家,今天我们就来品析本文中所运用的写作手法。 看ppt 引导学生对写作手法的关注,创设学习情境。
讲授新课 组织学生探究新知一、自主学习。 1. 默读课文,批注出本文使用了哪些写作手法。 2. 思考这些写作手法的作用。 ▲ 注意按默读要领进行圈点勾画。二、合作探究,分享自主学习成果。 1、分享各自找出的写作手法。2、交流各自对写作手法作用的理解。 具体点拨:本文运用的写作手法。 课文写长妈妈讲美女蛇的故事。 插叙,给百草园增添了神秘感,丰富了百草园作为儿童乐园的情趣,表现出儿童的好奇、求知的心理特征。 作者先写百草园冬天的“无味”,然后写下雪带来的乐趣,这是什么写法?起什么作用?欲扬先抑。以没有雪的无味来衬托下雪带来的乐趣。 百草园的自由快乐与三味书屋单调枯燥的学习生活对比。百草园:景物有声有色,充满乐趣。美女蛇的故事,增添了神秘色彩,丰富了情趣。雪地捕鸟,带来无穷乐趣。三味书屋:内容枯燥,形式单调,环境压抑。 学生学习默读和品读。按要求阅读相关内容。自主学习阶段,学生专心投入,合作阶段,学生有秩序有见解。 引导学生主动接受默读和品读训练。为品读训练准备。养成良好读书习惯。先自主再合作,循序渐进,让学生学习活动步步深入。
课堂练习 1、第9段在文章内容、结构上有何作用?2、说百草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这两句话有没有矛盾呢 3、对“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有”这个句式的作用有四种理解,正确的一句是( )。 A.表明前后内容并列,都有趣味。 B.表明可写的内容很多,前面的略写,后面的详写,是为了突出后面“单是”的内容。 C.表明前面的内容是次要的,后面的内容是主要的。 D.表明前面的内容不需要说,只需要说“单是”后面的内容。 4、少年时代的作者,把百草园看成“我的乐园”这是因为( )。 A.百草园中的草木虫鱼有的色彩鲜明,有的形态有趣,有的叫声动听,这些景象都吸引着他的好奇心。 B.他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的生活。 C.他不愿意学习文化知识,把枯燥的学习环境和百草园相比,更觉得百草园是乐园。 D.在百草园里有各种动植物,有美女蛇的故事,能够捕鸟。 【课堂练习答案见课件】 学生限时完成训练,过程要专注,不磨蹭不讨论。 夯实基础,巩固积累。
课堂小结 本节课是我们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三课时,主要实现一个目标。具体围绕“学会鉴赏”这一活动,学会抓住关键,品赏文章的写作手法。 学生再次自查目标实现情况。 引导学生做事有头有尾,有始有终。
板书 学生系统建构知识。 培养学生系统思维。
插叙
欲扬先抑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对比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课题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单元 三 学科 语文 年级 七
教材分析 本单元都是关于学习生活的作品,透过课文,让学生了解不同时代少年儿童的学习状况和成长经历,感受求知的快乐,成长的欣喜,童真童趣。默读是主要学习方法,在默读中把握中心和主要内容是单元语文能力目标。本课是实现这些目标的素材典范。
学习目标 1. 默读全文,充分积累。2. 默读全文,整体感知。
重点 训练默读,充分积累。
难点 整体感知,划出关键词句并品味。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每个人的童年,都是一片宽阔的原野,在这上面,你可以种植世界上所有的花草,可以放飞所有的希望,可以撒播一生的幸福,可以荡漾一生的笑意。童年是美好的,只要有一颗敏锐易感的心,童年的一切记忆都会深深留在心中。今天我们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了解鲁迅先生童年的记忆。 看ppt 唤醒学生对童年的回忆,创设学习情境。
讲授新课 组织学生探究新知一、走近作者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代表作: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收入的十篇文章,大都是回忆童年、少年生活的。写这些文章时,鲁迅已40多岁了,所以取名为《朝花夕拾》,含义是:早晨的花晚上拾取。晚年了,回忆起少年时代的事。二、了解背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回忆性散文写于1926年9月18日。“三·一八”惨案以后,鲁迅被反动当局列入拟通缉的北京文教界五十人名单中。鲁迅难以公开和反动势力进行斗争,被迫于1926年应厦门大学的邀请离开北京。鲁迅到厦门大学正值暑期,学生还没有开学,他回忆起少年时的往事,写下了这篇散文。三、自主学习。 1. 阅读第三单元导读内容和P46课前预习指导。 2. 默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读通读畅。 3. 再读课文,完成下面四个任务。 ①思考一下题目的作用。②试着完成课后第一题。③勾画出开头、结尾及文中关键语句。④试着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中心。 ▲ 注意按默读要领进行圈点勾画。四、合作探究,分享自主学习成果。 1、互相说说默读要领有哪些?你做到了吗?2、互相帮助,订正字音错误。3、互相谈谈,各自对题目和课后第一题的思考成果。4、分享一下各自在开头、结尾、文中圈点勾画的关键句。5、分享各自对文章中心的概括,看谁概括的准确完整。具体点拨:1、互相说说默读的要领有哪些?你做到了吗?本单元重点学习默读。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不回看,一气读完全文,保证阅读感知的完整性和一定的阅读速度。学会在阅读中抓住关键句,了解大意,把握中心。2、订正字音záo chán mì sù确凿 缠络 觅食 宿儒 yuān ding mò shú渊博 鼎沸 陌生 书塾 tì tǎng suǐ tuì cuán倜傥 脑髓 蝉蜕 攒kuī liǎn盔甲 敛3、互相谈谈各自对题目和课后第一题的思考成果。 从题目看出,文章写了两部分内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个阶段的学习生活,写出了作者童年时期的成长历程。题目概括了文章主要内容。⑴.分别找出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起止语句,想一想这两部分是怎样连接起来的?⑵.文中说,百草园“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乐园”之“乐”表现在哪些方面?1.从开始“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到“……来不及等它走到中间去”写百草园;从“出门向东”到文章结尾“这东西早已没有了罢”写三味书屋。通过第9段过渡,把“百草园”和“三味书屋”连接起来。2.“乐园”之“乐”表现在三个方面:在百草园里抓虫子、拔野草的乐趣;听长妈妈讲美女蛇故事的乐趣;在大雪天里跟闰土父亲学捕鸟的乐趣。⑶.试用一两个词语概括三味书屋的生活,并结合课文说说你的依据。示例:快乐。作者对早年读书生活的回忆重心不在苦,而在乐。写了读书时偷跑出去折蜡梅花、寻蝉蜕和捉苍蝇喂蚂蚁;还写了被老师发现,回屋读书,听老师入迷朗读;用纸糊盔甲套指上做戏、画画儿等课堂生活的细节。传递的更多是儿童的快乐,一种成年人再也没有的单纯的快乐。4、分享一下各自在开头、结尾、文中圈点勾画的关键句。 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开头,首段末句中心句,总领第一部分】 这东西早已没有了罢。【凝聚着作者眷恋童年感喟现实的中心感情】 长的草里是不去的,因为相传这园里有一条很大的赤练蛇。【过渡】 第9段。 【过渡】5、分享各自对文章中心的概括,看谁概括的准确完整。这篇散文通过写百草园中的游戏玩乐和三味书屋中的读书学习,写出了作者童年的成长历程。 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自由的向往和眷恋。 学生识记重要文学常识。按要求阅读相关内容。自主学习阶段,学生专心投入,合作阶段,学生有秩序有见解。 引导学生主动积累文学常识。为默读训练准备。养成良好读书习惯。先自主再合作,循序渐进,让学生学习活动步步深入。
课堂练习 1、字词自测 轻 jié ( ) 云xiāo( ) 和ǎi( ) 渊( )博 jiàn( )赏 淋漓( ) 人声dǐng( )沸 恭( )敬2、解词 ① 人迹罕至: ② 人声鼎沸: 【课堂练习答案见课件】 学生限时完成训练,过程要专注,不磨蹭不讨论。 夯实基础,巩固积累。
课堂小结 本节课是我们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一课时,主要实现两个目标。具体围绕“学会默读”活动,完成了解作者,积累字词,掌握默读要领,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为下节课品读细读做好准备。 学生再次自查目标实现情况。 引导学生做事有头有尾,有始有终。
板书 学生系统建构知识。 培养学生系统思维。
了解作者背景
充分积累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整体感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