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我家的爱心早餐 教案(表格式)一年级美术人美版(2024新版)

文档属性

名称 7 我家的爱心早餐 教案(表格式)一年级美术人美版(2024新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4-09-18 14:20: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我家的爱心早餐》教案设计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喜欢色彩鲜艳、形状有趣的事物。在美术活动中,他们乐于动手操作,但精细动作和创造力尚在发展中。因此,教学中应提供简单易行的指导和丰富的材料选择,以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创造力。同时,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学方法应注重直观性和互动性,通过游戏和故事引导学生参与,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教学目标
审美感知 学生能够识别和欣赏不同早餐材料的色彩和形状,理解它们的美感。
艺术表现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设计和制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爱心早餐。
创意实践 学生能够在制作过程中尝试不同的材料和方法,展现出创新思维。
文化理解 学生能够理解早餐在家庭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通过制作早餐表达对家人的爱。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 学生能够正确选择和使用美术材料。 2. 学生能够创造性地设计和制作早餐。 3. 学生能够在活动中体验和表达对家人的爱。
难点 1. 如何引导学生在有限的材料和时间内完成创作。 2. 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使作品具有个性化特点。
教学方法与准备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合作学习、实践操作
教具准备 彩色纸张、剪刀、胶水、颜料、早餐模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 引导学生回忆并分享自己家的早餐经历,提问:“你们家的早餐通常是什么样的?有没有特别喜欢的早餐?”
2. 展示图片“我家的爱心早餐”,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中的早餐特点,提问:“你们能从图片中看出这份早餐有什么特点吗?”
3. 介绍本课的主题和目标,即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家的爱心早餐,强调营养均衡和创意搭配的重要性。
4.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美术的方式表达早餐的美味和营养,提问:“你们觉得可以用哪些美术元素来表现早餐的特点?”
5. 分发绘画材料,指导学生如何选择合适的颜色和材料来表现早餐的质感和色彩。
6. 强调创作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如正确使用剪刀和颜料。 学生分享自己家的早餐经历和喜好,观察图片并回答问题,思考如何用美术元素表现早餐特点,选择合适的颜色和材料进行创作。 通过分享和观察,激发学生对早餐的兴趣和创作欲望,为后续的绘画创作打下基础。
知识讲解 1. 讲解早餐的营养均衡概念,介绍不同食物的营养成分和搭配原则。
2. 展示几种典型的营养均衡早餐搭配,如全麦面包、鸡蛋、牛奶和水果。
3. 引导学生分析这些搭配的营养价值和美观性,提问:“你们觉得这些搭配为什么既营养又美观?”
4. 讲解如何通过色彩、形状和质感来表现食物的美观性,举例说明如何用颜料和纸张来模拟食物的质感。
5. 强调创意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尝试不同的表现手法。
6. 解答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学生聆听讲解,观察展示的早餐搭配,分析其营养价值和美观性,学习如何通过美术手法表现食物特点,尝试不同的创作手法。 通过详细的讲解和示范,帮助学生掌握早餐的营养知识和美术表现技巧,为创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创作指导 1. 分组指导学生进行创作,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个性化的指导。
2. 观察学生的创作过程,及时提供建议和帮助,鼓励学生尝试新的创意和技巧。
3. 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和学习,共同完成创作任务。
4. 提醒学生注意时间管理,合理安排创作步骤,确保作品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5. 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思路和过程,提问:“你是如何构思你的早餐作品的?有哪些特别的创意?”
6. 收集学生的创作反馈,了解他们在创作过程中的收获和困难,为后续的教学提供参考。 学生分组进行创作,接受个性化的指导,尝试新的创意和技巧,相互交流和学习,展示自己的创作思路和过程,反馈创作收获和困难。 通过个性化的指导和团队合作,激发学生的创作潜能,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
作品展示 1. 组织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在教室的指定区域,确保每个学生的作品都能得到展示。
2. 引导学生相互欣赏和评价彼此的作品,提问:“你们觉得这些作品有哪些值得学习的地方?有哪些可以改进的地方?”
3. 强调评价的正面性和建设性,鼓励学生提出具体的建议和意见。
4. 收集学生的评价反馈,了解他们对作品展示的看法和建议。
5. 总结本次课程的收获和不足,为下次课程的改进提供参考。
6. 鼓励学生将作品带回家,与家人分享自己的创作经历和成果。 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在指定区域,相互欣赏和评价,提出具体的建议和意见,分享创作经历和成果。 通过作品展示和相互评价,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总结反馈 1. 总结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和学生的表现,强调营养均衡和创意搭配的重要性。
2. 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课程的满意度和改进建议。
3. 解答学生在课程中遇到的疑问,提供进一步的学习资源和指导。
4. 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和实践,尝试更多的美术创作和营养搭配。
5. 强调家庭参与的重要性,鼓励学生与家人一起制作爱心早餐,表达美好心意。
6. 布置家庭作业,要求学生与家人一起设计并制作一份营养均衡的爱心早餐,并记录下制作过程和感受。 学生提供反馈意见,解答疑问,继续探索和实践,与家人一起制作爱心早餐,记录制作过程和感受。 通过总结反馈,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家庭参与意识,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家庭作业 1. 布置家庭作业,要求学生与家人一起设计并制作一份营养均衡的爱心早餐,并记录下制作过程和感受。
2. 提供一些简单的营养搭配建议和食谱,帮助学生和家长更好地完成作业。
3. 强调家庭作业的目的和意义,即通过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营养意识和家庭合作能力。
4. 鼓励学生将家庭作业的成果带到学校,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创作和体验。
5. 收集学生的家庭作业,了解他们在家庭中的表现和收获。
6. 提供进一步的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和家长更好地完成家庭作业。 学生与家人一起设计并制作爱心早餐,记录制作过程和感受,将成果带到学校分享。 通过家庭作业,增强学生的营养意识和家庭合作能力,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拓展活动 1. 组织学生参加学校举办的美术展览,展示他们的爱心早餐作品。
2. 鼓励学生参与社区的营养宣传活动,向社区居民介绍营养均衡的重要性和制作爱心早餐的方法。
3. 提供一些额外的学习资源,如营养知识书籍和美术创作教程,帮助学生进一步拓展知识面和技能。
4. 强调社会责任感和公益意识,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为社区做出贡献。
5. 收集学生的拓展活动反馈,了解他们在活动中的表现和收获。
6. 提供进一步的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更好地参与拓展活动。 学生参加美术展览和社区营养宣传活动,利用额外学习资源拓展知识面和技能,通过自己的努力为社区做出贡献。 通过拓展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益意识,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作业设计
基础练习 1. 根据课堂上学到的营养早餐搭配知识,设计一份自己家的爱心早餐菜单,包括主食、蛋白质来源、水果和饮品。 2. 画出自己设计的爱心早餐,注意色彩搭配和食物的形状表现。
创意提升 1. 利用家中现有的材料,尝试制作一份简易的爱心早餐,并拍照记录。 2. 创作一首关于早餐的小诗或儿歌,表达对早餐的喜爱和对家人的爱。
板书设计
主题:我家的爱心早餐 营养搭配: 主食 - 蛋白质 - 水果 - 饮品 创意表现: 色彩 - 形状 - 材料 实践活动: 设计菜单 - 制作早餐 - 创作诗歌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 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营养均衡的概念来设计早餐。 2. 学生积极参与制作和绘画活动,表现出较高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不足之处 1. 部分学生在材料选择和实际制作过程中遇到困难,需要更多的指导和练习。 2. 时间管理需要改进,确保每个环节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