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人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综合测试卷
(生物与环境)
时间:7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一、认真填空。(24分)
1.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 ,人类已知的地球上的生物超过了 种,每一种生物都有它存在的价值。
2.植物学家们发现,在阳光的照射下, 里能不断产生大量养分;在
中,则几乎没有养分产生。
3.1906年,美国将一个 划为动物保护区,以便保护珍贵的 ,
并开始猎杀 的天敌——大灰狼。
4. 就是金山银山。
5.观察池塘中的生物时可以利用 或借助 等工具。
6.多数植物的生长离不开 、 和 。
7.每年5月开始旱季到来,塞伦盖蒂国家公园的草原上温度 ,
降水 ,青草 。
8.地球上有 栖息地,每一个生物都有 的家园。
9.除角马外, 、 、 等也有迁移习性。
10.有些动物只以植物为食物,叫 动物;有些动物以其他动物为食物,称为 动物;而有些动物既吃植物也吃动物,我们称它们为 动物。
二、准确判断。(对的打“√”,错的打“×”)(20分)
1.植物制造的养料,都被自己生长利用了。 ( )
2.每种生物都与人类息息相关,因此我们要爱护它们。 ( )
3.蛇不吃麦子,因此,蛇和麦子不存在食物联系。 ( )
4.益虫是人类的朋友,要保护益虫,害虫不是人类的朋友,要杀光、杀绝。 ( )
5.我们每天的生活,无论是衣食,还是住行都离不开生物。 ( )
6.“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泥巴。”生动地描述了池塘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间的食物关系。 ( )
7.在温带和寒带地区的动物有些具有冬眠现象。 ( )
8.离开了植物,动物和人就不能生存。 ( )
9.为了搞好环境,经济投入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值得的。 ( )
10.模拟池塘生态系统的目的是探究池塘生态系统的平衡。 ( )
三、正确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20分)
1.绿色植物生存的作用不正确的是( )
A.为动物及人储存能量 B.美化环境
C.释放氧气 D.引起森林大火
2.某大熊猫保护基地受地质灾害破坏严重,为了保护大熊猫,最好的营救措施是
( )。
A.转移到周边农户家中 B.流放到自然森林中
C.转移到其他大熊猫保护基地
某科学小组的同学正在交流人类生活与动植物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人类生活离不开植物 B.生物多样性为人类生活提供了资源
C.地球上生物种类繁多,少几种也没什么关系
4.下列动物不是生活在水里的是( )。
A.鱼 B.虾 C.蚯蚓
5.下列不属于保护环境宣传主题的是( )。
A.回来吧,可爱的小手帕 B.我们拒绝烤肉串
C.我们提倡塑料袋儿
6.( )不属于动物与环境相适应的本领。
A.雷鸟换羽 B.绵羊长有坚硬的角 C.北极熊有厚厚的脂肪
7.一块水稻田中,青蛙的多少与稻田产量有关,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
A.青蛙增多,水稻减产 B.青蛙减少,水稻增产 C.青蛙增多,水稻增产
8.为了保护美丽的家园,我们需要行动起来。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提倡绿色出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B.为了生活方便常点外卖
C.节约用水,节约用电
9.化工厂将河水污染后,会使人受到大自然的多方面惩罚,其中使人直接受危害
的是( )。
A.饮用被污染的水中毒 B.吃被污染的水果中毒
C.吃被污染的粮食中毒 D.吃被污染的鱼虾中毒
10.草、羊、狼这三种生物构成了草原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下列关于该食物链的表示,正确的是( )。
A.草→羊→狼 B.狼→羊→草 C.羊→草→狼
四、科学探究。(20分)
(一)右面是一位同学设计的生态瓶。请仔细观察图片并回答下列问题。(6分)
1.和B瓶相比较,A瓶中缺少了( )
A.植物
B.动物 C.非生物
2.图中的生态瓶模拟了( )生态系统。
A.池塘 B.海洋 C.草原
3.在制作生态瓶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放入瓶子里的动物越多越好 B,放人瓶子里的植物越多越好
C.放入瓶子里的动植物数量要保持平衡
(二)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5分)
小旭家的屋檐下有一个燕窝,每年春天燕子都会从南方飞回来,到了秋天,又会飞回南方。
1.燕子每年都长途迁移,主要的原因是 发生了变化。
2.和燕子一样,有迁移行为的动物是( )
A.丹顶鹤 B.蛇 C.青蛙
3.小旭发现燕窝里有一只小燕子没有跟上迁移的队伍,小旭应该( ) 。
A.把小燕子捉到房间里养 B.定期给小燕子提供食物
C.不打扰小燕子
阅读以下内容,完成相关题目。(9分)
为了安然度过寒冷而又食物匮乏的冬季。一些动物具有冬眠的本领。大多
数冬眠动物的个体体积较小,而单位体重的体表面积很大。单位体重的体表面积越大,动物身体的热量散失会越快,如果在寒冷冬季不能获得足够的热量就无法生存。
1.动物冬眠是为了( )。(多选)
A.躲避寒冷的冬季 B.避开食物短缺阶段
C.休息 D.减少活动,躲避敌害
动物冬眠时,体温 (选填“升高”或“降低”)。冬眠时动物的呼吸次数 ,能量的消耗也会大大地 。(选填“增加”或“减少”)
3.动物的冬眠现象属于( )。
A.生物适应环境 B.环境影响生物
C.生物影响环境 D.生物躲避敌害
五、学以致用。(16分)
1.科学家们经常随机取样且选择多个观察地点,这样做的意义是什么 (8分)
为了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人们都做了哪些努力 (8分)
答案:
一、1.生命世界 170万 2.叶片 黑暗3.森林公园
黑尾鹿群 黑尾鹿 4.绿水青山5.感官 放大镜
6.阳光 空气 水7.升高 减少 干枯
8.各种各样 自己9.藏羚羊 斑马 大雁
10.植食性 肉食性 杂食性
二、1.x2.√3.x4.x5.√6.√ 7.√8.√9.√10.√
三、1.D2.C3.C4.C5.C6.B7.C9.A10.A
四、(一)1.B2.A3.C
(二)1.环境2.A3.C
(三)1.AB2.降低减少减少3.A
五、1.随机取样即按随机性原则,从总体单位中抽取部
分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调查,总体中每个单位被抽中
的概率是相同的,完全由许多随机因素综合作用来
决定。随机取样且选择多个观察地点,既排除了抽
样时人的主观随意性、主观能动性,也通过多个观察
地点避免偶然现象,使实验结果更科学。
2.人们进行城市绿化;家庭绿化;使用清洁能源;开
发新能源;低碳生活;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污水处
理厂;长江十年禁渔;制定严谨的法律法规,并严格
执行;大力宣传环保知识、渲染环保氛围等。这些努
力都有利于人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