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 重难点
1.了解中国古代官员选拔方式的更迭过程和不同阶段的特征。2.知道中央集权体制之下古代的中国官员考核和监察制度。 ⑴中国古代官员选拔方式的演变(以时间为序能整体复述;记住并理解不同选拔方式的标准及影响,体会阶段特征)、官员选拔标准的变化及演变的趋势。⑵简述科举制发展演变的历程,理解记住其评价(正文准确记忆,结合史论归纳形成“客观评价)。⑶简述中国古代官员考核制度的演变,了解其发展演变的特点。⑷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演变(以时间为序;中央与地方),理解其特点和评价。 重点:了解中国古代官员选拔方式的更迭过程和不同阶段的特征;知道中央集权体制下古代中国的官员考核和监察制度。难点: 正确认识中国古代官员选拔方式和管理制度的变化,分析其变化的原因和影响。
预习知识结构:(根据知识体系自主在教材中勾画、填写,并加以记忆)
知识点一、中国古代官员选拔制度的演变
1、西周至春秋:世官制(世卿世禄制)
标准:贵族血缘;
特点:官位世袭;
影响:贵族世代垄断高官形成贵族政治。
2、春秋战国:荐举、功劳制(军功爵制)
背景:春秋战国时期,尚贤思想兴起,各国为争霸图强,纷纷鼓励举荐有才能的人为官,或依据军功大小授予官职。
方式:举荐有才能的人为官,或依据军功大小授官。
标准:才能、军功大小;
特点:缺乏制度化的选官途径
影响:①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一定程度上促进社会阶层的流动。
②官僚制逐渐取代世官制,推动了社会的整体转型。
③有利于选拔各类人才,增强军队战斗力,为各国富国强兵奠定基础。
④未形成制度化的选官途径
【材料探究】根据材料和教材P30第1段,结合所学,概括荐举功劳制的选官方式与标准。
材料1 “为国之道,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夺淫民之禄以来四方之士”。 —刘向《说苑》
材料2 选练举贤,任官使能。 ——《史记·赵世家》
材料3 “斩一首者爵一级,欲为官者为五十石之官;斩二首者爵二级,欲为官者为百石之官。官爵之迁与斩首之功相称也。” ——《史记 商君列传》
方式:荐举有才能的人为官(他荐和自荐), 或依据军功大小授予官职(军功制)。
标准:才能或军功
3、秦朝:“以法为教”“以吏为师”(重法吏)
背景:秦朝正式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以法家思想治理国家。
标准:向官吏学习律令而为官。
结果:形成了思想文化上的专制,造成了严重的倒退。
评价:①有利于进一步打破贵族垄断仕途的局面,推动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②提升了法律在社会治理中的地位,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
③摒弃诸子学说,专任法家思想,实质是文化上的专制。
4、汉朝:察举制(此外还有积功劳为官、征辟制等)
背景:①荐举功劳制和“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制度弊端日益显露,难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②大一统局面的形成,急需建立制度化的选官制度,以选拔更多“文治”人才。
确立:汉武帝时期
分类:①常科:岁举,有人数规定,有具体标准如孝廉、茂才等
②特科:有具体标准但无固定时间如贤良方正、贤良文学、明经等
标准:品德(孝廉)、才能 门第声望(东汉)
方式:先考察而后推举,重点考察被举者在乡里的舆论评价和为官能力,然后推荐为官或者提拔任用。
特点:①地方官吏推荐取士;②形式多样化。
评价:①选拔官员走向制度化,为两汉政权选拔了大批人才,有利于扩大统治基础。
②容易滋生任人唯亲、弄虚作假、沽名钓誉的风气,逐渐难以选拔到真正的人才。(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③后期豪强大族控制了地方选人权,日益威胁中央集权,客观上推动了后来士族门阀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材料探究】根据材料,结合所学,概括察举制下的选官方式和标准。
材料1 元光元年,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汉举贤良,自董仲舒以来,皆对策三道。……此后,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
——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材料2 察举指先考察而后推举,重点考察被举者在乡里的舆论评价和为官能力,然后推荐为官或提拔任用。察举分常科和特科,常科为岁举,有人数规定,有具体标准,如孝廉、茂才等;特科有具体标准但无固定时间,如贤良方正、贤良文学、明经等。
方式:自下而上举荐(考察→推举→考核→任用)
标准:品德(孝廉)和才能
5、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背景:东汉末年政治与社会秩序大乱,豪强大族控制了地方选人权。
产生:220年,魏王曹丕
内容:①在各州、郡设置大中正、中正,由本籍在中央任高官的人担任;
②中正根据家世、道德和才能评定州郡士人的资品,分为九等,写出评语称为“状”;
③获得资品的士人由吏部授官。
标准:家世+德才→后期:只看家世。
特点:逐渐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
评价:①前期将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
②后期随着门阀士族势力的发展,逐渐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
③造成官员素质下降,且限制阶层流动,激化了士族与庶族的矛盾。
隋唐至清:科举制
(1)背景:
①九品中正制的弊端日益显露,逐渐只看家世,不看道德才能,难以选拔到真正的人才。
②国家统一,需要加强中央集权
③南北朝以来,寒门庶族地主势力上升,他们希望打破门阀士族垄断政治的局面,积极要求参政。
④纸的推广,使得民间读书成本下降,为政府扩大人才选拔范围提供可能。
(2)选官方式:分科考试
科举以分科考试选拔人才为特点,分为制举和常举。
制举是皇帝自设科目考试选人;
常举每年举行,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等几十种,其中明经和进士两科最受社会重视。
考试合格只是取得为官的资格,还需吏部铨选后方可正式任官。
(3)选官标准:考试成绩(才能)
(4)发展历程:
发展概况
隋唐时期创立 ①隋文帝时,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②隋炀帝时,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度形成。③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两科为主。④武则天,扩大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了武举和殿试。⑤唐玄宗,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
两宋时期进一步发展完善 ①“取士不问家世”,面向全社会开放,科举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②严格考试制度,更加强调公平竞争。考场布置、进场搜身、锁院、糊名、誊录等制度,都在两宋加强或创立,以保障考试公平性。③考试程序和内容发生变革。殿试制度化,形成了州、省、殿三级考试,形成了三年一考的考试周期,以经义策论取代诗赋,注重真才实学。④强调地域平衡。南北分卷,各自分配名额,分别录取。(对南方不公平)
元朝时期先破坏后恢复 官员选拔部分保留蒙古传统方式,随着上层统治者汉文化素养的不断提高,1313年颁科举诏,恢复了科举制,但时断时续,科举录取人数不多,科举出身者在官员队伍中人数比例不高。
明清时期继续发展 ①考试流程:分乡试、会试与殿试三级。(乡试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考中者称为举人;会试由礼部主持,于乡试次年春天举行,考中者称为贡士;殿试在会试后举行,名义上由皇帝主持,贡士通过者为进士。)②参考人员:主要是国子监和府、州、县学的学生等。③考试范围和形式:从四书五经中命题,采用“八股文”形式。④地域平衡:1427年在会试中实行南北卷,后演变为南北中卷,录取比例也逐渐稳定→特点:科举与学校教育紧密结合;内容与规则格式化;科目单一化;程序严密。
【材料探究】根据材料和教材P32“历史纵横”,结合所学,思考:如何看待材料中的“南北榜争”的发生及其结果?
材料1 1397年明朝科举考试录取进士52人,全是南方人,北方举人全数落选。北方举人强烈不满,纷纷指责主考官自己是南人,就包庇南人压抑北人。朱元璋派人复查,结果是主考官并未舞弊违法,史称“南北榜争”。1425年,明朝实行按地域调配进士名额的制度,规定“南六十,北四十”。这一制度后来被清朝继承沿用。
——林白、朱梅苏著《中国科举史话》
材料2 为了保证科举能选拔出不同地域的优秀人 才,也为了保持科举人才来源的地域平衡,宣德二 年(1427年)的会试首次 实行南北卷制度。会试录 取100人,其中南方60人, 北方40人°后来,南北卷演变为南北中卷,录取比例也逐渐稳定,南卷、中卷和北卷的录取人数分别占会试录取总人数的55%、10%和 35%。
“南北榜争”反映了反映了经济文化重心南移背景下,科举录取的公平性(科举录取与经济文化发展的关系)问题。明朝最终按地域分配进士名额的做法,有利于笼络北方士人,巩固明朝统治,为后世借鉴。有利于调动落后地区士人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当地教育文化水平的提高。但违背了公平公正的原则,限制了南方士人及第的机会。
(5)评价:
【材料探究】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对科举制度进行评价。
材料1 士人可以不经荐举,直接报名考……由政府择优录取,从而纠正了魏晋以来世家大族垄断用人做官大权的状况。......科举制度的最大优点是从根本上打破了豪门世族对政治权力的垄断,使国家行政机构的组成向着尽可能大的社会面开放。
——王炳照《中国科举制度研究》
材料2 贞观初放榜日,上私幸端门,见进士于榜下缀行而出,喜谓侍臣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唐]王定保《唐摭言》
材料3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宋]汪洙《神童诗》
材料4 (科举制)西国莫不慕之,近代渐设考试以取人才,而为学优则仕之举。今英、法、美均
已见端,将来必至推广。 —丁韪良《西学考略》
材料5 “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四百六十余人也。”
——顾炎武
材料6 知识分子...集中于政治一途。只鼓舞人当大官...于是竞求上政治舞台。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制度得失》
积极影响:
①打破了世家大族对控制仕途的局面,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扩大了统治基础。
②体现了相对的公平公正,社会中下层的知识分子参与政权,推动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③把选官权由世家大族手中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
④有利于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提高行政效率,提高国家的社会治理水平。
⑤有利于推动儒学发展,推动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
⑥为历代所沿用,影响深远。
⑦不仅在当时被“东亚文化圈”所效仿,更为近代西方文官制度的建立提供借鉴。
弊端:
①明清八股取士,科举制日益僵化,禁锢了思想,阻碍了创新意识。
②考试以儒学为主,忽视实用性,不利于科技的发展,阻碍了阻碍了科学技术进步。
③形成了“学而优则仕”的观念,教育被迫服务于政治,加剧了官本位思想的盛行。
④过于侧重学问标准,忽视对品德的考察,造成一些官员道德素质低下。
⑤为封建社会的长期存在提供一定的韧性,大大延缓了封建制度的消亡。
【微点拨】
时期 制度 标准 方式 选官权
西周至春秋 世官制 血缘 世袭 世袭
春秋战国至西汉初 荐举功劳制 才能或军功 荐举有才能的人为官(他荐和自荐), 或依据军功大小授予官职(军功制) 中央
两汉 察举制 品德(孝廉)和才能 自下而上举荐为主,考试为辅 地方官
魏晋南北朝 九品中正制 家世/门第/出身 中央委任中正官评定资品,吏部授官 中正官→世家大族
隋唐以来 科举制 考试成绩/才能 分科考试 中央
共同目的:扩大统治基础,提高行政效率,维护统治。
演变趋势/规律:①选拔标准由重家世到重才能;②选拔方式由世袭、举荐逐渐演变为考试,趋向严密科学;③选拔权日益集中到中央手中,反映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加强;④选拔范围由贵族到平民,范围扩大;⑤选拔原则日益公平、公开、客观,趋向制度化
演变原因: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②社会阶层力量变化;③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统治需求;④治国理念、社会主流思想的变化;⑤旧制弊端
【课后习题】
【体验1】 西周国都的近郊称为乡,主要居住着平民,乡的长官为乡大夫。根据《周礼》记载,乡大夫每三年对平民的“德行道艺”进行考核,将胜出者推荐给朝廷。这表明西周时期
A.削弱了诸侯国权力 B.孕育了后世的选官制度
C.破坏了世卿世禄制 D.出现“礼崩乐坏”的迹象
【体验2】某学者说:“自秦王朝以后,平民的流动性日益扩展到政府结构,平民社会成了中国社会的主流。”这表明( )
选官标准发生变化 B. 官吏监察日益严密
C. 贵族政治完全消失 D. 行政效率逐渐提高
【体验3】(2016·江苏)“宋沿唐制,亦贵进士科。然唐时犹兼采誉望,不专辞章。宋则糊名考校,一决文字而已。”由此可见,与唐代科举相比,宋代( )
A.考试程序更加公正 B.取士科目有所减少
C.进士及第尤为尊贵 D.录取人数大大增加
【体验4】(2019·江苏)唐代诗人刘得仁系皇亲国戚,其兄弟为达官显贵,而他“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唐宗室子弟李洞屡考不中,竟想去皇陵哭诉。两人的经历反映了唐代( )
A.科举考试不重考生诗才 B.选官制度阻断贵族入仕
C.中央政府剥夺宗室特权 D.科举取士体现公平公正
【体验5】(2010·江苏)诗人左思在其《咏史》中浓郁悲歌:“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造成这一社会状况的制度原因是
A.征辟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体验6】(2011·山东)钱穆在评论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它“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这一制度是
A.郡县制 B.察举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体验7】(2013·福建)清末传教士明恩溥记述:“促使中国学子年复一年地坚持科举考试,有的直到九十高龄终于拿到文凭方可罢休,有的则死于这一过程中。功名利禄一类是无法说清楚的……九十高龄之后,即便考中又怎么样?唯一的解释是他天生具有忍耐的禀赋。”该材料
A.批判学子追求功名利禄 B.表明科举制下学子的愚昧无知
C.折射出学子的价值取向 D.反映出科举制失去人才选拔功能
知识点二、中国古代官员的考核制度
⑴秦汉:上计制
含义:每年岁末,各县、侯国将一年来的户口垦田、钱谷入出、盗贼多少等情况汇集到郡国,再由郡国汇总,制成计薄,上报中央,称为“上计”。
特点:御史参与审核计簿,防止造假。
作用:上计考核的结果是官员赏罚的依据。
⑵魏晋南北朝:因门阀士族势力强大,战乱频仍,虽然曹魏、西晋、北朝制定了相应的考核法规,但考核大都流于形式。
(3)隋唐:官员的考核归尚书省吏部
隋朝:九品以上每年要考核,地方官每年要派员向中央报告,或由皇帝遣使到州县巡行考察。
唐朝:以品德和才能为标准考核官员,分为九等,根据考核结果确定官员升降。
(4)宋代:制定了严格的标准考核官员(称为“磨勘”,由审官院考核京官,考课院考核地方官)
(5)明朝:考核有考满(任职期满)和考察;
考满:官员任现职满三年称“初考”,满六年称“再考”,满九年称“通考”。考核结果分称职、平常、不称职三等,是决定官员正常升迁或降、调的依据。
考察:包括外地官员三年一次的朝觐考察和京官六年一次的京察,重在查处官员的贪、酷和不作为。
(6)清朝:考课制度:包括三年一次的京察和大计,分别考察京官和外省文官。
【总结归纳】根据所学,完成下方《中国古代官员考核制度演变表》
考核制度 考核内容/标准 特点 评价
秦汉 上计制 土地人口、财政收入、社会治安 ①考核日趋严格,标准细化,考核制度渐趋完善 ②品德与政绩并重③奖惩结合,考核与惩贪结合④地方官和中央官分开考核⑤监察人员介入考核过程 ①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整顿吏治,提高行政效率。②本质是维护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工具,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官员腐败问题。③对于当今社会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魏晋南北朝 流于形式
隋唐 吏部考核 品德、才能
宋朝 制定严格的考核标准 ————
明朝 考满和考察 重在查处官员的贪、酷和不作为
清朝 京察和大计 ————
知识点三、中国古代官员的监察制度
1、秦汉时期
⑴中央监察:御史制度
秦汉建立了以御史大夫(西汉晚期御史大夫改为大司空后,御史中丞逐渐成为最高监察官)为首的中央监察体系。
⑵地方监察:
秦朝:监御史
汉朝:刺史制度
目的: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澄清吏治.
内容:汉武帝将全国划为13个州部,每州设刺史一人。
特点:刺史品级不高,但权力很大,代表皇帝巡行郡国,依朝廷规定的监察法规纠举豪强和郡国守、相的不法行为。(位低权重)
影响:此后,巡视监察制度一直延续下来。
2、隋唐时期
①中央: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构,其长官为御史大夫。
②地方:唐太宗设道为监察区,委派监察官定期或不定期巡回监察,对地方有巨大的威慑作用
宋朝:
①中央:承唐制设御史台,长官御史大夫;
台谏合一,御史拥有了谏官的议事权,谏官拥有了御史的监察权(重要变化)。
②地方:划分路作为监察区。设四监司、 通判。
元朝:监察机构严密。 中央:设有御史台;
地方:设有行御史台、肃政廉访司。
明清时期:明清两朝的监察机构,主要有都察院和六科,合称“科道”
(1)明朝:①中央:都察院监察御史不仅负责纠察内外百官,还代皇帝巡按各省;六科给事中则负责皇帝制敕与大臣奏疏的封还驳正,稽查六部百司之事
御史和给事中品级虽低,但权力很大。
②地方:设提刑按察使司
清朝:将六科并入都察院,停止了派御史巡按各省的做法,但都察院作为皇帝“耳目风
纪之司”监察百官的职能没有改变。
〖史论归纳〗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发展演变、特点及对其评价。
发展:①先秦萌芽:夏商周三代已有监察的因素和活动,但严格意义上的监察制度并未确立。
②秦汉形成:秦朝的御史大夫、汉代的刺史,表明从中央到地方出现完整的监察制度。
③隋唐成熟:隋唐时期,门下省负责谏议和封驳,出现谏议制度,形成较严密的监察网。
④宋元强化:宋代设独立机构谏院,元代制定整套监察法规。
⑤明清顶峰:中央设都察院和六科给事中,地方设按察使司。至此,我国古代监察制度达到高度的统一和严密。
特点: ①逐渐制度化、专职化、体系化;
②监察方式多样化;
③机构独立,与行政机关分离。
④垂直管理、以轻制重;
⑤重视监察官的选任(选拔严格,文化素养要求高);
⑥依赖皇权,为专制皇权服务。
⑦皇帝拥有最高监察权,随着皇权膨胀,监察机构的权力随之提高,甚至被任意扩大或滥用。
评价:
古代监察制度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和国家的统一;但古代的监察制度不能从根本上约束皇帝无上的权力,也不能杜绝官僚队伍中的腐败和低效现象;监督的主体与客体均来自行政内部,监督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行为,没有自下而上的民众监督
就中央监察制度而言,中央监察官职能广泛,打击贪污渎职,防范政治腐败;协调统治阶级内部的关系;谏议皇帝过失,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但它“约下不约上”,其实际效能的发挥最终取决于帝王,人治色彩浓厚;
就地方监察制度而言,加强了政府对官吏的监督,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保证了政令的统一,对于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和国家的统一,起到了重要作用;对缓和阶级矛盾与社会矛盾也起到了积极作用。其弊端主要是地方监察权与行政权不分离,影响了地方监察官的职能的发挥。
【问题思考】中国古代官员管理制度对当今反腐倡廉建设有何启示?
①监察机构要独立,以保证监察公正。
②监察法律、法规要健全,以便依法监察。
③要加强对监察机构、监察活动的监督。
④严格选任监察官员,以防权力误用和滥用。
⑤监察方式要灵活,以使监察快速、高效。
【课后习题】
1.秦朝选拔官吏按资历或劳绩来核定官职的授予或升迁,称“量才授官”。秦律中的《置吏律》、《效律》等是关于职官建置、任免、铨选、考核的法规,对违规、违纪、失职的官吏,不仅要依法论处,而且撤职,永不任用。由此可见秦朝( )
A.只重视劳绩忽视道德危害巨大 B.严苛的法律不利于官僚的稳定
C.有利于实现自上而下的层层监督 D.非常重视各级官吏的选拔和任用
2.《睡虎地秦墓竹简·置吏律》规定,任用吏和尉时,若有不应任用就行使职权,或私下谋划就派往就任的,“以律论之”;任免吏、佐和各府属员时,“十二月朔日免除,尽三月而止之,其有死亡及故有夬(缺)者,为补之,毋须时”。这些规定( )
A.体现了官吏任免程序的规范性 B.反映了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C.推动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形成 D.防治了官吏选拔过程中的腐败问题
3.秦朝时期的上计制度(审计监督制度)是由县级行政单位直接上报中央,而西汉时期则是县首先上报上一级的郡,再由郡上报给朝廷。这反映了西汉时期( )
A.政府经济管理短暂松弛 B.地方的行政制度已经完善
C.社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D.封建专制统治进一步加强
4.秦代选官主要实行军功入仕,军功以在前线杀敌数量来计算;汉代选官主要实行察举制,由地方官在辖区内考察人才并推荐给中央,被察举的人必须品德高尚、学识才干出众。这反映出秦汉之际( )
A.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B.入仕通道趋于多元
C.选官的客观性增强 D.治国理念发生变化
5.汉初,朝廷让功臣和他们的子弟们占据要津,但具体政务依然委之文吏,把“能书会计”和“颇知律令”规定为文吏的基本技能。由此可知,汉初( )
A.重视官员道德品质 B.确立儒学独尊地位
C.注重任用专业吏员 D.削弱士族政治影响
6.随着汉代察举制的推行,社会上逐渐出现了“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的现象。这反映出
A.察举制失去了选官功能 B.封建统治基础亟需扩大
C.选官标准影响社会风气 D.汉代重文抑武的价值追求
7.魏晋南朝时,负责品评士人的中正官由朝官兼任,地方长官所征辟的掾属(佐治的官吏),也需要中正品评方能继续升迁;权贵一旦失势,其子弟就会被中正“削下”降品。这客观上反映魏晋南朝( )
A.寒门士族的崛起 B.选官权力中央化的趋势
C.官吏选拔的开放性特征 D.官僚体系的混乱
8.察举制在最初的操作过程中不试笔墨,民间评议对朝廷选官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东汉阳嘉年间,左雄上言:“郡国孝廉,就是古时候的贡士。出来做官,就要协理风俗,宣扬教化,若是不学无术,那就一点用都没有。请自今以后,被举荐者都先去公府,儒生测试儒学经术,文吏测试行政文书。”帝从之,颁下郡国。阳嘉新制( )
A.体现了汉代儒学独尊地位 B.便于豪强地主把持政权
C.蕴含向科举制演化的因子 D.利于选拔实际有用人才
9.唐代选官,五品以上由皇帝敕授,六品以下经由吏部考询后奏授,侍御史、监察御史等多为敕授;唐代一般官员,一任须经四考方可迁转,而御史三考即可升迁,一般御史迁到尚书省即为员外郎等清要官职。这表明唐代( )
A.官员考选体系严密 B.监察官员地位显要
C.科举取士有待完善 D.官僚政治趋于成熟
10.唐代士族、寒族登科对比表。此表反映出( )
科目 年代出身 618至649年 650至683年 684至 709年 710至731年 733至755年 756至779年 780至905年 806至826年 827至846年 847至873年 874至906年 合计
进士 士族 3 14 34 32 23 37 45 72 131 128 70 589
寒族 2 5 21 19 7 11 15 21 18 4 9 132
A.科举考试选拔程序不公 B.世家大族仍有巨大优势
C.社会阶层分化日益严重 D.科举成为选官主要途径
11.唐朝规定:“凡官,不历州县不拟台省。”宋朝亦规定:“自今非曾经两任县令,不得除监察御史。”而有明一代,出任六科给事中者,大多是“在各衙门办事进士,及历俸二年以上行人、博士并推官,知县三年考满到部者。”材料反映的这一现象( )
A.有效保障了监察权的独立性 B.促进了监察方式的多样性
C.有利于监察机构效用的发挥 D.强化了监察制度的法制化
12.宋朝时期,差遣因故离职或任满后仍暂时在职,当年无法满一考,则这一部分任职时间称作“零考”。官员赴任新差遣后,他们需在到任后的一定时限内向本州提出申请,由州“录报在京所属,依格资序一色,方许补满前任,共成考任”。南宋末年,其适用范围已经扩大到了文武官员群体。这项制度( )
A.体现了官员管理制度精细化 B.有利于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
C.折射出宋代文人治国的理念 D.完善了科举选官制度的流程
13.宋人有云:“东南之俗好文”“西北之人尚质”。南人在科举考试中优势突出,故北宋后期被迫采取南北分卷制度,特许北方五路分别考试而单独录取,以维持取士人数之均衡。北宋南北分卷制度( )
A.保证了南北录取比例的一致 B.导致了科举录取人数的增加
C.提升了南方士人的政治地位 D.回应了文化中心的南移趋势
14.宋仁宗时期,右司谏刘随说:“臣僚迁擢,多至尊官;皇族丝联,未登显位。”而知谏院范镇也叹息道:“祖宗后裔,岂无贤才?而一概废而不用,深可惜也。”这从本质上反映了当时
A.官僚政治较为成熟 B.宗法制正走向瓦解
C.皇亲贵胄势力衰微 D.社会实现公平公正
15.下面是四个朝代的平民阶层在政府官员中所占比例图。图中的趋势促使中国古代( )
A.民主政治日趋显现 B.贫富分化逐步缩小
C.吏治环境日渐清明 D.门第观念逐渐淡化
16.清代乡试、会试分试三场,考官综合校阅三场试卷以定去留,但这种录取方式在实施过程中存在注重头场、偏重经学等弊端。为此黄宗羲提出定额取士主张,即各场按照固定的数额确定入围人数。如浙江乡试每科举子约一万人,第一场入围人数固定为一千人,第二场固定为五百人,第三场则按计划录取人数确定最终人选。这反映出( )
A.科举考试已经不符合政治需要 B.与时俱进精神占据主流
C.程朱理学与启蒙思想并不兼容 D.兴利除弊助推制度传承
17.清朝考核制度规定:凡京察三品以上官员和各省督抚,先行自陈,然后经吏部、督察院查实,题列引见,以备敕裁;大计自最基层的州县起,经抚道司到督抚,最后呈交吏部。这说明清朝考核制度
A.注重道德评判 B.流程相对严密
C.彰显政府职能 D.便于人才选拔
18.顺治十年(1653年),清廷上谕中提到:“令士子读书,各治一经,选为生员……比闻各府州县生员,有不通文义,倡优隶卒本身及子弟,厕身学宫,甚者出入衙门,交结官府,霸占土地,武断乡曲”。顺治帝颁布上谕旨在( )
A.消除八股取士的弊端 B.抑制门阀士族的膨胀
C.维护清王朝统治秩序 D.提高科举取士的标准
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宋时期中国状元数量及分布表(有籍可考者)部分
河北、河南 陕西 山东、山西 江苏 江西 两广 两湖 安徽 福建 浙江
唐 28 11 10 6 2 2 2 1
宋 23 1 11 9 9 3 3 5 19 24
——整理自梅介人《中国状元及其地理分布》
材料二 阅读下表有关科举制的相关内容
材料三 北宋后期,科举考试采取南北分卷的制度,特许北方五路分别考试。明朝宣德年间,科举考试正式实行南北分卷录取制度,每录取百人,南卷取55人,北卷取35人,中卷取10人。
——根据《明史·选举志二》等整理
(1)据材料一指出唐宋时期状元数量空间分布的变化趋势。
(2)据材料二指出科举制发展演变的特点,并结合所学分析其进步性。
(3)结合所学,谈谈你对材料三中这一制度的认识。
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宋时期中国状元数量及分布表(有籍可考者)部分
河北、河南 陕西 山东、山西 江苏 江西 两广 两湖 安徽 福建 浙江
唐 28 11 10 6 2 2 2 1
宋 23 1 11 9 9 3 3 5 19 24
——整理自梅介人《中国状元及其地理分布》
材料二 阅读下表有关科举制的相关内容
材料三 北宋后期,科举考试采取南北分卷的制度,特许北方五路分别考试。明朝宣德年间,科举考试正式实行南北分卷录取制度,每录取百人,南卷取55人,北卷取35人,中卷取10人。
——根据《明史·选举志二》等整理
(1)据材料一指出唐宋时期状元数量空间分布的变化趋势。
(2)据材料二指出科举制发展演变的特点,并结合所学分析其进步性。
(3)结合所学,谈谈你对材料三中这一制度的认识。
第5课 参考答案
1.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朝(中国)。根据材料“秦朝选拔官吏按资历或劳绩来核定官职的授予或升迁”可知,秦朝的法律有官职的选拔和任用,以及考核的规定,同时,也规定了惩罚措施,可以推断出秦朝时期比较重视各级官吏的选拔和任用,D项正确;材料中对官吏的选拔、任用以及考核都有相应的规定,而非只重视劳绩,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描述法律的严苛,同时可知,管理越严格,越有利于官僚的稳定,排除B项;材料中对官吏的选拔、任用以及考核,而非实现自上而下的层层监督,排除C项。故选D项。
2.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可知是推断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秦朝。由“任用吏和尉时……私下谋划就派往就任的,‘以律论之’”并结合古文释义可知,秦朝法律规定如果官员没有经过正式任命就行使职权或派往就任,要依法论处,还规定了严格的官吏委任时间及补充程序,这体现出秦朝官吏任免程序的规范性,A项正确。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标志是郡县制的施行,排除B项;皇帝制度与郡县制度的形成推动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形成,排除C项;材料仅涉及秦朝官员任免程序,并不能防治官员选拔中的腐败问题,排除D项。故选A项。
3.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与秦朝相比,西汉时期的上计制度程序更加严格、规范,反映出封建专制统治得到了进一步加强,D项正确;政府经济管理短暂松弛与汉朝上计制度的发展不符,排除A项;汉朝地方行政制度已经完善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材料不能说明西汉社会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排除C项。故选D项。
4.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汉之际(中国)。根据材料可知,秦代军功入仕到汉代察举选官重视品德、学识的变化体现了选官从崇尚武力到崇尚文治的转变,这是秦汉治国理念由法家转变到儒家的表现,治国理念发生变化,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中央集权的强化,排除A项;材料中秦代和汉代各只有一种选官制度,看不出入仕通道趋向多元化,排除B项;军功是按杀敌数量来统计的,具有客观性,而察举制下被荐举人的德行则很难量化,故材料不能体现选官的客观性增强,排除C项。故选D项。
5.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朝廷让功臣和他们的子弟们占据要津,但具体政务依然委之文吏”可知,汉初时期,具体政务的委任仍然注重专业的吏员,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具体政务官员的专业性,非注重道德品质,排除A项;汉武帝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学的独尊地位,排除B项;士族政治产生主要源于九品中正制,材料与士族政治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6.B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在名门望族的控制下,察举制出现弊端,被举荐者大都名不符实,察举制已蜕变为变相的世袭制,成为公卿大族维持特权的工具;能人贤才急剧流失,造成朝廷无人可用的局面,因此朝廷急需扩大封建统治基础,B选项正确;察举制只是在这时出现了弊端,并未完全丧失选官的功能,排除A;察举制的选官标准是“孝”“廉”,是好的方面,但材料强调察举制的弊端,二者矛盾,排除C;材料并未涉及“重文轻武”的描述,无中生有,排除D。
7.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南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中正官“由朝官兼任”,“地方长官所征辟的掾属(佐治的官吏),也需要中正品评方能继续升迁”,且中正官会根据权贵是否得势评定品级,表明朝廷有意将选拔官员的权力向中央集中,削弱地方选拔人才的权力,B项正确;中正官“衰则削下,兴则扶上”,容易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结果,不利于寒门士族的崛起,排除A项;中正“衰则削下,兴则扶上”,说明魏晋南朝的官员选拔具有封闭性,排除C项;材料主旨是负责官员品第的中正官由朝廷派出,不能说明官僚体系的混乱,排除D项。故选B项。
8.C 【详解】根据“请自今以后,被举荐者都先去公府,儒生测试儒学经术,文吏测试行政文书”可得出阳嘉新制之下需要进行一定的考试,这体现出蕴含向科举制演化的因子,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儒学独尊,排除A项;这样不利于豪强地主把持政权,排除B项;“儒生测试儒学经术”仍然考的是书上的经学儒术,对于实际并没有多大用处,因此并不利于选拔实际有用人才,排除D项。故选C项。
9.B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御史“多为敕授”、“三考即迁”、转任多为要职等,可知唐朝监察官员品级较高,受皇帝重视,说明监察官员地位显要,B项正确;材料只提到监察官员的地位,并未涉及监察考选体系,排除A项;监察官属于监察制度,而科举取士来自科举制,排除C项;材料只提到监察官员,不足以说明官僚政治趋于成熟,排除D项。故选B项。
10.B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由于士族在经济、文化和教育上的优势,士族出身的人数仍然远远高于寒族出身的人数,B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登科情况与“考试选拔程序”无关,排除A项;根据所学知识,数百人“登科”不能说明社会阶层分化“严重”,排除C项;根据材料,表格中并未对选官方式进行比较,不能得出“科举成为选官主要途径”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B项。
11.C 【详解】据题意可知,唐宋时期都规定任用的高级中央官员都必须有监察工作的经历,这就强化了监察机构的地位,从而有利于监察机构效用的发挥,C项正确;中国古代的监察机构都是为皇权服务的,并不具备独立性,排除A项;中央高级官员要有监察工作的经历是在提升监察机构的地位,而非促进监察方式的多样性,更和强化监察制度的法制化没有直接关系,排除BD项。故选C项。
12.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根据题干信息“差遣因故离职或任满后仍暂时在职,当年无法满一考,则这一部分任职时间称作‘零考’”“官员赴任新差遣后,他们需在到任后的一定时限内向本州提出申请”“南宋末年,其适用范围已经扩大到了文武官员群体”可知,宋朝对官员考核的规定非常详细,说明对官员的管理非常精细化,A项正确;材料强调官员管理,不涉及政府行政效率,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文人治国的理念,排除C项;“零考”制度是官员考核制度,并非选官制度,排除D项。故选A项。
13.D 【详解】根据材料“……南人在科举考试中优势突出,故北宋后期被迫采取南北分卷制度,特许北方五路分别考试而单独录取,以维持取士人数之均衡”,并结合所学可知,北宋时期,南方经济发展带动了南方文化的进步,北宋南北分卷制度出于平衡南北方的考虑,回应了文化中心的南移趋势,D项正确;“录取比例的一致”与“维持(南北方)取士人数之均衡”相悖,排除A项;北宋南北分卷制度主要是平衡南北方取士人数的均衡,不能得出“导致了科举录取人数的增加”的结论,排除B项;北宋南北分卷制度对文化水平高的南方士子不利,排除C项。故选D项。
14.A 【详解】先秦时期的贵族政治是建立在分封制和宗法制以及“世卿世禄”制基础之上的,由贵族代表人物掌握政权的政治制度。官僚政治是建立在官吏的选拔和任命制基础之上,按照职能和职位分工、分层管理原则建立起来的中央或地方行政权力体系。材料“臣僚迁擢,多至尊官;皇族丝联,未登显位”体现了贵族政治的衰败和官僚政治不断成熟,A正确;宗法制瓦解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排除B;材料体现的是贵族政治的衰微,但不能说明皇亲贵胄势力衰微,排除C;等级社会下实现公平公正是不可能的,排除D。
15.D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从东晋到北宋,平民阶层在政府官员中所占比例逐渐上升,是因为选官制度由九品中正制向科举制转变,选官标准发生变化,即由门第家世向才学转变,这促使中国古代门第观念逐渐淡化,D项正确;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材料反映了四个朝代的平民阶层在政府官员中所占比例逐渐上升,这是因为选官标准发生变化,未体现贫富分化逐步缩小,排除B项;图中的趋势促使中国古代门第观念逐渐淡化,但是否吏治环境日渐清明,材料信息不充足,不能体现C项内容,排除C项。故选D项。
16.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代中国。据材料旧的录取方式在实施过程中“存在注重头场、偏重经学等弊端”,黄宗羲主张“各场按照固定的数额确定入围人数”,一定程度上可以兴利除弊,有利于科举制的发展和延续,D项正确;1905年科举制才被废除,而材料时期的科举制尚能符合政治需要,排除A项;黄宗羲的思想体现与时俱进的精神,但并未占据主流地位,排除B项;材料只体现了黄宗羲的录取办法,不体现其思想主张,材料也不体现程朱理学与启蒙思想的关系,排除C项。故选D项。
17.B 【详解】据材料“凡京察三品以上官员和各省督抚,先行自陈,然后经吏部、督察院查实,题列引见,以备敕裁”、“自最基层的州县起,经抚道司到督抚,最后呈交吏部”可知,京察的官员先行自陈,然后经吏部、督察员查实;大计则自最基层的州县起,逐级审核,最后呈交吏部。说明清朝对官员考核的流程相对严密,故B选项正确;材料只说明考核的流程,并未说明考核的标准,A选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考核流程的严密性,而不是彰显政府职能,C选项错误;材料描述的是清朝对官员的考核制度,而不是选拔人才,D选项错误。
18.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目的题。时空是:清朝(中国)。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清廷上谕批评地方官学中一部分生员学业荒废,结交权贵,横行乡里,一些地位低下的倡优隶卒违反规定进出学校,意在加强学校管理,改善士风学风,维护统治秩序,C项正确;材料所述属于学校教育而非科举选官,与八股取士关系不大,排除A项;隋唐实行科举制,扩大选官范围,抑制了门阀士族的膨胀,清朝时期没有出现严重的门阀士族膨胀的问题,排除B项;材料所述属于学校教育而非科举选官,看不出提高科举取士的标准,排除D项。故选C项。
二、非选择题
19.【参考答案】
(1)趋势:由唐朝时主要分布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到宋代以后主要分布在江南地区;由传统发达地区向边远地区扩展。
原因:唐代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是全国经济重心,政治中心,文化教育发达。两宋时期,江南地区经济成为经济重心,文化教育逐渐超过北方,且南宋政治中心也在南方。辽、金等少数民族政权受中原文化影响,学习中原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也通过科举制度选拔人才以巩固统治。
(2)特点:分科设目,方式多样;注重社会教化;逐渐放松对工商业者的限制;组织规范,选拔公正。
进步性: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来源,加强社会阶层的流动性;提高官员素质;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
(3)科举考试实行南北分卷制度,目的是解决南方士人在科举考试中占明显优势的问题,以维持取士人数的平衡,进而巩固封建统治。
这一制度的实行,有利于北方士人和边疆地区人才参与政治,扩大了统治基础,巩固统一,稳定社会统治,同时加大了南北士子之间的竞争,有利于人才选拔,推动整体的团结和进步。但从南方考生的角度看,南北分卷制度不完全公平。
1
1
1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 重难点
1.了解中国古代官员选拔方式的更迭过程和不同阶段的特征。2.知道中央集权体制之下古代的中国官员考核和监察制度。 ⑴中国古代官员选拔方式的演变(以时间为序能整体复述;记住并理解不同选拔方式的标准及影响,体会阶段特征)、官员选拔标准的变化及演变的趋势。⑵简述科举制发展演变的历程,理解记住其评价(正文准确记忆,结合史论归纳形成“客观评价)。⑶简述中国古代官员考核制度的演变,了解其发展演变的特点。⑷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演变(以时间为序;中央与地方),理解其特点和评价。 重点:了解中国古代官员选拔方式的更迭过程和不同阶段的特征;知道中央集权体制下古代中国的官员考核和监察制度。难点: 正确认识中国古代官员选拔方式和管理制度的变化,分析其变化的原因和影响。
预习知识结构:(根据知识体系自主在教材中勾画、填写,并加以记忆)
知识点一、中国古代官员选拔制度的演变
1、西周至春秋:世官制(世卿世禄制)
标准:贵族 ;
特点: ;
影响:贵族世代垄断高官形成 。
2、春秋战国:荐举、功劳制(军功爵制)
背景:春秋战国时期, 思想兴起,各国为争霸图强,纷纷鼓励举荐有才能的人为官,或依据军功大小授予官职。
方式:举荐 为官,或依据 授官。
标准: 、 大小;
特点:缺乏制度化的选官途径
影响:①废除贵族的 ,一定程度上促进社会阶层的流动。
② 逐渐取代世官制,推动了社会的整体转型。
③有利于选拔各类人才,增强 ,为各国富国强兵奠定基础。
④未形成制度化的选官途径
【材料探究】根据材料和教材P30第1段,结合所学,概括荐举功劳制的选官方式与标准。
材料1 “为国之道,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夺淫民之禄以来四方之士”。 —刘向《说苑》
材料2 选练举贤,任官使能。 ——《史记·赵世家》
材料3 “斩一首者爵一级,欲为官者为五十石之官;斩二首者爵二级,欲为官者为百石之官。官爵之迁与斩首之功相称也。” ——《史记 商君列传》
3、秦朝:“以法为教”“以吏为师”(重法吏)
背景:秦朝正式确立了 ,以 思想治理国家。
标准:向官吏学习律令而为官。
结果:形成了 ,造成了严重的倒退。
评价:①有利于进一步打破贵族垄断仕途的局面,推动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②提升了法律在社会治理中的地位,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
③摒弃诸子学说,专任法家思想,实质是文化上的专制。
4、汉朝:察举制(此外还有积功劳为官、征辟制等)
背景:①荐举功劳制和“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制度弊端日益显露,难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②大一统局面的形成,急需建立制度化的选官制度,以选拔更多“文治”人才。
确立:汉武帝时期
分类:①常科:岁举,有人数规定,有具体标准如 、 等
②特科:有具体标准但无固定时间如 、 、 等
标准: (孝廉)、 (东汉)
方式:先考察而后推举,重点考察被举者在乡里的舆论评价和为官能力,然后推荐为官或者提拔任用。
特点:①地方官吏推荐取士;②形式多样化。
评价:①选拔官员走向制度化, ,有利于扩大统治基础。
②容易滋生任人唯亲、弄虚作假、沽名钓誉的风气,逐渐难以选拔到真正的人才。(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③后期豪强大族控制了地方选人权,日益威胁中央集权,客观上推动了后来士族门阀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材料探究】根据材料,结合所学,概括察举制下的选官方式和标准。
材料1 元光元年,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汉举贤良,自董仲舒以来,皆对策三道。……此后,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
——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材料2 察举指先考察而后推举,重点考察被举者在乡里的舆论评价和为官能力,然后推荐为官或提拔任用。察举分常科和特科,常科为岁举,有人数规定,有具体标准,如孝廉、茂才等;特科有具体标准但无固定时间,如贤良方正、贤良文学、明经等。
5、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背景:东汉末年政治与社会秩序大乱,豪强大族控制了地方选人权。
产生:220年,魏王曹丕
内容:①在各州、郡设置大中正、中正,由本籍在中央任高官的人担任;
②中正根据家世、道德和才能评定州郡士人的资品,分为九等,写出评语称为“状”;
③获得资品的士人由吏部授官。
标准: + →后期:只看家世。
特点:逐渐成为维护 的工具
评价:①前期将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了 。
②后期随着门阀士族势力的发展,逐渐形成“ , ”的局面。
③造成官员素质下降,且限制阶层流动,激化了士族与庶族的矛盾。
隋唐至清:科举制
(1)背景:
① 的弊端日益显露,逐渐只看家世,不看道德才能,难以选拔到真正的人才。
②国家统一,需要加强
③南北朝以来, 势力上升,他们希望打破门阀士族垄断政治的局面,积极要求参政。
④纸的推广,使得民间读书成本下降,为政府扩大人才选拔范围提供可能。
(2)选官方式:
科举以分科考试选拔人才为特点,分为 和 。
制举是皇帝自设科目考试选人;
常举每年举行,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等几十种,其中明经和进士两科最受社会重视。
考试合格只是取得为官的资格,还需吏部铨选后方可正式任官。
(3)选官标准: (才能)
(4)发展历程:
发展概况
隋唐时期创立 ①隋文帝时,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②隋炀帝时,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度形成。③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两科为主。④武则天,扩大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了武举和殿试。⑤唐玄宗,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
两宋时期进一步发展完善 ①“取士不问家世”,面向全社会开放,科举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②严格考试制度,更加强调公平竞争。考场布置、进场搜身、 、 、 等制度,都在两宋加强或创立,以保障考试公平性。③考试程序和内容发生变革。殿试制度化,形成了州、省、殿三级考试,形成了三年一考的考试周期,以经义策论取代诗赋,注重真才实学。④强调地域平衡。南北分卷,各自分配名额,分别录取。(对南方不公平)
元朝时期先破坏后恢复 官员选拔部分保留蒙古传统方式,随着上层统治者汉文化素养的不断提高,1313年颁科举诏, ,但时断时续,科举录取 ,科举出身者在官员队伍中人数 。
明清时期继续发展 ①考试流程:分 、 与 三级。(乡试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考中者称为 ;会试由礼部主持,于乡试次年春天举行,考中者称为 ;殿试在会试后举行,名义上由皇帝主持,贡士通过者为 。)②参考人员:主要是 和 、 、 的 生等。③考试范围和形式:从 中命题,采用“ ”形式。④地域平衡:1427年在会试中实行 ,后演变为南北中卷,录取比例也逐渐稳定→特点:科举与学校教育紧密结合;内容与规则格式化;科目单一化;程序严密。
【材料探究】根据材料和教材P32“历史纵横”,结合所学,思考:如何看待材料中的“南北榜争”的发生及其结果?
材料1 1397年明朝科举考试录取进士52人,全是南方人,北方举人全数落选。北方举人强烈不满,纷纷指责主考官自己是南人,就包庇南人压抑北人。朱元璋派人复查,结果是主考官并未舞弊违法,史称“南北榜争”。1425年,明朝实行按地域调配进士名额的制度,规定“南六十,北四十”。这一制度后来被清朝继承沿用。
——林白、朱梅苏著《中国科举史话》
材料2 为了保证科举能选拔出不同地域的优秀人 才,也为了保持科举人才来源的地域平衡,宣德二 年(1427年)的会试首次 实行南北卷制度。会试录 取100人,其中南方60人, 北方40人°后来,南北卷演变为南北中卷,录取比例也逐渐稳定,南卷、中卷和北卷的录取人数分别占会试录取总人数的55%、10%和 35%。
(5)评价:
【材料探究】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对科举制度进行评价。
材料1 士人可以不经荐举,直接报名考……由政府择优录取,从而纠正了魏晋以来世家大族垄断用人做官大权的状况。......科举制度的最大优点是从根本上打破了豪门世族对政治权力的垄断,使国家行政机构的组成向着尽可能大的社会面开放。
——王炳照《中国科举制度研究》
材料2 贞观初放榜日,上私幸端门,见进士于榜下缀行而出,喜谓侍臣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唐]王定保《唐摭言》
材料3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宋]汪洙《神童诗》
材料4 (科举制)西国莫不慕之,近代渐设考试以取人才,而为学优则仕之举。今英、法、美均
已见端,将来必至推广。 —丁韪良《西学考略》
材料5 “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四百六十余人也。”
——顾炎武
材料6 知识分子...集中于政治一途。只鼓舞人当大官...于是竞求上政治舞台。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制度得失》
积极影响:
①打破了 的局面,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扩大了 。
②体现了相对的 ,社会中下层的知识分子参与政权,推动了 。
③把选官权由世家大族手中收归中央,加强了 。
④有利于提高 ,提高行政效率,提高国家的社会治理水平。
⑤有利于推动儒学发展,推动社会 的形成。
⑥为历代所沿用,影响深远。
⑦不仅在当时被“东亚文化圈”所效仿,更为 的建立提供借鉴。
弊端:
①明清八股取士,科举制日益僵化,禁锢了 ,阻碍了创新意识。
②考试以儒学为主,忽视实用性,不利于科技的发展,阻碍了阻碍了科学技术进步。
③形成了“学而优则仕”的观念,教育被迫服务于政治,加剧了 思想的盛行。
④过于侧重学问标准,忽视对 的考察,造成一些官员道德素质低下。
⑤为封建社会的长期存在提供一定的韧性,大大延缓了封建制度的消亡。
【微点拨】
时期 制度 标准 方式 选官权
西周至春秋 世官制 血缘 世袭 世袭
春秋战国至西汉初 荐举功劳制 才能或军功 荐举有才能的人为官(他荐和自荐), 或依据军功大小授予官职(军功制) 中央
两汉 察举制 品德(孝廉)和才能 自下而上举荐为主,考试为辅 地方官
魏晋南北朝 九品中正制 家世/门第/出身 中央委任中正官评定资品,吏部授官 中正官→世家大族
隋唐以来 科举制 考试成绩/才能 分科考试 中央
共同目的:扩大统治基础,提高行政效率,维护统治。
演变趋势/规律:①选拔标准由重家世到重才能;②选拔方式由世袭、举荐逐渐演变为考试,趋向严密科学;③选拔权日益集中到中央手中,反映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加强;④选拔范围由贵族到平民,范围扩大;⑤选拔原则日益公平、公开、客观,趋向制度化
演变原因: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②社会阶层力量变化;③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统治需求;④治国理念、社会主流思想的变化;⑤旧制弊端
【课后习题】
【体验1】 西周国都的近郊称为乡,主要居住着平民,乡的长官为乡大夫。根据《周礼》记载,乡大夫每三年对平民的“德行道艺”进行考核,将胜出者推荐给朝廷。这表明西周时期
A.削弱了诸侯国权力 B.孕育了后世的选官制度
C.破坏了世卿世禄制 D.出现“礼崩乐坏”的迹象
【体验2】某学者说:“自秦王朝以后,平民的流动性日益扩展到政府结构,平民社会成了中国社会的主流。”这表明( )
选官标准发生变化 B. 官吏监察日益严密
C. 贵族政治完全消失 D. 行政效率逐渐提高
【体验3】(2016·江苏)“宋沿唐制,亦贵进士科。然唐时犹兼采誉望,不专辞章。宋则糊名考校,一决文字而已。”由此可见,与唐代科举相比,宋代( )
A.考试程序更加公正 B.取士科目有所减少
C.进士及第尤为尊贵 D.录取人数大大增加
【体验4】(2019·江苏)唐代诗人刘得仁系皇亲国戚,其兄弟为达官显贵,而他“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唐宗室子弟李洞屡考不中,竟想去皇陵哭诉。两人的经历反映了唐代( )
A.科举考试不重考生诗才 B.选官制度阻断贵族入仕
C.中央政府剥夺宗室特权 D.科举取士体现公平公正
【体验5】(2010·江苏)诗人左思在其《咏史》中浓郁悲歌:“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造成这一社会状况的制度原因是
A.征辟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体验6】(2011·山东)钱穆在评论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它“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这一制度是
A.郡县制 B.察举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体验7】(2013·福建)清末传教士明恩溥记述:“促使中国学子年复一年地坚持科举考试,有的直到九十高龄终于拿到文凭方可罢休,有的则死于这一过程中。功名利禄一类是无法说清楚的……九十高龄之后,即便考中又怎么样?唯一的解释是他天生具有忍耐的禀赋。”该材料
A.批判学子追求功名利禄 B.表明科举制下学子的愚昧无知
C.折射出学子的价值取向 D.反映出科举制失去人才选拔功能
知识点二、中国古代官员的考核制度
⑴秦汉:上计制
含义:每年岁末,各县、侯国将一年来的户口垦田、钱谷入出、盗贼多少等情况汇集到郡国,再由郡国汇总,制成计薄,上报中央,称为“上计”。
特点:御史参与审核计簿,防止造假。
作用:上计考核的结果是 。
⑵魏晋南北朝:因 势力强大,战乱频仍,虽然曹魏、西晋、北朝制定了相应的考核法规,但 。
(3)隋唐:官员的考核归尚书省吏部
隋朝:九品以上每年要考核,地方官每年要派员向中央报告,或由皇帝遣使到州县巡行考察。
唐朝:以 ,分为九等,根据考核结果确定 。
(4)宋代:制定了 考核官员(称为“磨勘”,由审官院考核京官,考课院考核地方官)
(5)明朝:考核有 (任职期满)和 ;
考满:官员任现职满三年称“初考”,满六年称“再考”,满九年称“通考”。考核结果分称职、平常、不称职三等,是决定官员正常升迁或降、调的依据。
考察:包括外地官员三年一次的朝觐考察和京官六年一次的京察,重在查处官员的贪、酷和不作为。
(6)清朝: :包括三年一次的京察和大计,分别考察京官和外省文官。
【总结归纳】根据所学,完成下方《中国古代官员考核制度演变表》
考核制度 考核内容/标准 特点 评价
秦汉 上计制 土地人口、财政收入、社会治安 ①考核日趋严格,标准细化,考核制度渐趋完善 ②品德与政绩并重③奖惩结合,考核与惩贪结合④地方官和中央官分开考核⑤监察人员介入考核过程 ①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整顿吏治,提高行政效率。②本质是维护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工具,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官员腐败问题。③对于当今社会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魏晋南北朝 流于形式
隋唐 吏部考核 品德、才能
宋朝 制定严格的考核标准 ————
明朝 考满和考察 重在查处官员的贪、酷和不作为
清朝 京察和大计 ————
知识点三、中国古代官员的监察制度
1、秦汉时期
⑴中央监察:御史制度
秦汉建立了以 (西汉晚期御史大夫改为大司空后,御史中丞逐渐成为最高监察官)为首的中央监察体系。
⑵地方监察:
秦朝:监御史
汉朝:刺史制度
目的:汉武帝为加强 ,澄清吏治.
内容:汉武帝将全国划为13个州部,每州设刺史一人。
特点:刺史 ,但 ,代表皇帝巡行郡国,依朝廷规定的监察法规纠举豪强和郡国守、相的不法行为。(位低权重)
影响:此后, 一直延续下来。
2、隋唐时期
①中央: 为最高监察机构,其长官为御史大夫。
②地方:唐太宗 ,委派监察官定期或不定期巡回监察,对地方有巨大的威慑作用
宋朝:
①中央:承唐制设御史台,长官御史大夫;
,御史拥有了谏官的议事权,谏官拥有了御史的监察权(重要变化)。
②地方: 。设四监司、 通判。
元朝:监察机构严密。 中央:设有 ;
地方:设有 、 。
明清时期:明清两朝的监察机构,主要有 和 ,合称“科道”
明朝:①中央: 不仅负责纠察内外百官,还代皇帝巡按各省;
则负责皇帝制敕与大臣奏疏的封还驳正,稽查六部百司之事
御史和给事中 ,但权力很大。
②地方:设
清朝:将 并入 ,停止了派御史巡按各省的做法,但都察院作为皇帝“耳目风
纪之司”监察百官的职能没有改变。
〖史论归纳〗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发展演变、特点及对其评价。
发展:①先秦萌芽:夏商周三代已有监察的因素和活动,但严格意义上的监察制度并未确立。
②秦汉形成:秦朝的御史大夫、汉代的刺史,表明从中央到地方出现完整的监察制度。
③隋唐成熟:隋唐时期,门下省负责谏议和封驳,出现谏议制度,形成较严密的监察网。
④宋元强化:宋代设独立机构谏院,元代制定整套监察法规。
⑤明清顶峰:中央设都察院和六科给事中,地方设按察使司。至此,我国古代监察制度达到高度的统一和严密。
特点: ①逐渐制度化、专职化、体系化;
②监察方式多样化;
③机构独立,与行政机关分离。
④垂直管理、以轻制重;
⑤重视监察官的选任(选拔严格,文化素养要求高);
⑥依赖皇权,为专制皇权服务。
⑦皇帝拥有最高监察权,随着皇权膨胀,监察机构的权力随之提高,甚至被任意扩大或滥用。
评价:
古代监察制度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和国家的统一;但古代的监察制度不能从根本上约束皇帝无上的权力,也不能杜绝官僚队伍中的腐败和低效现象;监督的主体与客体均来自行政内部,监督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行为,没有自下而上的民众监督
就中央监察制度而言,中央监察官职能广泛,打击贪污渎职,防范政治腐败;协调统治阶级内部的关系;谏议皇帝过失,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但它“约下不约上”,其实际效能的发挥最终取决于帝王,人治色彩浓厚;
就地方监察制度而言,加强了政府对官吏的监督,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保证了政令的统一,对于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和国家的统一,起到了重要作用;对缓和阶级矛盾与社会矛盾也起到了积极作用。其弊端主要是地方监察权与行政权不分离,影响了地方监察官的职能的发挥。
【问题思考】中国古代官员管理制度对当今反腐倡廉建设有何启示?
①监察机构要独立,以保证监察公正。
②监察法律、法规要健全,以便依法监察。
③要加强对监察机构、监察活动的监督。
④严格选任监察官员,以防权力误用和滥用。
⑤监察方式要灵活,以使监察快速、高效。
【课后习题】
1.秦朝选拔官吏按资历或劳绩来核定官职的授予或升迁,称“量才授官”。秦律中的《置吏律》、《效律》等是关于职官建置、任免、铨选、考核的法规,对违规、违纪、失职的官吏,不仅要依法论处,而且撤职,永不任用。由此可见秦朝( )
A.只重视劳绩忽视道德危害巨大 B.严苛的法律不利于官僚的稳定
C.有利于实现自上而下的层层监督 D.非常重视各级官吏的选拔和任用
2.《睡虎地秦墓竹简·置吏律》规定,任用吏和尉时,若有不应任用就行使职权,或私下谋划就派往就任的,“以律论之”;任免吏、佐和各府属员时,“十二月朔日免除,尽三月而止之,其有死亡及故有夬(缺)者,为补之,毋须时”。这些规定( )
A.体现了官吏任免程序的规范性 B.反映了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C.推动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形成 D.防治了官吏选拔过程中的腐败问题
3.秦朝时期的上计制度(审计监督制度)是由县级行政单位直接上报中央,而西汉时期则是县首先上报上一级的郡,再由郡上报给朝廷。这反映了西汉时期( )
A.政府经济管理短暂松弛 B.地方的行政制度已经完善
C.社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D.封建专制统治进一步加强
4.秦代选官主要实行军功入仕,军功以在前线杀敌数量来计算;汉代选官主要实行察举制,由地方官在辖区内考察人才并推荐给中央,被察举的人必须品德高尚、学识才干出众。这反映出秦汉之际( )
A.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B.入仕通道趋于多元
C.选官的客观性增强 D.治国理念发生变化
5.汉初,朝廷让功臣和他们的子弟们占据要津,但具体政务依然委之文吏,把“能书会计”和“颇知律令”规定为文吏的基本技能。由此可知,汉初( )
A.重视官员道德品质 B.确立儒学独尊地位
C.注重任用专业吏员 D.削弱士族政治影响
6.随着汉代察举制的推行,社会上逐渐出现了“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的现象。这反映出
A.察举制失去了选官功能 B.封建统治基础亟需扩大
C.选官标准影响社会风气 D.汉代重文抑武的价值追求
7.魏晋南朝时,负责品评士人的中正官由朝官兼任,地方长官所征辟的掾属(佐治的官吏),也需要中正品评方能继续升迁;权贵一旦失势,其子弟就会被中正“削下”降品。这客观上反映魏晋南朝( )
A.寒门士族的崛起 B.选官权力中央化的趋势
C.官吏选拔的开放性特征 D.官僚体系的混乱
8.察举制在最初的操作过程中不试笔墨,民间评议对朝廷选官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东汉阳嘉年间,左雄上言:“郡国孝廉,就是古时候的贡士。出来做官,就要协理风俗,宣扬教化,若是不学无术,那就一点用都没有。请自今以后,被举荐者都先去公府,儒生测试儒学经术,文吏测试行政文书。”帝从之,颁下郡国。阳嘉新制( )
A.体现了汉代儒学独尊地位 B.便于豪强地主把持政权
C.蕴含向科举制演化的因子 D.利于选拔实际有用人才
9.唐代选官,五品以上由皇帝敕授,六品以下经由吏部考询后奏授,侍御史、监察御史等多为敕授;唐代一般官员,一任须经四考方可迁转,而御史三考即可升迁,一般御史迁到尚书省即为员外郎等清要官职。这表明唐代( )
A.官员考选体系严密 B.监察官员地位显要
C.科举取士有待完善 D.官僚政治趋于成熟
10.唐代士族、寒族登科对比表。此表反映出( )
科目 年代出身 618至649年 650至683年 684至 709年 710至731年 733至755年 756至779年 780至905年 806至826年 827至846年 847至873年 874至906年 合计
进士 士族 3 14 34 32 23 37 45 72 131 128 70 589
寒族 2 5 21 19 7 11 15 21 18 4 9 132
A.科举考试选拔程序不公 B.世家大族仍有巨大优势
C.社会阶层分化日益严重 D.科举成为选官主要途径
11.唐朝规定:“凡官,不历州县不拟台省。”宋朝亦规定:“自今非曾经两任县令,不得除监察御史。”而有明一代,出任六科给事中者,大多是“在各衙门办事进士,及历俸二年以上行人、博士并推官,知县三年考满到部者。”材料反映的这一现象( )
A.有效保障了监察权的独立性 B.促进了监察方式的多样性
C.有利于监察机构效用的发挥 D.强化了监察制度的法制化
12.宋朝时期,差遣因故离职或任满后仍暂时在职,当年无法满一考,则这一部分任职时间称作“零考”。官员赴任新差遣后,他们需在到任后的一定时限内向本州提出申请,由州“录报在京所属,依格资序一色,方许补满前任,共成考任”。南宋末年,其适用范围已经扩大到了文武官员群体。这项制度( )
A.体现了官员管理制度精细化 B.有利于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
C.折射出宋代文人治国的理念 D.完善了科举选官制度的流程
13.宋人有云:“东南之俗好文”“西北之人尚质”。南人在科举考试中优势突出,故北宋后期被迫采取南北分卷制度,特许北方五路分别考试而单独录取,以维持取士人数之均衡。北宋南北分卷制度( )
A.保证了南北录取比例的一致 B.导致了科举录取人数的增加
C.提升了南方士人的政治地位 D.回应了文化中心的南移趋势
14.宋仁宗时期,右司谏刘随说:“臣僚迁擢,多至尊官;皇族丝联,未登显位。”而知谏院范镇也叹息道:“祖宗后裔,岂无贤才?而一概废而不用,深可惜也。”这从本质上反映了当时
A.官僚政治较为成熟 B.宗法制正走向瓦解
C.皇亲贵胄势力衰微 D.社会实现公平公正
15.下面是四个朝代的平民阶层在政府官员中所占比例图。图中的趋势促使中国古代( )
A.民主政治日趋显现 B.贫富分化逐步缩小
C.吏治环境日渐清明 D.门第观念逐渐淡化
16.清代乡试、会试分试三场,考官综合校阅三场试卷以定去留,但这种录取方式在实施过程中存在注重头场、偏重经学等弊端。为此黄宗羲提出定额取士主张,即各场按照固定的数额确定入围人数。如浙江乡试每科举子约一万人,第一场入围人数固定为一千人,第二场固定为五百人,第三场则按计划录取人数确定最终人选。这反映出( )
A.科举考试已经不符合政治需要 B.与时俱进精神占据主流
C.程朱理学与启蒙思想并不兼容 D.兴利除弊助推制度传承
17.清朝考核制度规定:凡京察三品以上官员和各省督抚,先行自陈,然后经吏部、督察院查实,题列引见,以备敕裁;大计自最基层的州县起,经抚道司到督抚,最后呈交吏部。这说明清朝考核制度
A.注重道德评判 B.流程相对严密
C.彰显政府职能 D.便于人才选拔
18.顺治十年(1653年),清廷上谕中提到:“令士子读书,各治一经,选为生员……比闻各府州县生员,有不通文义,倡优隶卒本身及子弟,厕身学宫,甚者出入衙门,交结官府,霸占土地,武断乡曲”。顺治帝颁布上谕旨在( )
A.消除八股取士的弊端 B.抑制门阀士族的膨胀
C.维护清王朝统治秩序 D.提高科举取士的标准
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宋时期中国状元数量及分布表(有籍可考者)部分
河北、河南 陕西 山东、山西 江苏 江西 两广 两湖 安徽 福建 浙江
唐 28 11 10 6 2 2 2 1
宋 23 1 11 9 9 3 3 5 19 24
——整理自梅介人《中国状元及其地理分布》
材料二 阅读下表有关科举制的相关内容
材料三 北宋后期,科举考试采取南北分卷的制度,特许北方五路分别考试。明朝宣德年间,科举考试正式实行南北分卷录取制度,每录取百人,南卷取55人,北卷取35人,中卷取10人。
——根据《明史·选举志二》等整理
(1)据材料一指出唐宋时期状元数量空间分布的变化趋势。
(2)据材料二指出科举制发展演变的特点,并结合所学分析其进步性。
(3)结合所学,谈谈你对材料三中这一制度的认识。
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宋时期中国状元数量及分布表(有籍可考者)部分
河北、河南 陕西 山东、山西 江苏 江西 两广 两湖 安徽 福建 浙江
唐 28 11 10 6 2 2 2 1
宋 23 1 11 9 9 3 3 5 19 24
——整理自梅介人《中国状元及其地理分布》
材料二 阅读下表有关科举制的相关内容
材料三 北宋后期,科举考试采取南北分卷的制度,特许北方五路分别考试。明朝宣德年间,科举考试正式实行南北分卷录取制度,每录取百人,南卷取55人,北卷取35人,中卷取10人。
——根据《明史·选举志二》等整理
(1)据材料一指出唐宋时期状元数量空间分布的变化趋势。
(2)据材料二指出科举制发展演变的特点,并结合所学分析其进步性。
(3)结合所学,谈谈你对材料三中这一制度的认识。
第5课 参考答案
1.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朝(中国)。根据材料“秦朝选拔官吏按资历或劳绩来核定官职的授予或升迁”可知,秦朝的法律有官职的选拔和任用,以及考核的规定,同时,也规定了惩罚措施,可以推断出秦朝时期比较重视各级官吏的选拔和任用,D项正确;材料中对官吏的选拔、任用以及考核都有相应的规定,而非只重视劳绩,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描述法律的严苛,同时可知,管理越严格,越有利于官僚的稳定,排除B项;材料中对官吏的选拔、任用以及考核,而非实现自上而下的层层监督,排除C项。故选D项。
2.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可知是推断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秦朝。由“任用吏和尉时……私下谋划就派往就任的,‘以律论之’”并结合古文释义可知,秦朝法律规定如果官员没有经过正式任命就行使职权或派往就任,要依法论处,还规定了严格的官吏委任时间及补充程序,这体现出秦朝官吏任免程序的规范性,A项正确。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标志是郡县制的施行,排除B项;皇帝制度与郡县制度的形成推动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形成,排除C项;材料仅涉及秦朝官员任免程序,并不能防治官员选拔中的腐败问题,排除D项。故选A项。
3.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与秦朝相比,西汉时期的上计制度程序更加严格、规范,反映出封建专制统治得到了进一步加强,D项正确;政府经济管理短暂松弛与汉朝上计制度的发展不符,排除A项;汉朝地方行政制度已经完善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材料不能说明西汉社会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排除C项。故选D项。
4.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汉之际(中国)。根据材料可知,秦代军功入仕到汉代察举选官重视品德、学识的变化体现了选官从崇尚武力到崇尚文治的转变,这是秦汉治国理念由法家转变到儒家的表现,治国理念发生变化,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中央集权的强化,排除A项;材料中秦代和汉代各只有一种选官制度,看不出入仕通道趋向多元化,排除B项;军功是按杀敌数量来统计的,具有客观性,而察举制下被荐举人的德行则很难量化,故材料不能体现选官的客观性增强,排除C项。故选D项。
5.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朝廷让功臣和他们的子弟们占据要津,但具体政务依然委之文吏”可知,汉初时期,具体政务的委任仍然注重专业的吏员,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具体政务官员的专业性,非注重道德品质,排除A项;汉武帝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学的独尊地位,排除B项;士族政治产生主要源于九品中正制,材料与士族政治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6.B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在名门望族的控制下,察举制出现弊端,被举荐者大都名不符实,察举制已蜕变为变相的世袭制,成为公卿大族维持特权的工具;能人贤才急剧流失,造成朝廷无人可用的局面,因此朝廷急需扩大封建统治基础,B选项正确;察举制只是在这时出现了弊端,并未完全丧失选官的功能,排除A;察举制的选官标准是“孝”“廉”,是好的方面,但材料强调察举制的弊端,二者矛盾,排除C;材料并未涉及“重文轻武”的描述,无中生有,排除D。
7.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南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中正官“由朝官兼任”,“地方长官所征辟的掾属(佐治的官吏),也需要中正品评方能继续升迁”,且中正官会根据权贵是否得势评定品级,表明朝廷有意将选拔官员的权力向中央集中,削弱地方选拔人才的权力,B项正确;中正官“衰则削下,兴则扶上”,容易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结果,不利于寒门士族的崛起,排除A项;中正“衰则削下,兴则扶上”,说明魏晋南朝的官员选拔具有封闭性,排除C项;材料主旨是负责官员品第的中正官由朝廷派出,不能说明官僚体系的混乱,排除D项。故选B项。
8.C 【详解】根据“请自今以后,被举荐者都先去公府,儒生测试儒学经术,文吏测试行政文书”可得出阳嘉新制之下需要进行一定的考试,这体现出蕴含向科举制演化的因子,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儒学独尊,排除A项;这样不利于豪强地主把持政权,排除B项;“儒生测试儒学经术”仍然考的是书上的经学儒术,对于实际并没有多大用处,因此并不利于选拔实际有用人才,排除D项。故选C项。
9.B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御史“多为敕授”、“三考即迁”、转任多为要职等,可知唐朝监察官员品级较高,受皇帝重视,说明监察官员地位显要,B项正确;材料只提到监察官员的地位,并未涉及监察考选体系,排除A项;监察官属于监察制度,而科举取士来自科举制,排除C项;材料只提到监察官员,不足以说明官僚政治趋于成熟,排除D项。故选B项。
10.B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由于士族在经济、文化和教育上的优势,士族出身的人数仍然远远高于寒族出身的人数,B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登科情况与“考试选拔程序”无关,排除A项;根据所学知识,数百人“登科”不能说明社会阶层分化“严重”,排除C项;根据材料,表格中并未对选官方式进行比较,不能得出“科举成为选官主要途径”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B项。
11.C 【详解】据题意可知,唐宋时期都规定任用的高级中央官员都必须有监察工作的经历,这就强化了监察机构的地位,从而有利于监察机构效用的发挥,C项正确;中国古代的监察机构都是为皇权服务的,并不具备独立性,排除A项;中央高级官员要有监察工作的经历是在提升监察机构的地位,而非促进监察方式的多样性,更和强化监察制度的法制化没有直接关系,排除BD项。故选C项。
12.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根据题干信息“差遣因故离职或任满后仍暂时在职,当年无法满一考,则这一部分任职时间称作‘零考’”“官员赴任新差遣后,他们需在到任后的一定时限内向本州提出申请”“南宋末年,其适用范围已经扩大到了文武官员群体”可知,宋朝对官员考核的规定非常详细,说明对官员的管理非常精细化,A项正确;材料强调官员管理,不涉及政府行政效率,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文人治国的理念,排除C项;“零考”制度是官员考核制度,并非选官制度,排除D项。故选A项。
13.D 【详解】根据材料“……南人在科举考试中优势突出,故北宋后期被迫采取南北分卷制度,特许北方五路分别考试而单独录取,以维持取士人数之均衡”,并结合所学可知,北宋时期,南方经济发展带动了南方文化的进步,北宋南北分卷制度出于平衡南北方的考虑,回应了文化中心的南移趋势,D项正确;“录取比例的一致”与“维持(南北方)取士人数之均衡”相悖,排除A项;北宋南北分卷制度主要是平衡南北方取士人数的均衡,不能得出“导致了科举录取人数的增加”的结论,排除B项;北宋南北分卷制度对文化水平高的南方士子不利,排除C项。故选D项。
14.A 【详解】先秦时期的贵族政治是建立在分封制和宗法制以及“世卿世禄”制基础之上的,由贵族代表人物掌握政权的政治制度。官僚政治是建立在官吏的选拔和任命制基础之上,按照职能和职位分工、分层管理原则建立起来的中央或地方行政权力体系。材料“臣僚迁擢,多至尊官;皇族丝联,未登显位”体现了贵族政治的衰败和官僚政治不断成熟,A正确;宗法制瓦解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排除B;材料体现的是贵族政治的衰微,但不能说明皇亲贵胄势力衰微,排除C;等级社会下实现公平公正是不可能的,排除D。
15.D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从东晋到北宋,平民阶层在政府官员中所占比例逐渐上升,是因为选官制度由九品中正制向科举制转变,选官标准发生变化,即由门第家世向才学转变,这促使中国古代门第观念逐渐淡化,D项正确;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材料反映了四个朝代的平民阶层在政府官员中所占比例逐渐上升,这是因为选官标准发生变化,未体现贫富分化逐步缩小,排除B项;图中的趋势促使中国古代门第观念逐渐淡化,但是否吏治环境日渐清明,材料信息不充足,不能体现C项内容,排除C项。故选D项。
16.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代中国。据材料旧的录取方式在实施过程中“存在注重头场、偏重经学等弊端”,黄宗羲主张“各场按照固定的数额确定入围人数”,一定程度上可以兴利除弊,有利于科举制的发展和延续,D项正确;1905年科举制才被废除,而材料时期的科举制尚能符合政治需要,排除A项;黄宗羲的思想体现与时俱进的精神,但并未占据主流地位,排除B项;材料只体现了黄宗羲的录取办法,不体现其思想主张,材料也不体现程朱理学与启蒙思想的关系,排除C项。故选D项。
17.B 【详解】据材料“凡京察三品以上官员和各省督抚,先行自陈,然后经吏部、督察院查实,题列引见,以备敕裁”、“自最基层的州县起,经抚道司到督抚,最后呈交吏部”可知,京察的官员先行自陈,然后经吏部、督察员查实;大计则自最基层的州县起,逐级审核,最后呈交吏部。说明清朝对官员考核的流程相对严密,故B选项正确;材料只说明考核的流程,并未说明考核的标准,A选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考核流程的严密性,而不是彰显政府职能,C选项错误;材料描述的是清朝对官员的考核制度,而不是选拔人才,D选项错误。
18.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目的题。时空是:清朝(中国)。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清廷上谕批评地方官学中一部分生员学业荒废,结交权贵,横行乡里,一些地位低下的倡优隶卒违反规定进出学校,意在加强学校管理,改善士风学风,维护统治秩序,C项正确;材料所述属于学校教育而非科举选官,与八股取士关系不大,排除A项;隋唐实行科举制,扩大选官范围,抑制了门阀士族的膨胀,清朝时期没有出现严重的门阀士族膨胀的问题,排除B项;材料所述属于学校教育而非科举选官,看不出提高科举取士的标准,排除D项。故选C项。
二、非选择题
19.【参考答案】
(1)趋势:由唐朝时主要分布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到宋代以后主要分布在江南地区;由传统发达地区向边远地区扩展。
原因:唐代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是全国经济重心,政治中心,文化教育发达。两宋时期,江南地区经济成为经济重心,文化教育逐渐超过北方,且南宋政治中心也在南方。辽、金等少数民族政权受中原文化影响,学习中原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也通过科举制度选拔人才以巩固统治。
(2)特点:分科设目,方式多样;注重社会教化;逐渐放松对工商业者的限制;组织规范,选拔公正。
进步性: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来源,加强社会阶层的流动性;提高官员素质;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
(3)科举考试实行南北分卷制度,目的是解决南方士人在科举考试中占明显优势的问题,以维持取士人数的平衡,进而巩固封建统治。
这一制度的实行,有利于北方士人和边疆地区人才参与政治,扩大了统治基础,巩固统一,稳定社会统治,同时加大了南北士子之间的竞争,有利于人才选拔,推动整体的团结和进步。但从南方考生的角度看,南北分卷制度不完全公平。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