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2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9-18 13:51: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1课
《内聚与外溢——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教学设计
教学背景分析
课题及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四单元的首篇课文,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了解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才能更好地理解当代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有严格的区别。在今天我们的国土领域之内,我国各民族在不同历史期建立的政权与中原王朝的关系,均视为民族关系。对外交往指的是国家关系,中国古代的国家关系指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交往。本课共有四个子目“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隋唐至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元明清时期的民族关系”“中国古代的民族交往”,前三个子目按照秦汉至明清时序重点阐述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过程以及不同阶段的民族关系、管理制度。第四子目以专题形式简要讲述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及基本体制。 学情分析 学生在必修课程中简单了解了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和边疆管理制度,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也有一定的知识基础。经过高中近一年的历史学习,学生的历史思维、学习技能初步具备,因此在新课教学时,让学生动手梳理基本史实掌握必备知识,理顺时序脉络,精选重要史实,围绕重点内容设置问题,集中力量训练思维品质,提高核心素养水平。
教学目标
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民族关系和边疆管理制度,运用时空定位在对应朝代疆域地图上找到具体地理标识。(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运用文献、地图、图片以及教科书资源,分析不同时期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特点,明清朝贡体制的特点。(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唯物史观) 展现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和对外交往的突出表现,理解民族交流交融是主流,认识我国和平、和睦、和谐的对外交往理念。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增强民族认同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唯物史观、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民族关系、边疆管理制度以及朝贡体制 教学难点 理解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历程中民族交融是主流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资源 历史图片、历史地图、文字材料、多媒体、视频 (二)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史料研习、课堂讲授与教材阅读相结合
板书设计
第11课《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播放电影《满江红》中朗诵《满江红》的片段。 导入语:这段视频是不是很有感染力,我第一次看这段视频的时候是寒假在电影院看到的,虽然这部电影存在很大争议,但这段表演确实非常的震撼人心,可在震撼之余,我突然意识到岳飞抗金,“金”指的就是女真族,而老师的家乡辽宁抚顺正是女真族当时的所在地也是后面满清的发源地,所以突然发现金人竟是我自己,不只是我当时座无虚席的电影院里都是所谓的金人呀。千年前的宋金是并立的两个政权,而距离宋朝100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全国56个民族是一家,那我们这个统一多民族国家经过了怎样的发展历程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本课的学习。 由熟悉的内容引入本课,使学生尽快进入本课题,激发学生兴趣。
一、内聚: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之路
(一) 内聚之由 出示材料:中国在其有史以来的大部分时间里,四面一直被有效地切断。它的西南面和西面,乃世界上最高的山脉;东面,是直到近代方能逾越的太平洋;北面和西北面,则为沙漠和大草原,它们起着很大的保护作用—这种保护作用,中国人又进一步加强了;他们为了防止凶险可怕的游牧部落入侵,在那里筑了一道长达1400哩的长城。这种与世隔绝的意义就在于,它使中国人能在较中东或印度诸民族更少面临外来入侵的情况下发展自己的文明。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出示材料:偏重于种植业的中原农区需要从牧区取得牲畜和畜产品,作为其生产和生活的补充。牧区的游牧民族种植业基础薄弱,靠天养畜,牧业的丰歉受生活条件变化影响极大,其富余的畜产品需要向农区输出,其不足的农产品和手工业品更需要从农区输入,遇到自然灾害时尤其如此。 ——田广林《契丹货币经济史》 出示各朝代疆域图及边疆治理措施。 出示材料: 封建统治者虽然有着“胡夏之辨”“夷夏之辨”,以及“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言论,但并不完全排斥外来文化,而是采取“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的策略,用先进的中原文化来吸引、感召“四夷”。同时,边疆各少数民族并不只是被动地受中原文化的影响,而是以其自身的优势对中原文化产生影响,使得中原文化中有了少数民族文化的元素。 ——杨松禄《论边疆治理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逻辑》 思考:从多角度分析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的原因? 小组合作:完成中国古代与边疆民族有关的机构与政策表 从地理、经济、政治和文化角度分析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原因。 完成完成中国古代与边疆民族有关的机构与政策表 训练学生对材料的概括分析能力。 自主阅读教材,归纳、整理教材史实。
(二) 内聚之治 1、秦汉时期 出示材料:汉代对待周边邻居的关系,不是划境自守,而是开展。 ——许倬云《万古江河》 出示秦汉疆域图 思考:读图并据材料,分析汉代相比秦代“开展”民族关系的表现? 2、隋唐时期 出示材料:唐朝是少数没有大规模修筑过长城的王朝之一,有大臣曾建议唐太宗修复长城,太宗曰:“安用劳民”,一笑置之。 —文裁《中华民族几次遭入侵却未中断的秘密》 思考:唐太宗对修长城这个建议“一笑置之”的原因?唐代的开明民族政策有哪些? 3、两宋时期 分别出示两宋疆域图,结合两幅地图思考:宋朝民族关系有何特点? 4、元明清时期 结合地图说出元代边疆治理措施。 出示明清疆域图,读图并据材料,分析明清对历代治边的“继承”和“发展”如何体现? 根据材料、地图思考、分析并回答老师提问。 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和辨析能力。掌握必备基础知识。
(三) 内聚之果 出示材料:梁启超指出:中华民族是我国境内所有民族从千百年历史演变中形成的、大融合的结果。汉满蒙回藏等融为一家,是多元混合的统一大民族。……中华民族自始本非一族,实由多民族混合而成。 思考:中国古代历史上大规模的民族交融出现过几次高潮? 【问题探究】 探讨历代各民族以哪些方式交往交流交融,并举例说明。 结合纲要上册及本课所学,回答问题。 引导学生对过往所学加以归纳,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
二、外溢: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
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及基本体制 1、小组合作:阅读教材,梳理对外交往的基本情况 思考:基于以上史实,概括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特点? 2、出示唐代阎立本《职贡图》和张培成《郑和下西洋》概括明朝朝贡制度的主要特点。 3、出示史料,(明)隆庆改元,福建巡抚都御史涂泽民请开海禁,准贩东西二洋……隆庆六年,郡守罗青……议征商税,以及贾舶……万历三年,中丞刘尧诲请税舶以充兵饷,岁额六千……于时商引俱海防官管给,每引征税有差,名曰引税。(东西洋每引税银三两……其后加增东西洋税银六两……) ——张燮《东西洋考》卷7《饷税考》 国朝(指清朝)设关之初,番舶入市者仅二十余柁。至则劳以牛酒,令牙行主之,沿明之习,命曰“十三行”。舶长曰“大班”,次曰“二班”,得居停“十三行”,余悉守舶……乾隆初年,洋行有二十家……至(乾隆)二十五年,洋商立“公行”,专办夷船货税,谓之“外洋行”…… ——梁廷枏(nán)《粤海关志》卷25《行商》 阅读教材66页“学思之窗”,思考明清时期政府对民间海外贸易是如何管控的? 带问题阅读教材,归纳出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 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和解读史料的能力,客观理性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课堂小结 整理笔记 整合知识,强化学生的历史思维。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设置问题与情境,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论证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潜能。开展基于史料研习的教学活动,在独立思考与合作探究中让学生体验历史学习的乐趣,深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从而涵育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本节课的不足之处在于不同类型的史料较多,课上阅读和思考的时间紧张,合作探究不够充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教学效果。今后可以把材料、问题以学案的形式提前印发给学生,课前进行思考、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