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近代的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拔高练习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近代的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拔高练习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836.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9-18 17:49: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7课近代的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1620年,乘坐“五月 ( http: / / www.21cnjy.com )花”号海船的英国殖民者最初登陆上岸时,发现自己来到了一片“荒无人烟”的地方,想象中的野蛮人并没有过来阻挡自己,当地虽然有农田和耕种的迹象却没有发现任何一个活着的印第安人。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美洲人多地少养活不了更多的印第安人 B.印第安人的自相残杀
C.瘟疫让印第安人数量锐减 D.欧洲的殖民侵略
2.1880-1930年间,从美国返 ( http: / / www.21cnjy.com )回欧洲的移民总数约为400万人,占同期美国接纳的欧洲移民总数的30-40%。有资料显示,1869年到1930年的70年间,芬兰到美国的移民总数为38万人,其中约有20%最终返回了芬兰。对于此移民潮,合理的解释是( )
A.源于美国的种族歧视 B.世界大战使美国遭受大破坏
C.促进了欧美文化交流 D.工业革命使欧洲更具吸引力
3.19世纪中期美国小说家麦尔维 ( http: / / www.21cnjy.com )尔的代表作《白鲸》中,白人水手以实玛利起初是排斥印第安水手魁魁格的,后来他逐渐转变了看法,甚至认为“魁魁格就是一个野生野长的华盛顿”。他们两人还成了知心的好朋友。这反映了作者期望( )
A.白人文化和印第安文化走向融合 B.废除奴隶制和维护联邦的统一
C.以土著文化为主体重塑美国文化 D.摆脱殖民压迫以实现民族独立
4.保留地是美国人对印第安人驱 ( http: / / www.21cnjy.com )逐的最后地区。它的作用就是把印第安人与白人社区隔离开来,负担“文明开化”的功能,迫使保留地印第安人采取白人的生活方式。在政府支持下,宗教团体和传教士开赴印第安人的居住区进行大规模地传教活动。伴随西进运动,从19世纪前期开始,广泛在印第安人居住区实行。该制度最重要的影响是( )
A.促进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 B.改变了北美洲的族群结构
C.导致美国长期的种族矛盾 D.南北矛盾激化且不可调和
5.1518 年西班牙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王颁布特许状,允许本国在美洲的殖民者把非洲黑奴输入加勒比海群 岛,被视为欧洲各国“合法”从事黑奴贸易的起点。到 1825 年,西属美洲和葡萄牙殖 民地巴西的人口构成如下表。在此期间(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西葡两国的黑奴贸易远超他国 B.土著印第安人遭到种族灭绝
C.美洲的人口结构产生显著变化 D.非洲文化发展为拉美的主流
6.19世纪的美国人努力模仿欧洲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文化,欧洲知识分子越来越注意到一群日益显赫的美国明星。如瓦尔特·惠特曼和马克·吐温,他们成为“地地道道的美国作家”,风格“既是当地的、西方的,又是北美大陆的”。据此可知( )
A.欧洲力图对美国实行文化殖民 B.美国文化的源头是欧洲文化
C.欧洲文化在移植中发生变化 D.美国明星促使美国走向独立
7.据记载,太平天国、民国、抗战时期, ( http: / / www.21cnjy.com )战乱席卷大半个中国,江浙、闽、两湖百姓陆续迁入广东。南迁的“新广州人”不断发现:这里商业兴盛,让人更加务实;对外贸易让人更富有远见和冒险精神;崇尚儒家让人知仁行义,生命力格外强大。这主要说明( )
A.移民促进了广州经济发展 B.不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融
C.人口迁移丰富了文化内涵 D.社会变革导致了北民南迁
8.对于新大陆人口的骤减,人口统计学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无法提供确切的数字来说明所涉及的范围和持续的时间。而在新大陆殖民的发源地伊斯帕尼奥拉岛,即使根据最乐观的估计,印第安人实际已不复存在。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源是( )
A.欧洲国家的殖民侵略 B.天花等传染病的传播
C.原有社会的迅速解体 D.罪恶的“三角贸易”
9.从现代化史观的角度来看,如图所反映的现象
( http: / / www.21cnjy.com / )
非洲黑奴被贩卖上船,送往美洲大陆
A.给非洲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B.加强了美洲和非洲地区联系
C.加速了西欧工业时代的到来 D.促进了西欧殖民主义的发展
10.清同治、光绪年间,清政府重新 ( http: / / www.21cnjy.com )颁布了放垦政策,允许关内农民进入东北垦荒:从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至宣统三年,奉天增加了60万人口,吉林增加了470万人口。清政府实行“移民实边”政策目的在于
A.缓和民族矛盾 B.消除人口压力 C.应对边疆危机 D.开垦大量荒地
11.下面是1910年美国主要城市的外国移民所占比重情况表。据此判断
城市 纽约 波士顿 洛威尔 劳伦斯
外国移民所占比重 40.8% 36.3% 40.9% 48.3%
A.欧洲殖民国家加紧对美国的渗透
B.强制性的全球人口流动仍在持续
C.移民促进了美国工业化与城市化
D.外来人口是美国城市人口的主体
12.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期,欧洲出现移民潮,当时移民通常迁往本国的殖民地、半殖民地或自治领。据此推断,下列迁出人口和迁入地对应正确的是( )
A.葡萄牙人——大洋洲 B.英国人——印度
C.意大利人——埃及 D.美国人——韩国
二、材料分析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当1650年去往北美的新 ( http: / / www.21cnjy.com )航路开辟不久后,每年移居北美的苏格兰人只有区区数百人,到了北美独立战争前夕,苏格兰前往北美的移民已达到每年1万人左右。1700—1780年间到达美洲的英国移民中就有70%来自于爱尔兰和苏格兰地区,与此同时,英格兰和威尔士地区的移民从顶峰时的35万降至不足10万。到了1785年,北美的苏格兰移民总数已经超过15万人。早期的苏格兰移民以契约仆为主,他们为开拓种植园付出了艰辛的劳动。随后,越来越多的专业人才加入到了移民队伍,诸如教师、医生、会计、牧师、织工等,这些人让北美不再是文明的沙漠。21cnjy.com
——摘编自赵博《从苏格兰到北美:18世纪苏格兰的移民运动》
材料二 伴随着资本主义世界的急剧发展与扩 ( http: / / www.21cnjy.com )张,一批批华人在国内生存环境恶化和美国对劳动力需求的双重作用下,以劳工的身份涌入美国。1848年,美国西部萨克拉门托山谷发现金矿,矿区的开采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仅仅从1848年到1851年,加利福尼亚的中国人就达二万五千人之多。1860年中英、中法《北京条约》签署后,更多华人进入美国,他们在这里开掘金矿、开荒种地、疏浚河道、修建铁路,将汗水与泪水浇筑在这片荒凉的土地上。21·cn·jy·com
——摘编自张楠《华工在美国,一个时代的印记》
(1)根据材料一,概述18世纪英国人北美移民运动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华人移民美国的原因,并说明赴美华工对美国的贡献。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传统农具的定型和配套过程基本是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宋代完成的。宋代,人们已懂得“土壤气脉,其类不一,美恶不同,治之个有宜也”。淳化年间“凡州县旷土,许民请佃为永业”,大大促进了土地开垦。宋神宗元丰年间粮食总产量为85313954880斤,以一亿人计,人均粮食就达到约853斤(谷)/年。在宋代,“主户之于客户,皆齐民乎”。客户有条件也可以“徙乡易主”。宋神宗年间,已是“二纪以来,不闻街鼓之声了"。到南宋时在旧城外兴起了“沿江数万家,列肆如栉,酒垆楼栏尤壮丽”的南市。杂货工匠,以至杂作人夫,道士僧人,罗立会聚,候人请唤。竹木作料,亦有铺席,砖瓦泥匠,随手即就。
——摘编自徐红《宋代经济型流动人口探析》
材料二 农村移民殖边这 ( http: / / www.21cnjy.com )种古老的迁移方式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了大规模的运用,而农村向城市的移民主要发生在工业化程度较高的沿海、沿江及铁路沿线地区。“1910年代都市人口增加是与那个时期中民族工业扩大相对应的"。东南沿海农村人口的海外流动是与华北人口的关外流动遥相呼应的又一迁移巨流,华人农村人口流向海外分布广泛,西欧、美洲、东亚各处,而以南洋最多。借助于近代化交通工具,迁移的速度和频率大大加快,如关外移民在20世纪后的骤增与该时期交通事业的发展有重大关系。自北洋军阀时期以来,战争加深了对农村经济的破坏,军阀加速了对农村的盘夺。在国家政权现代化进程加快使相当部分乡绅退出乡村领导地位,流向城市另觅出路。再加上连年自然灾害使得农村更加荒芜与凄惨,因而出现更多的流民、游民。www.21-cn-jy.com
——摘编自徐德莉《近代化视角下的中国农村人口流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经济型流动人口大量增加的原因,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末至民国时期中国农村人口流动的特点。
三、论述题
15.自古以来,人类在不断的迁徙中求生存、谋发展,并在迁徙过程中推动不同文化的交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材料 近代世界人口大迁徙路线统计表
迁徙路线 迁出地 迁入地
路线1 欧洲 北美洲
路线2 欧洲 中美洲,南美洲
路线3 欧洲 非洲南部,大洋洲
路线4 非洲 南部北美洲、南美洲
路线5 印度 非洲东岸、南部、东南亚、中美洲
路线6 中国 东南亚、北美洲、大洋洲
从表中任意选取一条或几条人口迁徙路线,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释。(要求:时间信息明确,阐释完整,逻辑清晰)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A A C C C A C C
题号 11 12
答案 C B
1.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洲印第安人灭 ( http: / / www.21cnjy.com )亡的主要原因是欧洲的殖民侵略,导致印第安人大量死亡,D项正确;美洲人多地少养活不了更多的印第安人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印第安人的自相残杀及瘟疫是影响因素,非主要原因,排除BC项。故选D项。
【点睛】
2.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80--1930年(美国与欧洲)。据题干“此移民潮(从美国返回欧洲的移民)”,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不同地域的人民迁徙会加强不同民族的交往交流,从而促进不同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C项正确;“此移民潮”与美国的种族歧视无关,排除A项;世界大战没有使美国遭受破坏,排除B项;1880-1930年间美国也发生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排除D项。故选C项。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中期(美国)、题干材料反映了19世纪中期美国小说家在作品中,描述了白人对印第安人态度由排斥到接纳的转变,A项正确;材料并未反映黑人奴隶制的问题,排除B项;从白人水手后来将印第安水手视为“野生野长的华盛顿”,可见作者仍坚持白人文化为主体的思想,排除C项;美国已于18世纪晚期独立建国,排除D项。故选A项。21教育网
4.A
【详解】根据材料“保留地是美国人对印第安人驱 ( http: / / www.21cnjy.com )逐的最后地区。……伴随西进运动,从19世纪前期开始,广泛在印第安人居住区实行。”及所学可知,保留地制度是伴随着西进运动而出现的历史现象,极大地促进了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从时间来看,19世纪前期处于工业革命时期,A项正确;材料无法直接得出北美洲族群结构改变的信息,排除B项;材料并非强调保留地制度与美国种族矛盾的关系,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南北矛盾激化且不可调和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A项。2-1-c-n-j-y
5.C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美洲的印第安土著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比例要小于非印第安种族的比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资方殖民国家在美洲大肆屠杀印度安人,并且将黑人从非洲贩卖至美洲,使美洲的人口结构产生显著变化,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西葡两国的黑奴贸易与其他国家比较,得不出西葡两国的黑奴贸易远超他国,排除A项;西属美洲印第安人占比是41.7,材料无法体现遭到种族灭绝,排除B项;材料得不出非洲文化发展为拉美的主流,排除D项。故选C项。21·世纪*教育网
6.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 ( http: / / www.21cnjy.com )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美国)。根据材料“努力模仿欧洲的文化”“当地的、西方的”“北美大陆的”可以看出,美国在成立之初,大力学习欧洲文化,在此过程中欧洲文化融入本土,产生了美国的独特文化,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文化移植,不是文化殖民,排除A项;欧洲文化是美国文化的源头之一,且材料强调的是美国文化在移植欧洲文化过程中自我更新,排除B项;18世纪后期美国独立,排除D项。故选C项。21*cnjy*com
7.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 ( http: / / www.21cnjy.com )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本质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依据材料概况可知:材料强调,近代中国由于战乱,江浙、闽两湖百姓陆续迁入广东,南迁的“新广州人”不断丰富了广州的文化内涵,C项正确;移民促进广州经济发展仅是材料中的部分信息,概括不全,排除A项;材料主旨是移民对广州文化的发展影响,排除B项;材料涉及的是人口迁移对广东产生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C项。【来源:21cnj*y.co*m】
8.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原因题。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世界。根据材料“而在新大陆殖民的发源地伊斯帕尼奥拉岛,即使根据最乐观的估计,印第安人实际已不复存在”和所学可知,美洲印第安人消失的主要原因是欧洲国家的殖民侵略,其屠杀、带去的病毒给当地印第安人带来毁灭打击,A项正确;天花等传染病的传播也是欧洲国家殖民侵略的结果,排除B项;原有社会解体是欧洲国家殖民扩张的结果,非原因,排除C项;三角贸易给美洲带去大量黑人劳动力,排除D项。故选A项。【出处:21教育名师】
9.C
【详解】非洲黑奴被贩卖至美洲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资本主义资本积累的手段之一,其加速了西欧工业化时代的到来,C正确;A不是从现代化角度的分析,排除;美洲和非洲的联系不是通过黑奴贸易实现的,而且其解释角度不是现代化角度,排除B;D不是现代化角度解读黑奴贸易,排除。
10.C
【详解】鸦片战争后,列强侵占东北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区大量领土,尤其在甲午中日战争后,东北成为日俄争夺的焦点,而“移民实边”的政策本身就带有戍守边疆的意思,其实施促进了东北地区的人口增长和经济开发,有利于增强抵御侵略的实力,以有效应对边疆危机,故选C项;1840年以后,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已成为清朝主要的民族矛盾,该政策并无法缓和这一矛盾,排除A项;B项“消除”一词表述过于绝对,排除B项;“移民实边”政策重点在于通过移民增加当地的人口,而非单纯为了开垦荒地,排除D项。
11.C
【详解】材料反映了第二次工 ( http: / / www.21cnjy.com )业革命时期,外来移民大量涌入美国各个城市,加速了城市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也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劳动力,促进工业化的发展,故选C项;此时的移民是经济发展的结果,不代表欧洲对美国的渗透,故A项错误;材料信息不能体现外国移民美国带有强制性,故排除B项;材料所述城市的外来移民所占的比重均未超过50%,说明他们不是城市人口的主体,故排除D项。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12.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期(世界)。根据材料可知,欧洲移民主要迁往本国殖民地,结合所学知识,印度当时沦为英国的殖民地,B项正确;葡萄牙的殖民地主要在美洲,因此应迁往美洲而不是大洋洲,排除A项;意大利主要占领的是埃塞俄比亚,埃及是英国占领的,排除C项;韩国在二战后才成为美国的势力范围,时间不符合,排除D项。故选B项。21*cnjy*com
13.(1)规模扩大,人数增多;移民主要来源地发生变化;移民身份和职业发生变化。
(2)原因:人地矛盾加剧,人们生存环境恶化:列强入侵,大批手工业者破产:美国对劳动力需求旺盛;《北京条约》的签订便利了西方招募华工出国。
贡献:为美国提供了大批劳动力,促进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美国经济发展;加快了美国西部开发,为美国迅速崛起奠定了基础;传播了中华文化,促进了美国文化的发展;华工吃苦耐劳精神和聪明才智对美国产生深远影响。
【解析】【小题1】本题是对比类 ( http: / / www.21cnjy.com )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世界。根据材料一“每年移居北美的苏格兰人只有区区数百人,到了北美独立战争前夕,苏格兰前往北美的移民已达到每年1万人左右”,可以得出规模扩大,人数增多;从材料“英格兰和威尔士地区的移民从顶峰时的35万降至不足10万。到了1785年,北美的苏格兰移民总数已经超过15万人”,得出移民主要来源地发生变化;从材料“早期的苏格兰移民以契约仆为主,他们为开拓种植园付出了艰辛的劳动。随后,越来越多的专业人才加入到了移民队伍”,可以得出移民身份和职业发生变化。
【小题2】本题是背景类、影响类材料分析 ( http: / / www.21cnjy.com )题。时空是近代世界。根据材料二“国内生存环境恶化”“美国对劳动力需求”“中英、中法《北京条约》签署”,可以得出人地矛盾加剧,人们生存环境恶化;美国对劳动力需求旺盛;《北京条约》的签订便利了西方招募华工出国;再结合所学知识,中国近代列强侵略,导致大量的手工业者纷纷破产,他们为了生计纷纷出国等概括即可。贡献:可以从华工对美国经济的影响、美国崛起的影响、中国优秀文化和中国人民吃苦精神对美国的影响等角度进行概括即可。
14.(1)原因:商品经济繁荣,城市发展;租佃制盛行,人身依附关系的弱化;政府政策松弛。
影响: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推动了市俗文化的发展及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促进了市民阶层的发展。(任答两点即可)【版权所有:21教育】
(2)特点:人口流动的多向性;人口流动的被动性与主动性并存;人口流动具有明显不平衡性;人口流动的速度和频率加快。
【详解】(1)本题是背景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空是:宋朝(中国)。第一小问原因,据材料一“沿江数万家,列肆如栉,酒垆楼栏尤壮丽”可知,商品经济繁荣,城市发展;据材料一“凡州县旷土,许民请佃为永业”可知,租佃制盛行,人身依附关系的弱化,政府政策松弛。2·1·c·n·j·y
第二小问影响,据材料一“宋神宗 ( http: / / www.21cnjy.com )元丰年间粮食总产量为85313954880斤,以一亿人计,人均粮食就达到约853斤(谷)/年”及所学知识可知,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据材料一“沿江数万家,列肆如栉,酒垆楼栏尤壮丽”可知,商品经济繁荣,商品经济发展推动了市民阶层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市俗文化的发展及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
(2)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 ( http: / / www.21cnjy.com )题。时空是:清末至民国时期(中国)。特点:据材料二“农村向城市的移民主要发生在工业化程度较高的沿海、沿江及铁路沿线地区”和“华人农村人口流向海外分布广泛,西欧、美洲、东亚各处,而以南洋最多”可知,人口流动的多向性和人口流动的不平衡性;据材料二“再加上连年自然灾害使得农村更加荒芜与凄惨,因而出现更多的流民、游民”及所学知识可知,人口流动的被动性与主动性并存;据材料二“借助于近代化交通工具,迁移的速度和频率大大加快”可知,人口流动的速度和频率加快。
15.选取路线1、2、3:欧洲人向美洲、南非、大洋洲迁移。
阐释:16世纪,新航路开辟之后,欧洲国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对外殖民扩张;19世纪,工业革命推动世界市场形成;欧洲革命、战争导致政局的动荡;交通的进步,促使欧洲人口向美洲和大洋洲、南非、北亚不断迁移。欧洲的移民改变了美洲、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的人口结构;有利于文明的交融,推动文化重构,形成新的文化认同;引起动植物的世界大交流;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和发展;欧洲的移民伴随着殖民掠夺,增加了西欧的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给美洲和非洲带来了灾难,也给移民国家带来了文化认同的新挑战。
【详解】本题是论述题之选择观点说明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空是近代世界。本题通过对近代世界范围内的人口迁徙现象的解读来认识人口迁徙的原因及影响,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要结合世界近代史的相关知识来分析近代世界人口迁徙的原因,如欧洲的殖民扩张,工业革命促使世界市场形成等;同时也要分析人口迁移的影响,注意要一分为二的看待问题。阐释时,要注意历史要素的精准呈现,如时间信息要明确,背景分析要到位,影响认识要全面、辩证。例如可选择路线1、2、3:欧洲人向美洲、南非、大洋洲迁移。结合所学可知,16世纪,新航路开辟之后,欧洲国家对外殖民扩张;19世纪,工业革命推动世界市场形成;欧洲革命、战争导致政局的动荡;交通的进步,促使欧洲人口向美洲和大洋洲、南非、北亚不断迁移。欧洲的移民改变了美洲、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的人口结构;有利于文明的交融,推动文化重构,形成新的文化认同;引起动植物的世界大交流;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和发展;欧洲的移民伴随着殖民掠夺,增加了西欧的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给美洲和非洲带来了灾难,也给移民国家带来了文化认同的新挑战。也可选取路线6:中国人向东南亚、北美洲、大洋洲迁移。结合所学可知,明清时期,东南沿海地区人地矛盾突出。受郑和下西洋影响,民众前往东南亚、印度洋一带谋生。19世纪,工业革命的开展需要大量的劳动力。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签订《北京条约》,清政府被迫允许列强在华招募华工。民众为生活所迫或被绑架、欺骗,成为华工劳力,被迫前往东南亚、澳大利亚、美国等地。中国移民促进了东南亚、北美洲和大洋洲的开发,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传播了中国文化,推动了当地文化的多元发展。或者选取路线4:非洲人向美洲迁移。结合所学可知,16世纪,新航路开辟之后,欧洲国家对外殖民扩张,在美洲奴役、屠杀印第安人,美洲人口大量减少,为了弥补劳动力不足,奴隶贸易兴起。非洲移民为美洲经济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加速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同时使非洲人口大量减少,加剧了非洲的贫困落后。示例四选取路线5:印度人向非洲东岸和南部、东南亚和中美洲迁移。阐释:19世纪三四十年代,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英、法、美等国先后废除了奴隶法令,为了弥补劳动力的紧缺,在英国的殖民统治下的印度被迫移民到英国在非洲等地的殖民地。印度移民刺激了英国殖民地经济的发展,给英国带来了财富,重构了当地的文化结构。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