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官员的选拔与管理拔高练习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单元官员的选拔与管理拔高练习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942.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9-19 11:10: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单元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图是民国时的漫画,它揭示出(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胥吏幕僚贪污腐败 B.清党运动效果显著
C.官员升迁选拔失序 D.国民政府专制独裁
2.明代中期以后,仕途尤讲资格,“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南北礼部尚书、侍郎及吏部右侍郎,非翰林不任”。由此可见,当时2·1·c·n·j·y
A.皇权操控中枢任职 B.权贵子弟的仕进之路已被阻断
C.官员选任更加规范 D.论资排辈使官场风气日益败坏
3.据下表可知,秦汉时期御史大夫的设置( )
史料内容 来源
“御史大夫,秦官,位上卿。掌副丞相。” 《史记·秦本纪》
“秦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大夫曰:‘异日韩王纳地效玺,请为藩臣……其议帝号。 《史记·秦始皇本纪》
“武帝征和二年秋,戾太子叛乱,会 ( http: / / www.21cnjy.com )夜,丞相司直田仁部闭城门,坐令太子得出,丞相欲斩仁,御更大夫谓丞相:‘司直,吏二千石,当先请,奈何擅斩之,丞相释仁’”。 《汉书·刘屈麓传》
A.体现了监察对相权的制约 B.表明监察制度走向体系化
C.利于国家治理能力的提高 D.导致政府行政效率的下降
4.东晋初期,为了仰仗随司马氏 ( http: / / www.21cnjy.com )南迁的中原士族,司马皇族极力拉视世家大族,出现了“王与马,共天下”的现象,上层士族通过九品官人法不断掌控朝政,占据高位,寒门庶族只能居于下位。这一时期成为门阀政治的代表时期。这反映出当时www.21-cn-jy.com
A.豪强大族对政治的影响 B.古代政治制度不断进步
C.考试选官制度已经确立 D.选官重视家族经济基础
5.英国是君主立宪制国家,政府机关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弥漫着贵族化的阶级、身份和地位的观念。次一等级的人员很难晋升到高一等级中去。报考不同等级公务员的人受到严格的教育资格及年龄限制。导致近代英国文官制度贵族化色彩浓厚的原因,最有可能是www-2-1-cnjy-com
A.资产阶级民主程度较低 B.英国社会全由贵族主导
C.深受英国历史传统影响 D.资本主义发展不够充分
6.巡抚在明初为中央派出协调地方工 ( http: / / www.21cnjy.com )作的官员,为临时官职,其职责为“抚循地方、考察属吏、提督军务”。洪熙宣德时,临时差官开始过度为常驻地方的巡抚官,君主势必再派“近官’‘对其制衡。由此可知,明代21*cnjy*com
A.巡抚的设置提高了行政效率 B.君主专制集权的不断强化
C.政府试图不断完善监察体系 D.行省制度已无法继续推行
7.下表所示为20世纪80年代我国干部制度的部分改革。这些改革( )
时间 概况
1980年2月 中共中央做出了《关于建立老干部退休制度的决定》
1980年4月 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丧失工作能力的老同志不当十二大代表和中央委员会候选人的决定》
1982年4月 国务院颁发《国务院关于老干部离职休养制度的几项规定》
A.实现了干部队伍管理法制化 B.变革了党管干部的原则
C.为改革开放提供了组织保障 D.确立了国家公务员制度
8.汉代的选官方式以察举制为主 ( http: / / www.21cnjy.com )体,同时也包括辟除、征召、私人荐举、博士弟子课试、任子(凭借父兄而得官)、纳赀及其他多种选官方式。其中,辟除是高级官吏任用属员的制度,须分两步进行:先辟为掾属(佐治的官吏);然后再由掾属升转。据此可知,汉代
A.依靠血缘选官已被抛弃 B.中央丧失官员选任权力
C.官僚体制存在一定隐患 D.官员选拔标准发生变化
9.如表说明,汉代选官制度( )
时间 概况
汉文帝十五年(公元前165年) 举贤良能直言极谏,对策者百人,唯(晁)错为高第
汉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 下诏举士,规定非治儒术者不取,董仲舒取为上第
东汉光武帝(25-57年在位) 对选拔与提拔的对象,施行“授试以职”,即进行文字方面的测试,内容有策、经、笺奏(章奏文体)等
A.完善分科考试方法 B.扩大封建统治基础 C.突出儒学正统地位 D.重视官员文化素养
10.“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给这首唐诗作者带来好心情的应是21*cnjy*com
A.召入太学 B.科举中榜 C.加入厂卫 D.入选内阁
11.后唐同光三年(925年),朝廷推行详复制度,即将录取考生试卷送人中书门下重新评定,这一般是在放榜之后进行的。这一规定旨在
A.维护科举制的公正性 B.完善选官制度的程序
C.加速社会阶层的流动 D.矫治科场舞弊的恶行
12.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指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党决定废除干部领导职务实际上存在的终身制,改变权力过分集中的状况,要求在坚持革命化的前提下逐步实现各级领导人员的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党的十二大上,“四化”方针被写入了党章。这些政策( )
A.为改革开放提供了组织保障 B.提升了干部的专业素质
C.构建了统一领导的干部制度 D.拉开了干部改革的序幕
二、材料分析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到18世纪末,英国官吏 ( http: / / www.21cnjy.com )任用仍主要采用恩赐制、政党分肥制。19世纪初,有关中国科举制度的著作在英国大量出现。1853年底英国政府颁布的《关于建立英国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中建议:确立考试任用制度,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取文官。这些建议遭到保守势力的强烈反对,直到1870年格拉斯顿内阁颁布新的政令,确认了报告中的基本原则,并做了较具体的规定,英国文官制度最终确立。
——摘编自倪越《西方文官制度》
材料二1913年1月北洋 ( http: / / www.21cnjy.com )政府公布了《文官考试法草案》和《典试委员会编制法案》,由此确立了民国时期的文官考试制度。1916年6月北洋政府成立文官高等典试委员会,举行第一次文官高等考试。规定年满25岁的中国男子,在国立大学或高等专门学校、教育部指定的国外大学或高等专门学校学习3年以上,具有毕业文凭者才能参加考试。考试分4次进行,3次笔试,1次口试。同时规定:凡中等以上学校毕业,或具有相当资格者,可免甄录试(考试前的一种非正式考试)。初试合格者,送官署学习两年后可直接参加下次大试。大试和口试及格,依《文官任用法》任用。因袁世凯暴毙,政局混乱,此次考试录取194人中许多人未被任用。1919年10-11月举办了第二次文官高等考试,录取行政官员480名和外交官领事官10名。【来源:21cnj*y.co*m】
——摘编自韦庆远、柏桦编《中国政治制度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19世纪英国官员录用的新原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确立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洋政府文官考试制度的特点和对后世政治制度发展的重要作用。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主要由 ( http: / / www.21cnjy.com )御史监察、谏官言谏两大系统构成。秦汉时御史受丞相或少府节制,东汉开始,御史台逐渐独立出来,至宋代,御史的任用由皇帝亲自选用,不许宰执推荐。秦汉时御史尚有不纠三公的规定,至两晋南北朝,御史中丞自皇太子以下无所不劾。迄于明清,特别还增加了对所谓“学术不正者”的举劾权。清朝更是明确规定,科道官的重点纠劾对象是“王公、贝勒”。西汉侍御史和刺史品秩为六百石,相当于低级县令,唐代的监察御史为正八品上,但有权监督六部尚书。与此相反,言谏组织不断萎缩,元代干脆取消谏院。中国历朝都制定了不同类型的监察法规,如汉代的《刺史六条》,清代的《钦定台规》等。21·cn·jy·com
——摘编自邱永明《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史》
材料二
( http: / / www.21cnjy.com /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摘编自李莉《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视域下的制度设计变迁——新中国成立以来权力监督的历史梳理》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并分析其作用。
三、论述题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秦到清两千多年,我们对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往的传统政治,至少不能很简单的说它是“专制政治”了。我们平心从历史客观方面讲,这两千多年,在政治上,当然有很多宝贵的经验;但也有很多的流弊。以前曾不断的修改,以后自然仍非不断的修改不可。我们可以对以往传统的政治,找出几条大的趋势。21cnjy.com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任 ( http: / / www.21cnjy.com )选一项中国古代的制度,从“得失”的角度自拟论题进行评述。(要求:制度明确,论题鲜明,论从史出,史论结合,逻辑清晰,理论升华。)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C A C B C C D B
题号 11 12
答案 A A
1.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 ( http: / / www.21cnjy.com )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民国时期(中国)。材料涉及民国时期,漫画中有“会爬的高高在上,不会爬的慢”这样的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漫画寓意是官场上会运作的官员升迁快,说明民国时期官员的升迁并非依据才能,官员升迁选拔出现失序情况,C项正确;漫画的主旨是官员升迁并非是依据才能,而是依据运作,仅凭材料信息无法得出胥吏幕僚贪污腐败的历史结论,排除A项;清党运动是指国民政府统治时期为了清除国民党内的共产党员而发动的一场大规模的屠杀运动,材料并未对清党运动展开论述,排除B项;漫画折射出民国时期官场官员升迁问题,材料不能反映国民政府专制独裁,而且民国时期不一定是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排除D项。故选C项。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C
【详解】根据材料"非进土不入翰林,非 ( http: / / www.21cnjy.com )翰林不入内阁“可知明代中期阁臣的选任必须先经由科举考试成为进士,进士名列前茅者进入翰林院,积累了相当的政治经验后才能进入内阁,故阁臣的选任资格限制较严格与规范,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皇权操控中枢任职,排除A;权贵子弟仍然可以通过科举考试入仕,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官场风气日益败坏,而选官的程序与标准更加规范严格,排除D。【来源:21·世纪·教育·网】
3.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秦汉时期。根据材料可知,秦朝时期,御史大夫为丞相的副手,侍御史之长,负责监察百官的职责。汉武帝时期,御史大夫的主要职责是以典章制度为依据,协助丞相从法律角度衡量施政的利弊得失。由此可见,秦汉时期御史大夫的设置说明监察制度是中国古代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对实现良好的政治法律秩序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C项正确;御史大夫掌管监察并担任副丞相,这有利于协助丞相处理政务,同时便于监督丞相,并不是制约相权,排除A项;材料仅涉及秦汉时期最高监察长官的职能,无法得出监察制度走向体系化的结论,排除B项;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的职责,无法得出他对政府行政效率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C项。2-1-c-n-j-y
4.A
【详解】根据材料“为了仰仗随司马氏南迁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中原士族,司马皇族极力拉视世家大族”“上层士族通过九品官人法不断掌控朝政,占据高位”可知,豪强大族实力强大,能对国家政治产生影响,A项正确;九品官人法存在弊端,与“古代政治制度不断进步”不符合,排除B项;隋朝时期科举制创立,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九品官人法注重门第,排除D项。故选A项。21·世纪*教育网
5.C
【详解】英国在中世纪时期就形 ( http: / / www.21cnjy.com )成了贵族社会的典型特征,贵族在英国的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这一历史传统深刻影响着近代英国文官制度等一系列制度,C项正确;近代文官制度的诞生是民主制发展的结果,因此不能因为文官制度贵族化色彩浓厚就认为英国民主程度较低,排除A项;英国君主立宪制发展过程中,贵族不再主导社会发展,排除B项;英国文官制度诞生是因为资本主义发展导致,因此不能因为文官制度中存在贵族化色彩就认为是英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导致,排除D项。故选C项。21教育网
6.B
【详解】巡抚由中央派出的临时官职过渡为地方 ( http: / / www.21cnjy.com )常驻官职,君主则再选派“近官”加强对巡抚的监督和制衡,由此说明明代君主对地方的掌控不断加强,君主专制集权不断强化,故选B;“提高行政效率”的说法无从体现,排除A;“不断完善监察体系”不符合题意主旨,排除C;行省制度与题意无关,排除D。【出处:21教育名师】
7.C
【详解】本题为多类型单项选择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根据选项用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时空范围为20世纪80年代(中国)。根据材料时间可知,这是改革开放初期,从干部制度的内容看,主要是涉及到老干部离退问题,而且明确丧失工作能力的老同志不当十二大代表和中央委员会候选人,这些举措有助于干部年轻化,为改革开放提供组织保障,C项正确;A项表述绝对,排除A项;我国坚持党管干部的基本原则,排除B项;国家公务员制度确立的标志是2005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排除D项。故选C项。
8.C
【详解】汉代官吏选拔方式 ( http: / / www.21cnjy.com )多样,这一方面会扩大统治基础,另一方面也会形成官员结党问题,对中央集权构成威胁,故选C项;A项表述与材料相矛盾,“任子”等体现了血缘选官,排除A项;中央并未丧失选任官员的权力,排除B项;德、才是汉代选官的主要标准,并未发生变化,排除D项。【版权所有:21教育】
9.D
【详解】依据材料“举贤良 ( http: / / www.21cnjy.com )能直言极谏,对策者百人,唯(晁)错为高第”,“规定非治儒术者不取,董仲舒取为上第”,“进行文字方面的测试,内容有策、经、笺奏(章奏文体)等”,可以看出汉代的选官制度重视官员的知识水平,也就是文化素养,D项正确;分科考试是隋朝时采取的政策,排除A项;材料突出的是对官员的要求,未涉及选官制度的作用,排除B项;材料涉及的是对官员的要求,未涉及突出儒学正统地位,排除C项。故选D项。
10.B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材 ( http: / / www.21cnjy.com )料中的 唐诗出自孟郊的《登科后》,描述的是参加科举中榜后的喜悦心情,故选B;唐代设国子监,所以招入太学与此诗主旨不符,排除A;厂卫和内阁都出现于明代,排除CD。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11.A
【详解】材料“朝廷推行详复制度,即 ( http: / / www.21cnjy.com )将录取考生试卷送人中书门下重新评定,这一般是在放榜之后进行的”体现了对发榜后的试卷重新审核、评定,这有利于维护科举制的公正性,故A项正确;材料不体现选官制度的程序,排除B项;科举制本身有利于阶层的流动,但材料强调的是对发榜后的试卷进行重新评定的措施,这一措施有利于科举制更加公平,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科场舞弊的恶行,排除D项。故选C项。
12.A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作用题、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81年。根据“废除干部领导职务实际上存在的终身制,改变权力过分集中的状况,要求在坚持革命化的前提下逐步实现各级领导人员的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可知这是在打破领导干部终身制,优化干部结构,提高干部队伍的素质,从而能够为改革开放提供组织保障,A项正确;提升干部的专业素质不是最终目的,排除B项;材料内容无法体现构建统一领导的干部制度和拉开干部改革序幕,排除CD项。故选A项。
13.(1)原则:从恩赐制、政党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肥制等发展为更公平公正的考试任用制度。原因:代议制的建立与发展;工业革命的推动(或资本主义的发展);教育的普及提高(或公民文化政治素养的提高);启蒙思想的传播;对中国科举制的借鉴;传统选官制度存在弊端等。
(2)特点:选拔方式多样;以立法形式 ( http: / / www.21cnjy.com )确立,法制化、制度化;考试资格的严格限制;受政局的影响。作用:初步建立起近代文官法律制度的雏形,推动了人事制度近代化的进程;对南京国民政府和当代公务员考试制度也有借鉴意义。
【详解】(1)原则一问:根据材料“到18世纪 ( http: / / www.21cnjy.com )末,英国官吏任用仍主要采用恩赐制、政党分肥制”“1853年底英国政府颁布的《关于建立英国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中建议:确立考试任用制度,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取文官”,可知从恩赐制、政党分肥制等发展为更公平公正的考试任用制度。原因一问: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建立与完善、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工业革命的推动、教育的普及、启蒙思想的传播、中国科举制的借鉴等角度分析。
(2)特点一问,根据材料“北洋政府 ( http: / / www.21cnjy.com )公布了《文官考试法草案》和《典试委员会编制法案》,由此确立了民国时期的文官考试制度”,可以得出以立法形式确立,法制化、制度化;根据材料“第一次文官高等考试”“考试分4次进行,3次笔试,1次口试”“或具有相当资格者,可免甄录试(考试前的一种非正式考试)”等信息,可以得出选拔方式多样;根据材料“因袁世凯暴毙,政局混乱,此次考试录取194人中许多人未被任用。1919年10-11月举办了第二次文官高等考试,录取行政官员480名和外交官领事官10名”,可以得出受政局影响;根据材料“规定年满25岁的中国男子,在国立大学或高等专门学校、教育部指定的国外大学或高等专门学校学习3年以上,具有毕业文凭者才能参加考试”等信息,可以得出考试资格的严格限制。作用一问,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以从近代文官法律制度的雏形、推动人事制度近代化的进程、对南京国民政府和当代公务员考试制度的借鉴意义角度回答。
14.特点:历史悠久;系统完备;监察机构逐渐独立;监察官位卑权重;立法保障;监察方式多样化;从台谏分离到台谏合一。(任答3点)
作用:加强君主专制;利于整肃吏治;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反腐效果有限。
【详解】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一“秦汉时御史受丞相或少府节制”可知,历史悠久;据材料一“主要由御史监察、谏官言谏两大系统构成”可知,系统完备;据材料一“东汉开始,御史台逐渐独立出来”可知,监察机构逐渐独立;据材料一“相当于低级县令……但有权监督六部尚书”可知,监察官位卑权重;据材料一“中国历朝都制定了不同类型的监察法规”可知,立法保障;据材料一“御史中丞自皇太子以下无所不劾”、“还增加了对所谓‘学术不正者’的举劾权”可知,监察方式多样化;据材料一“由御史监察、谏官言谏两大系统构成”、“言谏组织不断萎缩,元代干脆取消谏院”可知,从台谏分离到台谏合一。第二小问作用,据材料一“御史的任用由皇帝亲自选用”可知,加强君主专制;据材料一“御史中丞自皇太子以下无所不劾”可知,利于整肃吏治;据材料一“中国历朝都制定了不同类型的监察法规”并结合所学可知,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反腐效果有限。
15.示例:
论题:从理性走向死胡同的科举制。
评述:南北朝后期,随着门阀 ( http: / / www.21cnjy.com )士族的衰弱,他们把持选举的局势也发生了变化,选举已经不全凭门第了,开始注意才干。隋朝建立后,急需国家管理人才,果断废止九品中正制,隋文帝以考试的办法选官,隋炀帝设立进士科,创立科举制。以后历代都沿用这一制度作为主要的选官制度,有所损益而已。到了明朝,随着封建制度的衰弱,封建政权加强对思想的控制,科举制被限定在四书五经的范围之内,读书人被固定的考试程式八股文束缚住了,科举制也是去选拔人才的功能,成为培养皇帝忠实奴仆的工具。
由此可见,科举制度创设之初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一个理性化的选择,改变士族把持选举的局面,扩大选才的范围,加强了中央集权,提高了行政效率,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促进了教育的发展;但是后来的发展却走向了死胡同,成为扼杀读书人创造性的工具,阻碍中国社会文化的进步。正如钱穆先生所言,“任何一项制度,决不会绝对的有利无弊,也不会绝对的有弊无利,所谓得失,即根据其实际利弊而判定。”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对历史主干知识即必备知识以及关键能力、核心价值和学科素养的综合考查,学生必须对重要历史知识有完整的把握和评述能力。本题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最熟悉的制度进行评述,比如从宏观上评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选官制”、“监察制”、“赋税制”等,也可以微观上评述王朝的某一具体制度,如“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察举制”、“刺史制”等等。先对自己选择的制度进行一个宏观的历史叙述,然后再对其进行一分为二的评价,最后有一个理论上的升华即可。如以科举制为例,拟定论题:从理性走向死胡同的科举制,根据材料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进行评述。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