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四单元村落、集镇与居住环境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明清时期,商业的繁荣催生了一批新兴 ( http: / / www.21cnjy.com )工商业市镇。松江棉布有“衣被天下”之称;丝绸业市镇有著名的盛泽镇、濮院镇;景德镇瓷业也是“工匠来八方,器成天下走”。据此可知,明清时期
A.形成了古代集镇的雏形 B.区域生产的专业化明显
C.手工业的经济主导地位日趋显现 D.市镇的规模不断扩大
2.人类由以农业生产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化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过程,实质上就是( )
A.城市化 B.工业化 C.农耕化 D.法治化
3.下图是晚清某报刊登载的画作,描述了当时城市居民的周末生活一景。据此无法得出的结论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现代时间观念渗透进日常生活 B.晚清城市包含了娱乐休闲功能
C.煤气灯、电灯等照明设备普及 D.长袍马褂在当时可能较为流行
4.民居的建造反映了居住地的状况,学者 ( http: / / www.21cnjy.com )对各地建筑做过如下评价“中轴线的划分……我国古代文化的理性”、“庭院……为高墙式层楼环绕,阻隔太阳辐射”、“缩小院落……有效隔热也减少寒风的侵袭”、“以宗祠为中心往外辐射的差序格局”。以下图片与评价相对应的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③②④① B.①③④② C.③①②④ D.①②④③
5.古雅典的市政公共建筑占据城市中心位置,市 ( http: / / www.21cnjy.com )政广场成为交流信息的重要场所。古罗马的市政建筑追求整体和谐和规模壮观,强调中轴线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这些信息反映了( )
A.罗马继承了雅典建筑风格 B.经济发展决定市政建设规模
C.城市规划服务于政治统治 D.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理念产生
6.《东京梦华录》记载,北 ( http: / / www.21cnjy.com )宋开封东角楼街巷是一个图书交易场所,“以东街北曰潘楼酒店,其下每日自五更市合,买卖衣物书画,珍玩犀玉”。此外,潘楼东十字大街、相国寺东门大街也多有书籍与其他物品出售。这说明北宋( )
A.城乡经济联系较密切 B.草市经济已相当发达
C.政府放松对经济控制 D.城市的经济功能增强
7.1949—1957年,是中国人口迁 ( http: / / www.21cnjy.com )移极为活跃的一个阶段,这一时期,全国总人口的平均年增长率为2.24%,而城镇人口的年均增长率则高达8.08%,这使得我国城市人口所占比重从1949年的10.6%迅速提高到1957年15.4%。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新中国成立加速城市建设 B.计划经济体制的显著优势
C.工业化建设的大规模进行 D.社会主义改造的迅速推行
8.19世纪后半期,美国城市陷入各种传染性 ( http: / / www.21cnjy.com )疾病的困扰中,居民健康遭受严重威胁。除天花外,白喉、肺结核、猩红热以及伤寒等都是这一时期致死率较高的传染病。1890年,美国城市婴儿死亡率比农村地区高出一倍多。美国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缘于( )
A.城市管理放任自流 B.城市卫生条件差
C.城市化的快速发展 D.科技发展的滞后
9.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和工 ( http: / / www.21cnjy.com )厂制度的建立,大批人口涌入新的工业中心。急剧增加的城市人口因为能从世界各地获得粮食供养。技术和医学上的进步有可能消除以前曾害死大批城市居民的瘟疫,从而使城市生活变得较可接受的、合意的。这最能说明工业革命( )
A.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 B.推动了近代医学的发展
C.促进了近代城市化进程 D.导致社会贫富分化加剧
10.《周礼·考工记》记载西周王城 ( http: / / www.21cnjy.com ):“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下图是根据文献想象画出的周王城图。这说明周代的都邑建设( )21教育网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注重实用 B.布局灵活 C.崇尚神权 D.渗透礼制
11.明清时期,中国出现了数十座较大的城市,这反映了这一时期( )
A.经济重心南移 B.民族交往频繁 C.商品经济活跃 D.皇权高度集中
12.明中叶以来,松江府(今上海一带)所辖市镇数量如表所示。据此可以推断出( )
时间 市镇数量
1500年以前 59
1551-1722年 113
1723-1861年 167
1862年 369
A.市镇数量增长体现出商人地位上升 B.清政府重视上海地区的商业发展
C.市镇增多与近代开放通商口岸有关 D.明清时上海地区工商业发展较快
二、材料分析题
13.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大趋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是第一个实现工业化的国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也是第一个迈向城市化的国家,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双重故乡”。城市的繁荣促进了交通的发展。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许多村庄和工矿区成为新兴城市,特别是矿业资源丰富的矿区、码头和城镇,衍生大量就业岗位,吸引了大批农民。www.21-cn-jy.com
——摘编自欧阳萍、方文《19世纪英国城市交通的发展及其影响》
材料二 盖天津市发展之趋势,其初围绕旧城,继则沿河流,复次则沿铁道线,自有电车事业,则沿电车道而发展。2-1-c-n-j-y
天津是继上海之后中国近代第二大工业 ( http: / / www.21cnjy.com )城市、北方工业中心。作为清末“京师屏障”、“畿辅重地”,洋务派在此兴办军工产业,在全国具有先驱性地位,使天津成为中国近代“工业革命”的中心。清末“新政”时期,天津先后兴办的北洋银元局、度支部造币总厂,是当时全国的造币中心。民国之后陆续建成了大批知名企业,使天津的海洋化工、纺织、面粉等行业在中国近代工业史上具有重要地位。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整理自《华北国际五大问题》《天津近代城市工业格局演变历程与工业遗产保护现状》
材料三 一般认为,城市的发展经历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三个历史时期:第一阶段是公元前3500年到18世纪中叶;第二阶段以产业革命前为界,从18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第三阶段从20世纪初以后到现在。相应的城市化的发展也经过三个阶段:起始、加速与完成阶段。
——摘自马先标、燕安《世界城市化历程回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英国是“第一个迈向城市化的国家”的理由,并分析“双重”属性对英国农村发展的重大意义。
(2)根据材料二,概括近代天津城市发展迅速的因素。结合所学,各举一例洋务派和民族资本家在天津创办的近代工业企业。
(3)结合材料一二三,谈谈你对中国近现代城市化进程的认识。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齐东野语》记载,“自为遇仙 ( http: / / www.21cnjy.com )酒肆……遂为湖山旗亭之甲”。宋代时期,这种供人休息驻足的旗亭大量兴建,不少商家因地制宜地在此开设酒肆、茶肆之类。在汴京、洛阳、临安等大城市中,街道不断被拓宽,城中河堤修茸一新,“浮铺”“车担”等流动小贩穿梭其中,成为百姓休闲、赏景、作诗、品茗和社交的绝佳场所,不同身份、职业的人活跃其中,通宵达旦。节日期间,皇帝更是在御街进行“赐御酒”“撒金钱”活动。《岁时广记》“探春游”中载:“大抵都城(汴京)左近皆是园圃,百里之内并无闲地,并纵人赏玩。”此类的城市公共空间在两宋时期得到快速发展,宋政府在节庆日活动期间加强治安、消防等方面的管控;并为防止民众对公共场所地的侵占和破坏,政府数次组织对乱建房舍的拆除、雇佣民众对园圃和街道清洁及对恶意破坏市容卫生人员的抓捕。
——摘编自吴彩霞《试论宋代的城市公共空间》
材料二 1951年,中共中央指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城市建设计划中,应贯彻为生产,为人民服务的观点”,同时规定允许使用地方财政进行市政工业设施及城市公共空间的修建。各城市采用以工代赈的方法,结合爱国卫生运动,发动群众,清运垃圾、疏浚河道、开辟苗圃、恢复整理旧有公园。1953年后,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国家投资与城市规划局对公共空间的人均面积、功能分区和分布等进行了针对新建城市和旧城市的不同远景规划。除了拓宽马路、规划道路信号灯等,新建城市广场成为这一时期城市建设的亮点,最主要和常见的城市广场是大规模群众性的政治集会场所,空间尺度追求宏大、空间气氛追求宏伟,如北京天安门广场、成都人民广场;此外交通广场广泛筹建,尤其是火车站前广场、机场航运枢纽站广场,不仅解决了人流、车流的集散,也成为旅客的短暂休闲、休憩空间。
——摘编自周波《城市公共空间的历史演变——以20世纪下半叶中国城市公共空间演变为研究重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朝城市公共空间的特点,并指出其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宋朝时期相比,20世纪50年代中国城市公共空间发展的表现。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城市公共空间的认识。
三、论述题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据考订,有大量经济史、经济学著作对1840~1949年城乡关系变迁轨迹做了研究。
研究视角梳理如下:
第一,整体研究视角;
第二,城市带动视角;
第三,农村工业化视角;
第四,外部冲击视角。
——整理自吴丰华等《中国近代以来城乡关系变迁轨迹与变迁机理(1840~2012)》
参考上述角度,结合中外历 ( http: / / www.21cnjy.com )史所学知识,以城乡关系变迁机理为主题,选取一个视角或多个视角,也可以提出新的视角展开分析论述。(要求:视角观点合理,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B C D C D C C C D
题号 11 12
答案 C D
1.B
【详解】根据材料“松江棉布” ( http: / / www.21cnjy.com )“丝绸业市镇”“景德镇瓷业”,可知明清时期市镇经济繁荣,出现了一批专业化的手工业市镇,体现了区域生产的专业化,B项正确;原始社会末期出现古代集镇的雏形,排除A项;明清时期,小农经济始终占据主导地位,排除C项;材料主要强调按照产品生产的类型划分,市镇的手工业生产具有多样性,排除D项。故选B项。
2.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古代至近代(世界)。据所学可知,城市化实质是人类由以农业生产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化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过程,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从乡村向城市转变,并不是工业化,排除B项;材料突出的是以农业生产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化城市转变,并不是农耕化,排除C项;仅从材料,无法得出法治化,排除D项。故选B项。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干的设问词,可知是反向题。时空是:晚清(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晚清,煤气灯、电灯等照明设备仍然主要存在于少数大城市和富人家庭,并未普及,C项符合题意,选择C项;题干图片中有钟表,表明现代时间观念渗透进日常生活,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题干图片中有台球等娱乐设施,表明晚清城市包含了娱乐休闲功能,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题干图片中有很多身穿长袍马褂的人,可推断长袍马褂在当时可能较为流行,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
4.D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古代世 ( http: / / www.21cnjy.com )界。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轴线的划分……我国古代文化的理性”与图①中的民居特征相符,“庭院……为高墙式层楼环绕,阻隔太阳辐射”与图②中的民居特征相符,“缩小院落……有效隔热也减少寒风的侵袭”与图④中的民居特征相符,“以宗祠为中心往外辐射的差序格局”与图③中的民居特征相符。D项正确,排除ABC项。故选D项。2·1·c·n·j·y
5.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 ( http: / / www.21cnjy.com )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雅典)。根据材料可知,雅典的城市规划突出公共空间和公共参与,其服务于民主政治,强调民主参与:罗马城市规划突出整体秩序和中轴线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体现君权的威严,其服务于帝国统治,强调中央集权,C项正确;结合所学可知,古雅典与古罗马在建筑风格上有很大的不同,并且从材料可以看出古罗马与古雅典在建筑选址上也有不同,排除A项;古代雅典和罗马都是奴隶制工商业经济,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城市规划与政治统治的关系,未涉及人与自然的和谐,排除D项。故选C项。
6.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 ( http: / / www.21cnjy.com )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北宋的都城开封。根据材料“以东街北曰潘楼酒店,其下每日自五更市合,买卖衣物书画,珍玩犀玉”可知,北宋开封的部分街道成为图书、商品交易的重要场所,这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表明城市的经济职能增强,D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城乡经济联系比较密切的信息,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A项;开封是北宋的都城所在地,草市指的是乡村集市,排除B项;城市商品经济发展并不意味着政府放松了对经济的控制,排除C项。故选D项。
7.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建国初期(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1949—1957年,我国城市及城镇人口呈增长态势,结合所学,1953-1957年我国开展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促进了人口的迁移和城市人口的增长,推动城市化进程,C项正确;城市建设并不会促进了城市人口的迅速增长,排除A项;计划经济体制强调国家指令在经济中的作用,与人口迁移与城市人口增长关系不大,且我国在1956年底才建立计划经济体制,排除B项;材料反映了城市的变化,与社会主义改造中的农业改造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8.C
【详解】根据材料“19世纪后半期,美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城市陷入各种传染性疾病的困扰中”,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后半期美国受工业革命的影响,城市化进程加快,推行自由放任的政策,政府不作为,导致环境污染严重,卫生条件差,民众公共卫生意识较差,公共卫生管理落后,所以导致美国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城市化的快速发展,C项正确;自由放任的城市管理政策不是导致材料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排除A项;城市卫生条件差是材料现象带来的结果,而不是原因,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科技发展”问题,排除D项。故选C项。
9.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 ( http: / / www.21cnjy.com )选择题。根据本题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根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工业革命时期的欧洲。根据材料可知,工业革命的发展使大批的人口涌入新的工业中心,形成新的城市,并且为急剧增加的城市人口解决粮食供养、医疗保障提供了条件,这说明工业革命促进了近代城市化进程,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及推动近代医学的发展,强调的是工业革命对近代城市化的影响,排除AB项;材料未体现社会贫富分化加剧的问题,排除D项。故选C项。21cnjy.com
10.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周代中国。材料引文大意是:匠人营建都城,九里见方,(都城的四边)每边三门。都城中有九条南北大道、九条东西大道,每条大道可容九辆车并行。左边是宗庙,右边是社稷坛,前面是朝廷宫室,后面是市场。可知周代的都邑建设在面积、布局等方面需要遵循严格的规范,讲究规整对称,体现了礼制的要求,D项正确;材料强调周代的都邑建设需要按照礼制要求确定功能分区和布局,而非讲究实用,并非可以灵活布局,排除A项、B项;材料中可以看出周代城市中设有宗庙、社稷坛,但并未特别强调宗庙、社稷坛的地位,“崇尚神权”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1.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受商品经济发展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影响,明清时期,中国出现了数十座较大的城市,C项正确;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就已经完成,排除A项;材料与民族之间的交往及皇权高度集中无关,排除BD项。故选C项。www-2-1-cnjy-com
12.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可知, ( http: / / www.21cnjy.com )这是推断类题目,时空是明代中叶至1862年的上海地区。根据材料“明中叶以来,松江府(今上海一带)所辖市镇数量”可知,明代中叶以来,上海地区的市镇数量不断增加,这说明明清时期上海地区的工商业得到了较快发展,D项正确;材料无法得出明清时期商人地位上升的信息,排除A项;材料反映了明清时期上海地区市镇数量增加的信息,无法得出清政府重视工商业发展的结论,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1842年《南京条约》开放了上海等通商口岸,与题干的时间段相比,太短暂,排除C项。故选D项。21*cnjy*com
13.(1)理由:1851年,英国成为当时世界上第一个城市人口超过总人口50%的国家。
意义:城市化:乡村人口逐渐向城市转移;许多村庄成为新兴城市。
工业化:农业机械日益普及;普遍建立了大农场;农业现代化水平大大提高;人们的眼界开阔。
(2)因素:新式交通的传入和发展;地理位置优越;政府政策支持;民族工业的发展
企业:天津机器局;天津永利碱厂
(3)认识:工业化推动城市化 ( http: / / www.21cnjy.com )进程;城市化的发展具有阶段性;城市化建设道路是多样化的;近代中国的城市化发展由被动到主动(受西方入侵影响);城市化建设要和国情相结合;辩证看待城市化发展。【来源:21cnj*y.co*m】
【详解】(1)理由:因为城市化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三个主要标志: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长、城市用地规模扩大,所以回答这一问题,可以从城市人口方面考虑,得出1851年,英国成为当时世界上第一个城市人口超过总人口50%的国家。【出处:21教育名师】
意义:先明确“双重”属性是指城市化与工业化 ( http: / / www.21cnjy.com ),从两个方面作答。城市化方面,根据材料中的“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许多村庄和工矿区成为新兴城市,特别是矿业资源丰富的矿区、码头和城镇,衍生大量就业岗位,吸引了大批农民”可得出乡村人口逐渐向城市转移,许多村庄成为新兴城市;工业化方面,工业化是机器大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发展并成为占主要地位的过程,结合工业革命的有关知识,可得出农业机械日益普及,普遍建立了大农场,农业现代化水平大大提高,人们的眼界开阔。【版权所有:21教育】
(2)因素:根据材料中的“盖天 ( http: / / www.21cnjy.com )津市发展之趋势,其初围绕旧城,继则沿河流,复次则沿铁道线,自有电车事业,则沿电车道而发展。”可得出新式交通的传入和发展;根据材料中的“作为清末‘京师屏障’、‘畿辅重地’”可得出地理位置优越;根据材料中的“洋务派在此兴办军工产业,在全国具有先驱性地位,使天津成为中国近代‘工业革命’的中心。清末‘新政’时期,天津先后兴办的北洋银元局、度支部造币总厂,是当时全国的造币中心。”可得出政府政策支持;根据材料中的“民国之后陆续建成了大批知名企业,使天津的海洋化工、纺织、面粉等行业在中国近代工业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可得出民族工业的发展。
企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派在上海创办了民用企业天津机器局,民族资本家在天津创办天津永利碱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等。21·cn·jy·com
(3)认识:根据材料一的信息可 ( http: / / www.21cnjy.com )得出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工业化推动城市化进程;根据材料三的信息可得出城市化的发展具有阶段性;通过对比材料一、二英国和中国城市发展道路的不同,可得出城市化建设道路是多样化的,城市化建设要和国情相结合;根据材料二,以天津城市发展为例,可看出近代中国的城市化发展由被动到主动(受西方入侵影响);最后客观辩证看待城市化发展,有利有弊。
14.(1)特点:种类多、范围扩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不同阶层和身份的人参与其中;兼具商业性和休闲娱乐性(功能多样化);受到政府严格管理;政府重视和鼓励城市公共空间的发展(为政治统治而服务)。(任答四点即可)原因: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坊市分区制度逐步瓦解;宋代政治相对稳定;城市居民休闲生活需求的扩大;市民阶层的兴起;适应了君主巩固统治、稳定民心的现实需要。(任答两点即可)
(2)表现:注重城市公共空间的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民性(以民为本);公共空间规划与国家经济建设的目标紧密结合;适应了工业化时代的城市发展要求;借鉴外国经验与立足本国国情并举;具有制度性、系统性的科学规划。(任答四点即可)认识: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化发展的重要内容;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应立足于人民本位原则;城市公共空间应适应于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应秉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言之有理即可)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背景类材料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析题。时空是宋代的中国。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宋代时期,这种供人休息驻足的旗亭大量兴建,不少商家因地制宜地在此开设酒肆、茶肆之类”可得出种类多、范围扩大;根据材料“成为百姓休闲、赏景、作诗、品茗和社交的绝佳场所,不同身份、职业的人活跃其中,通宵达旦”可得出不同阶层和身份的人参与其中;兼具商业性和休闲娱乐性(功能多样化);根据材料“宋政府在节庆日活动期间加强治安、消防等方面的管控;并为防止民众对公共场所地的侵占和破坏,政府数次组织对乱建房舍的拆除、雇佣民众对园圃和街道清洁及对恶意破坏市容卫生人员的抓捕”可得出受到政府严格管理;政府重视和鼓励城市公共空间的发展(为政治统治而服务)。
第二小问原因:结合所学可知,宋朝城市 ( http: / / www.21cnjy.com )公共空间得以发展良好主要缘于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坊市分区制度逐步瓦解;宋代政治相对稳定;城市居民休闲生活需求的扩大;市民阶层的兴起;适应了君主巩固统治、稳定民心的现实需要。
(2)本题是特点类、认识类材料分析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空是现代的中国。第一小问表现:根据材料“在城市建设计划中,应贯彻为生产,为人民服务的观点”可得出注重城市公共空间的人民性(以民为本);根据材料“同时规定允许使用地方财政进行市政工业设施及城市公共空间的修建。各城市采用以工代赈的方法”可得出公共空间规划与国家经济建设的目标紧密结合;适应了工业化时代的城市发展要求;根据材料“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国家投资与城市规划局对公共空间的人均面积、功能分区和分布等进行了针对新建城市和旧城市的不同远景规划”可得出借鉴外国经验与立足本国国情并举;具有制度性、系统性的科学规划。
第二小问认识:综合题目材料被 ( http: / / www.21cnjy.com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化发展的重要内容;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应立足于人民本位原则;城市公共空间应适应于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应秉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21·世纪*教育网
15.【示例一】
视角:西方的外部冲击是推动中国近代以来城乡关系变迁的重要因素。
论述:1840年以来,西方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坚船利炮打开中国国门,工业文明和市场经济给中国农业文明和自然经济带来巨大冲击,城乡关系也进入加速变化时期。其一,城市中心地位确立,城乡经济联系日益加强。城乡社会分工持续扩大,并不断深化,城乡间人口流动也日益频繁。其二,城市获得了对农村的支配权。随着新式工业、交通运输业和服务业的日益发达,以及中国城乡间贸易网络的逐渐遍布,城市的影响力逐渐深入周边农村和农村腹地,同时加速了农村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的商品化趋势。其三,城乡差距加速拉大。西方市场经济外部冲击一方面带来工商业城市的畸形繁荣,另一方面导致广大农村的衰败与凋敝。
综上所述,西方列强侵略带来的外部冲击,加速了中国近代以来城乡关系变迁。
【示例二】
视角:均衡协调的整体性发展有利于城乡协同发展,从而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论述:苏联斯大林时期优先 ( http: / / www.21cnjy.com )发展重工业,忽视甚至牺牲农业,导致苏联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农民生产积极性受到打击,农业长期滞后,影响民生、也影响工业所需原料、市场,导致苏联社会发展出现严重问题。中国在改革开放以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发展,为工业发展提供原料、劳动力、市场,也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提供借鉴。而城市经济的发展,又可以增加对农业产品的市场需求,推动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所以,城乡关系是互相联系,从长久来说也是互相依存,因而应该整体考虑、协调均衡,才有利于社会的长远可持续发展。21*cnjy*com
【详解】根据材料,可选取外 ( http: / / www.21cnjy.com )部冲击视角,提出观点:西方的外部冲击是推动中国近代以来城乡关系变迁的重要因素。论述:结合所学,可从城市中心地位确立,城乡经济联系日益加强,城乡社会分工持续扩大;城市获得了对农村的支配权,新式工业、交通运输业和服务业的日益发达,形成中国城乡间贸易网络,加速了农村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的商品化趋势;城乡差距加速拉大,西方市场经济外部冲击带来工商业城市的畸形繁荣,也导致广大农村的衰败与凋敝等方面进行论证说明。最后综合说明,西方列强侵略带来的外部冲击,加速了中国近代以来城乡关系变迁。(选取其他视角,观点合理,史论结合,言之成理即可。)
【点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