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发展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三字经》中有这样一句话:“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以下四项中与“家天下”有关的是:
A.大同之世
B.传贤不传子
C.禅让制
D.世袭制
2.反映我国禅让制被世袭制度所代替的史料是( )
A.《国语》中记载“防风后至,禹杀而戮之”
B.《越绝书》“禹穴之时,以铜为兵”
C.《左传》“茫茫禹迹,划为九州”
D.《礼记》“天下为家…大人世及以为礼”
3.考古发现,旧石器时代中国境内已经形成 ( http: / / www.21cnjy.com )若干文化体系。到新石器时代晚期,逐渐形成了以中原为核心,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为主干,周围环绕多个文化圈的重瓣花朵式结构。这体现了中华文明起源( )
A.具有多元一体的特点 B.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
C.呈现南多北少的局面 D.受外来文明的影响较深
4.西周实行分封制,分封的主体是
A.先代贵族 B.商王后代 C.异姓功臣 D.同姓亲族
5.《诗经》中有关于商周时期“千耦其耘”“十千维耦”之类对大规模集体耕作状况的描述。形成这种劳动状况的根源在于(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井田制下的农业生产需要 B.农具简陋生产技术落后
C.征收赋税征发徭役的需要 D.铁犁牛耕推动经济发展
6.《谷梁传·宣公十五年》载:“井田者,九百亩,公田居一。”关于材料中提到的土地制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土地归属国家所有 B.受封者要向皇帝缴纳贡赋
C.耕种者要交纳地租 D.土地可以自由买卖和转让
7.在安徽省定远县侯家寨遗址(距今约700 ( http: / / www.21cnjy.com )0~6000年)出土的动物骨骼中,猪骨骼占哺乳动物骨骼的50%。下面两幅图分别反映了出土猪群的年龄分布和下颌尺寸差异。由此可知,当时该地区(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已摆脱对渔猎采集的依赖 B.农业生产结构已经趋于完备
C.改造自然的能力较为有限 D.存在明显的贫富和等级差异
8.周礼规定,天子的舞队用八佾(每佾8人),诸侯六佾,大夫四佾,士二佾。这反映的是( )
A.分封制 B.君主制 C.礼乐制 D.禅让制
9.观察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分布图。下列关于文化遗存②的描述,正确的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①代表器物是胎壁薄如蛋壳的黑陶 ②距今约7000至5000年前
③大致处于部落向国家的过渡时期 ④出现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0.西周初年,太师吕尚被封于营丘(今山东 ( http: / / www.21cnjy.com )临淄),国号齐。此处本是渤海湾南边一块荒芜之地,人烟稀少。吕尚到位后,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修政,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渔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齐,齐为大国。”据材料可知吕尚改革( )
A.有利于促进中原与少数民族间的融合 B.因地制宜因俗而治促进了齐国的发展
C.因矛盾尖锐从而彻底变革其习俗礼仪 D.有利于形成对周王朝的文化心理认同
11.分封在商朝已出现,当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主要是对自然形成的方国、部族加以名义封号。周朝的分封主要是由统治部族对被征服地区主动进行的武装拓展。这说明,周朝分封制
A.加强了王室对统治疆域的控制 B.确立了贵族之间严格的等级关系
C.避免了王族内部争夺最高权力 D.体现了统治集团对权力的再分配
12.下图所示建筑的出现源于我国古代一项制度,该制度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科举制
二、材料分析题
13.夏、商、西周是我国早期国家产生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发展的时期,社会经济和文化取得了巨大飞跃,给湖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某兴趣小组以“王朝更替制度创新“为主题进行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21cnjy.com
(王朝更替)
(1)请你完成表格,记住夏、商、西周三代的更迭。
朝代 建立时间 开国君主 都城 亡国君主
夏 阳城
商 约公元前1600年 亳
西周 公元前1046年 镐京 周幽王
(制度创新)
材料一: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
材料二:(周)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余各以次受封。
——《史记周本纪》
请回答:
(2)材料一中“天下为家”的局面从谁开始的?这一局面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一制度的出现?
(3)材料二反映的是周朝什么制度?该制度实施下受封者该履行什么样的义务?周朝实施该制度有什么样的作用?21·cn·jy·com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 ( http: / / www.21cnjy.com )疆土,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通过逐级分封编织起由中央向四方扩散的控制网络,西周的影响不断扩大,密切了同周边各个少数民族的关系,推动了边远地区的经济开发和文化发展。 2·1·c·n·j·y
材料二:一个人起什么名字,往往打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时代的烙印。春秋时期,许多人常常以“牛”“耕”作为名、字。例如,孔子弟子司马耕,字子牛;晋国大力士姓牛,字子耕。
材料三:凡是经过改革的国家,就其国内情况而论 ( http: / / www.21cnjy.com ),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的政权;但是就全中国来说,却出现了七个割据称雄的国家。为了夺取更多的土地、人口和租税,……七个强国之间的兼并战争进行得更剧烈了,战争的规模也越来越大了。
——杨宽《中国断代史系列·战国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周王实行这种制度的目的和作用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出当时的什么社会现象?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发动战争的目的是什么?如何评价战国时期的这些战争?www.21-cn-jy.com
三、论述题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伊尹曾辅佐商汤灭夏,建立商朝。汤死后,伊尹继续相辅佐汤之孙太甲。表4为有关伊尹的历史叙述。
材料1 因太甲不能施行仁义,伊尹放之于桐宫。后太甲悔过自责,于是伊尹迎回太甲。重新当政的太甲注重德行,使国泰民安。 (汉)《史记·殷本纪》
材料2 商汤死后,伊尹囚禁太甲于桐宫,自立为王;七年后太甲逃出,杀死伊尹,夺回王位。 (战国)《竹书纪年》
材料3 辛亥卜,至伊尹,有一牛。甲 ( http: / / www.21cnjy.com )戌卜,其执伊,侑,岁。(甲骨文记录显示,伊尹死后的 300 余年间一直受到商王的尊崇,祭祀地 位介于殷先王与先公之间) (商)甲骨卜辞
提取材料中的一个或多个信息,得出一个结论,并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予以阐释。(要求:结论源自材料,结论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D A D B A C C B B
题号 11 12
答案 A B
1.D
【详解】材料反映的是禹建 ( http: / / www.21cnjy.com )立夏朝,禹死后,其子启继承了禹的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夏朝以“家天下”的形式持续了四百年的统治。世袭制以血缘关系作为职位传承的纽带,家族统治是其主要的表现形式。所以此项与“家天下”有关。材料反映了禹建立夏朝,禹死后其子继承其职位,做了夏王,世袭制开始,故D正确;大同之世就是在天下为公的条件下,选贤举能使得社会不用管理就能安定,大同是公天下,禅让制是此时期最主要的政治形式,职位传承上,以“贤”为重,不符题意,故A错误;部落联盟时期,原始民主选举制度的反映,其意思是职位传给贤能之人,而不是传给儿子,不符题意,故B错误;部落联盟时期,原始民主选举制度,具体表现在尧让位于贤能的舜,舜让位于治水有功的禹,明显与“家天下”无关,故C错误。21教育网
2.D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反应映夏朝存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的史料。夏朝的基本特征是王位世袭制,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由公天下变为家天下。A的意思是“防风氏的首领晚到一步,大禹就杀了他 ”;B的意思是“ 到了禹的时代,用铜做兵器打仗”,C的意思是“《禹贡》中将天下划为9个州,后来泛指中国”。所以只有D符合题意21*cnjy*com
考点:文献与考古中的夏文化
点评:做好这道题首先要能够理解每个选项的意思,然后再考虑夏朝的基本特征。本题属于中等难度题。
3.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设问词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新石器时期(中国)。据题干及所学可知,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晚期,我国逐渐形成了以中原为核心的多元一体的文明格局,A项正确;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排除B项;呈现出北方多于南方,排除C项;中华文明的起源呈现独立性,排除D项。故选A项。
4.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周分封的主体是同姓亲族,D项正确;先代贵族、商王后代和异姓功臣都不是西周分封的主体,ABC三项错误。【来源:21cnj*y.co*m】
5.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 ( http: / / www.21cnjy.com )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商周时期(中国)。根据材料“《诗经》中有关于商周时期‘千耦其耘’‘十千维耦’之类对大规模集体耕作状况的描述。”可知,商周时期生产力水平低下,农民需进行大规模的集体劳作才能完成劳动任务,反映出当时农具简陋生产技术落后,B项正确;井田制下的农业生产需要是社会现象,而非根源,排除A项;材料描述的是农业耕作,而非征收赋税征发徭役,排除C项;铁犁牛耕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排除D项。故选B项。
6.A
【详解】根据题干“井田者,九百亩,公田居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可知材料体现的是井田制,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土地属于国家所有,A项正确;奴隶社会并未形成皇帝制度,排除B项;耕种者要交纳地租是封建社会时期的政策,排除C项;在井田制之下,所有的土地归国家所有,因此不能随意买卖,排除D项。故选A项。21·世纪*教育网
7.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 ( http: / / www.21cnjy.com )题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距今约7000-6000年(中国)。根据题干“出土猪群的年龄分布和下颌尺寸差异”可知,出土猪群的年龄明显不同,下颌尺寸也显示不同,结合所学可知,该遗址的时间是新石器时代,家猪饲养已经出现。从材料中饲养的家猪年龄和下颌尺寸不同,反映了当时对猪的驯化结果还未达到相同的规格,改造自然的能力较为有限,C项正确;“已摆脱”说法绝对,新石器时代仍有渔猎采集活动,排除A项;农业生产结构包括农林牧副渔之间的关系,而新石器时期是原始农业出现,还不能得出农业结构趋向完备,排除B项;明显的贫富和等级差异是私有制产生导致的,而材料是指猪的驯化结果,排除D项。故选C项。
8.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 ( http: / / www.21cnjy.com )词可知是正向题。时空是周朝(中国)。据材料“天子的舞队用八佾(每佾8人),诸侯六佾,大夫四佾,士二佾”,可以看出天子、诸侯、卿大夫和士,有着严格的礼仪等级,体现的是西周时期的礼乐制,C项正确;分封制是西周时期的地方行政制度,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君主制是国家元首为世袭君主的政体,与材料礼仪制度不符,排除B项;禅让制是将王位传给贤能人的制度,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www-2-1-cnjy-com
9.B
【详解】依据观察中国新石器时代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化遗存分布图可知,文化遗存②指的是龙山文化,距今约5000年,代表器物是胎壁薄如蛋壳的黑陶,大致处于部落向国家的过渡时期,出现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①③④描述正确,B项正确;距今约7000至5000年前的有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和河姆渡文化,②错误,排除ACD三项。故选B项。【出处:21教育名师】
10.B
【详解】根据材料“……修政,因其俗,简 ( http: / / www.21cnjy.com )其礼,通商工之业,便渔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齐,齐为大国。”,并结合所学可知,吕尚改革因地制宜因俗而治,促进了齐国的发展,使齐国成为大国,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中原与少数民族之间的融合,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矛盾尖锐”,且“彻底变革” 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项;材料中只能看出改革的结果使齐国成为大国,看不出对周王朝的文化心理认同,排除D项。故选B项。
11.A
【详解】周朝的分封制主要是由统治部族对被征 ( http: / / www.21cnjy.com )服地区主动进行的武装拓展,大大加强了王室对全国疆域的控制,巩固了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故选A;B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C项表述太绝对,错误;D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版权所有:21教育】
【点睛】
12.B
【详解】太庙是皇室祭祀祖先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方,而祠堂是宗族祭祀祖先的地方,这都与宗法制度有关,B正确;分封制强调的是权力的分配,与祭祀无关,排除A;郡县制强调地域而非血缘,排除C;科举制强调才学,与祖先祭祀无关,排除D。21*cnjy*com
13.(1)
朝代 建立时间 开国君主 都城 亡国君主
夏 约公元前2070年 禹 桀
商 汤 纣
西周 周武王
(2)启;世袭制。
(3)制度:分封制。
义务:向周王进纳贡物,服从周王调兵。
作用:加强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
【详解】(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夏朝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约建立于公元前2070年,其开国君主为大禹,亡国君主为夏桀;商朝开国君主为商汤,亡国君主为商纣王;西周开过君主为周武王。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启继承了其父大禹的位置,标志着公天下开始转变为家天下,这体现了世袭制的出现。2-1-c-n-j-y
(3)由材料“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余各以次受封”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分封制。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义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分封诸侯对周天子有定期朝贡、提供军赋和力役的义务。
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周天子分封的对 ( http: / / www.21cnjy.com )象主要是王室子弟,他们之间有紧密的血缘关系,故分封制可以加强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
14.(1)目的: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 ( http: / / www.21cnjy.com )巩固疆土。作用:开发了边疆地区,密切了同周边各个少数民族的关系,推动了边远地区的经济开发和文化发展,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2)说明当时牛在生产中的重要性,牛耕普遍推广。
(3)目的:夺取更多的土地、人口和租税,扩充 ( http: / / www.21cnjy.com )军队,力图拓展疆界。评价:一方面,战争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另一方面,战争使有些诸侯国被消灭,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有利于以后统一国家的建立。
【详解】(1)根据材料一“为稳定周初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可得出,周初实行的分封制目的在于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根据材料一“……通过逐级分封编织起由中央向四方扩散的控制网络,西周的影响不断扩大,密切了同周边各个少数民族的关系,推动了边远地区的经济开发和文化发展”,并结合所学可得出,周初实行的分封制,开发了边疆地区,密切了同周边各个少数民族的关系,推动了边远地区的经济开发和文化发展,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2)根据材料二“一个人起什么名字,往 ( http: / / www.21cnjy.com )往打上了时代的烙印。春秋时期,许多人常常以‘牛’‘耕’作为名、字。例如,孔子弟子司马耕,字子牛;晋国大力士姓牛,字子耕”,并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时期牛在生产中的重要性。
(3)根据材料三“……为了夺取更多的土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口和租税,……七个强国之间的兼并战争进行得更剧烈了,战争的规模也越来越大了”,可得出,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发动战争的目的是:夺取更多的土地、人口和租税,扩充军队,力图拓展疆界。结合所学知识,从 积极和消极两方面评价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这些战争的性质。
15.参考答案1:
结论:商朝时期相的权力比较大,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阐释:依据材料可知,伊尹是开国功臣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汤灭夏和制)政制中,他起了很大作用。汤死后,伊尹继续为相,辅佐了汤的孙子太甲。从材料1的“伊尹将太甲放逐,令其闭门思过。三年后,太甲悔改,伊尹又迎他回来执政。”和材料2中的“商相伊尹流放太甲”两则材料可以得出,相是商朝中央最高官吏,权力很大,包括参定政制、主持政务、辅佐商王等,甚至有时可废立君王。
因此,商朝时期最高权力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而相作为商朝中央最高官吏,相权很大,对商朝的君王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参考答案2:
结论:商朝时期的伊尹并未自立为王。
阐释:据材料一的《史记》记载,伊尹因 ( http: / / www.21cnjy.com )太甲“不能施行仁义”,伊尹为了教育君王将太甲流放,后因太甲改过自新便重新迎回。材料二《竹书纪年》则记载伊尹流放囚禁了君王太甲后自立为王,后“太甲逃出,杀死伊尹,夺回王位”,两本古书对伊尹的记载截然相反,前者的伊尹是忠臣的形象,后者则是篡位者。《史记》和《竹书纪年》均是研究商史的二手史料,应注意对其进行辨别并需要与其他史料相互印证。材料3中的殷墟甲骨卜辞是地下出土文物,作为研究商史的实物史料,具有非常高的研究价值,可信度更高。甲骨文记录显示,伊尹死后的300余年间一直受到商王的尊崇,说明伊尹生前劳苦功高,德高望重,死后才得到商朝帝王高度尊重,因此伊尹不太可能篡位自立。
因此,对三则材料进行分析后,可以得出结论,商朝时期的伊尹并未自立为王,《竹书纪年》中有关伊尹篡权的记载应是战国纷争的时代产物。
参考答案3:
结论:历史叙述会受到时代环境的影响。
阐释:据材料一的《史记》记载,伊尹因太 ( http: / / www.21cnjy.com )甲“不能施行仁义”,伊尹为了教育君王将太甲流放,后因太甲改过自新便重新迎回。材料二《竹书纪年》则记载伊尹流放囚禁了君王太甲后自立为王,后“太甲逃出,杀死伊尹,夺回王位”,两本古书对伊尹的记载截然相反。《竹书纪年》倾向于直接陈述事实,并且认为伊尹自立为王后被太甲杀死。《竹书纪年》成书于战国,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曾出现三家分晋、田氏代齐等礼崩乐坏的现象,《竹书纪年》对伊尹的记载可能是假托古人之举,影射当时的社会乱象。而《史记》认为太甲没有施行仁义才被放于桐宫,司马迁在陈述事实的同时带有主观色彩,有作者本人对该事件的评价。《史记》成书于汉代,而汉代儒学居于正统地位,因此司马迁的《史记》以儒家历史观为宗旨,在表述的时候更侧重于从儒学的角度去进行叙述。
由此可知,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不同的时代环境会导致不同的历史叙述。
【详解】本题为观点阐述类题目,要求观点(结论)明确,史论结合,结论明确。
首先,提炼观点(结论)信息, ( http: / / www.21cnjy.com )根据材料“因太甲不能施行仁义,伊尹放之于桐宫。后太甲悔过自责,于是伊尹迎回太甲。”可提炼观点:商朝时期相的权力比较大,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根据材料“伊尹死后的300余年间一直受到商王的尊崇,祭祀地位介于殷先王与先公之间”可以提炼观点:商朝时期的伊尹并未自立为王;根据材料“《史记·殷本纪》......(战国)《竹书纪年》......(商)甲骨卜辞”可以提炼观点:历史叙述会受到时代环境的影响。
其次,根据提炼的观点,结合 ( http: / / www.21cnjy.com )材料与所学知识,进行详细的阐释,如:商朝时期相的权力比较大,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依据材料可知,伊尹是开国功臣。在汤灭夏和制)政制中,他起了很大作用。汤死后,伊尹继续为相,辅佐了汤的孙子太甲。从材料1的“伊尹将太甲放逐,令其闭门思过。三年后,太甲悔改,伊尹又迎他回来执政。”和材料2中的“商相伊尹流放太甲”两则材料可以得出,相是商朝中央最高官吏,权力很大,包括参定政制、主持政务、辅佐商王等,甚至有时可废立君王。或者,商朝时期的伊尹并未自立为王。据材料一的《史记》记载,伊尹因太甲“不能施行仁义”,伊尹为了教育君王将太甲流放,后因太甲改过自新便重新迎回。材料二《竹书纪年》则记载伊尹流放囚禁了君王太甲后自立为王,后“太甲逃出,杀死伊尹,夺回王位”,两本古书对伊尹的记载截然相反,前者的伊尹是忠臣的形象,后者则是篡位者。《史记》和《竹书纪年》均是研究商史的二手史料,应注意对其进行辨别并需要与其他史料相互印证。材料3中的殷墟甲骨卜辞是地下出土文物,作为研究商史的实物史料,具有非常高的研究价值,可信度更高。甲骨文记录显示,伊尹死后的300余年间一直受到商王的尊崇,说明伊尹生前劳苦功高,德高望重,死后才得到商朝帝王高度尊重,因此伊尹不太可能篡位自立。或者,历史叙述会受到时代环境的影响。据材料一的《史记》记载,伊尹因太甲“不能施行仁义”,伊尹为了教育君王将太甲流放,后因太甲改过自新便重新迎回。材料二《竹书纪年》则记载伊尹流放囚禁了君王太甲后自立为王,后“太甲逃出,杀死伊尹,夺回王位”,两本古书对伊尹的记载截然相反。《竹书纪年》倾向于直接陈述事实,并且认为伊尹自立为王后被太甲杀死。《竹书纪年》成书于战国,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曾出现三家分晋、田氏代齐等礼崩乐坏的现象,《竹书纪年》对伊尹的记载可能是假托古人之举,影射当时的社会乱象。而《史记》认为太甲没有施行仁义才被放于桐宫,司马迁在陈述事实的同时带有主观色彩,有作者本人对该事件的评价。《史记》成书于汉代,而汉代儒学居于正统地位,因此司马迁的《史记》以儒家历史观为宗旨,在表述的时候更侧重于从儒学的角度去进行叙述。
最后,对观点(结论)进行总结升华,再次明确 ( http: / / www.21cnjy.com )观点(结论)的正确性,如:因此,商朝时期最高权力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而相作为商朝中央最高官吏,相权很大,对商朝的君王有一定的制约作用。或者,因此,对三则材料进行分析后,可以得出结论,商朝时期的伊尹并未自立为王,《竹书纪年》中有关伊尹篡权的记载应是战国纷争的时代产物。或者,由此可知,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不同的时代环境会导致不同的历史叙述。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