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性复习与测试(期中) 六年级科学上册(苏教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填空题(26分)
1._____________是生物进化最直接、最可靠的证据。
2.我国科学家在云南发现的昆明鱼化石是至今发现的最古老的鱼类,是世界上已知最古老的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成为第一种被载入科学史的恐龙种类。
4.在炎热的夏天,喝上一瓶汽水,会使人感到清凉。因为气体从口中和鼻中排出时,会带走身体里的一部分_____________。
5.我观察到,在往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时,水中出现了沉淀物,这是_____________的变化。
6.生物变异分为两种:一种是由_____________引起的,称为可遗传的变异;另一种是由_____________引起的,其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称为不可遗传的变异。
7.谚语“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这是生物界中的_____________现象;“桂实生桂,桐实生桐”讲的是生物界中的_____________现象。
8.动物亲代的相似点有_____________。
9.切割或加热蜡烛时蜡烛仅仅是发生了_____________变化;在点燃蜡烛的过程中,蜡烛不仅仅是形态发生了变化,还产生了_____________。
10.没有生锈的铁是银白色,铁锈是_____________色。
二、选择题(20分)
11.猛犸象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象,它身高体壮,身上有细密的长毛和极厚的脂肪层。其化石出土最多的地方是北极圈附近。根据以上信息,我们可以推测猛犸象生活在( )。
A.热带地区 B.比较寒冷的地区 C.温暖湿润的地区
12.关于遗传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父母的所有外貌特征都会遗传给子女
B.父母都不会卷舌,子女一定不会卷舌
C.父母如果患有色盲、白化病等疾病,可能会遗传给子女
13.“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说的是( )。
A.变异现象 B.进化现象 C.遗传现象
14.在下列各种环境中,埋在( )的铸铁管道生锈最快。
A.干燥、致密的土壤中
B.潮湿、疏松、透气的土壤中
C.不透气、潮湿的土壤中
15.下列现象中,属于产生新物质的变化的是( )。
A.蜡烛燃烧 B.聚沙成塔 C.水流成河
16.根据霸王龙粗壮的后肢化石可以推测( )。
A.霸王龙擅长奔跑 B.霸王龙是食肉动物 C.霸王龙是食草动物
17.将萌发的水稻种子放于宇宙飞船中,在太空中停留一段时间后,返回地面并播种,选育出了新的水稻品种,这属于( )。
A.人工变异培育 B.人工的选择 C.自然的选择
18.如图,在做分析物质组成成分的模拟实验中,我们看到了黑色圆点前后的变化。下列关于这个实验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黑色物质不是单一的物质,而是由不同成分组成的
B.不同颜色的物质向上爬的速度有快有慢
C.不同颜色的物质向上爬的速度一致
19.下列有关二氧化碳气体的性质,说法错误的是( )。
A.无色、无味、透明
B.比空气轻
C.不支持燃烧
20.水杉被称为“活化石”是因为( )。
A.水杉是一种活着的化石
B.水杉树的寿命跟化石一样长
C.现代水杉与数千万年前的水杉相比,变化不大
三、判断题(20分)
21.生物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不断进化着。 ( )
22.大熊猫被称为活化石,这是因为它们在进化的过程中根本没有发生变异。( )
23.恐龙的灭绝是人类活动造成的。( )
24.狗爸爸的皮毛是黑色的,狗妈妈的皮毛是黄色的,因此狗宝宝的皮毛不是黑色的就是黄色的。( )
25.尚未成熟的小动物,个头没有妈妈高,声音也比较尖细,这些是动物的变异现象。( )
26.猪肝含有丰富的铁,铁是人体制造血红蛋白的重要原料。( )
27.我们喝饮料的时候,会有酸酸的味道,这是二氧化碳产生的。( )
28.铁锈又松又软,容易吸收水分,使铁烂的更快。( )
29.在制作蜡烛的过程中,蜡块形态发生了变化,但没有产生新物质,始终是蜡这种物质。( )
30.太空椒与普通青椒相比,只有优点,没有缺点。( )
四、连线题(5分)
31.将下列现象与其对应的变异类型用线连起来。
①长期在户外工作导致皮肤变黑
②父母是双眼皮,孩子是单眼皮 A.可遗传的变异
③因用眼不当导致的近视
④太空培育的太空椒 B.不可遗传的变异
⑤小狗母亲因车祸造成的腿部残疾
五、简答题(9分)
32.当熄灭蜡烛时,总会看到从焰心冒出“白烟”,并有一股气味。你们知道“白烟”是什么吗?
33.2023年初,在位于潍坊青州的杏花山上,发现了大片海生物化石,这些化石有的是鱼身,有的是鱼刺,还有的显示整个鱼头,甚至鱼脊梁骨都看得很清晰。请你思考,科学家研究古生物化石有什么意义?(至少写出2条)
六、实验题(10分)
34.小明发现每次自己洗了炒菜的铁锅后,锅就生锈了,而爸爸和妈妈洗锅后却不生锈。为探究铁锅生锈的原因,小明观察并对比了爸爸妈妈和自己洗锅的区别,记录如下表。
爸爸洗铁锅 妈妈洗铁锅 小明洗铁锅
洗锅 方法 洗洁精洗净后,直接在锅上涂花生油 洗洁精洗净后,擦干水分 洗洁精洗净后,锅内留有水渍
是否 生锈 不生锈 不生锈 生锈
(1)爸爸将锅洗净后直接在锅上涂花生油,铁锅不生锈,是因为涂在上面的油能很好地防止铁锅与_____________接触。
(2)妈妈将锅洗净后擦干水分,铁锅不与_____________接触,因此铁锅不生锈。
(3)小明将锅洗净后,锅内留有水渍,铁锅生锈了。这是因为铁锅和锅内留有的水以及_____________接触,铁锅中的铁发生变化后产生了新物质——铁锈。
(4)小明的观察实验证明,铁锅生锈与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这两个因素都有关系。
七、综合题(10分)
35.观察甲、乙两幅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甲
乙
(1)观察甲图,恐龙①与恐龙②的头骨有哪些不同?请至少写两点。
(2)观察甲图,推测恐龙①和恐龙②分别属于哪种食性动物?为什么?
(3)乙图中,最高的是模型( ),最长的是模型( ),最大的是模型( )。(填序号)
36.一位牧民在自家的一群长腿羊里,发现了一只腿短背长的羊。由于腿短,它跳不过羊圈篱笆,非常容易圈养。后来他用这只羊培育成了一种腿短背长的良种羊——安康羊。
(1)在一群长腿羊里,为什么会出现一只腿短背长的羊?请用本课所学知识解释。
(2)这个牧民用这只腿短背长的羊培育出了一种新品种——安康羊,这利用了动物的什么现象呢?
参考答案:
1.化石
2.脊椎动物
3.巨齿龙
4.热量
5.产生新物质
6.遗传物质的改变 环境条件的改变
7.变异 遗传
8.外形、毛色、花纹、神态、食物及生活习性
9.形态 新物质
10.暗红
11.B
12.C
13.C
14.B
15.A
16.A
17.A
18.C
19.B
20.C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熄灭蜡烛时出现的白烟是石蜡蒸气凝结成的石蜡固体小颗粒,用火柴去点燃能重新燃烧。
33.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地球历史和生物进化过程;揭示地球环境变化;为科学研究提供重要依据;保护文化遗传和人类共同的自然资源。
34.空气 水 空气 水 空气
35.(1)恐龙①的头骨扁平、牙齿锋利尖锐;恐龙②的头骨圆一些,牙齿不锋利,是扁平的。 (2)恐龙①是肉食性恐龙,恐龙②是草食性恐龙。因为恐龙①的牙齿锋利尖锐;恐龙②的牙齿不锋利,是扁平的。 (3)① ② ③
36.(1)这属于动物的变异现象。长腿羊的子代发生了变异,进而出现了一只腿短背长的羊。
(2)这利用了动物的遗传现象。
答案第1页,共2页
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