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4-2025学年三年级数学上册专题提升
第三单元专练篇·04:长度单位与实际应用
一、填空题。
1.一根木材长4米,第一次锯掉6分米,第二次锯掉4分米,现在这根木材比原来短了( )米。
2.“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出自诗仙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唐代的三千尺相当于现在的( )米。(注:唐代一尺大约相当于现在的3分米)
3.一根木材长2米,把它截成同样长的小段,一共截了4次,每段长( )分米。
4.把4米长的绳子对折3次,每段长( )分米。
5.一根铅笔长10厘米6毫米,用去了6毫米,还剩( )厘米。
6.跑道一圈长400米,欢欢每天早上跑2千米,欢欢每天跑( )圈。
7.周末,刘老师去体育场晨跑,体育场环形跑道一圈的长度是400米,刘老师围着环形跑道跑了2圈,还差( )米是1千米。
8.丽丽家距学校360米,他从家到学校,再回家一共要走( )米,还差( )米就是1千米。
9.实验小学跑道每圈长250米,小明跑2圈是( )米,再跑( )圈是1千米。
10.王老师扫码解锁了一辆共享电动车,从家出发去学校;手机上显示可以骑4500米,他家距离学校五千米,李老师还需要步行( )米才能到学校。
二、解答题。
11.用一根绳子测量电线杆一周的长度,绕杆两周绳子还余60厘米,再绕杆一周,绳子还余40厘米,这根绳子长多少厘米?
12.爸爸用一根3米长的竹竿测量一个水池的水深,竹竿探到池底时,露出水面的部分是6分米,插入淤泥中的部分是20厘米,这个池塘的水有多深?
13.赵师傅是一位电工师傅,他有一捆电线,第一次用去了165分米,第二次用去了275分米,剩下的电线刚好剪成6段,每段长25分米。赵师傅的这捆电线原来长多少米?
14.小梅用一根1米长的丝带跟着奶奶学做中国结,小梅先剪去35厘米,又剪去2分米,这根1米长的丝带还剩多少厘米?
15.把一根4米长的绳子,剪成同样长的8段,每段长几分米?
16.小红把一根2米长的铁丝剪成同样长的小段,一共剪了4次,每段铁丝长多少分米?
17.有一根木条长4米8分米,锯成8分米小段,需要锯几次?
18.做核酸检测用的棉签长15厘米,医护人员折去需要检测的部分25毫米。剩下的棉签还有多长?
19.美工课上,黄老师拿来一根1米长的彩带,先剪下4分米做成月亮,还剩下多长?又剪下50厘米做成云朵,这时彩带还有多长?
20.从学校到小明家3千米,从学校到小华家600米,小明和小华放学回家谁走的远,远多少米?
21.聪聪家距学校500米,他每天中午回家吃饭,他每天上学放学一共要走多少千米?
22.操场跑道一圈有400米,小红沿着跑道跑了5圈,她跑了多少千米?
23.明明从家出发去外婆家,他平均每小时大约走4千米。1小时后,他走的比他家到外婆家的距离的一半还多1千米,明明家与外婆家相距大约多少千米?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人教版2024-2025学年三年级数学上册专题提升
第三单元专练篇·04:长度单位与实际应用
一、填空题。
1.一根木材长4米,第一次锯掉6分米,第二次锯掉4分米,现在这根木材比原来短了( )米。
【答案】1
【分析】1米=10分米,两次一共锯了多少,则现在就比原来短了多少;因此先用加法计算出第一次和第二次锯的总长度,然后再将单位换算成米即可。
【详解】6+4=10(分米)
10分米=1米
现在这根木材比原来短了1米。
2.“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出自诗仙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唐代的三千尺相当于现在的( )米。(注:唐代一尺大约相当于现在的3分米)
【答案】900
【分析】一尺大约相当于现在的3分米,三千尺乘3,即可算出唐代的三千尺相当于现在的几分米。再根据1米=10分米进行单位换算即可。
【详解】3×3000=9000(分米)
9000分米=900米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出自诗仙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唐代的三千尺相当于现在的900米。(注:唐代一尺大约相当于现在的3分米)
3.一根木材长2米,把它截成同样长的小段,一共截了4次,每段长( )分米。
【答案】4
【分析】截断一次,则木材变为2段,两次变为3段,同理可得出截4次,原木材变为5段,每段长度相同,用总长度除以段数就等于每段的长度,应结合1米=10分米进行换算,据此解答。
【详解】2米=20分米
20÷5=4(分米)
所以截了4次后,每段木材的长度是4分米。
【点睛】明确截断后木材的段数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4.把4米长的绳子对折3次,每段长( )分米。
【答案】5
【分析】根据1米=10分米,先把米换算成分米;把绳子对折3次,则把这根绳子平均分成8段,再用绳子的长度除以段数即可求出每段的具体长度;据此解答。
【详解】1米=10分米,4米=40分米
40÷8=5(分米)
因此每段长5分米。
5.一根铅笔长10厘米6毫米,用去了6毫米,还剩( )厘米。
【答案】10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用铅笔的长度减去用去的长度即等于还剩下的长度,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10厘米6毫米-6毫米=10厘米
一根铅笔长10厘米6毫米,用去了6毫米,还剩10厘米。
6.跑道一圈长400米,欢欢每天早上跑2千米,欢欢每天跑( )圈。
【答案】5
【分析】1千米=1000米。由题意得,可以先把2千米转化为2000米,然后再想几个400米是2000米,那么就对应跑道的几圈。
【详解】2千米=2000米,
2000米里面有5个400米
故跑道一圈长400米,欢欢每天早上跑2千米,欢欢每天跑5圈。
7.周末,刘老师去体育场晨跑,体育场环形跑道一圈的长度是400米,刘老师围着环形跑道跑了2圈,还差( )米是1千米。
【答案】200
【分析】体育场环形跑道一圈的长度乘跑的圈数,即可算出刘老师跑了(400×2)米。1千米=1000米,用1000米减去刘老师跑的米数,即可算出还差几米是1千米。
【详解】400×2=800(米)
1千米=1000米
1000-800=200(米)
周末,刘老师去体育场晨跑,体育场环形跑道一圈的长度是400米,刘老师围着环形跑道跑了2圈,还差(200)米是1千米。
8.丽丽家距学校360米,他从家到学校,再回家一共要走( )米,还差( )米就是1千米。
【答案】 720 280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丽丽从家到学校再回家,一共要走2个360米,依此计算出一共要走的路程和,1千米=1000米,然后用1000米减丽丽走的路程之和即可,依此解答。
【详解】360+360=720(米)
1千米=1000米
1000-720=280(米)
再回家一共要走720米,还差280米就是1千米。
9.实验小学跑道每圈长250米,小明跑2圈是( )米,再跑( )圈是1千米。
【答案】 500 2
【分析】根据题意,用每圈的长度乘2,计算出小明跑2圈是多少米,1千米=1000米,再用1000米减去2圈的长度之和,即可计算出再跑多少米是1千米,最后计算出还需要跑几圈。
【详解】250×2=500(米)
1千米=1000米
1000-500=500(米)
500米还需要跑2圈。
小明跑2圈是500米,再跑2圈是1千米。
10.王老师扫码解锁了一辆共享电动车,从家出发去学校;手机上显示可以骑4500米,他家距离学校五千米,李老师还需要步行( )米才能到学校。
【答案】500
【分析】1千米=1000米,据此将王老师家到学校的距离换算成米,再减去共享电动车可骑行路程,求出李老师还需要步行的路程。
【详解】5千米=5000米
5000-4500=500(米)
李老师还需要步行500米才能到学校。
二、解答题。
11.用一根绳子测量电线杆一周的长度,绕杆两周绳子还余60厘米,再绕杆一周,绳子还余40厘米,这根绳子长多少厘米?
【答案】100厘米
【分析】绕杆两周绳子还余60厘米,再绕杆一周,绳子还余40厘米,那么绳子绕一周的长度是60-40=20厘米,绕杆两周绳子还余60厘米,则一周长×2+60是绳子的长。
【详解】60-40=20(厘米)
20×2=40(厘米)
40+60=100(厘米)
答:这根绳子长100厘米。
12.爸爸用一根3米长的竹竿测量一个水池的水深,竹竿探到池底时,露出水面的部分是6分米,插入淤泥中的部分是20厘米,这个池塘的水有多深?
【答案】22分米
【分析】求池塘的水有多深,根据减法的意义,竹竿的总长度-露出水面的长度-插入淤泥中的长度=水深,计算时根据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换算单位再计算。
【详解】1米=10分米,则3米=30分米;1分米=10厘米,即20厘米=2分米。
30-6-2=22(分米)
答:这个池塘的水有22分米深。
13.赵师傅是一位电工师傅,他有一捆电线,第一次用去了165分米,第二次用去了275分米,剩下的电线刚好剪成6段,每段长25分米。赵师傅的这捆电线原来长多少米?
【答案】59米
【分析】根据题意,剩下的长度=6×25,再加上第一次和第二次减去的长度,再根据1米=10分米,除以进率将分米换算为米,即可解答。
【详解】6×25+165+275
=150+165+275
=315+275
=590(分米)
590分米=59米
答:赵师傅的这捆电线原来长59米。
14.小梅用一根1米长的丝带跟着奶奶学做中国结,小梅先剪去35厘米,又剪去2分米,这根1米长的丝带还剩多少厘米?
【答案】45厘米
【分析】要求数的单位是厘米,首先将单位统一成厘米,1米=10分米=100厘米;求剩余丝带的长度只需要用丝带原来的长度减去剪去的长度即可。
【详解】1米=10分米=100厘米
2分米=20厘米
100-35-20
=65-20
=45(厘米)
答:这根1米长的丝带还剩45厘米。
15.把一根4米长的绳子,剪成同样长的8段,每段长几分米?
【答案】5分米
【分析】首先根据1米=10分米,把4米化成分米数;然后用40除以8,即可求出每段长几分米。
【详解】4米=40分米
40÷8=5(分米)
答:每段长5分米。
16.小红把一根2米长的铁丝剪成同样长的小段,一共剪了4次,每段铁丝长多少分米?
【答案】4分米
【分析】根据1米=10分米,先进行单位换算,将2米换算成20分米,因为剪一次会出来2段,所以剪4次会出来5段,然后再将20平均分成5份,用除法计算。
【详解】2米=20分米
20÷(4+1)
=20÷5
=4(分米)
答:每段铁丝长4分米。
【点睛】本题考查表内除法的计算及应用,解答此题要明确剪的段数和剪的次数之间的关系。
17.有一根木条长4米8分米,锯成8分米小段,需要锯几次?
【答案】5次
【分析】根据题意,木条长4米8分米,换算成分米作单位是48分米;用48除以8,可以求出锯成的段数,那么锯成的段数减去1,就是要锯的次数。
【详解】4米8分米=48分米
48÷8=6(段)
6-1=5(次)
答:需要锯5次。
【点睛】此题关键是明确:锯的次数比锯的段数少1。
18.做核酸检测用的棉签长15厘米,医护人员折去需要检测的部分25毫米。剩下的棉签还有多长?
【答案】125毫米
【分析】根据1厘米=10毫米,统一单位后,再相减即可解答。
【详解】15厘米=150毫米
150-25=125(毫米)
答:剩下的棉签还有125毫米长。
【点睛】熟练掌握长度单位的换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9.美工课上,黄老师拿来一根1米长的彩带,先剪下4分米做成月亮,还剩下多长?又剪下50厘米做成云朵,这时彩带还有多长?
【答案】6分米;10厘米
【分析】1米=10分米,先将彩带的长度换算成分米,再减去做月亮用去彩带长度,求出还剩下彩带长度。1分米=10厘米,据此将还剩下彩带长度换算成厘米,再减去做云朵用去彩带长度,求出这时彩带的长度。
【详解】1米=10分米
10-4=6(分米)
6分米=60厘米
60-50=10(厘米)
答:还剩下6分米。这时彩带还有10厘米。
【点睛】本题考查长度单位的换算,关键是熟记各个单位间的进率。
20.从学校到小明家3千米,从学校到小华家600米,小明和小华放学回家谁走的远,远多少米?
【答案】小明;远2400米
【分析】1千米=1000米,3千米就是3个1000米,也就是3000米;先比较3000与600的大小,然后用较大数减去较小数,即可得到远多少米。
【详解】3千米=3000米
3000>600
3000-600=2400(米)
答:小明和小华放学回家小明走得远,远2400米。
【点睛】考查了千米和米的换算及比较,需要熟悉其中的进率。
21.聪聪家距学校500米,他每天中午回家吃饭,他每天上学放学一共要走多少千米?
【答案】2千米
【分析】聪聪早上从家到学校,中午放学回家,然后中午从家去学,最后下午放学回家,这样聪聪走了4个从家到学校的路程,也就是他一天一共要走4个500米,把4个500米相加即可求解,然后转化单位即可。
【详解】
2000米=2千米
答:聪聪每天上学放学一共要走2千米。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先找到聪聪需要走多少个500米,然后相加即可,注意长度单位的变化。
22.操场跑道一圈有400米,小红沿着跑道跑了5圈,她跑了多少千米?
【答案】2千米
【分析】一圈400米,5圈就是5个400米,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用5×400即可求解总长度,然后根据1千米=1000米,换算单位,据此解答。
【详解】400×5=2000(米)=2(千米)
答:她跑了2千米.
【点睛】本题考查乘法的应用和千米的换算,掌握单位间的进率是解题的关键。
23.明明从家出发去外婆家,他平均每小时大约走4千米。1小时后,他走的比他家到外婆家的距离的一半还多1千米,明明家与外婆家相距大约多少千米?
【答案】6千米
【分析】先用乘法计算出1小时所走的路程,再减去1千米,就是去外婆家路程的一半,要计算全程,用一半的路程再乘2即可,据此解答。
【详解】
答:明明家与外婆家相距大约6千米。
【点睛】本题考查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应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