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
【教材解读】
《湖心亭看雪》是部编本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文言文,该单元的主题是寻自然美景,品山水情思。张岱的这篇作品最能代表其精神的冰雪气质,以及国破家亡后前朝遗民回顾往事的沧桑沉痛心境。本文属于回忆性的山水小品,是整个义务教育阶段教材选编中唯一的一篇。文章语言朴实淡雅,意蕴丰富,作者用白描手法,寥寥数语描绘西湖雪夜图景,营造了空灵寂寥苍茫的意境,抒发了对西湖这一精神、情感家园的痴情。亭中偶遇的记叙,删繁就简,在答非所问的矛盾中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教学这篇文章,一定要将其放置在作者生命体验的整个过程中来阅读,抓住回忆性散文“昔我”“今我”的双重视角,在语言文字的咂摸和知人论世的教学融合中,提高学生审美体验、理解和鉴赏能力,激发灵性、陶冶情操,实现深度学习。
【学情分析】
对于九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在文言文学习方面有了一定的知识和方法积累,能阅读较为浅显的文言文,形成了借助注释理解文章的习惯。但阅读停留在文字信息上,未能深入融入文本意境中,与作者产生深度共鸣。《湖心亭看雪》属于回忆性山水小品,篇幅短小,文字朴实无华却空灵深邃,学生在内容理解方面问题较小,通过课下注释、小组合作等方式就能把握文章内容。因此在教学中要给予学生阅读空间,以预习的形式安排学生自主阅读,感知文章大意,解决重难点字词的理解。教师在课堂上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品味白描手法营造的空灵邈远冰雪世界,体会作者超凡脱俗、遗世独立的精神气质和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艺术境界,同时,抓取矛盾处以知人论世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浅显文字背后寄寓的情思。
【设计思路】
基于课程目标,构建“情境+体验+评价”教学活动体系,以意义、深度学习践行传统文化教学理念。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相关要求为指导,引导学生“发展思维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形成自觉的审美意识,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积淀丰厚的文化底蕴”。因此,课堂从“识人”引出文本,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感知文本信息,发挥想象,品读意境和画面,体会白描手法所创造的审美艺术意境。抓住叙事部分矛盾地方,借助回忆性散文“今我”视角,理解张岱经过岁月淘洗仍然记得大明“金陵”的深情。文与人在此深度融合,作品情感内蕴得以挖掘。整个课堂教学以深度体验和浸润的方式推动,充分发挥文本情境、师生对话情境价值,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提高其审美鉴赏能力。
【核心目标】
1.品痴情,感受作者对西湖雪景、物我合一之境的沉醉,体味白描对营造空灵寂寥的冰雪意境的作用,体会深沉的故国之思。
2.识痴人,通过写景叙事感悟张岱超凡脱俗的精神世界。
【重难点】
1.品痴情,感受作者对西湖雪景、物我合一之境的沉醉,体味白描对营造空灵寂寥的冰雪意境的作用,体会深沉的故国之思。
2.识痴人,通过写景叙事感悟张岱超凡脱俗的精神世界。
【资源与工具】
多媒体
【预设过程】
读景语,悟才子雅士之痴——读情语,品天人合一之境——读隐语,体亡国遗民之痛
【方法策略】
1.知世识人,披文入情,“人”“文”并行。
2.创设文本情境、师生对话情境,体验式学习品味审美意境。
【学习评价】
1.点拨引导式评价:围绕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相机对学生进行引导,
抓住疑难点,及时升华总结。
2.文本情境体验评价:注重语言文字品读,强调想象,感性体验和理性
的方法点拨结合,将识人知世引导到读文品情过程。
【作业设计】
阅读《陶庵梦忆》中的其它文章。
【教学过程】
一、知世识人,导新课
1.屏幕出示张岱的有关介绍
师:有这样一个人,他出生在大明,(板书)高祖、曾祖、祖父、父亲做过高官,显赫门第,锦衣玉食,香车宝马;西湖有一大宅——寄园 ,“酣睡十里荷花”;好精舍,好美婢,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此刻,我相信你的脑海中会回旋着一些词语。
生:奢侈。
生:花花公子。
生:富二代。
生:游手好闲。
生:很会玩。
师:今天,我们就跟随这样一位佳公子、大名士,去看看湖心亭的雪,读课题——回首看雪处,痴人意悠悠(第二课时)
【设计意图】读文识人,识人读文,散文阅读应与作者经历、秉性、精神气质融合,这是教学走向深入的前提。开课就给学生作家印象,形象更具体,拉近了与作者的距离,也拉近与文本的距离,同时让后续的学习理解有一定的情境附着,做足铺垫,激发学习兴趣。
二、“看”字回索,通文意
1.有感情朗读课文,在第一课时学习基础上,读准字音,读出韵味。
师:作者看到了什么?
生:天、云、山水、亭中人。
师:如果第一段概括为“描西湖雪景”,第二段概括为——
生:记亭中偶遇。
师:看来,文章写的是回忆多年前湖心亭看雪的经历。
【设计意图】抓“标题”关键词——“看”切入内容,删繁就简,直奔文意感知目的,从文章段落结构入手,对零散的信息进行归纳,提供支架,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三、披文知世,读痴心
(一)读景语,悟才子名士之雅
1.特别的“看雪”
师:别人看雪,选良辰吉日,邀三五好友,有说有笑,张岱看雪与常人有何不同?
生:大雪覆盖多日后,冰天雪地,人鸟声俱绝的环境。
师:不求热闹。
生:“更定”时分,即晚上八点左右去赏雪。
师:选择夜色蒙蒙之时。那个词表明是晚上?
生:课下注释的“更定”。
师:关注注释,是学习的有心人。
生:只身一人,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
师:你确定他是一个人?
生:还有舟子跟随。
师:我们来推演一下,舟子和张岱在出发前的对话。用屏幕上的语句进行模拟。
学生演,展示。
生:公子呀,是日更定矣,天色已晚,还很寒冷,我们还是不要去吧!
生:舟子呀,是日更定矣,有何关系,湖心亭有不一样的美等待我去发现呀!
师:语气、语调、表情间展现了表演的天赋,而且配合很默契。
很明显,张岱和舟子不是同一类人呀,所以他说是——
生:独往湖心亭看雪。
师:明知天色已晚,但仍然前行,这样的坚持蕴含在哪个字间?
生:矣。
师:这样的语感敏锐、细腻。请大家将“矣”的味道带进去拖长音调读一读。
师: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张岱?
生:我读到一个超凡脱俗的张岱。
师:我们向他一样用完整的句子表达。
生:我读到一个闲情雅致的张岱。
生:我读到一个清高孤傲的张岱。
生:我读到一个特立独行的张岱。
某学生无语。
师:孩子,别人说过的你也可以表达,有时语言就是用来重复的,只要它是你心中所想就行。
2.看特别的雪
师:超凡脱俗、孤傲绝尘的张岱会看见怎样特别的雪景呢?学生从文中勾画并朗读。
生: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教师深情朗读。(背景音乐)
师: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边。大雪接连下了多天,这一天晚上八点左右,我撑着一叶小舟,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独往湖心亭看雪。你听——
生:湖中的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
生:只听到呼呼的风声。
生:雪花簌簌地落下。
师:“簌簌”的雪花落满了整个世界。
你看——
生:(湖面上)冰花一片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天光湖色全是白皑皑的。湖上影子。只有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师:所以,张岱看雪, 看的是——
生:迷蒙
师:你进入了张岱的冰雪世界。
生:渺远
生:朦胧
生:遗世独立
师:你懂张岱。
生:空灵
师:多么诗意的语言。
生:苍茫
生:空旷
生:广阔
生:静谧
师:你又从听觉上融进了这幅画卷。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悟此次出游的独特之处,体会张岱超凡脱俗、清高孤傲的秉性气质;把握文章情感内核,抓文眼进行提纲挈领教学,将零散碎片信息进行整合,为结构化教学定标;聚焦景语,发挥想象,在文本情境中融入学习、生活体验,于师生深入式对话中体会意境之美。
(二)读“情”语,品天人合一之境
1.看“与”字,品浑茫之境
师:张岱看雪景,看到了——
生: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师:文言文讲求精练、简洁,这个“与”字太繁琐,我删掉,可以吗?
生:“天与云与山与水”将天、云、山、水全都包罗在视野之中,天地成了一个整体,浑茫一片。
教师加入手势朗读。
师:你发现什么?
生:“与”是视线的缓慢游移,从上到下再到整体,白茫茫世界浑然难辨,沆砀一气,给人一种身处天地之间依稀渺远、苍茫、孤独之感。
师:把视角缓慢移动、天地浑然一体的感觉读一读。
2.看介词,品微影淡景
师:像这样很有意味的用词还有哪些?
生:“一”,景物之单一,颜色之单一,似乎天地间就是一个整体。
生:还有“痕”“点”“芥”“粒”等量词。
师:我们找一组词对比一下,品读原词有什么妙处。可任选一组。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条、湖心亭一座,与余舟一艘、舟中人两三个而已。
生:“条”显得长堤很醒目,而“痕”表现了雪之大,掩埋了长堤,只剩下若有若无的影子。
生:“点”写出了雪景中湖心亭的小,而“座”就很大。
师:天地之大,亭子之微。
生:“芥”写出了舟的轻和小,而艘就很大,很生硬,不灵动。
师:你的品读很深入,很专业。
生:“粒”写出了人的微小,天地的广阔。“个”不能体现。
师:四位同学的发言有什么共同之处?你来评价一下?
生:都表现景物之微小,天地之广阔。
师:咱们班的同学不仅品读的能力了得,而且评价概括的功夫也让人佩服。这是一个高水平的概括。白茫茫的雪景为底色,几个淡黑的影子隐约其间,这就像一幅——
生:水墨画。
3.看白描,品手法之妙
师:这种寥寥几笔就勾勒一幅画的手法在文学上叫做“白描”。
读概念。
师:微影淡景,营造出空灵的意境。
4.看“舟中人”,品落点之意
师:我们跟随张岱从天上云看到地上山水,还看到了远处的长堤、湖心亭,还看到自己的舟船,最后看到了“我”。此时的张岱眼里的自己是——
生:“舟中人两三粒”。
师:身处的天地是——
生:“上下一白”。
师:看着看着,把自己——
生:把自己看进去了。
师:你读懂了张岱此刻的心境。张岱既是看雪者,亦是——
生:画中人。
师:所以他看得仅仅是雪吗?
生:情境交融。
生:物我相忘。
师:如果我给你再提供一个词——天人合一,你会用——?
因为天地之浩渺,所以人显得微小。因为人之微邈,所以显得天地之苍茫。“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人只是茫茫雪雾世界的一点影子,只是淼淼沧海中的一粒粟米,这是张岱眼里的世界,他并没有把自己和这片雪世界割裂开来,而是化身为其中的一个部分,表达容身其间的感受,这就是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细品词句,抓关键词“与”字体会天地浑然一体的阔大境界,从炼字中再入文本情境;抓独特的表达,进行对比阅读,凸显景物特征,从句式和用词中再入文本情境;明确白描手法,深化学生前两个环节的理解,积累写作手法常识;由观物到观“我”,引导学生理解此时的“我”与自然景物的关系,体会张岱所痴迷的天人合一、物我相融的艺术境界。
(三)读隐语,体亡国遗民之痛
1.看人事,识其真
师:除了写景,文章还写了和金陵人的偶遇。遇见金陵人,作者心情怎样?
生:很开心,和人家喝酒,酒逢知己千杯少。
师:“强饮三大白”中“强”是什么意思?
生:尽力。
师补充《张东谷好酒》:余家自太仆公称豪饮,后竟失传。余父余叔不能饮一蠡壳(贝壳)。
《张东谷好酒》:一簋(guǐ 古代盛食物的器具)进,兄弟争啖之立尽,饱即自去,终席未尝举杯。有客在,不待客辞,亦即自去。
师:“而别”的主语是?
生:张岱。
师:按常理,酒逢知己,应把酒言欢,聊他个通宵达旦,但张岱兴致来了就豪饮,兴致尽了就挥一挥衣袖,转身离开。金陵人望着他的背影,可能会这样说——
生:湖中焉得更有此特立独行之人!
生:湖中焉得更有此不拘凡俗之人!
生:湖中焉得更有此超凡脱俗之人!
生:湖中焉得更有此旷达和洒脱之人!
2.探隐语,悟情思
师:喜逢知己,应有万千话可聊,如姓名、家庭住址、婚姻、工作、兴趣爱好等,多年后却只有一句答非所问的话:“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为何只记得来自“金陵”?
生:金陵是明朝最早定都的地方。
师:金陵即南京,乃六朝故都,明太祖当初也建都于此,迁都北京后,金陵仍为南方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明亡后南明王朝又建都于此。
张岱时隔多年后写下这篇文章,此时明朝已亡。“金陵”一词,对于张岱,不仅是一个地理名词,更是一个盘踞在心中的沉重、哀伤的历史符号。
张岱看雪,是对 的回望。
生:家。
生:故国。
生:大明王朝。
师:当承载着张岱半生繁华的明朝逝去的时候,故都“金陵”一词也就成了张岱心中的永恒伤痛。多年后的张岱,可能什么也记不得了,但那个大明王朝的“金陵”却被答非所问的提及,话语云淡风轻,但创深痛剧。张岱对两人来自“金陵”这一信息的确定,与其说是记忆的真实,不如说是内心的执着和痴迷。
你们读懂了答非所问中隐含的密码。
3.说痴人,忆痴梦
师:此时的张岱是一个怎样的处境呢?
“然瓶粟屡罄(空),不能举火,始知首阳二老,直头饿死,不食周粟,还是后人妆点语也。”(《陶庵梦忆·序》)
陶庵国破家亡,无所归止。披发入山,駴駴(hài)为野人。故旧见之,如毒药猛兽,愕窒不敢与接。(《陶庵梦忆·序》)
及余家之寄园,一带湖庄,仅存瓦砾。则是余梦中所有者,反为西湖所无。及至断桥一望,凡昔日之歌楼舞榭,弱柳夭桃,如洪水淹没,百不存一矣。
(《西湖梦寻·序》)
师:甲申之变,国破家亡,社稷易主,今昔对比,恍如隔世。张岱情郁于中,感时伤怀,“劳碌半生,皆成梦幻”“回首二十年前,真如隔世”(《自为墓志铭》)。昔日的繁华不在,当年的西湖不在,风花雪月,闲情雅致不在,故人不在,金陵不在,大明王朝不在,只有一个叫陶庵的痴人说梦罢了。再读这篇文章,再回看记忆中的这场雪,你还体会到什么?(擦掉已经板书的内容,写下“梦”。)
生:沉痛。
生:沧桑。
师:带着这些感受,感情朗读。播放音乐。
【设计意图】
品词酌句,从“强”字中读出人物性情,体会作者兴来而饮、兴尽辄去的超凡脱俗、随性洒脱;抓记叙中的矛盾处,解码“隐语”背后情思,从文到人到世,搭齐支架,触发学生对文本丰厚内蕴的体验;以读收束课堂,升华学生品读体验,让感悟在朗读中延续和生长。
作业布置,续痴情
课下阅读张岱的《陶庵梦忆》等作品,分享交流。
五、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