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或
课前检测
地理飞花令
规则:老师说一个关键词,学生说出知识清单上的相关知识点。
关键词:
贵州以桥代路
贵安新区
核心素养
区域认知:结合材料,能够辨识给定区域内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和特点。
综合思维:通过材料阅读和案例分析,辨识环境问题的概念和类型,并能对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危害进行分析。
地理实践力:通过分析材料或社会调查,认识区域发展中存在的环境问题及产生原因。
人地协调观:对于给定的地理事象,能够辨识人类活动影响地理环境的主要方式,以及出现的人地关系问题,说明人地协调发展和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重要性。
学习目标
1.结合实例,归纳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2.正确认识环境问题的实质,增强人地协调发展的理念。
课程标准
运用资料,归纳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自主学习,力争上游
大家阅读教材P117-124,完成学案上自主学习。
问题1:结合课本内容,梳理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的类型、成因。
问题2:联系生活实际,选取某一环境问题谈谈它带来的危害。
情境1:明清时期的贵州仍属地广人稀之地,这时在贵州山区盛行刀耕火种。刀耕火种是一种粗放的农业经营方式,两三年后必须“易土而耕”,需要不断更换和扩大耕地,毁坏了大量树木、灌木及草丛。然而,当时“天人合一”的思想居于主导地位,民间颇重保护“风水”,在乡规民约中大都有禁止滥砍乱伐的规定,有远见的地方官吏也提倡植树造林,一时民间植树之风盛行。
这一时期人和环境关系相对和谐。(2分)这时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是粗放的农业方式造成生态破坏。(2分)环境问题相对不严重,因为人口稀少,生产力落后,民间朴素的人地思想,有助于对植被进行恢复和保护。(2分)
结合情境材料分析这一时期该地区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探究这一时期环境问题是否严重。(6分)
3:00
2:59
2:58
2:57
2:56
2:55
2:54
2:53
2:52
2:51
2:50
2:49
2:48
2:47
2:46
2:45
2:44
2:43
2:42
2:41
2:40
2:39
2:38
2:37
2:36
2:35
2:34
2:33
2:32
2:31
2:30
2:29
2:28
2:27
2:26
2:25
2:24
2:23
2:22
2:21
2:20
2:19
2:18
2:17
2:16
2:15
2:14
2:13
2:12
2:11
2:10
2:09
2:08
2:07
2:06
2:05
2:04
2:03
2:02
2:01
2:00
1:59
1:58
1:57
1:56
1:55
1:54
1:53
1:52
1:51
1:50
1:49
1:48
1:47
1:46
1:45
1:44
1:43
1:42
1:41
1:40
1:39
1:38
1:37
1:36
1:35
1:34
1:33
1:32
1:31
1:30
1:29
1:28
1:27
1:26
1:25
1:24
1:23
1:22
1:21
1:20
1:19
1:18
1:17
1:16
1:15
1:14
1:13
1:12
1:11
1:10
1:09
1:08
1:07
1:06
1:05
1:04
1:03
1:02
1:01
1:00
0:59
0:58
0:57
0:56
0:55
0:54
0:53
0:52
0:51
0:50
0:49
0:48
0:47
0:46
0:45
0:44
0:43
0:42
0:41
0:40
0:39
0:38
0:37
0:36
0:35
0:34
0:33
0:32
0:31
0:30
0:29
0:28
0:27
0:26
0:25
0:24
0:23
0:22
0:21
0:20
0:19
0:18
0:17
0:16
0:15
0:14
0:13
0:12
0:11
0:10
0:09
0:08
0:07
0:06
0:05
0:04
0:03
0:02
0:01
0:00
合作探究
情境2:近代以来,贵州人口有较大增长。因为农耕方式落后,亩产量低,解决吃粮问题的主要途径就是扩大耕地,于是从山脚开荒至山上,水土流失日趋严重。诸种原因导致贵州森林覆盖率急剧下降,暴雨之后往往易引起山洪暴发、山体滑坡,低洼之地则易积水成涝。
情境3:贵州山区铜、铅、汞等有色金属矿丰富,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大规模开采。由于生产条件不佳,当时矿产开发中普遍存在采富弃贫、滥采乱挖等现象,造成资源损失和浪费。对生态环境产生较大破坏作用,对矿区及其周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主要矿山多为井下开采,极易造成矿区地下水位下降或枯竭。
结合情境材料与所学知识,分析贵州在近代以来不同的人类生产活动可能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
3:00
2:59
2:58
2:57
2:56
2:55
2:54
2:53
2:52
2:51
2:50
2:49
2:48
2:47
2:46
2:45
2:44
2:43
2:42
2:41
2:40
2:39
2:38
2:37
2:36
2:35
2:34
2:33
2:32
2:31
2:30
2:29
2:28
2:27
2:26
2:25
2:24
2:23
2:22
2:21
2:20
2:19
2:18
2:17
2:16
2:15
2:14
2:13
2:12
2:11
2:10
2:09
2:08
2:07
2:06
2:05
2:04
2:03
2:02
2:01
2:00
1:59
1:58
1:57
1:56
1:55
1:54
1:53
1:52
1:51
1:50
1:49
1:48
1:47
1:46
1:45
1:44
1:43
1:42
1:41
1:40
1:39
1:38
1:37
1:36
1:35
1:34
1:33
1:32
1:31
1:30
1:29
1:28
1:27
1:26
1:25
1:24
1:23
1:22
1:21
1:20
1:19
1:18
1:17
1:16
1:15
1:14
1:13
1:12
1:11
1:10
1:09
1:08
1:07
1:06
1:05
1:04
1:03
1:02
1:01
1:00
0:59
0:58
0:57
0:56
0:55
0:54
0:53
0:52
0:51
0:50
0:49
0:48
0:47
0:46
0:45
0:44
0:43
0:42
0:41
0:40
0:39
0:38
0:37
0:36
0:35
0:34
0:33
0:32
0:31
0:30
0:29
0:28
0:27
0:26
0:25
0:24
0:23
0:22
0:21
0:20
0:19
0:18
0:17
0:16
0:15
0:14
0:13
0:12
0:11
0:10
0:09
0:08
0:07
0:06
0:05
0:04
0:03
0:02
0:01
0:00
合作探究
情境2:近代以来,贵州人口有较大增长。因为农耕方式落后,亩产量低,解决吃粮问题的主要途径就是扩大耕地,于是从山脚开荒至山上,水土流失日趋严重。诸种原因导致贵州森林覆盖率急剧下降,暴雨之后往往易引起山洪暴发、山体滑坡,低洼之地则易积水成涝。
情境3:贵州山区铜、铅、汞等有色金属矿丰富,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大规模开采。由于生产条件不佳,当时矿产开发中普遍存在采富弃贫、滥采乱挖等现象,造成资源损失和浪费。对生态环境产生较大破坏作用,对矿区及其周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主要矿山多为井下开采,极易造成矿区地下水位下降或枯竭。
结合情境材料与所学知识,分析贵州在近代以来不同的人类生产活动可能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
3:00
2:59
2:58
2:57
2:56
2:55
2:54
2:53
2:52
2:51
2:50
2:49
2:48
2:47
2:46
2:45
2:44
2:43
2:42
2:41
2:40
2:39
2:38
2:37
2:36
2:35
2:34
2:33
2:32
2:31
2:30
2:29
2:28
2:27
2:26
2:25
2:24
2:23
2:22
2:21
2:20
2:19
2:18
2:17
2:16
2:15
2:14
2:13
2:12
2:11
2:10
2:09
2:08
2:07
2:06
2:05
2:04
2:03
2:02
2:01
2:00
1:59
1:58
1:57
1:56
1:55
1:54
1:53
1:52
1:51
1:50
1:49
1:48
1:47
1:46
1:45
1:44
1:43
1:42
1:41
1:40
1:39
1:38
1:37
1:36
1:35
1:34
1:33
1:32
1:31
1:30
1:29
1:28
1:27
1:26
1:25
1:24
1:23
1:22
1:21
1:20
1:19
1:18
1:17
1:16
1:15
1:14
1:13
1:12
1:11
1:10
1:09
1:08
1:07
1:06
1:05
1:04
1:03
1:02
1:01
1:00
0:59
0:58
0:57
0:56
0:55
0:54
0:53
0:52
0:51
0:50
0:49
0:48
0:47
0:46
0:45
0:44
0:43
0:42
0:41
0:40
0:39
0:38
0:37
0:36
0:35
0:34
0:33
0:32
0:31
0:30
0:29
0:28
0:27
0:26
0:25
0:24
0:23
0:22
0:21
0:20
0:19
0:18
0:17
0:16
0:15
0:14
0:13
0:12
0:11
0:10
0:09
0:08
0:07
0:06
0:05
0:04
0:03
0:02
0:01
0:00
合作探究
短缺
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人类社会
环境
环境
物质
能量
废弃物
索取>再生
排放>自净
资源短缺
生态破坏
环境污染
让课堂绽放魅力 · 同课异构
2013年12月31日贵阳电厂240米烟囱成功爆破
右图为经过退耕治理后的七星关区田坎乡陡坡开荒地生态得以恢复(2013年4月25日摄)。
从“八五”开始,贵州在世人还不知道石漠化为何物的时候就开始了喀斯特石漠化的生态治理工作。
2001年,贵州余庆县率先开展“四在农家”创建活动,让农村与城市一道进行生态文明建设。
2007年,贵州省第十次党代会提出实施“环境立省”发展战略,将该战略列为五大发展战略的首位。
2009年开始,贵州省每年在贵阳举行国际性论坛“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广邀全世界的知名学者和政要参会,共同探讨生态文明建设。
2013年,贵州省委提出贵州的发展,就是要守住发展的底线和生态的底线。
2016年,贵州省党代会提出“大生态” 的理念,在贵州发展进程中坚持“多彩贵州”,拒绝污染,牢牢守住山青、天蓝、水清、地洁四条生态底线。
2022年,《国务院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国发〔2022〕2号)出台,赋予贵州“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的战略定位,确定了贵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新的历史坐标。
……
1.两地区的城市大气PM2.5浓度一般在10时以后下降,其主要原因是 ( )
A.户外活动减少,利于污染物沉降
B.降水频率增加,有利于空气净化
C.热岛效应增强,利于污染物扩散
D.汽车流量减少,尾气排放量减少
2.华东地区大部分时段大气SO2浓度低于东北地区,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
A.能源结构 B.人口密度
C.资源条件 D.出行方式
A
C
链接高考
课后作业:
调查家乡存在的环境问题,分析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可行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