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4-2025学年三年级数学上册专题提升第三单元测量·思维素养篇【从课内到奥数】(原卷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2024-2025学年三年级数学上册专题提升第三单元测量·思维素养篇【从课内到奥数】(原卷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43.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9-18 20:19: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目 录
【课内精选一】毫米和分米的认识(一) 3
【课内精选二】毫米和分米的认识(二) 3
【课内精选三】米和千米的认识 4
【课内精选四】千克和吨的认识 5
【奥数拓展一】毫米和分米的应用(一) 6
【奥数拓展二】毫米和分米的应用(二) 6
【奥数拓展三】米和千米的认识 7
【奥数拓展四】千克和吨的应用(一) 8
【奥数拓展五】千克和吨的应用(二) 8
人教版2024-2025学年三年级数学上册专题提升
第三单元测量·思维素养篇【从课内到奥数】
【课内精选一】毫米和分米的认识(一)。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1)一栋楼高60( )。
(2)一支铅笔长18( )。
(3)一张信用卡厚约1( )。
(4)2本三年级数学书厚约12( )。
(5)东东跳远大约跳了12( )。
【专项训练】
1.先判断下面哪个图形是正方形,再量一量,看你判断得是否正确。
2.一把折断的尺子,只有1、3、5、9这4个刻度,用这把尺子可以量出哪些长度?
3.一把折断的尺子,除0刻度外,只有2、4、7这3个刻度,用这把尺子可以量出哪些长度?
【课内精选二】毫米和分米的认识(二)。
明明身高90厘米,他再长( )厘米就正好是1米高了;玲玲比明明矮1分米,玲玲身高是( )厘米。
【专项训练】
1.晓晓测量一张桌子的长是1米6厘米,合( )厘米。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4米=( )厘米 60毫米=( )厘米
36毫米+44毫米=( )厘米 2米-2分米=( )分米
250分米+360分米=( )米 72毫米-6厘米=( )毫米
3.把10张卡片摞起来大约厚5毫米,100张这样的卡片,摞起来大约厚( )毫米,就是( )厘米。
【课内精选三】米和千米的认识。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 )、厘米、( )、米、千米(按从小到大的顺序),从闽清到福州的路程约50( ),乘大巴车大约要1( )到达。
【专项训练】
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长度单位。
(1)小红每分钟步行50( )。
(2)小轿车每小时可以行驶70( )。
(3)一张课桌高约70( )。
(4)一架飞机每小时飞行800( )。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5020米=( )千米( )米 30米=( )分米
1米2分米=( )分米 86分米=( )米( )分米
3分米-25厘米=( )厘米 1米+78厘米=( )厘米
24分米+26分米=( )米 6000米+3千米=( )千米
3.估一估,从你家到学校有多远?
李同学:1分钟大约走100米,走了20分钟,约2千米。
王同学:走2步大约1米,从家到学校我走了1000步,大约500米。
张同学:坐3站公交车,每站约500米,大约1500米。
吴同学:汽车每分约行800米,行10分钟,约8千米。
请你像这样写一写,从家到学校:( )。
【课内精选四】千克和吨的认识。
在( )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1)一根跳绳长约2( )。
(2)一只鸡约重3( )。
(3)明明的身高是150( ),体重是40( )。
(4)一辆货车的载质量大约是5( )。
(5)将5枚1角硬币摞在一起,厚度大约是1( )。
【专项训练】
1.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数,使它们的总质量都是1吨。
( )桶 ( )头 ( )只
2.学校食堂一天要用100千克大米,( )天要用1吨大米。
3.一辆汽车已经装了700千克的货物,再装( )千克货物就装了1吨了。
【奥数拓展一】毫米和分米的应用(一)。
画一段比5厘米短4毫米的线段。
【专项训练】
1.一根绳长6厘米,每10毫米剪一段,一共剪成几段 一共要剪几次
2.一根红绳长7厘米,一根蓝绳长55毫米,若把这两根绳子接在一起,接头处用去 2厘米,那么接成的这根绳长多少
【奥数拓展二】毫米和分米的应用(二)。
小红身高1米30厘米,小芳身高145厘米,小强身高15分米.他们三人的身高 顺序是怎样的
【专项训练】
1.(1)8毫米+23毫米=( )厘米( )毫米。
(2)东东身高80厘米,他再长( )厘米正好是1米。
2.如果A、B、C 3位同学中,A比B高,A比C矮,已知3位同学的身高分别为 125厘米、1米35厘米和14分米,那么 A、B、C三人的身高分别是多少
3. 3位学生,甲身高135厘米,乙比甲高5厘米,丙比乙矮10厘米,丙身高多少厘米
【奥数拓展三】米和千米的认识。
用直线连一连。
【专项训练】
1.叔叔骑摩托车从家到公司办事,每小时36千米,2小时到目的地,办完事后原路返回,他往返共行多少千米
2.小明家离学校3千米,小亮家离学校2200米,两位同学家最远相距多少米 最 近相距多少米
3.小明准备去百货大楼买了礼物送到小红家,他最少要走多少米
【奥数拓展四】千克和吨的应用(一)。
请你来判断。
(1)2个500千克是1吨。( )
(2)6000千克铁比6吨棉花重。( )
(3)一只篮球约重500克。( )
(4)从家到学校的距离为4千克。( )
(5)妈妈从菜场买了2克青菜,炒了一大碗。( )
【专项训练】
1.从果园采下的苹果每筐重25千克,40筐这样的苹果共重多少吨
2.小刚、小华、小英三人体重共97千克,小华和小英体重共67千克,小刚和小华体重共65千克,小华体重为多少千克
3.一筐苹果连筐共重40千克,卖掉一半后连筐重21千克,原来苹果重多少千克 筐重多少千克
【奥数拓展五】千克和吨的应用(二)。
一辆卡车的载质量是2吨,用这辆卡车运3台质量分别为500千克、600千克、 1000千克的机器,能一次运走吗
【专项训练】
1.牛妈妈带着两头小牛要过一座桥,牛妈妈重380千克,两头小牛各重60千克,桥边有个牌子:限重1吨,问:它们能同时过这座桥吗
2.一满桶柴油连桶重120千克,倒去一半柴油后,连桶重70千克,问原来柴油重多少 桶重多少
3.现有1克、2克、4克、8克、16克砝码各1个,在天平上一共可以称出多少种不同质量的物体 (只能在天平一边放砝码)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目 录
【课内精选一】毫米和分米的认识(一) 3
【课内精选二】毫米和分米的认识(二) 6
【课内精选三】米和千米的认识 7
【课内精选四】千克和吨的认识 10
【奥数拓展一】毫米和分米的应用(一) 13
【奥数拓展二】毫米和分米的应用(二) 13
【奥数拓展三】米和千米的认识 14
【奥数拓展四】千克和吨的应用(一) 14
【奥数拓展五】千克和吨的应用(二) 15
人教版2024-2025学年三年级数学上册专题提升
第三单元测量·思维素养篇【从课内到奥数】
【课内精选一】毫米和分米的认识(一)。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1)一栋楼高60( )。
(2)一支铅笔长18( )。
(3)一张信用卡厚约1( )。
(4)2本三年级数学书厚约12( )。
(5)东东跳远大约跳了12( )。
【答案】(1)米/m
(2)厘米/cm
(3)毫米/mm
(4)毫米/mm
(5)分米/dm
【分析】一个二年级学生张开双臂的距离大约是1米,结合数字60,所以楼高60米。
成人指甲盖的宽度大约是1厘米,结合数字18,所以一支铅笔长18厘米。
1张身份证厚度约是1毫米,所以一张信用卡厚约1毫米,2本三年级数学书厚约12毫米。
成年人手掌一扎的长度大概是1分米,结合数字12,东东跳远大约跳了12分米。
【详解】(1)一栋楼高60米。
(2)一支铅笔长18厘米。
(3)一张信用卡厚约1毫米。
(4)2本三年级数学书厚约12毫米。
(5)东东跳远大约跳了12分米。
【专项训练】
1.先判断下面哪个图形是正方形,再量一量,看你判断得是否正确。
【答案】左边第一个是正方形;测量见详解;正确;
【分析】
正方形方方正正的,由四条边围成,且四条边的长度都相等,如图所示:;直尺上1个大格是1厘米,1个小格是1毫米,因此用0刻度线对准线段的首端,再根据线段的末端指向的位置确定线段的长度,依此测量并解答。
【详解】我认为只有第一个是正方形。测量如下:
经过测量,我判断得正确。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对正方形的初步认识,应熟练掌握长度的测量方法。
2.一把折断的尺子,只有1、3、5、9这4个刻度,用这把尺子可以量出哪些长度?
【答案】2分米、4分米、6分米、8分米
【分析】尺子测量长度的方法:
放平尺子:将尺子平放在要测量的物体旁边,确保尺子与物体的测量方向平行。
对齐起点:将尺子的零刻度线与物体的一端对齐。如果尺子的零刻度线磨损不清,可以选择一个清晰的刻度作为起点,然后用测量的读数减去这个刻度值。
读取刻度:视线垂直于尺子的刻度,读取物体另一端所对应的刻度值。注意要读取尺子上与物体末端最接近的刻度线。
当以1分米刻度线为起点,以3分米刻度线为终点,用3减去1,即可量出2分米的长度。
当以1分米刻度线为起点,以5分米刻度线为终点,用5减去1,即可量出4分米的长度。
当以1分米刻度线为起点,以9分米刻度线为终点,用9减去1,即可量出8分米的长度。
当以3分米刻度线为起点,以5分米刻度线为终点,用5减去3,即可量出2分米的长度。
当以3分米刻度线为起点,以9分米刻度线为终点,用9减去3,即可量出6分米的长度。
当以5分米刻度线为起点,以9分米刻度线为终点,用9减去5,即可量出4分米的长度。
【详解】3-1=2(分米)
5-1=4(分米)
9-1=8(分米)
5-3=2(分米)
9-3=6(分米)
9-5=4(分米)
答:用这把尺子可以量出2分米、4分米、6分米、8分米的长度。
3.一把折断的尺子,除0刻度外,只有2、4、7这3个刻度,用这把尺子可以量出哪些长度?
【答案】2分米、3分米、4分米、5分米和7分米
【分析】由题意得,用这把尺子来量长度,可以以刻度0作为起点,也可以以刻度2、刻度4分别作为起点。然后可以用减法算出几种情况下分别可以量出的长度。
【详解】从刻度0开始可以量出2分米、4分米、7分米。
从刻度2开始可以量出:4-2=2(分米)、7-2=5(分米)。
从刻度4开始可以量出:7-4=3(分米)。
答:用这把尺子可以量出的长度有:2分米、3分米、4分米、5分米和7分米。
【课内精选二】毫米和分米的认识(二)。
明明身高90厘米,他再长( )厘米就正好是1米高了;玲玲比明明矮1分米,玲玲身高是( )厘米。
【答案】 10 80
【分析】根据1米=100厘米,1米=10分米,先进行单位换算,再结合题干要求进行解答即可。用1米减去明明的身高,即可得出他再长几厘米就正好是1米;因为玲玲比明明矮1分米,根据减法的意义,用明明的身高减去1分米,即可得出玲玲的身高。
【详解】1米=100厘米
100-90=10(厘米),所以他再长10厘米就正好是1米高了。
1分米=10厘米
90-10=80(厘米),所以玲玲身高是80厘米。
【专项训练】
1.晓晓测量一张桌子的长是1米6厘米,合( )厘米。
【答案】106
【分析】根据1米=100厘米,把1米换算为厘米,再加上6厘米,即可解答。
【详解】1米=100厘米
100+6=106(厘米)
1米6厘米=106厘米
即晓晓测量一张桌子的长是1米6厘米,合106厘米。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4米=( )厘米 60毫米=( )厘米
36毫米+44毫米=( )厘米 2米-2分米=( )分米
250分米+360分米=( )米 72毫米-6厘米=( )毫米
【答案】 400 6 8 18 61 12
【分析】先找出两个量之间的关系,高级单位换算低级单位,用数乘进率即可;低级单位换算高级单位,用数除以进率即可。
长度单位相加先把单位统一后再相加。
【详解】1米=100厘米,4×100=400(厘米),故4米=400厘米;
1厘米=10毫米,60里面有6个10,故60毫米=6厘米;
36毫米+44毫米=80(毫米),80里面有8个10,故36毫米+44毫米=8厘米;
1米=10分米,2×10=20(分米),2米-2分米=20分米-2分米=18分米;
250分米+360分米=610分米=61米;
6×10=60(毫米),72毫米-6厘米=72毫米-60毫米=12毫米。
3.把10张卡片摞起来大约厚5毫米,100张这样的卡片,摞起来大约厚( )毫米,就是( )厘米。
【答案】 50 5
【分析】100里面有10个10,10张卡片摞起来大约厚5毫米,故100张这样的卡片摞起来大约有10个5毫米那么厚,10个5毫米就是50毫米,也就是5厘米。
【详解】由分析得:把10张卡片摞起来大约厚5毫米,100张这样的卡片,摞起来大约厚50毫米,就是5厘米。
【课内精选三】米和千米的认识。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 )、厘米、( )、米、千米(按从小到大的顺序),从闽清到福州的路程约50( ),乘大巴车大约要1( )到达。
【答案】 毫米/mm 分米/dm 千米/km 小时/h
【分析】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根据生活经验,对长度单位、时间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计量从闽清到福州的路程约,结合数据50可知:应用“千米”做单位。大巴车行驶50千米,大约用1小时。
【详解】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按从小到大的顺序),从闽清到福州的路程约50(千米),乘大巴车大约要1(小时)到达。
【点睛】测量较远的距离一般用“千米”作单位,如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用千米作单位,测量较短的距离一般用“米”作单位,如测量房屋的长和宽时用“米”作单位。
【专项训练】
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长度单位。
(1)小红每分钟步行50( )。
(2)小轿车每小时可以行驶70( )。
(3)一张课桌高约70( )。
(4)一架飞机每小时飞行800( )。
【答案】(1)米/m
(2)千米/km
(3)厘米/cm
(4)千米/km
【分析】(1)1步的长度大约是50厘米,步行1分钟所走的路程不是特别长,根据这里的数据50,应选择米作单位合适。
(2)小轿车的速度是比较快的,根据生活常识,结合这里的数据70,应选择千米作单位比较合适。
(3)一张课桌的高度是小于1米的,而1米=100厘米,根据这里的数据70,应选择厘米作单位合适。
(4)飞机的飞行速度比小轿车的速度快的多,根据这里的数据800,应选择千米作单位比较合适。
【详解】(1)小红每分钟步行50米。
(2)小轿车每小时可以行驶70千米。
(3)一张课桌高约70厘米。
(4)一架飞机每小时飞行800千米。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5020米=( )千米( )米 30米=( )分米
1米2分米=( )分米 86分米=( )米( )分米
3分米-25厘米=( )厘米 1米+78厘米=( )厘米
24分米+26分米=( )米 6000米+3千米=( )千米
【答案】 5 20 300 12 8 6 5 178 5 9
【分析】第1题,把5020分解为5000与20的和,根据1千米=1000千米,将5000的单位化为千米即可。
第2题,根据1米=10分米,给30的末尾添上1个0,即可将单位互为分米。
第3题,将1米的单位化为分米,再与2分米相加即可。
第4题,将86分米分解为80分米与6分米的和,再根据米与分米的进率,将80分米的单位化为米即可。
第5题,根据1分米=10厘米,将3分米的单位化为厘米,再求出差即可。
第6题,根据1米=100厘米,将1米的单位化为厘米,再求出这个数与78厘米的和即可。
第7题,先求出24分米与26分米的和,再根据分米与米的进率,将单位化为米即可。
第8题,根据1千米=1000米,将6000米的单位化为千米,再与3相加即可。
【详解】5020米=5000米+20米,5000米=5千米,5020米=5千米20米;
30米=300分米;
1米=10分米,10分米+2分米=12分米,1米2分米=12分米;
86分米=80分米+6分米,80分米=8米,86分米=8米6分米;
3分米=30厘米,30厘米-25厘米=5厘米,3分米-25厘米=5厘米;
1米=100厘米,100厘米+78厘米=178厘米,1米+78厘米=178厘米;
24分米+26分米=50分米,50分米=5米,24分米+26分米=5米;
6000米=6千米,6千米+3千米=9千米,6000米+3千米=9千米。
3.估一估,从你家到学校有多远?
李同学:1分钟大约走100米,走了20分钟,约2千米。
王同学:走2步大约1米,从家到学校我走了1000步,大约500米。
张同学:坐3站公交车,每站约500米,大约1500米。
吴同学:汽车每分约行800米,行10分钟,约8千米。
请你像这样写一写,从家到学校:( )。
【答案】骑自行车,每分钟约行300米,骑5分钟,大约行1500米。
【分析】联系生活实际,结合家到学校的距离及交通工具来写即可。
【详解】骑自行车,每分钟约行300米,骑5分钟,大约行1500米。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生活常识的掌握。
【课内精选四】千克和吨的认识。
在( )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1)一根跳绳长约2( )。
(2)一只鸡约重3( )。
(3)明明的身高是150( ),体重是40( )。
(4)一辆货车的载质量大约是5( )。
(5)将5枚1角硬币摞在一起,厚度大约是1( )。
【答案】(1)米/m
(2)千克/kg
(3) 厘米/cm 千克/kg
(4)吨/t
(5)厘米/cm
【分析】根据情景、生活经验,以及对时间单位、长度单位、质量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
教室的门宽大概有1米,结合数据2,计量一根跳绳长度以米为单位;
两袋盐的重量是1千克,结合数据3,计量一只鸡重量以千克为单位;
小学生的身高为1米多,结合数据150,计量明明的身高以厘米为单位;结合数据40,计量明明的体重以千克为单位;
常用的质量单位有:吨、千克、克,根据对质量单位的认识,计量较重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作单,结合数据5,计量一辆货车的载重以吨为单位;
直尺上,相邻两个数字之间的距离是1厘米,由此可知,计量将5枚1角硬币摞在一起的厚度以厘米为单位。
【详解】(1)一根跳绳长约2米。
(2)一只鸡约重3千克。
(3)明明的身高是150厘米,体重是40千克。
(4)一辆货车的载质量大约是5吨。
(5)将5枚1角硬币摞在一起,厚度大约是1厘米。
【专项训练】
1.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数,使它们的总质量都是1吨。
( )桶 ( )头 ( )只
【答案】 10 2 4
【分析】根据质量单位吨和千克之间的进率是1000,1吨=1000千克,据此求出1吨里面有多少个100千克、500千克和250千克,据此计算。
【详解】1吨=1000千克
100×10=1000(千克)
500×2=1000(千克)
250×4=1000(千克)
所以油要10桶,牛要2头,斑马要4头。
2.学校食堂一天要用100千克大米,( )天要用1吨大米。
【答案】10
【分析】
1吨=1000千克,知道食堂一天要用100千克大米,要求多少天要用1吨大米,就是求多少个100合起来是1000。
【详解】1吨=1000千克
10个100千克是1000千克,也就是1吨。
一天要用100千克大米,所以10天要用1吨大米。
3.一辆汽车已经装了700千克的货物,再装( )千克货物就装了1吨了。
【答案】300
【分析】1吨=1000千克,因此用1000千克减去已经装货物的重量即可,依此换算并计算。
【详解】1吨=1000千克
1000-700=300(千克)
再装300千克货物就装了1吨了。
【奥数拓展一】毫米和分米的应用(一)。
画一段比5厘米短4毫米的线段。
解析:略。
【专项训练】
1.一根绳长6厘米,每10毫米剪一段,一共剪成几段 一共要剪几次
解析:
6厘米=60毫米,60÷10=6(段),6-1=5(次)
2.一根红绳长7厘米,一根蓝绳长55毫米,若把这两根绳子接在一起,接头处用去 2厘米,那么接成的这根绳长多少
解析:
7厘米=70毫米,2厘米=20毫米,70+55=125(毫 米),125—20=105(毫米)
【奥数拓展二】毫米和分米的应用(二)。
小红身高1米30厘米,小芳身高145厘米,小强身高15分米.他们三人的身高 顺序是怎样的
解析:
长度之间的比较,一般统一成同一单位进行比较,因为1米=100厘米,加上30厘米等于130厘米,所以1米30厘米=130厘米;因为1分米=10 厘米,所以15分米=150厘米,所以130厘米<145厘米<150厘米
答:他们三人的身高顺序是小红<小芳<小强(从矮到高)。
【专项训练】
1.(1)8毫米+23毫米=( )厘米( )毫米。
(2)东东身高80厘米,他再长( )厘米正好是1米。
解析:(1)3;1;(2)20
2.如果A、B、C 3位同学中,A比B高,A比C矮,已知3位同学的身高分别为 125厘米、1米35厘米和14分米,那么 A、B、C三人的身高分别是多少
解析:A是1米35厘米,B是125厘米,C是14分米
3. 3位学生,甲身高135厘米,乙比甲高5厘米,丙比乙矮10厘米,丙身高多少厘米
解析:乙:135+5=140(厘米),丙:140—10=130(厘米)
【奥数拓展三】米和千米的认识。
用直线连一连。
解析:
答:小朋友步行——每小时3千米,自行车——每小时15千米,小轿车——每 小时70千米,飞机———每小时1000千米。
【专项训练】
1.叔叔骑摩托车从家到公司办事,每小时36千米,2小时到目的地,办完事后原路返回,他往返共行多少千米
解析:36×2=72(千米),72×2=144(千米)
2.小明家离学校3千米,小亮家离学校2200米,两位同学家最远相距多少米 最 近相距多少米
解析:3千米=3000米,最远:3000+2200=5200(米),最 近:3000-2200=800(米) 3.小明准备去百货大楼买了礼物送到小红家,他最少要走多少米
解析:900+800+1000=2700(米)
【奥数拓展四】千克和吨的应用(一)。
请你来判断。
(1)2个500千克是1吨。( )
(2)6000千克铁比6吨棉花重。( )
(3)一只篮球约重500克。( )
(4)从家到学校的距离为4千克。( )
(5)妈妈从菜场买了2克青菜,炒了一大碗。( )
解析:
答:(1)2个500千克是1吨。(√)
(2)6000千克铁比6吨棉花重。(×)
(3)一只篮球约重500克。(√)
(4)从家到学校的距离为4千克。(×)
(5)妈妈从菜场买了2克青菜,炒了一大碗。(×)
【专项训练】
1.从果园采下的苹果每筐重25千克,40筐这样的苹果共重多少吨
解析:25×40=1000(千克),1000千克=1吨
2.小刚、小华、小英三人体重共97千克,小华和小英体重共67千克,小刚和小华体重共65千克,小华体重为多少千克
解析:35千克
3.一筐苹果连筐共重40千克,卖掉一半后连筐重21千克,原来苹果重多少千克 筐重多少千克
解析:40-21=19(千克),苹果:19×2=38(千克),筐: 40—38=2(千克)
【奥数拓展五】千克和吨的应用(二)。
一辆卡车的载质量是2吨,用这辆卡车运3台质量分别为500千克、600千克、 1000千克的机器,能一次运走吗
解析:
500千克加上600千克再加上1000千克,是2100千克,因为1吨=1000 千克,所以2吨=2000千克,比2100千克小。
答:不能。
【专项训练】
1.牛妈妈带着两头小牛要过一座桥,牛妈妈重380千克,两头小牛各重60千克,桥边有个牌子:限重1吨,问:它们能同时过这座桥吗
解析:60×2+380=500(千克)<1吨,它们能同时过这座桥
2.一满桶柴油连桶重120千克,倒去一半柴油后,连桶重70千克,问原来柴油重多少 桶重多少
解析:120-70=50(千克),柴油:50×2=100(千克);桶:120-100=20(千克)
3.现有1克、2克、4克、8克、16克砝码各1个,在天平上一共可以称出多少种不同质量的物体 (只能在天平一边放砝码)
解析:用1个砝码可以称出1克、2克、4克、8克、16克,共 5种;
用2个砝码可以称出3克、5克、9克、17克、24克、6 克、10克、18克、12克、20克,共10种;
用3个砝码可以称出28克、26克、22克、14克、7克、 11克、19克、13克、21克、25克,共10种;
用4个砝码可以称出15克、23克、29克、27克、30 克,共5种;
用5个砝码可以称出31克,共1种;
一共可以称出31种不同质量的物体。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