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第二节 巴西 教学设计(表格式)人教版(2024)地理七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九章第二节 巴西 教学设计(表格式)人教版(2024)地理七年级下册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7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9-18 19:55: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节 巴西 教学设计
一、课标要求
1.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某国家的地理位置、范围、领土构 成和首都。
2.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某国家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
二、教材分析
本节为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巴西。在前一节的内容中介绍了西半球另一个国家美国的文化,其人种构成与巴西非常相似但又有很大的差异,在对比中培养学生正确的种族观。巴西的经济发展、社会背景、文化特征基本上代表了拉丁美洲的发展过程和社会现状,可以说,巴西是拉丁美洲的缩影。本次课知识点难度适中,教材安排了一个学生活动:分析巴西文化的多元性。书本中图片和材料较多,以帮助学生认识拉丁美洲最大的国家。
本节教材结构如下:
三、学情分析
在前面的学习中认识了五个国家,学生已经具备学习国家地理的基础和经验,对于国家的地理位置、地形地势、气候、河流等自然事物可以在图中找出,但自然事物的特征,部分学生还不能完全说出。
四、教学目标
1.运用图文资料,说出巴西的种族特点,并结合其成因,认识种族与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
2.运用“巴西的地形图”,说出巴西的自然地理特征、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培养学生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等人地协调观。
五、教学重难点
1.巴西的种族特点及其与文化之间的影响。
2.巴西的自然地理特征。
六、教学准备
1.教学PPT;
2.学生绘制一幅巴西轮廓图。
七、教学方法
讲授法:利用“智慧中小学课程教学资源”,进行双师课堂教学。
任务驱动法:老师板图,学生画图。
合作探究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同时注重对学生读图识图能力的培养。
八、学习方法
1.利用“智慧中小学课程教学资源”了解巴西的文化特点。
2.成果分享:选择小组中最优秀的作品送给听课老师作为礼物。
九、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展示图片 一起走进拉丁美洲最大的国家。 看图说出目的地巴西。 创设情境,引出新课
展示目标 展示目标 介绍学习目标 学生跟读、熟悉目标 明确学习任务
巴西 的 种族和文 化 1.巴西的人种构成 1.播放“智慧中小学课程资源”视频。2.读巴西人种构成比例图,说说巴西人种构成特点。 1.观看视频,了解巴西的文化并在书本上做笔记。2.混血人种数量多;占一半多:白种人。 1.采用双师课堂,增强教学效果,增加课堂趣味性。2.强调重点内容,突破难点。
2.多元的文化 1.多元文化对巴西有哪些影响呢 思考书本83页活动题2.想一想:巴西通用语言是什么 1.完成书本83页活动题2.思考:早期进入巴西的殖民者是谁,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呢? 1.读图能力的培养。2.让学生知道地区文化受当地历史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
3.师生总结 展示知识框架图 巴西大量混血人种的社会形成多元的文化进而推动其经济发展。 及时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和整合,提高学习效率。
过渡 这么文化多元的巴西,到底在哪儿呢? 在图中查找巴西的地理位置。 自然过渡引出巴西的位置等自然地理知识。
巴西的自然地理特征 巴西的自然地理特征 老师板图:巴西略图(将地理事物填注在图中)2.老师总结板书。3.为什么亚马孙河的水量最大?4.巴西如何解决能源短缺的问题呢?介绍巴西开发的新能源:利用乙醇(酒精)为燃料(以甘蔗为原料) 1.学生动手在轮廓图上标注位置、地形区、河流、资源等地理事物,完成后小组交流互评。2.学生在板图上完善地理事物。3.小组探究:亚马孙河水量大的原因4.结合前面所学内容,思考解决能源短缺的措施。 1.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及动手能力。2.增加课堂趣味性;发挥板图的作用。3.通过探究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4.了解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5.引导学生形成尊重和保护自然、绿色发展的观念。
小结与检测 课堂小结 展示知识框架结构,引导学生一起总结。 1.人种的多元化导致文化的多元化;不同文化相互学习,促进巴西经济、文化的发展。2.从地理位置、地形地势、气候、河流、自然资源了解巴西的自然地理特征。 1.希望学生懂得人种的平等;2.各民族都为国家的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所以我们要尊重并平等对待。
课堂检测 成果分享 将小组中最优秀的作品分享给听课老师。 学生感受学习的获得感。
十、板书设计
十一、教学反思
1.本次课采用双师课堂讲解巴西的文化特点,优点是课堂简洁明了,缺点是录播室音响效果一般,声音有点小,效果不是很理想。
2.了解巴西的自然地理特征,采用的方法是利用已画好的轮廓图填图。意在培养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板图能力有限,导致板图花费时间较长,对学生的关注、指导时间偏少。
形成:欧洲殖民历史
位置、范围
人文特色
地形、地势
大量混血人种的社会
气候
自然地理
影响:文化的多元性
河流、湖泊
自然资源
巴 西
多元的文化
长期遭受殖民统治 大量的混血人种
推动巴西经济、文化的发展 多元融合的巴西文化
自然地理特征
70°W—40°W 西半球
0°—23.5°S 南半球
以热带气候为主 湿热
北(平原) 利
地形平坦 农业发展
南(高原) 于
河流:水量大 水资源丰富
矿产(优质铁矿) 利
资源 水 工业发展
(丰富) 森林 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