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改革与解体》练习与测试
一、选择题
1.“战争引起革命,革命制止战争。”与俄国十月革命爆发有关的战争是( )
A. 美苏冷战B.第一次世界大战C. 拿破仑对外战争D.第二次世界大战
2.很多俄罗斯学者和普通百姓认为,不管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什么缺点,“十月革命”都是20世纪一个重大 事件,它开辟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新阶段。这里的“新阶段”新在( )
A.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B.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C.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D.实现了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3.抓住关键词,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学习 ( http: / / www.21cnjy.com )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与“列宁”“斯莫尔尼宫”“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冬宫”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A.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B.“五月流血周” C.俄国二月革命 D.苏联成立
4.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 )
A.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B.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实践
C.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D.标志着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变为科学
5.将社会主义的理想变成现实,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事件是( )
A.英国宪章运动 B.法国巴黎公社成立C.俄国十月革命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6.流行语反映着时代的思潮和特点。置身于1 ( http: / / www.21cnjy.com )917年底的俄国,你感受到的流行语是A.“苏联新宪法” B.“农业集体化” C.“新经济政策” D.“十月革命”
7.20世纪初,领导俄国人民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人是( )
A.马克思 B.恩格斯 C.斯大林 D.列宁
8.(右图)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震撼世界的十天》一书是美国著名记者约翰·里德在亲历十月革命之后写成的纪实作品,被誉为研究十月革命的经典文本。据所学知识判断,当时最“震撼世界”的是( )
A.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尝试
B.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建立
C.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
D.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最终崩溃
9.小张同学在学习了十月革命后对其进行了评价,你认为正确的是( )
①人类第一次获胜的社会主义革命②革命胜利后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③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④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胜利后,俄国建立的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是( )
A.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 B.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C.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D.人民委员会
11.下列表格内容反映了苏俄(联)1921—1925年粮食产量的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苏俄(联)粮食产量变化表
时间(年) 1921 1923 1925
粮食产量(亿普特) 23.13 34.55 44.24
A.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C.斯大林模式的推动 D.农业集体化的成果
12.列宁指出“商业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完全是资本主义的邪恶,它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同样有不可替代俄作用,我们今天还不能越过商品经济的发展。”集中体现列宁这一思想的政策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C.农业集体化政策D.重点发展重工业
13.近年披露的《蒋介石日 ( http: / / www.21cnjy.com )记》记录了他访苏时的所见:“一、儿童教育周密;二、工人皆施军队教育;三、小工厂租给私人。”日记体现了蒋介石访苏时,苏俄实施的经济政策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社会主义工业化政策D.农业集体化政策
14.列宁领导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充满了开创性,艰巨性和曲折性,其探索过程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
A.新经济政策—-十月革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成立“苏联”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成立“苏联”-—十月革命
C. 十月革命—-成立“苏联”—-新经济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十月革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成立“苏联”
15.列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宁说:“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为了纠正这个错误,他采取的措施是( )
A.新经济政策B.农业集体C.战士共产主义政策D.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16.下列选项中,与张老师在黑板上板书的内容(看右图)相符的是
A.赫鲁晓夫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 )
B.戈尔巴乔夫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C.斯大林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D.列宁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17.“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使国家面临的危机迅速消失,生产稳步恢复;满足了劳动者的经济要求,受到广大农民工人的欢迎,使政权得以巩固;指明了走向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这里评述的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C.斯大林模式 D.罗斯福新政
18.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令世界惊讶和赞叹,其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二,这一成就得益于(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斯大林模式C.优先发展农业和轻工业D.戈尔巴乔夫改革19.下图中,某条折线反映了苏联工业生产指数变化的趋势,这条折线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① B.② C.③ D.④
20.斯大林认为:苏联“工业化的中心、工业化的基础,就是发展重工业。”为此,苏联采取的措施是( )
A. 实施新经济政策 B.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推行玉米种植运动 D.完成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
21.前苏 ( http: / / www.21cnjy.com )联有一个笑话:农夫伊万在河里捉到一条大鱼,高兴地回到家里对老婆说:“看,我们有炸鱼吃了!”老婆说:“没有油啊。”伊万说:“那就煮。”老婆说:“没锅。”伊万说:“那就烤。”老婆说:“没有柴。”伊万气坏了,走到河边把鱼扔了回去。那鱼在水里划了一个半圆,上身出水,举起右鳍激动地高呼:“斯大林万岁!”该笑话反映的是( )
A.农民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害 B.个人崇拜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
C.新经济政策恢复自由贸易的后果 D.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带来的弊端
22.《一杯苦酒——俄罗斯的布尔什维主 ( http: / / www.21cnjy.com )义和改革运动》中说:“20世纪30年代以来,生铁、煤炭、钢、石油总是优先于饮食、住房、医院、学校和服务行业……对人的漠不关心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材料全面显示了“斯大林模式” ( )
A.采取了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 B.致力于工业化的同时忽视了民生的改善
C.有利于苏联工业的迅速开展 D.有利于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
23.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苏联的领袖们并没有像罗曼·罗兰期待的那样,及时发现和纠正包括高度计划经济体制在内的一些政策弊端,以至于积重难返,丧失了让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的机会。”苏联的“高度计划经济体制的一些政策弊端”不包括( )
A.经济计划统得过死 B.忽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要求
C.权力过于集中,民主法制被忽视 D.否定市场机制的作用
24.1937年,苏联的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促成这一飞跃的是( )
A.新经济政策 B.斯大林模式 C.赫鲁晓夫改革 D.实行多党制
25. 某初三班举行历史辩论会,右图所示为双方辩手的主要观点。据此判断此辩论会的主题应该是( )
A.农奴制改革的利弊
B.新经济政策的利弊
C.斯大林模式的利弊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利弊
26. ( http: / / www.21cnjy.com )斯大林说:“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党记住了列宁的话:没有重工业,便无法保持国家的独立;没有重工业,苏维埃制度就会灭亡。”在这种思想指导下,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特点之一是( )
A.优先发展重工业 B.优先发展农业C.重点发展轻工业D.重点发展商业
27.对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于20世纪苏联的某种政治经济模式,有学者认为:从富国强兵的角度来说,成绩是辉煌的,但从社会的全面发展来说,是不成功的。该模式的特点是( )
A.全面实施市场经济 B.采取资本主义的经济管理模式
C.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D.多党制代替一党制
28.下表反映了1928~1940年苏联粮食和肉类人均产量,对此表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数 项目量时间 人均粮食产量(公斤) 人均肉类产量(公斤)
1928~1929 470 35
1930~1932 460 20~25
1933~1937 440~450 15~20
1938~1940 420~430 25
A.粮食和肉类人均产量增长长期停滞 B.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消费品生产
C.农业集体化对促进生产力发展作用不大 D.经济危机爆发并对农业生产造成影响
29.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为摆脱苏联模式的束缚,进行了改革。其中成效较为突出的国家是( )
A.保加利亚 B.匈牙利 C.捷克斯洛伐克 D.南斯拉夫
30.在东欧剧变中,南斯拉夫一分为五,捷克斯洛伐克一分为二,但有一个国家却在这次剧变中的得到了统一,它是( )
A.苏联 B.匈牙利 C.德国 D.英国
31.下列对图3的分析,符合史实的是( )
A.苏俄新经济政策发挥了直接作用
B.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成就突出
C.苏联工业生产总值已超越美国
D.苏联在列宁领导下取得的成就
32.“市场经济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苏联(俄)在运用计划与市场的手段来发展经济上进行过一系列的探索,其中不成功的探索有( )
①列宁实行新经济政策 ②斯大林模式 ③赫鲁晓夫改革④戈尔已乔夫改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 ②③④
33.“就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戈尔巴乔夫交出核按钮的一瞬间,那座耸立了69年的红色帝国大厦在忽然间彻底倒塌了。”以上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十月革命 B.匈牙利事件 C.东欧剧变 D.苏联解体
34.下列苏联领导人中,先后把经济和政治作为改革重点,并最终导致国家解体的是( )
A.斯大林 B.赫鲁晓夫 C.勃列日涅夫 D.戈尔巴乔夫
35.1991年,苏联解体,这标志着( )
A.“三国协约”瓦解 B.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瓦解
C.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瓦解 D.两极格局结束
36.以下三幅新闻图片(图五:波兰团结工会领导人瓦文萨;图六:推倒柏林墙;图七:红旗从克里姆林宫降下)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
图五 图六 图七
A.两极格局形成 B.政治多极化
C.苏联东欧剧变 D.经济全球化
37. 下表的内容与社会主义运动有关,其中史实与结论一致的是( )
史实 结论
①《共产党宣言》发表 马克思主义诞生
②巴黎公社革命 第一次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③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 打破资本主义国家一统天下的局面
④苏联解体 社会主义运动失败
A.①② B.①③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1.政策的调整、创新能推动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的强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8年列宁说:“在一个遭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实行余粮收集制,禁止自由贸易,严格地计算和平均分配每一磅粮食,不仅是为了维持生活和对付战争,而且已经超越‘一般革命’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的‘真正的主要的门径’。”
——《列宁全集》
(1)根据材料一,指出苏俄实行了什么政策和实行该政策的目的有哪些?(3分)
材料二 列宁说:“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
——《大国崛起·风云新途》解说词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苏俄“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的含义。(2分)
材料三 在两个五年计划期间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苏联共建成六千多个大型工矿企业,建立起飞机、汽车、拖拉机、化工、电力、机器制造等部门,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工业体系。
1932-1937年苏联工业产值及重要工业品在欧洲和世界的排名
( http: / / www.21cnjy.com )
——据《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岳麓版)编辑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就,(3分)并分析原因。(3分)
材料四 阅读2015年5月俄罗斯红场阅兵的图片。
(4)2015年5月俄罗斯红场阅兵是为了庆祝卫国战争胜利多少周年?(1分)材料三与苏联卫国战争的胜利有什么关系?(2分)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表1:1913——1925年俄国[苏俄(联)]粮食产量
项目 年份 1913年 1921年 1923年 1925年
粮食产量(亿普特) 39.79 22.13 34.55 44.24
注:普特=16.8千克
——摘自《历史——经济成长历程》(岳麓书社)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1913-1921年俄国(苏俄)粮食产量变化的原因。(2分)
(2)概括1921-1925年俄国(苏俄)粮食产量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一变化趋势的主要的原因。(4分)
材料二 经过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实施国民经济五年计划……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苏联确立了新的经济体制。
——摘自《历史——经济成长历程》(岳麓书社)
(3)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理解苏联确立了“新的经济体制”指的是什么?(2分)
材料三 (苏联)五年计划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国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社会主义不再空想家的梦想,它是发展中的事业。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4)概括材料三作者对苏联实施“五年计划”的看法?(2分)
3.读图回答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观察以上图片,指出攻打冬宫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意义?(1分)写出毛泽东建立的第一块革命根据地的名称。(1分)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俄国与中国道路有何不同?(1分)
4.(10分)合作探究
中俄两国是友好邻邦,两国领导人十分重视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和发展两国关系。目前,双方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科技领域进行了全方位的合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堪称是构筑新型大国关系的典范。阅读材料,探究有关问题。
【学习·合作】
材料一 1917年,俄国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人民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转向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
——摘自岳麓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1)材料中的“一声炮响”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1分)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者是谁?(1分)
【友好·合作】
材料二 2015年5月9日,俄罗斯举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行盛大阅兵仪式,庆祝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出席了庆祝活动。今年中国也将举行阅兵仪式,庆祝抗战胜利70周年。中俄分别举行纪念活动,其目的是希望人们牢记二战这一历史灾难。
——摘自人民网
(2)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和苏联一度成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盟友,这主要是因为哪一国际性组织的成立 (1分) 决定苏联在欧战结束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的是什么会议?(1分)
材料三 苏联成立后,苏联人民在布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尔什维克党和斯大林领导下继续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借鉴苏联的建设经验,
有计划的发展国民经济。1953年,我国开始实行国家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摘自岳麓版初中历史教材
(3)到1937年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苏联的经济建设取得了怎样的成就?(1分)为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状况,“一五”计划集中主要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如果要举办一次“一五”计划成就展,你认为哪些成就可以参展?(请列举二例)(2分)
【携手·合作】
材料四 2014年7月14日,习近平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席在巴西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会议期间会见了俄罗斯总统普京。习近平表示,我们就进一步发展中俄关系和扩大各领域合作达成一系列历史性共识,共同推动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摘自人民网
(4)从材料四中,你能获取到的最有效信息是什么?(1分)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就新时期如何促进中俄关系友好发展提出两点建议?(2分)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1年3月,俄共(布)召开了第十次代表大会,会上决定以粮食税代替余粮 征集制,由此开始了从战时共产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过渡。新经济政策实施后,受到广大工人和农民的支持,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
——《经济文明历程》(岳麓书社)
(1)据材料一,指出新经济政策在农业方面的措施,概括新经济政策的作用。
材料二图12是美国工程规划署印发的宣传“以工代赈”救济方式的海报。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二中“以工代赈”的主要目的。
(3)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苏俄、美国在应对社会发展危机上的共同之处。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内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 ——列宁
材料二 : “192 ( http: / / www.21cnjy.com )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股市突然打了个喷嚏,这个喷嚏迅速蔓延全球,所有资本主义国家都感冒了。” ——百度百科
(1)材料一中的俄国“由一个半死的人”到“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与列宁开出的哪一“处方”有关?(1分)
(2)材料二中“所有资本主义国家都感冒”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1分)美国为医治“感冒”开出的药方是什么?(2分)
(3)从俄美两国的经济改革中,你可以得到哪些启示?(1分)
7.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苏俄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彼得格勒省农民说:“我们那里发生过把手枪对着人家太阳穴这样的强制行为,人们很气愤”。吉尔吉斯的农民说:“粮食被收集得象扫帚扫过一样干净,一点也没剩。” ——摘自周尚文、叶书宗、王斯德《苏联兴亡史》
(1)苏俄农民对什么政策感到气愤和不满 为此,列宁又进行了怎样的探索?(4分)
材料二 1921年列宁说:“目前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方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
——《苏联兴亡史》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俄为“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采取了什么措施?(2分)有何意义(1分)
材料三 戈尔巴乔夫高唱着“忠于十 ( http: / / www.21cnjy.com )月革命的理想,忠于社会主义的选择”的口号,却在1990年召开的中央全会上,提出了修改宪法中有关党的领导地位条款的建议,并表示准备实行多党制。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九下)
(3)戈尔巴乔夫改革导致了怎样的最严重后果?(1分)依据材料三,指出其改革失败的原因。(1分)
【答案】1.(14分)(1)政策:战时共产主 ( http: / / www.21cnjy.com )义政策;(1分)目的:保障战争胜利,向社会主义过渡。(2分) (2)含义: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苏俄经济走出了困境,有效地巩固了苏维埃政权。(2分) (3)成就: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国防力量也大为增强。(3分) 原因:苏联实施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1928-1937年先后进行了两个五年计划建设;实行了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斯大林模式)(3分) (4)70周年。(1分) 关系:30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就为苏联卫国战争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是卫国战争胜利的前提和保障。(2分)
2.(1)原因:战争的影响;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2分)
(2)变化趋势:逐步增加(上升)。(2分)
主要原因:社会相对安定;实行新经济政策,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2分)
(3)“新的经济体制”指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2分)
(4)作者的看法:赞赏(或肯定)苏联实施“五年计划”取得的成就。(2分)
3、①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揭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开了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序幕。(1分)②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分)③俄国:武装夺取城市;中国:农村包围城市(1分)
【答案】4.(1)十月革命;(1分) 李大钊。(1分)
(2)反法西斯联盟(或《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1分) 雅尔塔会议。(1分)
(3)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强大的工业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工业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位)。 (1分) 长春第一汽车厂建成投产 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青藏、康藏公路顺利通车; 喷气式飞机;东北工业基地基本建成等。(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得分,2分。考生如有其它答案,只要符合题意也可得分。)
(4)推动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进入新阶段。(1分)
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增强互信、重大问题协调一致;有利于世界和平发展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加强各自的经济政治发展;增强国家综合国力;重视科技教育等。(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考生只要答出其中两点即可,2分。如有其它见解,只要符合题意,亦可得分。)
5.(1)措施:以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2分)
作用:恢复和发展了国民经济,巩固了苏维埃政权。(2分)
(2)主要目的:扩大消费需求,解决失业问题。(3分)
(3)共同之处:都采用国家干预经济。(或市场经济与国家调节相结合)(3分)
7、(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或余粮收集制)。(2分)新经济政策(或粮食税)。(2分)
(2)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2分)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1分)
(3)后果:苏联解体(1分)
原因:抛弃马克思主义思想;背离社会主义道路;否定共产党的领导。
一、十月革命
二、战时共产主义
三、新经济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