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古诗三首
《芙蓉楼送辛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认识“芙、蓉、洛”3个生字,会写生字“芙、蓉、壶”,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芙蓉楼送辛渐》。
2.体会诗意,感悟诗情,感受诗人不会因横遭谤议贬谪而改变志气的决心和高洁的品质,激发学生从小立志做品质高洁的人的决心。
教学重难点:感悟诗情,感受诗人不会因横遭谤议贬谪而改变志气的决心和高洁的品质,激发学生从小立志做品质高洁的人的决心。
教学过程:
情境任务
为了迎接自治州建州70周年,咱们学校即将开展(出示)“寻找生命中的那束光”系列活动,需要同学们从今天开始广泛搜集闪光人物的事迹,你们觉得什么样的人是闪光的人呢?
学生:它的品质要高尚。(有道理。)他很有勇气。
教师:说得真好,孩子们,提起闪光的人,我们总是会联想到我们平凡生活中,其实闪光的人还有很多很多。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七单元,认识更多这样的人。准备好了吗?上课。
教师:同学们,映入眼帘的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的一句话。一起读?
(出示)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甚至也没有伟大的艺术家,伟大的行动者。
师:通过这句话我们知道这个单元的主题是“人物品质”。
师:这节课,我们进入系列活动之一:穿越时空,走进古诗词中闪光的人(出示:穿越时空,走进古诗词中闪光的人),去感知他们美好的精神品质。齐读课题《古诗三首》。先来学习第一首古诗《芙蓉楼送辛渐》,指导书写“芙、蓉”。
活动一:解诗题,知作者,走进闪光的人
1.解诗题。齐读课题,从课题中你知道了什么?
2.知作者。关于王昌龄你了解多少?(边塞诗人、七绝圣手、诗家夫子)
活动二:读诗句,知大意,熟知闪光的人
自由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不懂的字词可以看看旁边的注释,完成表格。有疑问的地方可以和同桌讨论一下。
读古诗。谁来试一试?一步步读准字音、读正确流畅、读出节奏。
知大意。接下来汇报你们的自学成果吧!
古诗 学习任务
景物:(圈出来即可)
送客心情:
我想象到的画面:(直接说)
活动三:品诗句,悟诗情,深入闪光的人
句一:学习“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1.强调“寒雨”。这是一场怎样的雨?
(1)寒冷的雨。什么季节的雨是寒冷的?(预设:秋冬季节的雨)仅仅是雨很寒冷吗?(作者的心情也是寒冷的。)
(2)以诗解诗。“寒光”、“寒食”、“寒水”。
2.强调“平明”。作者什么时候送别的辛渐?(天亮了)天刚亮,身处他乡的王昌龄送走了辛渐,只剩下孤零零的楚山了。
一起读(平明送客楚山孤),同学们江南地区的山大多是连绵不断的,可在王昌龄的笔下,这楚山为什么是孤的?
4.配乐指导朗读。
句二:学习“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冰心是怎样的心呢?那玉壶又有什么特点呢?
2.指导书写“壶”。
3.“玉壶”来历
对玉壶二字呀,最早使用他的人是鲍照,他在《代白头吟》中这样写,出示:鲍照: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我的人品清清白白,就像这玉壶冰一样呀。李白也屡屡用到这个词,出示:李白:白玉壶冰水,壶中见底清。
感悟王昌龄的品格
出示王昌龄的背景资料。他一生壮志未酬,结合诗人的经历,你认为王昌龄想用“一片冰心在玉壶”这句话告诉大家什么?
(2)创设情境朗读。
是呀,在临行之际,王昌龄的千言万语化作了这样一句临行叮咛:一片冰心在玉壶。所以
洛阳亲友如相问---
骨肉至亲问起时,他会深情地说…一片冰心在玉壶。
知己好友问起时,他会豪迈地说…一片冰心在玉壶。
人民、国家问起时,他也会坚定地说 一片冰心在玉壶。
(3)同学们,真正的伟大不在于官职的大小,而在于是否拥有可贵的品质,就像我们单元导语页说的(出示,学生读),王昌龄的一生都坚守他这一片冰心在玉壶的伟大品格。
5.指导背诵。
6.小结:同学们,千年前的一片冰心希望大家在今后的人生中能传承下去,也期待你们在将来的人生中能够书写出属于自己的“玉壶之志”。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继续去寻找光、追寻光,最后让自己业成为光,照亮自己也能温暖他人。
课后作业
基础作业:
1.有感情地背诵并默写《芙蓉楼送辛渐》。
2. 我能说出诗句的意思: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提高作业:
能用自己的话给父母说一说,王昌龄为什么能成为我心中的一束光。
板书设计
22 古诗三首
楼送辛渐
寒雨 孤山 情景交融
冰心 玉壶 表明心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