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作业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作业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9-19 08:29: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设计
主题 《延安,我把你追寻》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学习目标】 1.通过语境、形近字区分,正确认识“延、昔、茅、炕、旦、媚”六个生字,借助图片、结合语境等方式理解“窑洞”等词语,培养学生自主识字学词的能力。 2.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读出诗歌的韵律和节奏;借助资料,明确追寻延安的内容,抓住诗句的节奏、反问的句式、关键词语,培养学生发现的意识、收集资料的习惯。 3.借助资料袋,查阅资料,领会“南泥湾开荒、杨家岭讲话”等事件背后蕴含的延安精神,感悟延安精神的光芒,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评价任务】 1.能用多种方式理解词语的意思。(目标1) 2.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读出诗歌的韵律和节奏。(目标2) 3.借助资料袋,查阅资料,领会“南泥湾开荒、杨家岭讲话”等事件背后蕴含的延安精神,懂得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的重要性。(目标3)
【学习内容】 《延安,我把你追寻》是统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最后一篇课文。第七单元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为主题,编排了《古诗三首》《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梅兰芳蓄须》《延安,我把你追寻》四篇课文。本单元课文所写的内容离学生生活有一定的距离,本文是一首现代诗,全诗以“追寻”为线索,抒发了作者追寻延安精神的迫切心情,警示人们在现代化建设的今天,“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崇高理想而献身、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延安精神仍旧是我们重要的精神支柱,需要继承和发扬。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正处在中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阶段,学生已学会自主预习,学会了课前自主查找资料,因为诗歌中所选择的事物距离学生生活较远,文中的延安精神是学生很难理解的内容。因此,让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自主查找一部分资料,教师再给学生推荐一部分资料,让学生充分阅读,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理解文中的典型事物所代表的延安精神的深刻内涵。
【学习过程】 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评价要点环节一:质疑课题,初识“延安”(指向目标2)
1.学生看视频,结合图片了解那时的延安。 学生自由读,借助课本上的注音认识生字,读准字音。 学生再读全诗,思考诗歌的意思。 1.介绍延安。出示一组延安图片:谁来结合预学单上查找的资料介绍一下延安?学生交流反馈。板书:延安 当时延安的生活很艰苦,各地进步青年却纷纷奔向延安,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吸引力呢 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去追寻延安。板书:我把你追寻 2..质疑课题。 学生齐读课题,谈疑惑。 预设:为什么追寻延安?追寻延安的什么?怎么追寻? 那就让我们带着“为什么要追寻延安,追寻的到底是什么 ”这两个问题进行学习。结合图片、视频能够了解那时的延安的样子。 认真听老师的范读,自己读准字音。活动意图说明:导入新课使用激情的语言,丰富的图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点明诗歌的主题。环节二:朗读诗歌,再识“延安”(指向目标1和2)带着三个问题读课文。 齐读词语。 利用图片理解镢头、土炕、茅房、找近义词理解“昔日”。 4.学生自己发现整首诗压的是ang韵,要读出节奏来。读出了韵律美 ,齐读。 4.交流体会:有疑问的地方、不懂的地方。 5.理解诗歌的意思。1.阅读“略读导语”,明确阅读要求。 梳理要求后课件呈现: (1)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2)明确追寻的是什么。 (3)结合资料理解诗句。 相信在今天的课堂中我们能从这三方面入手,习得诗歌学习的方法。 2.指引方法——有感情朗读诗歌。 我们知道,要想把诗歌读得有感情,要做好哪几步?学生反馈,相机板书: (1)读准字词 出示字词,指名朗读,相机正音。 出示图片,图文结合识词:镢头、土炕、窑洞;通过找近义词方法识记:昔日、奥秘;发挥想象理解:雨后春素、满目琳琅。 (2)读好停顿 师范读,学生划节奏。 生练读,读出节奏和韵律。 把握节奏,朗读中发现:诗歌押ang韵,读来声韵铿锵。 (3)把握大意 理清结构:借助预学单反馈。 明确语文要素:借助主要事件了解文章内容。 我们本单元的阅读策略是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接下来我们要重点学习这部分内容。 (4)体会情感 要想有感情朗读课文,明确作者的情感很关键,只有体会了,才能真正做到有感情朗读。 能够运用不同的方法理解词语,结合图片理解词语的意思。 自己能够发现韵脚。 读课文做到不错字不漏字、不添字。 朗读时,把握节奏,读好停顿活动意图说明: 读准字音,理解词语,为下一步研读课文,理解课文打下基础,整体感知,体会感情,让学生对这首诗歌有个整体印象。环节三:追忆历史,细识“延安”(指向目标2、3)自由朗读,找出主要问题; 再读诗歌,找出关键词句(比喻句); 思考、讨论,解决问题; 4.有感情地朗读,进入情境。 5.合作活动(一) 1.默读第二小节,圈出有关延安的典型事件。 2.结合预习单搜集的资料,分享四处意象背后的革命故事。 3.体会每件事背后蕴含的延安精神。 1.阅读第一小节。 (1)指名朗读,读好停顿。 (2)你们发现了什么? (3)学生交流反馈:诗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把延安,比作燕子和小树,追寻春光和雨露太阳。 (4)为什么要用比喻来描写这种追寻呢? (5)体会情感,交流:这是蓬勃向上、充满活力的象征,有种愉悦的心情,为下文做铺垫。 (6)带着体会有感情朗读第一小节。 2.梳理事件——明确追寻的是什么。 (1)作者在追寻延安的什么?默读诗歌,圈出关键词句。板书:追寻 (2)学生反馈,相机板书:延河、枣园、南泥湾、杨家岭。 (3)发现修辞:排比。指名朗读,提示加强语气。 (4追寻的是延安精神。 作者追寻延安精神其实就是借助上述事件来体现的,下面我们自主合作学习。 (5)小组合作——结合资料理解诗句。 (6)交流反馈。 延安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团结一心…… (7)出示图片、影像资料,加深体验。 (8)借助背景资料,体会情感,有感情朗读第二小节。 能够读好停顿,找出关键句——比喻句。 能够圈出关键词句,找出排比句。 能够利用提前搜集的资料,小组合作,理解诗句的意思。活动意图说明: 教学时以问题为引导,借助搜集的资料,小组合作,以朗读为基础,在读中理解延安精神,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体会作者对延安精神的无限追求。环节四:正视现实,辨识“延安”(指向目标3) 1.勾画描写现在和过去的延安的句子。 2.男女生分角色,有感情朗读第三、四小节。 3.合作活动(二) (1)默读3-5小节,辩证思考现代社会我们还需不需要延安精神? (2)抓住关键词来论述。 (3)借助导学单,理解语句内涵。 1.对比阅读。读诗歌,划句子:现在的和过去的延安。 (1)学生反馈。 (2)聚焦意象:高楼大厦像雨后春笋,家用电器满目琳琅。 破旧的茅屋,老牛破车。窑洞,土炕。 (3)融情体验。引入旧延安资料: 在抗日张志和解放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延安曾经是党中央的所在地,物质生活十分艰苦,住的是土窑洞,吃的是小米饭,穿的是粗布衣,点的是小油灯。 所以,改变延安的是什么?这种精神改变了延安,还改变了什么?(神舟大地,整个中国) (4)男女分角色,有感情朗读第三、四小节。 2.对比思考。 (1)在科技迅猛发达的今天,还需不需要延安精神呢? (2)借助导学单,开展活动,辩证思考。 (3)交流反馈: 对比:告别了——忘不了;毫不犹豫——不能丢。 结论:延安精神不仅要追寻,还要继承。(4)发现修辞,体会心情。 反问:如果一旦失去了你啊,那就仿佛没有了灵魂,怎能向美好的未来展翅飞翔?(5)完成导学单,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呢? 感受坚定,齐读第五小节。 4.总结延伸: (1)延安精神不仅要继承,更要发扬。作者发出了怎样的呼唤? (2)交流反馈,比较追寻的不同:后一处追寻是对前一处的进一步说明。 (3)练笔:模仿排比句式,再写一两句。 学生能够在老师指导的指导下,注意解读诗歌的步骤,学完后将学习方法归纳出来,然后,根据这一学习方法自己解决第二个问题。 活动意图说明:通过对比阅读、联系实际,谈延安精神的重要性,既让学生深入了解了什么是延安精神,也让学生了解了我们在实际生活中应该怎样发扬延安精神。
【板书设计】 延安,我把你追寻 延河 读准字词 追寻 枣园 延安精神 读好停顿 南泥湾 把握大意 杨家岭 体会情感
【教后反思】
【作业设计】
【字词小明星】(3星)
一、给下面的加点字注音。
昔日( )延安( )春笋( )土炕( )
茅屋( )一旦( )明媚( )辉煌( )
二、选字填空。
炕 坑 抗
土( ) ( )争 水( ) ( )战
予 矛 茅
( )屋 给( ) ( )盾 长( )
三、根据意思写成语。
1.形容形象高大,气概豪迈。( )
2.比喻眼前充满了好物品、好文章、或有用的人才。( )
3.比喻新事物蓬勃涌现。( )
四、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春光 ( )的燕子( )的土炕 ( )的小树
( )的阳光 ( )的电器( )的流水 ( )的脊梁
【阅读对对碰】(3星)
五、课文整体梳理。
这首诗通过对延安、 、 等具体事物的歌颂,抒发了诗人 心情。
六、重点段落品析。
《延安,我把你追寻》(节选)
航天飞机探索宇宙的奥妙,
电子计算机奏出美妙的交响;
我们永远告别了破旧的茅屋,
却忘不了延安窑洞温热的土炕。
1.“破旧的茅屋”代表 ,“延安温热的土炕”指的是 。这句话的意思是 。
2.和这个诗句表达同样内涵的句子,诗中还有一句,抄下来,并写出它的意思。
诗句:
这句话的意思:
七、仿写《延安,我把你追寻》中的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