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似的图形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欣赏认识图形的相似,探索它的基本特征。
二、能力目标
1.能根据移动两个相似的图形准确的找出对应角、对应线段.
2.能根据要求作出简单的平面图形的相似图形.
三、情感态度目标
学生通过经历、观察、操作、欣赏,感受图形的相似,让学生自己去体会生活中的相似,从而理解相似的概念,探索它的基本特征.学会在实践中发现规律.
【重点难点】
重点:相似的基本特征是形状相同。
难点:找出相似图形平移的对应角与对应边。
【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
播放多媒体—教材中的情境图和教材第66页中图18.1.1(或用投影幻灯片或用教学挂图展示).观察相似是一种常见的几何变换.相似变换中的两个特征是: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
2.课前热身
分组活动:(5分钟)根据前面的多媒体演示,利用几何本纸中方格作图并练习相似变形。
3、合作探究
(1)整体感知
通过一些相似的实例让学生理解相似的概念.教学中充分让学生去感受生活中的相似图形,让学生自己去体会生活中的相似,从而理解相似的概念本章主要研究相似多边形和三角形,所以本节中所举例子大部分都是平面图形相似的例子,对于立体图形相似的情况,教学中可适当让学生感受,不必过多的展开.教材中的第66页“试一试”让学生根据直觉画出与原四边形相似的图形是为了后面探索相似多边形的特征埋下伏笔.领悟相似形的两个特性:①对应角相等;②对应边成比例(在相似比等于1时称这两个图形全等).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
(2)四边互动
互动1:
师:从情境图中你发现哪些图形之间是相似的?
生:思考、交流、动手.
明确:相似是继平移、旋转与对称变换之后又一常见现象,直观地了解相似变
换过程中保持不变的量—角和改变的量—对应边成比例.
教师展示投影:课本第64页图18.1.1.让学生观察图形
互动2:
师:上图中两张照片上的植物的是同一植物的同底片照片,看它们有何区别与联系?
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并交流).
这一节我们开始研究“图形的相似”。(板书)
学生观察图形.
互动3
师:出示投影:课本第64页中图18.1.2两张世界地图具有哪些相同点与不同点?
生:(组织学生讨论作答)
明确:相似形之间最基本的特征是形状相同。
互动4
师:出示投影:课本第65页中图18.1. 3.观察上述3组图形中哪几组的两个图形相似?
生:回答略(学生在互相交流后形成共识.)
明确:上述3组图形均为相似形,再次肯定相似是指形状相同。
互动5
师:出示投影:课本第65页中图18.1.4观察上述3组图形中哪几组的两个图形相似?
生:回答略.(学生与同桌互相交流后给予回答.)
明确:上述3组图形形相似,从而让学生感悟两组图形何时相似,何时不相似。
互动6:
师:出示投影:课本第66页图18.1.5.请同学们拿取纸和笔画出与上图左边相似的几何图形.
生:个人作图分组交流,全班抽样展览.
明确:作相似图形时把握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
4、达标反馈
课本第66页练习题第八、2题(还可以补充3~5分钟习题)
5、学习小结
(1)内容总结
①相似定义在平面内,如果两个图形的形状相同,我们就称这两个图形相似。
②作相似图形必须做到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
(2)方法归纳
学会动手画已知图形的相似图形,观察总结规律;重在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与探索的能力。
6、实践活动:(1)找一些生活中存在的相似的实例;(2)利用几何作业本小方格纸画一个图形,然后放在2倍和缩小为原来的一半。(3)请为班级黑板报设计一个利用相似变换制作的一组有意义的图案,并作简单的说明。
7、可以本站会员试题区下载相关配套课课练。
【教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