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中考语文标点符号每日小练(1)(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届中考语文标点符号每日小练(1)(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9-18 23:06: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5届中考语文标点符号每日小练(1)
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唯一的家园。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生态兴则文明兴。过去10年,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创造了多个世界之最□森林资源增长最多,空气质量改善速度最快,能耗强度降低最快□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不仅造福中国人民,也为世界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提供了宝贵经验。
A., 。 …… B.、 : ……
C., : ; D.、 。 ;
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近半年来,梅葆玖、陈忠实、杨绛……等大师的离去,无不使我们每个人心中充满了悲痛之情
B.“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的这句词激励着我们青少年学生珍惜时光,努力学习,奋发有为。
C.“都到齐了吗?同学们。”老师说,“到齐了我们就可以出发了。”
D.十三、四岁的胡适沿着崎岖艰险的小路走进上海,飘到美国,回到北京,他博览群书,学贯中西,成为国人敬仰的国学大师。
3.在甲、乙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霜降既过、孟冬已至,长江两岸绿树成片、野趣盎然,时常可见白鹤浅飞[甲]鱼儿游弋,一幅“万类霜天竞自由”的豪迈之景跃然眼前。“江豚吹浪立,沙鸟得鱼闲[乙]古代诗人笔下的江河盛景,正成为你我身边的美好。
A., ,” B.、 ”,
C.、 ,” D., ”,
4.下列标点符号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年过去了,两年过去了……泥沙越积越厚。
B.它告诉我们,在6亿多年前到5亿多年前的那个叫作《寒武纪》的时代,地球上的海洋是多么宽广。
C.还有一些“象”和“犀牛”都长上了长长的毛,这准是天气冷了,说明了“第四纪”冰河时期的来临。
D.当然,读懂这些记录要比认识甲骨文、钟鼎文或者楔形文字更困难些。
5.下列名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符合规范的一项是( )。
A.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
B.《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是我国长篇小说的四大名著。
C.当生命中的厄运不期而至,我们是俯首屈从、自甘沉沦?还是积极面对、勇于挑战?
D.诗人说:“让我放弃梦想,就像让我用一条腿来走路。”
6.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无误的一项是( )
A.他很想弄明白《黄鹤楼》一诗是怎样将神话传说与眼前录物融为一体的?
B.据王粲的《英雄记钞》说,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人一道游学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
C.全班同学再也忍不住了,大家弯腰、摇头、挤眉、弄眼,一齐哄堂大笑!
D.“我跟你玩儿呀”!这一天,忽然有谁在他耳边轻轻地这样说。
7.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艺人们唱着,说着,跳着,在面具下演绎着各种故事。
B.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呢?
C.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有的图案各式各样。
D.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地响。
8.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语文老师女孩今年大概是三、四岁的样子。
B.“这个问题”老师说:“让我好好考虑考虑。”
C.他的这种做法,我们是应该支持他呢?还是应该指责他呢?
D.春天来了。处处鸟语花香:夏天来了。处处枝繁叶茂:秋天来了。到处果实累累:冬天来了。到处白白雪皑皑。
9.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我怎么办?该不该喊它一声呢?对了,你听过黄冠大鹦鹉的鸣声没有?
B.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C.天津卫的小吃太粗太土:熬小鱼刺多,容易卡嗓子;炸麻花梆硬,弄不好硌牙。
D.海鸭也在呻吟着,——它们这些海鸭啊,享受不了生活的战斗的欢乐。
10.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 )。
A.海鸭也在呻吟着,——它们这些海鸭啊,享受不了生活的战斗的快乐。
B.“接下来就靠大家伙一起努力。”他说:“社区有店要镇上支持的,我们全力以赴。”
C.星期日,天气好,我们就出去郊游;天气不好,我们就留在家里学习计算机。
D.搬迁后的古镇依旧延续着过去的历史、记忆与传说,成为隐藏在乌江画廊里的“世外桃源”。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选用。
方框 语境分析
第一个 “共同的”“唯一的”两个词语是并列关系,表示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应用顿号。
第二个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创造了多个世界之最”是对其后内容的总括,其后应用冒号表示提示下文。
第三个 上文“多个世界之最”表明此处未列举完,省略了一些内容,故应用省略号。
2.答案:B
解析:A.省略号与“等”不能同时使用,删去其中一个;C.“都到齐了吗?同学们。”应改为“都到齐了吗,同学们?”;D.“十三、四岁”中的数字表示概数,应删去顿号。
3.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白鹤浅飞”“鱼儿游弋”为并列关系,二者之间用顿号;“江豚吹浪立,沙鸟得鱼闲”是部分引用,逗号应放在引号外。故选B。
4.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B.有误,“寒武纪”是一个地质时代,不是一个作品或文章的标题,所以不应该使用书名号;应把书名号改为双引号。故选B。
5.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标点符号。B.书名号之间不用标点,因此三处顿号应删掉;故选B。
6.答案:B
解析:A.有误,“《黄鹤楼》一诗是怎样将神话传说与眼前景物融为一体的”是他很想弄明白的问题,作为句子成分出现,句末应使用句号;B.正确;C.“弯腰”“摇头”“挤眉”“弄眼”是全班同学忍不住时的动作,中间应使用逗号;D.“我跟你玩儿呀”是“他”所说的完整的话,感叹号应放到“呀”字后。故选B。
7.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标点符号。B.相邻的数字表示约数,中间不用顿号;故选B。
8.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使用。A.句中的顿号使用不正确。表概数的地方不能用顿号,可将句子的顿号删去;B.句中的冒号使用不正确。说话人放在所说的话中间不能用冒号,应将冒号改为逗号;C.句中的第一个问号使用不正确。句子是选择性的疑问形式,应将第一个问号改为逗号。故选D。
9.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使用。B.有误,“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是三个并列的短语,中间应使用“、”;故选B。
10.答案:B
解析:“说”字后面的冒号应为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