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中考语文标点符号每日小练(6)
1.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
A.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各方齐心协力、守望相助,推动绵亘千年的古丝绸之路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
B.无论你从事什么工作?在祖国的哪个角落?都要在自己的岗位上书写出精彩的奋斗故事。
C.以“加快数字中国建设,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主题的第六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州开幕。
D.没有劳动者的精心,就没有“中国制造”的精品;没有奋斗者的努力,就没有日益提升的国力。
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朋友,你可曾在茫茫大雾中航行过,在雾中神情紧张地驾驶着一条大船,小心翼翼地缓慢地向对岸驶去?
B.“没有,”他生气地说:“我一点病也没有,只是那个坏东西在我睡觉的时候,把我裤子上的扣子全咬掉了。”
C.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很轻。
D.与班级同学共同组建属于我们自己的文学部落——文学兴趣小组,可分成小说、戏剧、诗歌、散文等组别。
3.下列语法知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人们常用反义词构成对比、映衬,从而使句子具有更强的说服力。如“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中的“进”“退”是一组反义词。
B.“狼狈为奸”“狼心狗肺”“鬼哭狼嚎”这些与狼有关的成语都是贬义词。
C.“后来发生了分歧□我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这句话“□”处标点符号应该是冒号、分号。
D.“这六位老人,年纪最小的也已82岁,都是参加过抗战的老兵。如今虽已是古稀之年,但他们都还精神矍铄,思路清晰,回忆起当年,感慨万千。”这句话加粗成语运用正确。
4.下列语法知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的出台有利于学校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责任意识,让教师会用、敢用、慎用教育惩戒,家校共同营造良好教育生态。”这句话标点符号的运用是正确的。
B.“火红色头发”“饥饿的嘴巴”“站立在高坡”“闪光的智慧”四个短语的结构类型都是偏正短语。
C.“在对话中,我们明悟那些镌刻在时间中的闪光的智慧。”这个句子的主干是:我们明悟智慧。
D.“北大‘学神’韦东奕需要的不是曝光度和知名度,而是一方清净安然的小天地。”这个句子是并列复句。
5.下面依序填入横线的标点符号,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舰载战斗机上舰,中国白手起家,一切从零开始。某大国一名上将曾说:“我们可以把航空母舰送给你们,但是,十年之内,你们不可能让舰载机上舰①_______________”为了这一着,面对技术封锁,多少人殚精竭虑,青丝变白发②_______________多少人顽强攻关,累倒在试验场;多少人无怨无悔,默默奉献③_______________今天,终于有了一个圆满的结果,能不激动吗④_______________
A.①感叹号 ②逗号 ③句号 ④问号
B.①句号 ②分号 ③句号 ④句号
C.①句号 ②逗号 ③省略号 ④句号
D.①感叹号 ②分号 ③省略号 ④问号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画中的“孙羊店”“脚店”等,与《东京梦华录》中所记的“曹婆婆肉饼”“正店七十二户……其余皆谓之脚店”等,无有不符。
B.冰体一点一点地改变了形态,变成自然力所能刻画成的最漂亮的这番模样:挺拔的、敦实的、奇形怪状的、蜿蜒而立的。
C.一切优雅风度的基础其实是一种关照态度——时时刻刻要记住:一个人不应该妨碍他人的生活,要让大家都有良好的自我感觉。
D.譬如《论语》“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几句话,绝没完全描写出孔子说这番话时候的心境,而“如斯夫”三字更笼统,没有把当时的流水形容尽致。
7.下列句中标点符号的作用,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据老王自己讲:北京解放后,蹬三轮的都组织起来……(冒号表示提示下文)
B.老王只有一只眼,另一只是“田螺眼”,瞎的。(双引号表示引用)
C.“文化大革命”开始,默存不知怎么的一条腿走不得路了。(双引号表示特定称谓)
D.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破折号表示转换话题)
8.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
A.从辛亥革命打响的第一枪,到八七会议的伟大转折,武汉从来不缺英雄的魄力,也不缺斗争到底的精神。
B.我想,康德的心应该是自在快乐的。在安静的一隅,康德的哲学之树结出累累硕果,生活的习惯也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C.“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出自《诗经》,是家喻户晓的名句,《诗经》是我国迄今为止所能见到的第一部诗歌总集。
D.他们还在那儿布置了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
9.下面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规范正确的一项是( )
A.“在考场上千万别慌,”老师再三叮嘱说:“做题前一定要看清题目要求,答题要完整。”
B.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感受到人生使命是那样庄重儿迫切。
C.伫立旷野,苍穹弥漫着难言的静穆;流连溪畔,水月传达着无尽的忧思。
D.中医认为,荠菜味辛甘,具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等祛病养生功效
10.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2022年是青蒿素问世50周年,以屠呦呦为首的中国中医科学院青蒿素研究中心,正围绕青蒿素的深化研究开展科研工作。团队一方面要面向国家的重大需求,维护人民群众健康□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重要的□基础的生命科学问题,打破思维禁锢□借助新兴的技术。
A.; , 、
B.; 、 ,
C.。 , 、
D.。 、 ,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B项,“无论你从事什么工作”“在祖国的哪个角落”不表示疑问,故两处问号应改为逗号。故选B。
2.答案:B
解析:B.如果“某某说”在引语中间,它前后的引语是一个人的话,它后面要用逗号。所以,“他生气地说”后面应是逗号。故选B。
3.答案:D
解析:古稀之年指人到七十岁,此句成语使用对象有误。
4.答案:B
解析:“站立在高坡”是后补短语。
5.答案:D
解析:①处是某国一名大将说的话,对中国舰载战斗机上舰表示轻视态度,所以用感叹号;②句结合下文可以看出是几个分句组成,所以应该用分号;③表示省略内容,所以用省略号;④是一个反问句,所以用问号。
故选D。
6.答案:B
解析:B.句中的顿号使用错误。“挺拔的”“敦实的”“奇形怪状的”“蜿蜒而立的”写的是冰体的各种形态,各自构成句子,应把三个顿号都改为逗号。
故选B。
7.答案:B
解析:B.双引号在句中表示的是特定称谓,不是表引用。故选B。
8.答案:C
解析:C.前半句话到“是家喻户晓的名句”意思已表述完整,后面应用句号,故把第二个逗号改为句号。故选C。
9.答案:C
解析:A.有误,前后两句都是老师说的内容,所以“老师再三叮嘱说”后面用逗号。B.有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本书,应该用书名号。C.正确。D.有误,省略号和等不能同时用,应该删去一个。故选:C。
10.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标点运用。第一空,“团队一方面要……”与“另一方面要……”为并列的两个方面,中间用分号;第二空,“重要的”与“基础的”修饰“生命科学问题”,中间短暂停顿,用顿号;第三空,“打破思维禁锢”后语意未尽,与后句“借助新兴的技术”衔接紧密,应用逗号;故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