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中考语文标点符号每日小练(7)(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届中考语文标点符号每日小练(7)(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9-18 23:09: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5届中考语文标点符号每日小练(7)
1.下面依序填入横线的标点符号,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①_________校补①_________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②_________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③_________也没有“说”。他又向④_________古典新义④_________迈进了。
A.①书名号 ②逗号 ③逗号 ④书名号
B.①引号 ②逗号 ③问号 ④引号
C.①书名号 ②感叹号 ③逗号 ④引号
D.①引号 ②分号 ③问号 ④书名号
2.下面依序填入横线的标点符号,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①_________说①_________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②_________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③_________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④_________
A.书名号 分号 冒号 感叹号
B.双引号 分号 逗号 感叹号
C.双引号 逗号 逗号 省略号
D.书名号 逗号 冒号 省略号
3.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
A.此心安处是吾乡。有了随遇而安的心态,就没有什么坎坷和荆棘能阻碍我们给自己营造美好的梦境!
B.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其他地方的园林我也到过一些。苏州园林是标本。
C.“家”承载着人类的共同期盼,千百年来,“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的梦想是人类心中不灭的明灯。
D.在日新月异的新媒体时代,短视频沉迷、游戏成瘾等现象,正在成为人们生活中的“数字烦恼”。
4.下列各句标点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
A.国家话剧院推出的话剧《铁流东进》,对如何讲好中国故事进行了新探索,取得了新突破。该剧采用小场面、小切口的方式讲述故事,让观众倍感亲切。
B.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
C.生态环境局向全市人民发出“无痕露营”倡议。该倡议与“无痕山林”的理念相通,都强调在亲近自然时,要尊重自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D.门类丰富、体系完备的博物馆是一座城市的文化家园。人们只要走进博物馆,就能欣赏自然和人文精华,从中了解城市的历史和文化,获得精神享受。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央视著名节目《感动中国》被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感动”的深层含义其实是精神价值的传承。
B.摆脱线材束缚,将手机与充电板轻轻贴合,即可随放随充——手机无线充电在生活中已随处可见。
C.国家智慧教育读书平台依托数字技术,汇聚优质资源,营造互动场景,展示阅读成果,为广大学生和社会公众提供丰富多彩的读书空间。
D.“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是连接个人与国家、社会的天然纽带。
6.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朋友,当你听到这段英雄事迹的时候,你的感想如何呢,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你不以我们的祖国有着这样的英雄而自豪吗?
B.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
C.一群野生亚洲象,一路穿森林啊,跨红河啊,越农田啊……开启了它们的漫长旅程。
D.2023年5月12日是第15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今年的活动主题为《防范灾害风险护航高质量发展》
7.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繁花似锦的开封城,重阳节时,百姓们赏菊、饮菊花酒、登菊花台,好不热闹。
B.在母亲的感慨中,我脑海里浮现出那两句名诗:“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C.趣味运动会上,套圈、投沙包、夹弹珠等 人们在欢声笑语中一展身手。
D.这次会议主要探讨在新高考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学习、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
8.小茗同学在这次“文化寻根之旅”中深有感触,写下了一段话。请你选出【甲】【乙】处标点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泥土的变化融入了一呼一吸,几乎与手艺人的生命形成了有机的整体【甲】拉坯时留下的指纹【乙】滴漏的泥浆,刻画时刀的划痕,抑或是彩绘时留下的笔痕,无不是手艺人瞬间流露的心语。浓厚的感情,安排得恰到好处时,一块泥坯、一片淡墨,都可见生命洋溢。
A.【甲】逗号 【乙】逗号 B.【甲】逗号 【乙】分号
C.【甲】句号 【乙】顿号 D.【甲】句号 【乙】分号
9.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天祥在缧绁之中,常拿这几句诗勉励自己:“千年成败俱少土,消得人间说丈夫”,“一死鸿毛或泰山,之轻之重安所处”!
B.尼采说艺术世界的构成由于两种精神:一是“梦”,梦的境界是无数的形象(如雕刻);一是“醉”,醉的境界是无比的豪情(如音乐)。
C.四项协议顺利签署后,两岸大体上就能完成“三通”进程(通邮、通航、通商),这将为今后两岸关系更加全面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和基础。
D.只有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与时代同行,才能创作出更多反映现实生活和人民主体地位、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
10.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看他挑得那么认真、那么仔细,我也就不再坚持了。这就是我们所有的交流。
B.这个男人不太爱说话,独自生活的人往往这样。不过,他显得自信、平和。
C.那是谁的地?是公家的?还是私人的?他说不知道。
D.这些白桦树棵棵鲜嫩,挺拔,像笔直站立的少年一样。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使用。
①处的“校补”是书名;应使用书名号。
②处“在惊叹”是句中停顿,应使用逗号。
③处“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是句中停顿,应使用逗号。
④处的“古典新义”是书名;应使用书名号。
故选A。
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使用。
根据“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强调了闻一多先生的“说”,所以此处应用双引号表示强调;
根据“起先,小声说”“后来,声音越来越大”可知,这两处表示并列两种不同的情况,此处应用分号;
根据“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可知,四个分句是由同一个主语领导的,中间应该用逗号;这是闻一多先生对人民的呼喊,语气强烈,末尾应该用感叹号。
故选B。
3.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标点符号C“世界大同,天下一家”中不能使用逗号,应该使用顿号。
4.答案:B
解析:“这样说”后面应该用冒号。
5.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标点符号。
D.有误,“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是独立引用,引号外的句号应该移到引号内;
故选D。
6.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标点符号。
A.“你的感想如何呢”“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是问句,后面用问号;
B.“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属于完整引用,感叹号在下引号前;
D.“防范灾害风险护航高质量发展”是活动主题,用引号;
故选C。
7.答案:A
解析:A.正确;
B.有误,“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为完整引用,句号应在后引号内;
C.有误,省略号和“等”不能连用,应去掉省略号;
D.有误,本句为陈述句,句末问号改为句号。
故选A。
8.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标点正确运用的能力。依据“泥土的变化融入了一呼一吸,几与手艺人的生命形成了有机的整体”可知,这说明手艺人对泥塑的情感深厚。句意完整。所以,【甲】应用句号。依据“拉坯时留下的指纹”和“滴漏的泥浆”可知,这两个词语是并列关系。所以,应用顿号。故选C。
9.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标点符号。C.根据题干可知,“(通邮、通航、通商)”,这里括号中的内容是对“三通”这个名词的解释,括号应放在名词“三通”其后,即为:“三通”(通邮、通航、通商)进程;故选C。
10.答案:B
解析:A.“那么认真、那么仔细”是两个小短句,句中的顿号应改为逗号。C.选择问句只在最后用问号,“是公家的”后的问号应改为逗号。D.“鲜嫩”“挺拔”并列,中间应用顿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