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中考语文标点符号每日小练(13)
1.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
A.这样的宣讲,为山村的孩子打开了一扇窗,期待为孩子们注入努力学习、改变命运、为国争光的“催化剂”。
B.设置一块电子提示牌,采购费、电费、维护费支出不菲,更重要的是,放在此路段作用和效果有限。
C.他创建的“山水程式”画风,奠定了所谓“正统画派”的基础;他所创造的“秀逸一路”的书法风格,开创了一代新风。
D.治水既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既要算政治账,也要算民生账,我市治水工作目前已进入强力攻坚期。
2.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艺术有两个来源:一是理想,理想产生欧洲艺术;一是幻想,幻想产生东方艺术。
B.人们在屋后的山坡上又种上了梨树、山楂树、橘子树、苹果树……
C.看到五星红旗在奥运赛场伴随“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在场的中国观众都禁不住流下了眼泪。
D.因为他在中国发展出色,英国王子为他颁发了英国商业大奖——“年度企业家”奖。
3.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袖子上的扣子作一堆,背心上的作一堆,另外,一丝不错地,裤子上的扣子也排作一堆。
B.隔了几天,李妈在楼下叫道:“猫,猫!又来吃鸟了!”
C.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于是立刻便去找它。
D.我看出来这是一只白鸟——老天!这不是可可吗?
4.在下面文段中的方框处依次应填的标点符号是( )
走呀走的,她走得有些疲倦了,偶然在一个池子旁边蹲下来。澄澈的池水照见了她的面容和身影:她笑□池水里的影子也向着她笑□她假装生气□池水里的影子也向着她生气□她忽然灵机一动□世间各种各样的生物都有了,单单没有像自己一样的生物,那为什么不创造一种像自己的生物来加入到世间呢?
A., 。 , ; ——
B., ; , ; ——
C., 。 , 。 :
D., ; , 。 :
5.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我的老天爷!”他想:“难道我是愚蠢的吗?”
B.最后,他们齐声说:请看!新衣服缝好了!
C.“你看这段布美不美?”两个骗子问。
D.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帝在更衣室里”。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天下国家”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人们就经常讨论。
B.长妈妈,是一个带领着我的女工。我平时叫她“阿妈”,连“长”字也不带;但到憎恶她的时候,例如知道了谋死我那隐鼠的却是她的时候,就叫她阿长。
C.关心祖国的命运,为之奋斗为之牺牲;赞美祖国的山河,为之描画为之歌咏;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历史文化,为之沉醉为之感动……
D.她自己轻轻哼起了一首曲子,哼了一段后,她说:“这是德彪西的《月光》。”
7.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符合规范的一项是( )
A.“最重要的是,”他说道:“我们心中要有对弱者的同情和爱心。”
B.大屏幕上闪现出世博会159年来人类智慧的结晶:电灯、磁悬浮列车、航天器……等,这一刻,“一切源于世博会”的理念得以彰显。
C.“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的这句词激励着我们青少年学生珍惜时光,努力学习,发奋有为。
D.近年来,禁止手机进校园的呼声不绝于耳。看来,中小学生是完全杜绝使用手机呢?还是有选择地使用手机?这已成为人们共同思考的问题。
8.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读不读书?读什么书?怎么读书?都直接关系到青少年的精神能否健康发展。
B.“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禾下乘凉梦让我想起了辛弃疾《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的诗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C.名人喝酒,叫豪饮,凡人就叫贪杯,名人老了,称呼变成王老,凡人就只能叫老王。
D.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蜿蜒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
9.下面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朋友,你可曾在茫茫大雾中航行过,在雾中神情紧张地驾驶着一条大船,小心翼翼地缓慢地向对岸驶去?
B.我心里无声地呼喊着:“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
C.她就是那个来对我启示世间的真理、给我深切的爱的人——安妮·莎莉文老师。
D.那一天,我学会了不少词,譬如“父亲”,“母亲”,“妹妹”,“老师”等。
10.下列标点符号的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抗战、团结、进步,这是共产党的三大方针。
B.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犹使我耳不忍闻。
C.那就是我——一名普通的中学生。
D.从1918年起,鲁迅陆续发表了《狂人日记》、《药》、《祝福》等短篇小说。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D.“民生账”后面的“,”使用错误。“既要算政治账,也要算民生账”语意完整,下一句另起一层意思讲我市情况,因此应改为“。”。故选D。
2.答案:C
解析:把“义勇军进行曲”改为《义勇军进行曲》。
3.答案:A
解析:A项,“另外”前的逗号改为分号。“袖子上的扣子作一堆,背心上的作一堆”与“一丝不错地,裤子上的扣子也排作一堆”构成并列关系。故选A。
4.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常用标点符号用法的把握。要求学生掌握常用的标点符号的用法。①第一个方框处是在“她在”后,表示一般性停顿。应填逗号。②第二个方框处是处于“她笑……也……”和“她假装生气……也……”中间,表示前后的两个句子构成并列的关系。应填分号。③第三个方框处是在“她假装生气”后,表示一般性停顿。应填逗号。④第四个方框处是处于两个并列句的结束处,表示此句话终结。应填句号。⑤第五个方框处是对她“灵机一动”的进一步说明,表示提起下文。应填冒号。故选D。
5.答案:C
解析:A项的冒号应该改为逗号;B项应该在“请看”的前面加“上引号”,句末加上“下引号”;D项最后的句号应在引号里。故选C。
6.答案:B
解析:ACD.正确B.有误,“例如”后应使用破折号“——”起到分行举例的作用。故选:B。
7.答案:C
解析:A.有误,“他说道”后面的冒号改为逗号;B.有误,“航天器”后面的省略号和“等”不能同时使用,应去掉省略号或“等,”;C.正确;D。“中小学生是完全杜绝使用手机呢?还是有选择地使用手机”一句是选择问,前面一个问号应改为逗号故选:C。
8.答案:B
解析:A.“读不读书”“读什么书”“怎么读书”为陈述问题,并非提问,应将句中间号改为逗号;B.正确;C.“名人喝酒,叫豪饮,凡人就叫贪杯”与“名人老了,称呼变成王老,凡人就只能叫老王”构成语句的并列,中间的逗号应该改为分号;D.“三、四里”是约数,中间不用顿号。故选:B。
9.答案:D
解析:D.并列的词语之间应该用顿号。
10.答案:D
解析:ABC使用正确;D.使用有误,书名号也表示短暂的停顿,连续使用多个书名号之间无需用顿号,所以句中的两个顿号应删去。故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