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第四章 一次函数 习题课件(6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第四章 一次函数 习题课件(6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9-19 13:41:35

文档简介

(共14张PPT)
第四章 一次函数
2 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
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的概念
若两个变量 x , y 间的对应关系可以表示成
( k , b 为常数, k ≠0)的形式,则称 y 是 x 的一次
函数.
特别地,当 b =0时,一次函数 y = kx + b ( k , b 为常
数, k ≠0)即为 y = kx ( k 为常数, k ≠0),则称 y 是
x 的正比例函数.
注意:正比例函数是特殊的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一定
是一次函数,一次函数却不一定是正比例函数.
y = kx +
b  
题型一 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概念
(1)对于函数 y =( m +1) x +(1-3 m ),当 m
为何值时:①这个函数是一次函数;②这个函数是正比
例函数;
解:①当 m +1≠0,即 m ≠-1时,该函数是一次函数.
②当1-3 m =0,即 m = 时,此时 m +1= ≠0.
∴当 m = 时,该函数是正比例函数.
(2)对于函数 y =( m -3) + n -2,当 m , n
为何值时:①这个函数是一次函数;②这个函数是正比
例函数.
解:①当 -2=1且 m -3≠0,即 m =-3, n 为任意
实数时,该函数是一次函数.
②当 m =-3且 n -2=0,即 m =-3且 n =2时,该函数
是正比例函数.
[方法总结]若 y = kx + b 为一次函数,则 k ≠0, b 为常
数;若 y = kx + b 为正比例函数,则 k ≠0, b =0.
1. 下列各式:① y =-8 x ;② y =- ;③ y = +1;
④ y =-8 x2+2;⑤ y =0.5 x -3.其中是一次函数的有
( B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B
2. 已知函数 y =( k +1) x + k2-1,当 k 时,
它是一次函数;当 k 时,它是正比例函数.
≠-1 
=1 
题型二 确定实际问题中的一次函数关系式
小明和父母一起开车到距家200 km的景点旅游,出
发前,汽车油箱内储油45 L,当行驶了150 km时,发现
油箱剩余油量为30 L.
(1)求油箱内剩余油量 y (L)与行驶路程 x (km)之
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判断 y 是否为 x 的一次函数;
解:(1) y =45- x =45- x (0≤ x ≤450).
y 是 x 的一次函数.
(2)当油箱内剩余油量少于3 L时,汽车将自动报警.如
果往返途中不加油,他们能否在汽车报警前回到家?请
说明理由.
解:(2)当 x =400时, y =45- ×400=5>3,
∴他们能在汽车报警前回到家.
[方法总结] ①根据具体问题求关系式时,要先审清题
意,再写出关系式;②由关系式求自变量(或因变量)
的值时,要把已知变量值代入关系式转化为方程解决.
3. 一个皮球从高处落下后,会从地面弹起.下表记录了
小球从不同高度落下时的弹跳高度,其中 x 表示落下高
度, y 表示弹跳高度.
落下高度x/ cm 80 100 160 200
弹跳高度y/ cm 40 50 80 100
则符合表中数据的函数关系式是( C )
A. y = x2 B. y =2 x
C. y = x D. y = x +25
C
4. 某车站规定旅客可以免费携带不超过20千克的行李,
超过部分每千克收取1.5元行李费,则旅客需交的行李
费 y (元)和携带行李重量 x (千克)之间的函数关系
式为 ,其中自变量 x 的取值范围
是 ,这是 函数.
y =1.5( x -20) 
x >20 
一次 
(1)分别求出当0≤ x ≤20和 x >20时, y 与 x 之间的函
数关系式;
解:(1)当0≤ x ≤20时, y =2 x ;
当 x >20时, y =2.8( x -20)+20×2=2.8 x -16.
5. 为了鼓励居民节约用水,某市采用“阶梯水价”的方
法按月计算每户家庭的水费:每月用水量不超过20吨
时,按每吨2元计费;每月用水量超过20吨时,其中的
20吨仍按每吨2元计费,超过部分按每吨2.8元计费.设每
户家庭月用水量为 x 吨,应交水费为 y 元.
(2)小颖家四月份、五月份分别交水费45.6元、38
元,问小颖家五月份比四月份节约用水多少吨?
解:(2)∵四月份、五月份分别交水费45.6元、38元,
∴小颖家四月份用水超过20吨,五月份用水没有超过
20吨.
设四月份用水 x1吨,五月份用水 x2吨,则
45.6=2.8 x1-16,38=2 x2,
解得 x1=22, x2=19,∴ x1- x2=22-19=3,
∴小颖家五月份比四月份节约用水3吨.(共21张PPT)
第四章 一次函数
4 一次函数的应用
第3课时 一次函数的应用(双线)
一次函数的应用(双线)
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同时出现两个一次函数的图象,
即两条直线,关键是利用所给图象的位置关系、交点坐
标,与 x 轴、 y 轴的交点坐标,读取其中所表达的信
息,注意理解交点坐标的含义.
题型 一次函数的应用(双线)
甲、乙两地相距300 km,一辆货车和一辆轿车先后
从甲地出发驶向乙地,如图所示,线段 OA 和折线
BCDE 分别表示货车和轿车离开甲地的距离 y (km)与
货车离开甲地的时间 x (h)之间的函数关系.小明根据
图象,得到下列结论:
①轿车在途中停留了半小时;
②货车从甲地到乙地的平均速度是60 km/h;
③轿车从甲地到乙地用的时间是4.5 h;
④轿车出发后3 h追上货车.
则小明得到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填序号).
①② 
已知 A 地在 B 地的正南方向3 km处,甲、乙两人分
别从两地同时向正北方向匀速直线行走,他们离 A 地的
距离 s (km)与所行走的时间 t (h)之间的关系如图所
示,其中 l1表示甲行走的过程, l2表示乙行走的过程.根
据图象回答:
解:(1)甲在 A 地,乙在 B 地.
(1)开始时,甲、乙两人谁在 A 地?谁在 B 地?
(2)追及者何时追上被追及者?此时追及者已走了多少路程?
解:(2)甲是追及者,乙是被追及
者,2 h后甲追上乙,此时甲已走了
6 km.
(3)甲、乙两人行走的速度各是多少?
解:(3)甲2 h走了6 km,所以其
速度为6÷2=3(km/h);
乙2 h走了6-3=3(km),
所以其速度为3÷2=1.5(km/h).
(4)求出 l1, l2对应的函数表达式.(不用写出自变量的
取值范围)
解:(4)由(3)可知, s甲=3 t , s乙=1.5 t +3.
甲、乙两组工人一天同时生产某种产品,工作时间
为7 h,甲组工作中有一次停产更换设备,更换设备后
甲组的工作效率是原来的3倍,甲、乙两组生产的产品
合在一起装箱,每够570 kg装一箱,产品装箱的时间忽
略不计,此时甲组的工作效率开始
降低,直到工作时间结束,同一天
两组各自生产的产品的数量 y (kg)
与时间 x (h)之间的函数图象如图
所示.
(1)求乙组生产的产品数量 y 与时间 x 之间的函数表
达式;
解:由图象可得,甲组原来的
速度为 =40(kg/h),
改进后的速度为3×40=120(kg/h),
乙组的速度为 =50(kg/h).
(1)设乙组生产产品的数量 y 与
时间 x 之间的函数表达式为 y = kx .
将点(7,350)代入,可得350=
7 k ,解得 k =50.
∴乙组生产产品的数量 y 与时间 x
之间的函数表达式为 y =50 x .
(2)求经过多长时间甲组生产的产品数量大于或等于
乙组生产的产品数量;
解: (2)根据图象可得在经过时间a h后,甲组生产的产品数量大于或等于乙组生产的产品数量,
将点( a ,200)代入 y =50 x ,可
得200=50 a ,
解得 a =4.
∴经过4 h后甲组生产的产品数量
大于或等于乙组生产的产品数量.
(3)当装够第一箱时,甲组共生产c kg产品,求 c 的值.
解:(3)由图象可得当时间为 t时,
装够一箱,
此时乙组生产了50t kg,
甲组生产了[200+120( t -4)]kg,
则50 t +200+120( t -4)=
570,解得 t =5,
∴ c =200+120×(5-4)=320.
[方法总结] ①两个一次函数图象的交点表示两直线的公
共点,该交点的坐标满足两个表达式;② y = kx + b 中
的 往往具有实际意义,如速度、生产效率等.
1. (2024·重庆外语校)甲、乙两个工程队分别同时开
挖两段河渠,所挖河渠的长度 y (m)与挖掘时间 x
(h)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象所提供的信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 甲队的挖掘速度大于乙队的挖掘速度
B. 开挖2 h时,甲、乙两队所挖河渠的长度相差8 m
C. 乙队在0≤ x ≤6的时段, y 与 x 之间的关系式为 y =5 x +20
D. 开挖4 h时,甲、乙两队所挖的河渠的长度相等
(第1题)
D
2. 甲、乙两人分别从 A , B 两地相向而行, y 与 x 的函数
关系如图所示,其中 x (h)表示乙行走的时间, y
(km)表示两人与 A 地的距离,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
每小时快 km.
0.4 
(第2题)
3. 已知 A , B 两地相距的路程为12 km,甲骑自行车从 A
地出发前往 B 地,同时乙步行从 B 地出发前往 A 地,如
图的折线 O - C - D 和线段 EF 分别表示甲、乙两人与 A
地的路程 y甲、 y乙与他们所行时间 x (h)之间的函数关
系,且 OC 与 EF 相交于点 P .
(第3题)
解:(1)设 y乙与 x 的函数关系式为 y乙= kx + b .
将点 E (0,12), F (2,0)代入 y乙= kx + b 中,
得2 k + b =0, b =12,解得 k =-6, b
=12,
∴ y乙与 x 的函数关系式为 y乙=-6 x +12.
当 x =0.5时, y乙=-6×0.5+12=9,
即两人相遇地点 P 到 A 地的距离是9 km.
(第3题)
(1)求 y乙与 x 的函数关系式以及两人相遇地点 P 到 A 地
的距离;
(2)求线段 OC 对应的 y甲与 x 的函数关系式;
解:(2)设线段 OC 对应的 y甲与 x 的函
数关系式为 y甲= ax .
∴9=0.5 a , 解得 a =18,
即线段 OC 对应的 y甲与 x 的函数关系式为
y甲=18 x .
(第3题)
(3)求经过多少小时,甲、乙两人相距6 km.
解:(3)在 y甲=18 x 中,令 y甲=12,则
x = .
①当0≤ x ≤ 时,令
=6,
即 =6,
解得 x = (舍去)或 x = ;
(第3题)
②当 < x ≤2时,甲到达 B 地,乙离 B 地6 km所走时间为 =1(h).
综上所述,经过 h或1 h,甲、乙两人相距6 km.
(第3题)(共25张PPT)
第四章 一次函数
4 一次函数的应用
第1课时 求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1. 确定正比例函数 y = kx 的表达式只需要一个条件,如
一对 x , y 的对应值或一个点的坐标.
2. 确定一次函数 y = kx + b 的表达式需要两个条件,如
两对 x , y 的对应值或两个点的坐标.
3. 利用待定系数法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①待定系数法:先设出式子中的未知系数,再根据条件
求出未知系数,从而求出这个式子的方法称为
,其中的未知系数也称为待定系数;
待定系
数法 
②用待定系数法确定一次函数表达式的方法:“一设二
列三解四还原”.另外,对于实际问题应注意
受实际条件的制约.
自变量
的取值范围 
题型一 求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1)已知 y 与 x -1成正比例,且当 x = 时, y =-
1,则 y 关于 x 的函数表达式为 ;
(2)直线 l1与 y =-8 x -3平行且过点(2,3),则直
线 l1的表达式为 ;
y =2 x -2 
y =-8 x +19 
(3)如图,直线 l 是一次函数 y = kx + b ( k ≠0)的图
象,求直线 l 对应的函数表达式.
解:将点 A (-5,0), B (0,3)代入 y = kx + b ,
得0=-5 k + b ,3= b ,解得 k = , b =3.
∴直线 l 对应的函数表达式为 y = x +3.
1. 已知正比例函数 y = kx ( k ≠0)的图象经过点(1,
-2),则该正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 B )
A. y =2 x B. y =-2 x
C. y = x D. y =- x
B
2.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过(0,4)和(3,1)两
点,求这条直线的函数表达式.
解:设直线的函数表达式为 y = kx + b ( k ≠0),
把点(0,4),(3,1)代入,得 b =4,3 k + b =1,
解得 k =-1, b =4,
∴这条直线的函数表达式为 y =- x +4.
题型二 一次函数与图形面积
如图,一次函数 y = kx + b 的图象与正比例函数 y =
2 x 的图象交于点 A ( m ,2),与 y 轴的交点为 C ,点 C
的坐标为(0,1),与 x 轴的交点为 B .
(1)求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解:(1)∵正比例函数 y =2 x 过点 A ( m ,2),
∴2 m =2,即 m =1.
把点(1,2)和(0,1)代入 y = kx +
b ,得
2= k + b ,1= b ,解得 k =1, b =1,
∴一次函数的表达式是 y = x +1.
(2)求△ AOB 的面积.
解:(2)令 y = x +1中的 y =0,得 x =
-1.
∴ B (-1,0),
∴ S△ AOB = OB ·| yA |= ×1×2=1.
[方法总结] 在求一次函数的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
面积时,常把与坐标轴重合或平行的边作为底,这样方
便求出其长度.
3. 已知一次函数 y =2 x + a 与 y =- x + b 的图象都经过
点 A (-2,0),且分别与 y 轴交于 B , C 两点,则△
ABC 的面积是( C )
A. 2 B. 4 C. 6 D. 12
C
4. (1)已知直线 y = kx + b 经过点 A (-2,0),且与
y 轴交于点 B . 如果△ AOB ( O 为坐标原点)的面积为
2,则 b = ;
(2)已知直线 y = kx + b 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
积为6,与 x 轴的交点的坐标为(-6,0),则该直线的
表达式为 .
±2 
y = x +2或 y =- x -2 
5.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经过 A (0,2), B (2,-
4)两点的一次函数为 y = kx + b ( k , b 是常数, k
≠0).
(第5题)
解:(1)画出该一次函数图象如图.
把点 A (0,2), B (2,
-4)代入 y = kx + b ,得
b =2,2 k + b =-4,解
得 k =-3, b =2,
∴该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为 y =-3 x +2.
(1)在图中画出该一次函数的图象,并求其表达式;
(第5题)
(2)若点 C ( t , t -2)在该一次函数的图象上,求 t
的值;
解:(2)由题意,得 t -2=-3 t +2,解得 t =1.
解:(3)由(2)可知点 C (1,-1),
∴ D (-1,-3).
∵直线 l 与 AB 平行,
∴可设直线 l 的解析式为 y =-3 x + m ,
(3)把(2)中的点 C 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左
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点 D ,画出过点 D ,且与 AB 平行
的直线 l ,求直线 l 与两坐标轴所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
把点 D (-1,-3)代入 y =-3 x + m ,得
-3×(-1)+ m =-3,解得 m =-6,
∴直线 l 的解析式为 y =-3 x -6,
当 x =0时, y =-6;当 y =0时, x =-2,
∴直线 l 与两坐标轴的交点坐标为
(-2,0),(0,-6),
∴直线 l 与两坐标轴所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 ×2×6=6.
题型三 一次函数的综合问题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 l1的表达式为 y =
- x ,直线 l2与 l1交于点 A ( a ,- a ),与 y 轴交于点 B
(0, b ),其中 a , b 满足( a +2)2+ =0.
(1)求直线 l2的表达式;
解:(1)∵ a , b 满足( a +2)2+ =0,
∴ a +2=0, b -3=0,
∴ a =-2, b =3.
∴点 A 的坐标为(-2,2),点 B 的坐标为(0,3).
设直线 l2的表达式为 y = kx + c ( k ≠0),
将点 A (-2,2), B (0,3)代入 y = kx + c ,
得-2 k + c =2, c =3,解得 k = , c =3.
∴直线 l2的表达式为 y = x +3.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第二象限有一点 P ( m ,
5),使得 S△ AOP = S△ AOB ,请求出点 P 的坐标.
解:(2)∵ S△ AOP = S△ AOB ,
∴点 P 到 AO 的距离与点 B 到 AO 的距离
相等,且点 P 位于 l1两侧(如图).
①当点 P 在 l1的右侧时,设点 P 为 P1,则 P1 B ∥ l1,
∴直线 P1 B 的表达式为 y =- x +3.
当 y =5时,有- x +3=5,解得 x =-2.
∴点 P1的坐标为(-2,5).
②当点 P 在 l1的左侧时,设点 P 为 P2,直线 y =5与直线 l1交于点 E ,则 E (-5,5).
∵点 E 为 P1 P2中点,∴点 P2的坐标为(-8,5).
综上所述,点 P 的坐标为(-2,5)或(-8,5).
6. 如图,已知点 A (6,0),点 B (0,2).
(1)求直线 AB 所对应的函数表达式;
解:(1)设直线 AB 所对应的函数表达式
为 y = kx + b ( k ≠0).
将点 A (6,0), B (0,2)代入,
得6 k + b =0, b =2,
解得 k =- , b =2,
(第6题)
∴直线 AB 所对应的函数表达式为 y =- x +2.
(2)若 C 为直线 AB 上一动点,当△ OBC 的面积为3
时,试求点 C 的坐标.
解:(2)由题意,得 OB =2.
又∵△ OBC 的面积为3,∴ OB · =3,
∴ =3.∴ xC =±3.
当 x =-3时, y =- ×(-3)+2=3;
当 x =3时, y =- ×3+2=1.
∴点 C 的坐标为(-3,3)或(3,1).
(第6题)(共19张PPT)
第四章 一次函数
4 一次函数的应用
第2课时 一次函数的应用(单线)
1. 运用一次函数的图象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
(1)弄清直角坐标系中横坐标和纵坐标表示的实际
意义;
(2)能在图象上准确找出表示具体意义的点;
(3)熟练掌握一次函数的性质,清楚函数值随自变量
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2.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的联系
一般地,当一次函数 y = kx + b 的函数值为0时,相应的
自变量的值就是方程 kx + b =0的解.从图象上看,一次
函数 y = kx + b 的图象与 x 轴交点的横坐标就是方程 kx
+ b =0的解.
题型一 运用一次函数的图象解决实际问题
清晨,张大伯将自己栽种的苦瓜担进城出售,为了
方便,他带了一些零钱备用,张大伯先按市场价售出一
些苦瓜后,到上午11时开始降价处理.已知他手中的钱数
S (含备用零钱,单位:元)与售出的苦瓜数 x (单
位:kg)之间的关系如图.
(1)试问张大伯自带的备用零钱是多少?
解:(1)由图象可知,张大伯自带
的备用零钱是10元.
(2)当张大伯按每千克2元将剩余苦瓜处理完时,他手
中的钱(含备用零钱)是52元,求今天张大伯一共卖了
多少千克苦瓜?
解:(2)由图象可知,张大伯按市
场价卖出苦瓜10 kg,设张大伯一共卖
了x kg苦瓜,由题意,得
2( x -10)=52-40,解得 x =16.
故张大伯一共卖了16 kg苦瓜.
(3)求出上午11时降价出售前,张大伯手中的钱数 S
(含备用零钱)与售出的苦瓜数 x 之间的函数表达式.
解:(3)由图象可知,上午11时降价
出售前,张大伯手中的钱数 S (含备
用零钱)与售出的苦瓜数 x 之间的关
系是一次函数关系,设该函数表达式
为 S = kx +10.
由题意,得10 k +10=40,解得 k =3.
∴所求函数表达式为 S =3 x +10(0≤ x ≤10).
1. 如图,在一次蜡烛燃烧实验中,蜡烛燃烧时剩余部分
的高度 y (cm)与燃烧时间 x (h)之间为一次函数关
系.则蜡烛燃烧时 y 与 x 之间的函数表达式为
.
y =-6 x
+24(0≤ x ≤4) 
(第1题)
2. 某市为节约水资源,制定了新的居民用水收费标准,
按照新标准,用户每月缴纳的水费 y (元)与每月用水
量 x (m3)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1)求当0≤ x ≤10时, y与 x 之间的函数表达式;
解:(1)当0≤ x ≤10时,
设 y 与 x 之间的函数表达式为 y = kx ,
则10 k =15,解得 k =1.5.
∴当0≤ x ≤10时, y 与 x 之间的函数表
达式为 y =1.5 x .
(第2题)
(2)当 x >10时, y =2 x + b .若某用户二、三月份共用
水22 m3(二月份用水量比三月份用水量多),缴纳水
费共35元,则该用户二月份的用水量是多少立方米?
解:(2)当 x >10时,将(15,
25)代入 y =2 x + b ,
得 b =-5,即 y =2 x -5( x >10).
设二月份的用水量是 x ( x >11) m3,则三月份的用水量是(22- x )m3.
当22- x ≤10,即 x ≥12时,
(第2题)
2 x -5+1.5×(22- x )=35,解得 x =14.
当10<22- x <11,即11< x <12时,
2 x -5+2(22- x )-5=35,方程无解.
答:该用户二月份的用水量是14 m3.
(第2题)
题型二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
一次函数 y = kx + b ( k , b 为常数,且 k ≠0)的图
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信息可求得关于 x 的方程 kx + b
=4的解为 .
x =3 
[方法点拨] 从图象上看,对于一次函数 y = kx + b , y =
y'时,就是方程 kx + b =y'的解.
3. 已知一次函数 y = kx +1与 y =- x + b 的图象相交于
点(2,5),则关于 x 的方程 kx + b =0的解为
.
x =
-3 
(第4题)
4. (2024·重庆八中)如图,一次函数 y = ax ( a ≠0)
和 y = kx + b ( k ≠0)的图象相交于点 A (-2,1),
则方程 ax = kx + b 的解为 .
x =-2 
题型三 一次函数图象的综合应用
A, B 两地相距240 km,甲货车从 A 地以40 km/h的
速度匀速前往 B 地,到达 B 地后停止.在甲出发的同时,
乙货车从 B 地沿同一公路匀速前往 A 地,到达 A 地后停
止.两车之间的路程 y (km)与甲货车出发时间 x (h)
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中的折线
CD - DE - EF 所示.其中点 C 的坐标
是(0,240),点 D 的坐标是(2.4,
0),则点 E 的坐标是 .
(4,160) 
[分析] 根据点 C 与点 D 的坐标及甲货车的速度可求出乙
货车的速度,进而可求出乙货车从 B 地到达 A 地所用的
时间,据此可求出甲货车行驶的路程,即可得出点 E 的
坐标.
5. (2024·重庆一中)甲、乙两车匀速从 A 地到 B 地,甲
出发半小时后,乙车以100 km/h的速度沿同一路线行
驶,两车分别到达目的地后停止,甲、乙两车之间的距
离 y (km)与甲车行驶的时间 x (h)之间的关系如图
所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A. 甲车的行驶速度为80 km/h
B. 当乙车行驶2 h,乙车追上甲车
C. 当甲车行驶6 h,甲、乙两车相距70 km
D. A , B 两地的距离为700 km
(第5题)
D
6. 已知 A , B 两地相距810 km,甲车从 A 地匀速前往 B
地,到达 B 地后停止.甲车出发1 h后,乙车从 B 地沿同
一公路匀速前往 A 地,到达 A 地后停止.设甲、乙两车之
间的距离为 y (km),甲车出发的时间为 x (h), y 与
x 的关系如图所示,对于以下说法:①乙车的速度为90
km/h;②点 F 的坐标为(9,540);③
图中 a 的值是13.5;④当甲、乙两车相遇
时,两车相遇地距 A 地的距离为360 km.
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填序号).
①③④ 
(第6题)(共19张PPT)
第四章 一次函数
1 函 数
1. 函数的概念
一般地,如果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 x 和 y ,并
且对于变量 x 的每一个值,变量 y 都有 的值与
它对应,那么我们称 y 是 x 的函数,其中 x 是
.
注意:判断两个变量是否有函数关系不只看它们之间是
否有关系式存在,还要看对于 x 的每一个确定的值, y
是否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抓函数的本质属性).
唯一 
自变
量 
2. 函数的表示方法
一般有: 、 和 .
列表法 
关系式法 
图象法 
3. 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1)当函数关系式是整式时,自变量可以取全体实数.
(2)当函数的关系式中含分母时,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要使分母不为0.
(3)当函数的关系式中含根式时,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要使根式有意义.
(4)当函数的关系式中含零次方或负指数时,底数不
能为零.
(5)另外还要考虑与实际问题相符.
题型一 函数的概念
下列问题中的两个变量是否是函数关系?
(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S 和它的一边长 x 的关系;
解:(1)设 x 这条边上的高为 h ,则 S = hx ,存在3个
变量,∴ S 与 x 之间不是函数关系.
(2)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度数 y 与一个底角的度数 x 的
关系;
解:(2)由题意知 y =180°-2 x ,符合函数概念,
∴ y 与 x 之间是函数关系.
(3)在 y2+ =10中, y 与 x 的关系.
解:(3)∵ x 的每一个确定的值, y 不是有唯一确定的
值与之对应,∴ y 与 x 之间不是函数关系.
1. 下列各图象中,不能表示 y 是 x 的函数的是( A )
A
B
C
D
A
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 变量 x , y 满足 y2= x ,那么 y 是 x 的函数
B. 关系式 S =π r2中, S 是π的函数
C. 关系式 S =60 t 中, S 是 t 的函数, t 是自变量
D. 在球的体积公式 V = π r3中, V 不是 r 的函数
C
3. 下列等式: y = ; = x ; y = x2; x2- y2=0.其
中表示 y 是 x 的函数的有 个.
2 
题型二 函数的表示方法
如下是卖出苹果的收入随卖出质量的变化表:
卖出质量x/ kg 1 2 3 4 5 6 7 8 9
收入y/元 2 4 6 8 10 12 14 16 18
(1)这个表反映了哪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哪个是自
变量?哪个是因变量?
解:(1)这个表反映了卖出苹果的收入与卖出质量
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卖出质量是自变量,收入是因
变量.
(2)写出卖出苹果的收入 y (元)与卖出质量 x (kg)
之间的关系式;
解:(2) y =2 x .
(3)当苹果卖出15 kg时,收入是多少元?
解:(3)当 x =15时, y =2×15=30,
即当苹果卖出15 kg时,收入是30元.
4. 如图,曲线表示一只蝴蝶在飞行过程中离地面的高度
h (m)随飞行时间 t (s)的变化情况,则这只蝴蝶飞
行的最高高度约为( D )
A. 5 m B. 7 m C. 10 m D. 13 m
 (第4题)
D
5. 某校一课外小组准备进行“重庆市半程马拉松”的
宣传活动,需要制作宣传单,该校附近有一家印刷
社,印刷收费 y (元)与印刷数量 x (张)之间的关
系如下表:
印刷数量x(张) … 50 100 200 300 …
印刷收费y(元) … 7.5 15 30 45 …
(1)上表反映了 和 之间的
关系,自变量是 ,因变量是

印刷收费 
印刷数量 
印刷数量 
印刷收
费 
(2)从上表可知:印刷收费 y (元)随印刷数量 x
(张)的增加而 ;
(3)若需要印刷10 000张宣传单,则需收费
元.
增加 
1 500 
题型三 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求下列函数中自变量 x 的取值范围:
(1) y =2 x -3;
解:(1) x 的取值范围为一切实数.
(2) y = x2-2 x +3;
解:(2) x 的取值范围为一切实数.
(3) y = ;
解:(3)由题意,得 x +2≠0,解得 x ≠-2,
∴ x 的取值范围为 x ≠-2.
(4) y = ;
解:(4)由题意,得2 x -3≥0,解得 x ≥ ,
∴ x 的取值范围为 x ≥ .
(5) y = ;
解:(5)由题意,得 x +3>0,解得 x >-3,
∴ x 的取值范围为 x >-3.
(6) y = +( x -2)0.
解:(6)由题意,得 x +4≥0, x +1≠0, x -2≠0,
解得 x ≥-4且 x ≠-1, x ≠2,
∴ x 的取值范围为 x ≥-4且 x ≠-1, x ≠2.
6. 函数 y = 的自变量 x 的取值范围是( C )
A. x ≠3 B. x ≥3
C. x ≥-1且 x ≠3 D. x ≥-1
C
7. 如图,在长方形 ABCD 中, AB =4 cm, AD =10
cm, P 是 AD 上任意一点(不与点 A , D 重合),设 AP
的长为x cm,△ PCD 的面积为S cm2,则 S 与 x 之间的函
数关系式为 ,其中自变量 x 的取值范围
是 .
S =20-2 x  
0< x <10 
(第7题)(共34张PPT)
第四章 一次函数
3 一次函数的图象
第1课时 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1. 函数的图象
把一个函数自变量的每一个值与对应的函数值分别作为
点的 和 ,在直角坐标系内描出相
应的点,所有这些点组成的图形叫做该函数的图象.
2. 画函数图象的一般步骤
、描点、 .
注意:函数图象上的点是由满足函数关系式的有序实数
对确定.
横坐标 
纵坐标 
列表 
连线 
3. 正比例函数的图象
正比例函数 y = kx 的图象是一条经过
的直线.因此,画正比例函数的图象时,只要再确定一
个点,过这点与原点画直线就可以了.
原点(0,0) 
4. 正比例函数的性质
在正比例函数 y = kx 中,当 k >0时,图象过第一、三象
限, y 的值随着 x 值的增大而 ;当 k <0时,图
象过第二、四象限, y 的值随着 x 值的增大而 .
注意:(1) k 的绝对值越大,直线就越陡,就越靠近 y
轴,相应的函数值上升或下降得越快;
(2) k 决定正比例函数 y = kx ( k ≠0)的图象的增减
性和所经过的象限.
增大 
减小 
题型一 正比例函数的图象
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函数 y = x , y = x , y =5 x 的图象,然后比较哪一个与 x 轴正方向所成的锐角最小,由此你得到什么猜想?
解:①列表:
x … 0 1 5 …
y= x … 0 — 1 …
y=x … 0 1 — …
y=5x … 0 5 — …
②描点:以表中各组对应值作为点的坐标,在平面直角
坐标系内描出相应的点;
(答案图)
③连线:把这些点与原点依次连接起来,如答案图所示.由以上三个函数的图象可知,函数 y = x 与 x 轴正方向所成的锐角最小.
由此猜想:正比例函数 y = kx ( k >0)中, k 越小,图象与 x 轴正方向所成的锐角越小.
1. 已知正比例函数 y = kx ( k ≠0),当 x =-1时, y =
-2,则它的图象大致是( C )
C
2. 下列正比例函数中, y 的值随着 x 值的增大而减小的有 .(填序号)
① y =8 x ; ② y =-0.6 x ;
③ y = x ; ④ y =( - ) x .
②④ 
题型二 正比例函数的性质
(1)关于函数 y = x ,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D )
A. 函数图象经过点(1,3)
B. 不论 x 为何值,总有 y >0
C. y 随 x 的增大而减小
D. 函数图象经过第一、三象限
D
(2)已知正比例函数 y =( m -1) x ,若 y 的值随 x 值
的增大而增大,则点( m ,1- m )所在的象限是
( D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D
(3)如图,三个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分别对应的关系式
是:① y = ax ;② y = bx ;③ y = cx ,则 a , b , c 的大
小关系是( C )
A. a > b > c B. c > b > a
C. b > a > c D. b > c > a
C
[分析](2)已知正比例函数 y =( m -1) x ,若 y 的值
随 x 值的增大而增大,则 m -1>0,即 m >1, 1- m <
0,从而可判断点( m ,1- m )所在的象限;(3)首
先根据直线经过的象限,知 c <0, a >0, b >0,再根
据 越大,直线越陡或越靠近 y 轴,即可得出结果.
3. 点 P1( x1, y1), P2( x2, y2)是正比例函数 y =- x
的图象上的两点,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B )
A. y1> y2
B. 当 x1< x2时, y1> y2
C. y1< y2
D. 当 x1< x2时, y1< y2
B
4. 若一次函数 y =( m +3) x + m2-9的图象经过原
点,则 m 的值为( B )
A. m =-3 B. m =3
C. m =±3 D. m =4
B
5. 若正比例函数 y =(1-2 m ) x 的图象经过点 A ( x1,
y1)和点 B ( x2, y2),当 x1< x2时, y1> y2,则 m 的取
值范围是 .
m >  
第四章 一次函数
3 一次函数的图象
第2课时 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1. 一次函数的图象
一次函数 y = kx + b ( k ≠0)的图象是 ,
因此画一次函数的图象时,只要确定两个点,再过这两
点画直线就可以了.一次函数 y = kx + b 的图象也称为直
线 y = kx + b .
2. 一次函数的性质
一条直线 
一次函数 y = kx + b 的图象经过点(0, b ).当 k 0
时, y 的值随着 x 值的增大而 ;当 k 0
时, y 的值随着 x 值的增大而 .
注意:一次函数的图象与 k , b 的关系:
(1) k 决定一次函数 y = kx + b ( k ≠0)的增减性.
①当 k >0时, y 随 x 的增大而 ;
②当 k <0时, y 随 x 的增大而 ;
③ 越大,图象越陡.
> 
增大 
< 
减小 
增大 
减小 
(2) b 决定一次函数 y = kx + b ( k ≠0)的图象与 y 轴
的交点.
①当 b >0时,直线交 y 轴于 ;
②当 b =0时,直线过 ;
③当 b <0时,直线交 y 轴于 .
正半轴 
原点 
负半轴 
(3) y = kx + b 与 y 轴交于点 ,与 x 轴交
于点 .
(0, b ) 
 
3. 一次函数 y = kx + b 与正比例函数 y = kx 的图象间的
关系
一次函数 y = kx + b 的图象可由正比例函数 y = kx 的图
象平移得到.当 b >0时,向 平移 b 个单位长度; b
<0时,向 平移- b 个单位长度.
上 
下 
*4.两直线的特殊位置关系
已知两直线 l1: y1= k1 x + b1, l2: y2= k2 x + b2.
k1= k2且 b1≠ b2 l1∥ l2.
k1· k2=-1 l1⊥ l2.
k1≠ k2 直线 l1, l2必有交点.
题型一 一次函数的图象
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画一次函数 y =2 x -1和 y
=2 x +1的图象.
解:过点(0,-1),(1,1)作直线 y =2 x -1,再将它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直线 y =2 x +1,如答案图所示.
(答案图)
1. 下列各点中,不在一次函数 y = x -2的图象上的是
( B )
A. (2,0) B. (1,1)
C. (-2,-4) D.
B
2. 已知 k >0,则一次函数 y =- kx + k 的图象可能是
( D )
A
B
C
D
D
题型二 一次函数的性质
已知函数 y =(8-2 m ) x + m -2.
(1)若函数图象经过原点,求 m 的值;
解:(1)由题意,得 m -2=0,解得 m =2,
此时8-2 m ≠0,∴ m 的值是2.
(2)若这个函数是一次函数,且 y 随着 x 的增大而减
小,求 m 的取值范围;
解:(2)由题意,得8-2 m <0,解得 m >4,
∴ m 的取值范围是 m >4.
(3)若这个函数是一次函数,且图象经过第一、二、
三象限,求 m 的取值范围;
解:(3)由题意,得8-2 m >0,且 m -2>0,
解得2< m <4,
∴ m 的取值范围是2< m <4.
(4)若函数图象不经过第二象限,求 m 的取值范围.
解:(4)由题意,得该函数图象经过第一、三象限或
经过第一、三、四象限.
当经过第一、三象限时,
8-2 m >0,且 m -2=0,此时 m =2;
当经过第一、三、四象限时,
8-2 m >0,且 m -2<0,此时 m <2.
综上所述, m 的取值范围是 m ≤2.
3. 直线 l1: y = kx - b 和 l2: y =-2 kx + b 在同一直角坐
标系中的图象可能是( D )
A
B
D
C
D
4. (1)已知点 A (-5, a ), B (4, b )在直线 y =
-3 x +2上,则 a b ;(填“>”“<”或
“=”)
(2)直线 y = kx + b 与直线 y = x 平行,且与直线 y =2 x
+3交于 y 轴上同一点,则 k = , b = .
> 
1 
3 
题型三 一次函数的平移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 l1与直线 y =2 x -3平
行,且经过点(0,5),将直线 l1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
得到直线 l2.
(1)求直线 l1, l2的解析式;
解:(1)∵直线 l1与直线 y =2 x -3平行,
∴设直线 l1的解析式为 y =2 x + b .
把点(0,5)代入,得 b =5,
∴直线 l1的解析式为 y =2 x +5,
∴直线 l1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直线 l2的解析式为
y =2 x +5+3=2 x +8.
(2)如果直线 l2与 x 轴、 y 轴分别交于点 A , B ,求
△ AOB 的面积.
解:(2)由(1)知,直线 l2的解析式为 y =2 x +8.
令 y =0,则2 x +8=0,
解得 x =-4,∴ A (-4,0).
令 x =0,则 y =8,∴ B (0,8),
∴ S△ AOB = OA · OB = ×4×8=16.
5. (1)将直线 y =-2 x +1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平
移后的直线的解析式为 ;
(2)将直线 y = kx -2向下平移4个单位长度得直线 y =
kx + m .已知方程 kx + m =0的解为 x =3,则 k
= , m = ;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 y =2 x +1沿 y 轴的方
向向上平移了 m ( m >0)个单位长度后,该直线与坐
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增加了2,则 m 的值为 .
y =-2 x +3 
2 
-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