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始皇确立中央集权制度,推行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对后世有深远影响。然而,秦朝实行残暴统治,最终在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打击下走向灭亡。西汉建立后,统治者采取休养生息政策,使经济得以恢复,社会趋于稳定。在汉武帝统治时期,中央集权制度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东汉建立初期,出现“光武中兴”的局面。东汉后期,政治动荡,社会危机日趋严重。汉朝开通的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秦汉时期,科技与文化都有突出的成就。
知识结构
秦统一中国
秦末农民大起义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大一统王朝的巩固
东汉的兴衰
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经营西域
秦汉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秦灭六国、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巩固统一的措施
秦的暴政,陈胜、吴广起义,秦朝的灭亡
楚汉之争与西汉建立、汉高祖的休养生息政策、“文景之治”
削弱地方势力、加强经济管理、尊崇儒术、北击匈奴
东汉建立与光武中兴、东汉中后期的政局动荡、黄巾起义
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对西域的管理
造纸术的发明、医学、数学与农学的成就司马迁与《史记》、道教和佛教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公元前221年
公元前138年
公元前209年
公元前207年
公元前202年
黄巾起义爆发
公元184年
秦统一六国
东汉建立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西汉建立
秦朝灭亡
陈胜、吴广起义爆发
公元25年
时空线索
1974年,在陕西西安临潼西杨村的农民打井时偶然发现了一些陶俑残片。后来,考古学家经过勘探和发掘,确定那些残片就是秦始皇陵兵马俑。出土的陶俑、陶马与真人、真马的大小相似,神态逼真,阵容庞大,展现了秦军的磅礴气势。
秦是如何统一中国的?采取了哪些巩固统一的措施?
情境导入 沉睡千年的帝国的帝国军团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课程标准:
知道秦朝统一、西汉和东汉的统治,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和巩固的历史意义。
1、知道秦始皇和秦统一中国。
2、了解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和统一措施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3、观察秦朝疆域图,建立时空概念。
学习目标
秦灭六国
秦灭六国
材料三:天下没有共主是不正常的……战争连绵不断,民不聊生。 —— 张宏杰《简读中国史》
材料一: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至今治强。 ——《史记·李斯列传》
材料四:嬴政用人,不分籍贯和出身。如李斯原是楚国小吏,尉缭原是魏国布衣,都得到重用。——《中国历史·七上 》
材料二:“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 ——《战国策·秦策三》
顺应民心
变法强国
广纳贤才
军事策略
任务一、根据材料归纳秦灭六国的条件有哪些?
秦灭六国
任务二、观察地图结合教材,说出秦灭六国的起止时间和顺序。思考秦灭六国的策略。
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
韩、赵、魏、楚、燕、齐
远交近功、各个击破
时间
都城
建立者
意义
秦灭六国
任务三、依据材料结合教材请补全秦朝建立情况知识卡。
公元前221年
嬴政
咸阳
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材料二:
秦统一以后,人民可以有一个比较安定的环境从事生产。秦王朝推行了许多消除分裂因素的措施,加强了各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为我国长期的统一奠定了基础。这对我国历史的发展,有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材料一:
并吞战国,海内为一,功齐三代。
——《汉书·主父偃传》
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1、皇帝制度
三皇
五帝
皇帝
秦王嬴政灭六国一统天下,认为自己“功盖三皇,德兼五帝。”故称皇帝,宣布自己为天下第一个皇帝,史称“秦始皇”。
相关史事:
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天下之事列大小,皆决于上。
——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国家最高统治者称为皇帝,总揽全国的政治、军事、财政大权,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机构和官员都要遵从皇帝的指令,
特点:皇帝独尊、皇位世袭、皇权至上
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2、三公九卿制
三公
九卿
“三公”指皇帝之下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
行政
监察
军事
“九卿”指三公之下设置分别掌管财政、宫廷等事务的一些官员。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中央政府
君主专制
中央的各级机构和官员都要遵从皇帝的指令。
任务一:根据教材补全图表。
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2、郡县制
在全国范围内实行郡县制,由中央直接管辖。郡和县的长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免。皇帝和朝廷就牢牢控制了全国各地的权力。
任务二:思考秦始皇如何让地方的各级机构改革和官员遵从皇帝的指令?
意义:加强了中央集权,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在全国设36郡,后增至40多郡
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中央政府
郡(守)
县(令或长)
乡、里、亭
郡县制
专制主义中
央
集
权
皇帝
地方政府
三公九卿
任务二:小组合作思考中央集权制度有什么作用?
意义:使国家的一切权力都高度集中在中央政府,奠定了后世政治制度的框架,对以后历史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巩固统一的措施
巩固统一的措施
秦始皇灭六国一统天下,完成了疆域的统一,但六国各自为政已久,文字、货币、度量衡都不同,就连道路和车架的宽窄都不同,中央下达的命令竟无法传达,百姓的生活也受到巨大的影响,这可怎么办?
巩固统一的措施
任务一:根据视频结合教材整理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
方面 措施 影响
文化
经济
交通
军事
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各地经济发展
有利于政令的顺利推行,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促进了水路交通的发展
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统一货币(圆形方孔半两钱)、统一度量衡
统一文字(小篆)
统一车轨和道路宽度、开凿灵渠
统一岭南及东南沿海,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巩固统一的措施
1、统一文字——小篆
文字的统一,使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行,也使不同地域的人民能够顺畅沟通,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小篆:也叫秦篆,指笔画较简省的篆书,由李斯等人取大篆加以整理简化而成。后来,社会上又流行一种更加简易的隶书,
小篆
巩固统一的措施
2、统一货币(圆形方孔半两钱)、度量衡。
秦半两
赵
楚
韩
魏
齐
燕
铜权
铜量
1、从秦朝开始,圆形方孔这一货币形制为历代王朝所沿用。
2、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圆形方孔半两钱
3、统一车轨和道路的宽度、开凿灵渠。
巩固统一的措施
找到灵渠的位置,指出灵渠连接的河流。
连接了湘水和离水,沟通了长江和黄河。
4、统一岭南及东南沿海,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巩固统一的措施
任务一:找到长城的位置,指出长城的起止点。
任务二:说说秦朝都城所在和疆域四至。
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北至长城
东至东海
西到陇西
南达南海
当时世界上的大国之一
素养提升
政治上:便于国家政令的发布和贯彻执行,有利于政治上
巩固统一;
经济上:有利于各地经济的交流与发展;
文化上:便于各地文化的交流,并直接影响到汉字的演进
与发展,有利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形成发展。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都有自己的方言,那么,文字上的统一对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有什么重要的作用呢?
思维导图
秦统一中国
秦灭六国
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统一条件
秦朝的建立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巩固统一的措施
皇帝制度
三公九卿制
郡县制
文化
经济
交通
军事
课堂检测
1.杜维运在《史学方法论》中说:“所谓原始史料,为目击者的陈述、文献以及事实自身的遗存,数者皆与事件同时”。按照该标准,下列各项中属于研究秦朝的原始史料的是( )
A.秦始皇陵兵马俑 B.《资治通鉴》的记载
C.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 D.电视剧《大秦帝国》
2.有学者说“秦,虽死犹存,它亡的悲壮”。在政治上,“秦虽死犹存”是指( )
A.统一度量衡和货币 B.焚书坑儒
C.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D.修筑长城
A
C
秦朝建立后,实现了疆域上的统一,废分封行郡县制,奠定了“大一统”中央政权的政治制度基础。大一统的观念逐渐形成并固定下来。逐渐发展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一直到今天,“大一统”思想都影响着我们国家的发展和人们的日常生活,统一、和平、团结、积极进取,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和追求。
素养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