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辛亥革命(课件)-八年级历史上册同步课件(统编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辛亥革命(课件)-八年级历史上册同步课件(统编版)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5.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9-19 08:36: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9课辛亥革命
学习目标 2012版课标:了解武昌起义,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及局限性
1.通过史料、图片以及地图等资料,了解辛亥革命发生的背景和过程 (素养目标: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史料实证)。
2.通过阅读史料,分析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素养目标: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史料实证)。
3.学习革命烈士为民族独立解放而不屈努力的奋斗精神,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素养目标:家国情怀)。
解读课标 明确目标
目录
壹:变局的前夜---辛亥革命的背景
贰:破局换新天---辛亥革命的过程
叁:新局与回响---辛亥革命的影响
壹:变局的前夜--辛亥革命的背景
广义:从1894年兴中会成立到1912年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期间,革命党人为争取实现资产阶级民主而进行的一系列斗争。
1.辛亥革命的概念
19世纪末
1911.10.10
1912.03
兴中会成立
武昌起义
袁世凯就任第二任大总统
壹:变局的前夜---辛亥革命的背景
狭义:指的是1911年的武昌起义
壹:变局的前夜---辛亥革命的背景
1.辛亥革命的背景
①民族危机,政府腐朽
战败!
腐朽落后的清政府!
民族危机
革命党人认为,唯有武装革命,推翻清朝统治,方能救国。
②革命思想的传播与革命政党的建立
革命思想广泛传播
同盟会政治纲领
有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和明确的指导思想
壹:变局的前夜---辛亥革命的背景
1.辛亥革命的背景
壹:变局的前夜---辛亥革命的背景
1.辛亥革命的背景
③革命党人发动一系列武装起义
萍浏醴起义
刘道一
蔡绍南
时间 地点 结果 影响
《挽刘道一》
塞上秋风悲战马,神州落日泣哀鸿。
几时痛饮黄龙酒,横揽江流一奠公。
——孙中山写给刘道一
1906
湘赣
交界
失败
同盟会成立后第一次武
装起义(人数最多);
同盟会的声望由此大振
壹:变局的前夜---辛亥革命的背景
1.辛亥革命的背景
③革命党人发动一系列武装起义
安庆起义
时间:
地点:
人物:
结果:
1907年
安庆、绍兴
徐锡麟、秋瑾
失败
秋瑾因起义消息泄漏被捕,被捕后,她拒不写自供状,只写下了七个字“秋风秋雨愁煞人”,表达了当时革命志士对中国前途命运的担忧。
广西起义
时间 地点 结果 领导人
1907
广西
失败
孙中山 黄兴
黄兴
孙中山
1907年12月2日,同盟会领导的起义军袭取广西镇南关,并占领鸡金山的三座炮台,奋战七昼夜,因弹药缺乏,最终失败。
壹:变局的前夜---辛亥革命的背景
1.辛亥革命的背景
③革命党人发动一系列武装起义
壹:变局的前夜---辛亥革命的背景
1.辛亥革命的背景
③革命党人发动一系列武装起义
黄花岗起义
结果:
意义:
失败
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 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
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
之后,将收敛到的七十二具烈士遗骸,合葬于广州黄花岗,称作“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历史上也将这次起义称为“黄花岗起义”。
这些革命志士有什么样的品质精神值得人们学习?
起义名称 时间 领导人 结果
萍浏醴起义 1906 刘道一、蔡绍南 失败
安庆、绍兴起义 1907 徐锡麟、秋瑾 失败
广西起义 1907 孙中山、黄兴 失败
黄花岗起义 1911 孙中山、黄兴、赵声 失败
刘道一
22岁就义
徐锡麟
35岁就义
秋瑾
32岁就义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
平均年龄29岁
武装起义先后遭遇失败,为何革命者屡败屡试?又起到什么作用
热爱祖国、忧国忧民、百折不挠、勇于为理想献身……
失败原因:群众基础薄弱,采取突然袭击的单纯军事冒险方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
作用:起义在不同程度上打击了清朝统治,激起了更多人投入到反清革命斗争之中,促进了全国革命高潮的更快到来
壹:变局的前夜---辛亥革命的背景
贰:破局换新天--辛亥革命的过程
1.条件:
(1)军事上:资产阶级革命党人领导了一系列武装起义。
(2)组织上:同盟会、文学社、共进会等革命政党及团体的涌现。
(3)思想上:“三民主义”思想的指导。
(4)导火索:四川保路运动。
贰:破局换新天---辛亥革命的过程
清政府以铁路国有之名将已归民间所有的川汉、粤汉铁路筑路权收归国有,随后又马上出卖给英法德美四国,激起各省民众的反对。四川省的斗争尤为激烈,清廷派出大臣端方率领部分湖北新军入川镇压,致使清军在湖北防御力量减弱。
保路运动
蒋翊武
孙武
湖北新军
清政府出卖铁路利权给帝国主义,激起全国人民的坚决反对, 湖北的革命团体在同盟会的推动下,利用有利时机,积极准备在武昌起义。
阅读P46,找到武昌起义相关信息,完成下列信息。
(1)时间:
1911年10月10日
(2)主力:
倾向革命的湖北新军
(3)过程:
10月9日
意外爆炸,计划泄露
10月10日
夺取军械库,进攻总督衙门
占领武昌城
10月11日
4、结果:
武汉三镇(武昌、汉口、汉阳)取得胜利
成立军政府,黎元洪为都督
全国响应,清朝瓦解
贰:破局换新天---辛亥革命的过程
2.过程:
贰:破局换新天---辛亥革命的过程
2.过程:
1911年10月11日
成立中华民国湖北军政府
湖北军政府都督黎元洪
用手枪逼出来的都督
同盟会重要领导人都不在武昌, 武昌起义胜利后,湖北革命党人自认为“资望”不足,遂请反对革命的新军协统黎元洪出任湖北军政府都督,结果遭到拒绝。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湖北革命党人只得用手枪逼迫黎元洪就位,不久后,湖北的政权、军权逐步完全落到以黎元洪为首的旧官僚手上。
黎元洪作为清王朝旧官僚,摇身一变却成为了革命党人的高阶领袖,这反映了革命党的什么问题?
革命党人的软弱性和妥协性,革命的不彻底性!
武昌起义和全国各省独立形势图
发展扩大
武昌起义利后,各省纷纷响应。到11月下旬,全国已有一半以上省份宣布独立,支持革命。
贰:破局换新天---辛亥革命的过程
2.过程:
1911年是农历辛亥年,历史上称这次革命为“辛亥革命”。
数一数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的省份和地区有多少?
武昌起义在中国腹地打开了一个突破口。到11月下旬,全国已有一半以上的省份宣布独立。武昌起义为什么能够得到各省的迅速响应?
清政府统治已失去人心;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的长期宣传和不屈不挠的斗争得到全国人民的理解和支持
合作探究
为何前面几次起义都失败了但武昌起义却能成功?
材料二:1906-1911年的约6年间,全国共发生各类民变事件989件,年均约165次,时论以为“二十行省之中,乱机遍伏……变乱四起。”
——张振鹤、丁原英《清末民变年表(下)》
材料一:同盟会领导的多次起义,由于群众基础薄弱,又往往采取突然袭击的单纯军事冒险方式,所以最后都失败了。但是,每次起义都能使清王朝的统治受到打击。革命军党人那种以满腔热血为革命奋不顾身的崇高精神,振奋了全国人民的反抗意志,激起更多的人投身于反清斗争。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三:当时湖北新军地八镇和二十一混成协1.5万人,纯粹革命党将近2000人,经过联络而同情革命的约4000人,与革命为敌的至多不过1000人,其余则都是摇摆不定的。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湖北省委会编《辛亥首义回忆录(第1辑)》
前期革命志士的奋斗,推动革命浪潮到来。
清政府的腐朽统治使得人民反抗怒潮不断高涨,为起义成功奠定群众基础。
湖北地区革命党人深入新军,为起义成功奠定思想基础。
贰:破局换新天---辛亥革命的过程
叁:新局与回响---辛亥革命的影响
清帝退位
宣统帝
爱新觉罗 溥仪
政治上
叁:新局与回响---辛亥革命的影响
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
——1912年3月《新陈代谢》
皇帝倒了,辫子剪了,这是1912年中国人最大的感受。
——《复兴之路》解说词
意义①: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封建帝制

封建制度
1意义:
辛亥革命有什么意义呢?……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的事情。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的事。第一件叫民族精神的自觉,第二件叫做民主精神的自觉。
——梁启超《辛亥革命之意义》
民族民主革命是殖民地半殖民地、被压迫民族反对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政治民主的斗争。
②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性质: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政治上
叁:新局与回响---辛亥革命的影响
1意义:
剪辫子 禁止缠足
③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改变了落后的社会习俗
叁:新局与回响---辛亥革命的影响
思想文化上
材料三:从前皇帝自称为天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盗,可以打倒,别人一定把他看作疯子。孙中山曾经是一个被人家看作疯子的人。相反,在辛亥革命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辛亥革命亲历者吴玉章
1意义:
提倡西服

局限性
叁:新局与回响---辛亥革命的影响
2局限性:
材料:辛亥革命把皇帝赶跑,这不是胜利了吗?说它失败,是说辛亥革命只把一个皇帝赶跑,中国仍旧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之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并没有完成。——毛泽东《青年运动的方向》
如何评价辛亥革命是成功还是失败?
变了
什么?
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推动了思想解放,使社会习俗发生很大变化。
没变什么?
反帝反封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中国的双半社会性质没有改变。
局限性: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也没有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辛亥精神
敢为人先、与时俱进
的开拓精神
坚持不懈、百折不挠
的进取精神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的献身精神
民族为重、救国救民
的爱国精神
3.辛亥精神
叁:新局与回响---辛亥革命的影响
课堂小结
主力:湖北新军
发展:全国一半以上省份宣布独立
胜利:湖北军政府成立
辛亥革命
萍浏醴起义、安庆起义、广西起义、黄花岗起义
革命起义:
武昌起义:
影响:
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开启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