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中名校2015-2016年上学期高二期末考试
理科地理试卷
满分:100分 时量:40分钟
第Ⅰ卷 单选题(共75分)
1.下列天体系统中,不包括地球的是
A.银河系 B.总星系 C.河外星系 D.太阳系
读某地的地质构造示意图,完成2~3题。
2.a 区域的地质构造名称为
A.地垒 B.地堑 C.背斜 D.向斜
3.与吐鲁番盆地的成因最符合的是
A.a B.b C.c D.d
4.关于城市等级与城市数目、服务范围的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多,服务范围越大
B.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少,服务范围越大
C.城市等级越低,数目越少,服务范围越小
D.城市等级越低,数目越多,服务范围越大
5.下列关于环境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
A.危害人类的问题是环境问题,危害生物的问题不是环境问题
B.在草原地区大规模开荒种粮不会发生环境问题
C.环境问题是由人类活动引发的,所以人越多的地方环境问题就越严重
D.人类活动与自然原因都可能引发环境问题
6、以下区域具有明确的界线的是
①亚洲 ②国家 ③省 ④气候区 ⑤植被区 ⑥文化区 ⑦经济区 ⑧语言区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⑤⑥⑦ D.⑥⑦⑧
7、处于工业化阶段的产业结构排序,正确的是
①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②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第二产业
③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 ④第二产业>第一产业>第三产业
⑤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④⑤
读右图,完成8~9题。
8. 关于传统农业为主的发展阶段,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很少 B 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
C 交通线路数量密集 D 处于低水平均衡发展状态
9. 南方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也是( )
A 季风气候与非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B 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
C热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D 森林与草原的分界线
据报载,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 ( http: / / www.21cnjy.com )色荒漠”,即在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裸露,地表出现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据此,回答10~12题。
10.“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风化作用 B.风蚀作用 C.水蚀作用 D.沉积作用
11.“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A.滥伐森林 B.过度放牧 C.开山取石 D.环境污染
12.根据“红色荒漠”的特点,对其进行治理首先要做的是
A.大力开荒种田,保持植物覆盖率 B.加强农业生产综合开发
C.发展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生产 D.彻底退耕还林
2015年 10月4日2点10分前后,强台 ( http: / / www.21cnjy.com )风“彩虹”在广东省湛江沿海登陆,台风给广东、广西、海南等地区带来强降雨,并引发了洪水。洪水发生期间,广东一市民通过手持式信号发射器发出了紧急呼救信号,政府相关部门立即安排了救援行动。半小时后,市民安全脱离洪水的围困。回答13~15题。
13.地区救灾办公室能迅速掌握洪水淹没地区情况,所利用的技术主要是( )
A.GIS技术 B.GPS技术 C.RS技术 D.“数字地球”系统
14.上题中的地理信息技术的关键装置是( )
A.传感器 B.卫星系统 C.地面装置 D.信号发射设备
15.在对被洪水围困的市民开展营救行动的过程中,政府相关部门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 )
①GIS技术 ②GPS技术 ③RS技术 ④“数字地球”技术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16.2015年10月,在党的18届5中全会上将我国的人口生育政策由之前的“单独二孩”调整为“普遍二孩”,由此可看出我国的人口增长模式已经为
A.原始型 B.传统型 C.过渡型 D.现代型
17.影响下图中四类工业部门的主导区位因素分别是
A.①——技术、②——市场、③——劳动力、④——原料
B.①——技术、②——劳动力、③——市场、④——原料
C.①——技术、②——劳动力、③——原料、④——市场
D.①——劳动力、②——技术、③——原料、④——市场
18.现代工业区位选择受原料产地的制约越来越小,主要原因是
A.运输条件和生产工艺的改进 B.产品重量和体积增大
C.产品质量和价格提高 D.劳动力价格和产品要求下降
我国为了改善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建设了许多防护林体系,其中规模较大的是“三北” 防护林和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据此,回答19—20题:
19.“三北”防护林所起的主要的环保功效是( )
A.吸烟除尘 B.美化环境 C.防风固沙 D.净化空气
20.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所起的生态作用是( )
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B.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
C.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 D.净化空气、吸烟除尘
近年来上海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有效缓解了城市“热岛效应”。下图为“城郊间热力环流示意图”。读图回答21~22题。
21.图中①~④处,气压最高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2.下列能有效缓解上海城市“热岛效应”的措施是( )
A.提高建筑物高度 B.增加市区道路密度
C.加强城市绿化建设 D.扩大中心城区面积
自武威以西……地广人稀,水草宜畜牧,故凉州之畜为天下饶(《汉书 地理志》)。结合下图,回答23~25题。
23.该段文字描述的区域( )
①深居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陆腹地 ②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③森林广布 ④地表千沟万壑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4.该段文字描述的区域最常见的生态问题是( )
A.水土流失 B.土地荒漠化 C.过度放牧 D.盲目开垦
25.该地区的土地荒漠化会导致( )
①湖泊被泥沙淤塞 ②地下水位下降
③引发饥荒 ④因缺乏食物而鼠害减轻
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①②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25分)
26.荒漠化是世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阻碍,也是威胁我国农业安全的重大生态问题,读 “西北地区的荒漠化与年降水量分布”及“荒漠化的发展与结果” 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
(1)我国西北地区最为显著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自然特征是 。随距海里程的增加,本区自东向西降水 ,干旱程度 。
(2)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因素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分别是 、 、 。
27.下图是我国正在实施的资源跨区域调配示意图,分析回答。(13分)
(1)图中数码表示的箭头含义分别是:
①是晋煤外运,②是 ,③是 ,④是 。
(2)①与③调出的能源分别是 、 。
(3)④产生的原因是 。
湘中名校2015-2016年上学期高二期末考试
理科地理参考答案
1~5 CCCBD 6~10 ABCBC 11~15 ADCAD 16~20 DBACA 21~25 BCABA
26.(1) 干旱 递减 增强
(2) 过度樵采 、 过度放牧 、 过度开垦
27. (1) 西气东输 西电东送 南水北调
(2) 煤炭 、 电能
(3) 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匀,南方有余,北方不足;北方工农业生产较发达,人口稠密,生产和 生活用水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