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8 卖火柴的小女孩
教学目标
2
1.认识11个生字,读准4个多音字,会写13个字,会写“火柴、围裙”等词语。
2.能说出小女孩5次擦燃火柴后看到的情形及表达的愿望。
3.能和同学交流印象深刻的部分,说出自己的感受。
安徒生(1805—1875) 出生于丹麦的一个贫苦家庭,14 岁时独自去哥本哈根,在剧院里打杂。后来他在一些艺术家的帮助之下才正式上学。他刻苦学习,终于成为19 世纪著名童话作家。他的主要作品有《海的女儿》《皇帝的新装》《丑小鸭》等。
作者简介
资料袋
安徒生(1805-1875):
19世纪丹麦著名文学家,世界童话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被誉为“世界文学的太阳”。
她的一双小手几乎冻僵了。啊,哪怕一根小小的火柴,对她也是有好处的!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哧!火柴燃起来了,冒出火焰来了!她把小手拢在火焰上。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的火焰啊,简直像一支小小的蜡烛!这是一道奇异的火光!小女孩觉得自己好像坐在一个大火炉前面,火炉装着闪亮的铜脚和铜把手,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么舒服啊!唉,这是怎么回事呢?她刚把脚伸出去,想让脚也暖和一下,火柴灭了,火炉不见了。她坐在那儿,手里只有一根烧过了的火柴梗。
表达了卖火柴的小女孩什么样的愿望?
(提示:可以结合小女孩的处境来思考。 )
此时卖火柴的小女孩非常冷,手都冻僵了,又不敢回家,她希望能有一个大火炉来温暖自己。
第一个幻象表达了卖火柴的小女孩想摆脱寒冷,渴望温暖的愿望。
晃
明晃晃
摇晃
喷
喷洒
喷香
明晃晃(huǎng)的电灯挂在半空里,被风吹得直摇晃(huàng)。
不知谁在屋里喷(pēn)洒了香水,发出喷(pèn)香的味道。
huǎng
huàng
pēn
pèn
多音字
想一想
1.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背景,烘托了小女孩的孤独、可怜。对一般人而言,大年夜意味着快乐幸福、团圆美满。文章接下来写的却是一个小女孩的悲惨故事,快乐的节日氛围更衬托了小女孩命运的悲惨。
代表作
9
想一想
2.作者为什么要花那么多笔墨去描写那双鞋?
作者着力描写那双大鞋是为了凸显小女孩家境贫寒。天冷极了,下着雪,小女孩连一双自己的鞋都没有,只能穿着妈妈的大拖鞋在路上走。她如此可怜还受到男孩子的嘲弄,让读者感受到小女孩的绝望和无助。
第一段(1-4):在大年夜的风雪中,一个赤着脚的小女孩在大街上卖火柴,她一根也没卖出去。
第二段(5-9):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看到了各种幻象。
第三段(10-11):写小女孩在大年夜悲惨地冻死在街头。
小组讨论
课文中为什么几次提到“大年夜”?在什么情况下提到的?有什么作用?
课文三次提到“大年夜”:
第一次是在文章一开头,写小女孩在“大年夜”出去卖火柴。第二次是写小女孩又冷又饿,哆哆嗦嗦地走在街上,看着别人家窗户透出的灯光,闻着烤鹅的香味,心里忘不了这是“大年夜”。第三次是写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在街头。
课文三次提到“大年夜”,这是给故事安排的特定时间、特定环境, 大年夜本应是欢乐的、幸福的,而小女孩却在大年夜走在街头,在大年夜看着别人家窗户里透出的灯光,闻着烤鹅的香味,在大年夜冻饿而死。这就更突出了小女孩的悲惨,更引起人们对她的同情、怜悯, 体现了穷苦人民的悲惨生活,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
语文知识
13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体裁,它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生活,促进儿童思想性格的成长。
童话一般故事情节神奇曲折,内容和表现形式生动有趣,对自然物的描写常用拟人化写法,语言浅显易懂。
14
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找出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并做上标记。
整体认知
《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个故事描述了当时冷酷的现实与女孩美妙的幻想交织的画页。文章采用对比的艺术手法,记叙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之夜冻死街头的故事,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明亮与黑暗的反差、温暖与残酷的对比,将整部作品引入一种令人心碎的凄惨境地。
我会认
旧围裙 又冷又饿 卷发 挣钱 伸出
点燃 蜡烛 火焰 富商 明晃晃
可怜 暖和 蜷着 喷香 强烈 划火柴
16
rán
yàn
shēn
zhènɡ
juǎn
è
jiù qún
là zhú
fù
huǎnɡ
qiánɡ liè
quán
lián
nuǎn huo
pèn
huá
合作学习:
阅读第6~9自然段,思考讨论下面问题:
1.画出接下来卖火柴的小女孩擦燃火柴都看到了什么?
2.说说这些幻象表达了她怎样的愿望?
3.画出让自己感动的句子,在空白处写写自己的体会。
想一想
3.为什么小女孩没有注意到自己美丽的金发,却忘不了大年夜?
她没有注意自己美丽的金发,是因为此刻她正在死亡线上挣扎,无暇顾及这些;她忘不了大年夜是因为她对美味的食物和幸福的生活的渴望。这样的对比描写突出了小女孩生活的悲惨,使文章更具震撼力。
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
说明了小女孩擦燃第一根火柴之前经过长时间激烈的思想斗争。
交流探讨:
从“敢”和“终于”这两个词可以看出小女孩当时怎样的心情?
想一想
4.女孩又冷又饿,为什么不回家
卖不掉火柴,“爸爸一定会打她的”可见爸爸对她十分冷酷,没有父爱。“家里跟街上一样冷”,写出了她家的贫穷,也进一步突出她的可怜。
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幻象
愿望
大火炉
香喷喷的大烤鹅
美丽的圣诞树.
慈祥的奶奶
和奶奶一起飞走
请同学们 (读-思-议)完成下列表格
冷极了,渴望得到温暖
饿极了,渴望得到食物
缺少欢乐,渴望得到欢乐
缺乏疼爱,渴望得到疼爱
渴望摆脱寒冷、饥饿和痛苦,获得幸福
想一想
5.“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指什么
指的是小女孩离开了人世,在美好的幻象中死去了。三个“没有”构成排比,写出了小女孩活在这个世界上,只有寒冷、饥饿和痛苦。对于她来讲,摆脱寒冷、饥饿和痛苦的唯一方法只有“死亡”,多么残酷!
课堂小结
本课叙述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悲惨故事,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表达了作者对小女孩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和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