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十八课《铁杵成针》 课时 一、二
教材分析 《铁杵成针》作为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中的一篇文言文,选自部编版教材,是《文言文二则》中的第二则故事。该课文以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讲述了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在逃学途中偶遇老媪磨铁杵,深受启发后返回山中勤奋读书,最终完成学业的故事。这一故事不仅生动展现了我国传统文化中勤奋学习、坚持不懈的精神,还通过鲜明的对比和人物刻画,向学生传递了深刻的教育意义。教材通过这一经典成语故事,旨在引导学生理解并传承这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品质,同时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语言基础,对文言文也有了初步的感知和了解。通过之前的学习,如《精卫填海》、《司马光》等文言文的阅读,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文言文学习方法,包括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文意等。然而,由于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差异较大,学生在阅读和理解上仍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中需要继续巩固和拓展学生的文言文学习方法,同时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
教学目标 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认读并书写生字词;能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课文中每句话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通过精读课文、角色扮演、拓展讨论等活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性格特点和故事寓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感受并学习老媪和李白的坚持不懈精神,树立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引导学生将所学道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培养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课文中每句话的意思。 教学难点: 深入理解课文寓意,体会老媪和李白的坚持不懈精神;将所学道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培养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良好品质。
教学方法 小组讨论法、练习法、讲授法
教具准备 PPT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理解题意 教师行为: 故事引入:“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关于大诗人李白的小故事。相传,李白小时候并不喜欢读书,有一天他逃学出去玩,遇到了一位老奶奶在河边做什么呢?你们想知道吗?”(激发学生好奇心) 出示课题:“对,这位老奶奶正在用铁杵磨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文言文——《铁杵成针》。”(板书课题) 揭示题意:“看到这个题目,你们有什么疑问吗?比如,‘铁杵’是什么?‘成针’又是什么意思呢?我们一起来借助注释找答案吧。” 学生行为: 认真聆听教师的故事,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跟随教师引导,思考并提出疑问。 自主阅读注释,尝试理解题目意思。 师生示例对话:
师:“有同学知道‘铁杵’是什么吗?”
生:“我知道,铁杵就是一根很粗的铁棒!”
师:“非常棒!那‘成针’呢?”
生:“就是把铁棒磨成一根针!”
师:“对,非常准确。那么,你们想知道李白看到这一幕后发生了什么吗?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读通句子 教师行为: 自读课文要求:“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圈出来,稍后我们一起解决。” 教师范读:“现在,老师来给大家范读一遍,请大家注意听老师的停顿和语气。”(教师范读,注意抑扬顿挫) 指导朗读:“请同学们跟着老师再读一遍,注意模仿老师的停顿和节奏。”(学生跟读) 学生行为: 自由朗读课文,尝试读准字音。 认真聆听教师范读,注意停顿和语气。 跟随教师朗读,模仿教师的停顿和节奏。 三、自主交流,理解课文大意 教师行为: 自主学习:“请同学们再次默读课文,边读边用铅笔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也可以把自己的理解写在旁边。”(学生自主学习) 交流分享:“现在,请大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学习成果,互相帮助解决疑问。”(学生小组讨论) 全班交流:“哪个小组愿意来分享一下你们的学习成果?比如,你们是怎么理解‘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这句话的?” 学生行为: 默读课文,自主学习,批注难点。 小组内交流学习成果,互相帮助。 全班分享,提出疑问,解答疑惑。 师生示例对话:
师:“谁来解释一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这句话?”
生:“这句话是说,传说李白在山里读书,没有完成学业就放弃了。”
师:“很好,那李白为什么会放弃呢?他后来又发生了什么?”
生:“因为李白觉得读书太辛苦了,所以他逃学出去玩了。后来他看到老奶奶在磨铁杵,受到了启发,又回去继续读书了。” 四、深入理解课文意思,感悟人物品质 (此部分根据第一课时实际情况,可适当简化,重点引导学生理解李白放弃读书的原因及老奶奶磨铁杵的启示) 教师行为: 引导思考:“从老奶奶磨铁杵的故事中,李白得到了什么启示?你们又能从中学到什么呢?” 讨论分享:“请同学们分组讨论,然后派代表分享你们的想法。”(学生讨论后分享) 学生行为: 思考老奶奶磨铁杵的启示。 分组讨论,准备分享。 派代表在全班分享自己的想法。 五、拓展阅读与情感升华 教师行为: 引入拓展材料:“同学们,像李白这样受到启发后奋发图强的故事还有很多。老师这里还有一篇简短的文言文小故事,是关于另一位古代名人通过努力改变命运的。大家想不想听一听?”(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阅读拓展材料:“请大家快速阅读这篇短文,注意文中人物是如何面对困难并最终取得成功的。”(分发或展示拓展阅读材料,给予学生短暂时间阅读) 情感升华:“读完这个小故事,你们有没有什么感想?你觉得这些古代名人的成功秘诀是什么?它对我们现在的学习和生活有什么启示?” 学生行为: 快速阅读拓展材料,尝试理解文中内容。 思考并准备回答教师的问题,分享自己的感想和启示。 师生示例对话: 师:“谁愿意来分享一下,这个小故事给你带来了什么启示?” 生:“我觉得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成功。” 师:“非常好!正如我们今天学习的《铁杵成针》,也强调了坚持的重要性。那么,我们在日常学习中,应该如何做到坚持不懈呢?” 生:“我们可以设定小目标,一步一步去实现。遇到困难时,不要轻易放弃,要勇敢面对并寻求解决方法。” 六、作业布置与预习指导 教师行为: 作业布置:“请大家回家后,将《铁杵成针》这个故事用自己的话讲给家人听,并请他们谈谈听完故事后的感想。同时,预习下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另一则文言文,尝试理解其大意。” 预习指导:“在预习时,大家可以先阅读课文,标注出生字词和不懂的句子。然后,尝试借助注释或工具书理解课文内容。如果有困难,可以记录下来,下节课我们一起讨论解决。” 学生行为: 认真记录作业要求,准备回家完成。 了解预习任务,并按照指导进行预习。 七、结束语 结束语:“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铁杵成针》的故事,感受到了坚持不懈的力量。希望大家都能像李白一样,在遇到困难和挑战时,能够勇敢面对,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梦想。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更多的文言文知识,期待大家的精彩表现!”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教师行为: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铁杵成针》的故事,谁能简要复述一下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通过提问复习上节课内容) “很好,大家都记得很清楚。那么,今天我们将继续深入探讨这个故事,看看我们能从中学到什么更深层次的道理。”(引出新课内容) 学生行为: 积极举手回答,复述故事的主要内容。 认真聆听教师引导,准备进入新课学习。 师生示例对话:
师:“小明,你来复述一下《铁杵成针》的故事吧。”
生:“好的,老师。这个故事讲的是李白小时候逃学,看到一位老奶奶在河边用铁杵磨针,受到启发后回去奋发读书的故事。” 二、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教师行为: “现在请大家翻开课本,我们一起来精读课文。注意文中人物的言行举止,思考这些描写如何体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引导学生深入文本) “特别是老奶奶和李白之间的对话,大家要仔细品味,看看其中蕴含了哪些深刻的道理。”(指导学生关注重点段落) 学生行为: 翻开课本,跟随教师精读课文,用笔勾画关键词句。 小组讨论,交流对人物性格特点和故事寓意的理解。 师生示例对话: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老奶奶的哪些话最能体现她的坚持精神?”
生:“‘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这句话最能体现老奶奶的坚持。” 三、角色扮演,情感体验 教师行为: “为了更深入地理解故事,我们来进行一个角色扮演的活动。请几位同学分别扮演李白、老奶奶和其他角色,通过表演来还原故事场景。”(激发学生兴趣,增强情感体验) “在表演时,要注意把握人物的情感变化和语气语调,让观众能感受到你们的投入。”(给予表演指导) 学生行为: 积极报名参与角色扮演,认真准备台词和动作。 观看表演,感受故事中的人物情感和故事寓意。 师生示例对话(表演后):
师:“刚刚的表演非常精彩,尤其是小李同学扮演的老奶奶,把那种坚持不懈的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大家从表演中学到了什么呢?”
生:“我学到了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恒心和毅力,不能轻易放弃。” 四、拓展讨论,联系实际 教师行为: “同学们,除了《铁杵成针》中的李白和老奶奶,你们还知道哪些历史上或现实生活中通过坚持不懈取得成功的例子?”(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拓宽视野) “这些例子给了我们哪些启示?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应该如何运用这些启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 学生行为: 思考并分享自己知道的成功案例。 小组讨论,探讨如何将这些启示应用于学习和生活。 师生示例对话:
师:“谁能分享一个你知道的通过坚持不懈取得成功的例子?”
生:“我知道爱迪生在发明电灯之前失败了很多次,但他没有放弃,最终成功了。这告诉我们失败并不可怕,关键是要坚持不懈。” 五、课堂总结,巩固提升 教师行为: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不仅更加深入地理解了《铁杵成针》的故事寓意,还通过角色扮演和拓展讨论加深了对坚持不懈精神的认识。”(总结本课学习成果) “希望大家能将这些启示牢记于心,并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付诸实践。”(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 学生行为: 认真聆听教师总结,回顾本课学习内容。 思考如何将这些启示应用于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六、课堂作业 作业内容: 写一篇短文,题目为《我眼中的坚持不懈》,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或所见所闻,谈谈对坚持不懈精神的理解和认识。 预习下节课将要学习的文言文课文,标注出生字词和不懂的句子,尝试借助注释或工具书理解课文内容。 教师行为: 布置作业要求,强调作业的重要性和目的。 鼓励学生认真完成作业,下节课将进行检查和讨论。 学生行为: 认真记录作业要求,准备回家完成。 了解预习任务,并按照指导进行预习。 七、作业指导与疑问解答 教师行为: “在大家开始完成课堂作业之前,老师想先给大家一些指导。首先,关于《我眼中的坚持不懈》这篇短文,大家可以从自己的亲身经历或者身边人的故事出发,讲述一个关于坚持不懈的实例,并阐述这个实例给你带来的启示和感悟。记得在文章中融入自己的思考和情感,让文章更加生动和感人。”(详细阐述作业要求,帮助学生明确写作方向) “其次,对于预习任务,大家在标注出生字词和不懂的句子后,可以尝试自己先解决一部分问题。比如,利用字典查找生字的读音和意思,或者通过上下文推测句子的含义。如果遇到实在难以解决的问题,可以记录下来,下节课我们一起讨论。”(指导学生有效预习,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现在,大家如果有任何关于作业或预习的疑问,都可以提出来,我们一起解决。”(鼓励学生提问,及时解决疑惑) 学生行为: 认真聆听教师的作业指导,记录写作要点和预习方法。
积极思考,提出自己在作业或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师生示例对话: 生:“老师,我在写短文的时候,不知道该怎么开头才能吸引人。” 师:“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你可以从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或者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开始,比如描述一个你观察到的坚持不懈的场景,或者提出一个关于坚持与放弃的疑问,然后引出你的主题和观点。” 八、课堂结束语与激励 教师行为: “同学们,今天的课堂我们再次深入探讨了《铁杵成针》的故事,通过精读课文、角色扮演、拓展讨论等多种方式,不仅加深了对故事寓意的理解,还学会了如何将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应用到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老师相信,只要大家都能像李白和老奶奶那样,保持恒心和毅力,就一定能够在未来的道路上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最后,老师想送给大家一句话:‘成功属于那些有恒心、有毅力、坚持不懈的人。’希望大家能够牢记这句话,不断努力,勇往直前!” 学生行为: 认真聆听教师的结束语和激励话语,感受教师的期望和鼓励。
在心中默默种下坚持不懈的种子,准备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付诸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