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老子四章》 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6.1 《老子四章》 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9-19 09:26: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老子>四章》微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老子生平、作品及其思想观点。
2、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概括各章主旨。(重点)
3、学习本文论证技巧、写作特色,把握老子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思考。(难点)
4、批判地吸收道家哲学思想,从中借鉴其立身处世的原则。(难点)
[开场]
“本真 语文选择性必修教材(上)复习”,欢迎来到包建新名师工作室。今天我们复习的课题是《<老子>四章》。
[课文内容梳理]
一、文学常识
《老子》语言极简又缺少语境,相对儒家思想及其作品,阅读难度较大。那么在展开课文内容的梳理之前,我们先来复习老子其人、其书以及道家推崇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老子其人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春秋末期人。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老庄”。后被道教尊为始祖,称“太上老君”。
史载,老子曾担任周朝守藏室之史,以博学闻名,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到洛阳向老子问礼。晚年见周王室日趋没落,便骑青牛而去,回故乡楚国过着隐居生活。
(二)老子其书
老子传世作品《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行文冷静、深刻,极富辩证色彩,被誉为“万经之王”。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在前,主要为宇宙论和本体论;之后为《德经》,主要为人生论和政治论,一共81章。
其与《易经》《论语》被认为是对中国人影响最深远的三部思想巨著。
(三)道家思想
道家思想,以老庄为代表,主张以宇宙本体、万物之源的“道”作为法则,以“天道”驾驭“人道”,用“无为”实现“有为”。道家“无为而治”的学说主张,对中国哲学、中国社会乃至中国人都具有深刻影响。
内容梳理
学习文言文,首先需要我们疏通文意,理解与掌握好文言基础知识和特殊句式等。下面让我们一起梳理本篇四章文意。
(一)疏通文意
第十一章:
三十辐(车轮中连接轴心和轮圈的木条,古时代的车轮由三十根辐条所构成)共一毂(gǔ,车轮的中心部位,周围与辐条的一端相接,中间的圆孔用来插车轴),当其无,有车之用(车的功用正是产生于车毂的“无”。“无”指车毂的中空处)。埏(shān,揉和)埴(zhí,黏土)(和泥,制作陶器)以为(把……做成)器,当(在)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yǒu,门窗)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有”(车子、器皿、屋室)供人方便利用,正是“无”起了作用。)。
翻译:
三十根辐条汇集到一个毂当中,车的功用正是产生于车毂中空地方的“无”。和泥制作陶器,陶器的功用正是产生于陶器中空地方的“无”。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房屋的功用正是产生于房屋四壁中空地方的“无”。所以“有”(车子、器皿、屋室)供人方便利用,正是“无”起了作用。
第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行走不稳,古今异义词);自见(xiàn,显露)者不明,自是(意动用法,以为是,认为正确)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通“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为,做)。
翻译:
踮起脚的人不能久立,跨大步的人行走不稳,自我显露的人不能显明,自以为是的人反而得不到彰显,自我夸耀的人建立不起功勋,自我夸耀的人不能得到敬重(长久)。它们从道的角度看,以上这些行为只能说是剩饭赘瘤,人们常常厌恶它们,所以有道的人决不这样做。
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智慧,聪明),自知者明(明达)。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宾语前置句,胜自)。知足者富,强(qiǎng,竭力,勉力)行者有志。不失其所(处所,地方)者久,死而不亡(不朽)者寿。
翻译:
了解别人的人聪明,了解自己的人明达。战胜别人的人有力量,战胜自己的人刚强。知道满足的人富有,勤勉而行的人有意志。不丧失立身之基的人能够长久,死而不朽的人就是长寿。
第六十四章: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pàn,同“判”,分离),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状语后置句),治之于未乱(状语后置句)。合抱之木,生于毫末(毫毛的末端,比喻极其细微的事物);九层之台,起于累(léi,同“蔂”,土筐)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jī,接近)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意动用法,以……为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弥补、补救)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翻译:
事物安然未生变的时候容易持守,问题还没有显露迹象的时候容易解决,事物脆弱时容易分离,事物细微时容易散失。在事情未发生时就处理妥当,在没有陷入祸乱的时候就治理混乱。两臂环抱起来的大树,是从细小的萌芽生长起来的;九层的高台,是从一筐筐泥土建筑起来的;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走出来的。动手去做的就会坏事,有所把持的就会失去。所以,圣人顺其自然,故而不失败;不强行把持,故而不失去。人们做事,常常在接近成功的时候使事情失败了。(如果)像开始时那样,慎重对待收尾,就不会使事情失败了。因此,圣人想要常人所不想要的,从不重视稀有难得的货物,圣人总是学习常人所不学习的,补救众人所常犯的过错,来辅助天地万物的自然发展,而不敢妄加干预。
文言知识归纳
通过前面逐字逐句的翻译,相信同学们对文本有了更深的认识与理解,下面让我们一起做一个系统梳理、检测。
1、通假字
(1)曰余食赘行 (“行”同“形”,形体)
(2)其脆易泮 (“泮”同“判”,分离)
(3)起于累土 (“累”同“蔂”,土筐)
2、古今异义
(1)埏埴以为器
古:把…作为;今:认为
(2)跨者不行
古:不能久立;今:不可以
(3)民之从事
古:行事,做事;今:投身到事业中去
3、词类活用
(1)名作动
①自伐者无功(名作动,建立功勋)
②其未兆易谋(名作动,显露迹象)
(2)形作动
自见者不明(形作动,显明)
(3)动作名
①是以圣人欲不欲(名词,想要的东西)
②学不学(名词,学习的内容)
(4)意动用法
①自是者不彰(以……为是;是,正确)
②是以圣人欲不欲(以……为欲)
③不贵难得之货(以……为贵)
(5)使动用法
常于几成而败之(使……失败)
4、一词多义
(1)强
①自胜者强(刚强)
②强行者有志(勤勉)
(2)明
①自见者不明(形作动,显明)
②自知者明(聪明)
(3)之
①有车之用(的)
②故有之以为利(代指“车子、器皿、屋室”)
③物或恶之(代指余食赘行)
④为之于未有(代词,它,这件事)
⑤合抱之木(的)
⑥为者败之(助词,无实义)
⑦民之从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5、特殊句式
(1)宾语前置句
①自胜者强
(2)状语后置
①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②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③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④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内容梳理
掌握文言基础知识和弄明白特殊句式,是读懂文言文的首要前提,也是我们迁移阅读的必要准备。那么在此基础上,我们一起来梳理文本内容,请结合下表,从“内容旨归”“论证方法”“内容主旨”“启示”等方面加以理解。
章节 第十一章 第二十四章 第三十三章 第六十四章 道家思想
内容旨归 论道 修身 修身 治国 无为而治
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 比喻论证 排比论证 排比论证 举例论证 对比论证
内容主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有道者不处(即彰显自我,如自见、自是、自伐、自矜)。 个人修养与自我建立(自知、自胜、知足、强行)。 提出了一些发展、变化的观点。
启 示 有无相生。 顺道而行,谦下守成,不可急躁冒进。 人生唯有自知、自胜、自强,才能实现天地之志,与道长存。 居安思危,处盛防衰。 要循序渐进,慎终如始。 要循规做事,无为无执。
第十一章:重在“论道”,以车子、器皿和居室三者为例(举例论证),说明“有”和“无” 之间的辩证关系——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体现了老子“有无相生”的观点。
第二十四章:重在“修身”,阐述了“有道者不处(即彰显自我)”的道理。用“企者不立,跨者不行”作比喻,说明“自见”“自是”“自伐”“自矜”等急于表现、贪功冒进是没有好结果的。
第三十三章:重在“修身”,强调人要“自知”“自胜”“知足”“强行”,加强自我修养。一个人倘若能省视自己、坚定自己的生活信念,并且切实推行,就能够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饱满的精神风貌,与大道“复归”,从而“死而不亡”。
第六十四章:重在“治国”,运用排比论证,提出了一些发展、变化的观点。首先,指出“持于安,谋于未兆,泮其脆,散其微”四种现象,提出治世者要“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的方法,要居安思危,处盛防衰。其次,举出事物由小而大、由少到多、由近及远的三个事例,由此提出治世者要循序渐进,慎终如始。第三,强调圣人的做法,按自然规律做事,无为无执,所以无败无失。
[重要知识回顾]
一、写作特色
老子作品高度概括,讲理深刻,富有特色,主要聚焦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善于运用具体形象表现抽象哲理。
以生活现象或社会现象进行举例论证,以具体事物为喻进行比喻论证,概括出抽象的道理。如第十一章以生活中的“毂”“器”“室”说明“有无相生”观点。
(二)善用逆向思维。
善于从常人思维的反面提出问题从而达到正面说理的效果。如“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等。
(三)语言凝练精妙,多用格言警句。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等这些格言、警句形象而深刻地浓缩了历史和现实生活的经验教训,闪耀着思想之光。
二、明理提升
南怀瑾先生曾将儒家思想比喻为“粮店”,把道家思想比喻为“药店”,那么他们两者有和异同呢?
(一)“儒”“道”思想有何异同?
1、儒家的核心思想?
①“仁”——伦理道德学,“克己复礼为仁”“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②“礼”——正名(贵贱尊卑秩序),“名不正则言不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2、道家的核心思想 ?
“道”——天地万物的本源及其运行规律。
“道法自然”
“无为而治”
儒道两家的思想互补之因?
存在差异是前提,互补就是各取所长,融会贯通。
①儒家——社会伦理问题(人与人的关系),道德完善+社会责任
②道家——哲学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 宁静和谐+超越世俗
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文化心理——既以天下为己任,锐意进取,建功立业,【儒】
又超然通达,淡泊名利,洁身自好。【道】
统治者的治国之术——以民为本+安人宁国
(三)人生启迪?
用儒家思想进取,用道家智慧炼心。做勇于担当的堂堂“君子”,做内心超然的悠悠“圣人”。
[课堂小测]
理解性默写
(1)在老子看来,“知人”十分重要,但是“自知”更加重要,表现这一思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子以树木为例,形象说明大的东西无不是从细小的东西发展而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子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喻,引出“自见者”“自是者”“自伐者”“自矜者”的后果都是不好的。
(4)老子认为,在最后关头仍像开始的时候那样谨慎从事,就不会让事情失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老子以车轮为例,形象说明“有”与“无”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老子以事物脆弱时容易分离、事物细小时容易散失的现象为例,说明解决问题要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知人者智 自知者明
合抱之木 生于毫末
企者不立 跨者不行
慎终如始 则无败事
三十辐共一毂 当其无 有车之用
为之于未有 治之于未乱
今天我们要讲的内容就到此结束,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