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 念奴娇·赤壁怀古》任务式 课件(共25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9.1《 念奴娇·赤壁怀古》任务式 课件(共25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9-19 09:30: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苏 轼
任务一:知人论世,了解写作背景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这是苏轼自评;
后人认为苏轼是全才的艺术巨匠,
请你就所了解的苏轼主要成就和同学们分享一下
苏轼,我国文化史上一位罕见的全才:
文:他名列“唐宋八大家”;
诗:与黄庭坚并称,人称“苏黄”;
词:开创豪放派,与辛弃疾齐名;
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列,“宋四家”;
画:与文同、蔡襄同创“墨派”。
医药:中医药学家,开创杭州“安乐坊”
烹饪:东坡肉
水利:苏堤
任务二:置身诗境,提高鉴赏能力
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上片写了赤壁景色,都写了哪些景?
大江,故垒,乱石,惊涛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1.这三句历来被人们称道,是传颂千古的名句,有谁说说它的妙处在哪里?
境界开阔,风格雄浑
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
由江水而岁月。形象生动传神。
故垒西边,人道是,
三国周郎赤壁
词人为什么要通过“人道是”来引出赤壁?
词人明白这不是真正的赤壁之战的遗址,只是借他人之口引出对古战场的凭吊和对“风流人物”周瑜所建立的功业的赞美。
你是否能抓住最关键的几个字来分析赤壁之景?
乱:岩石山崖险怪
穿:山崖高耸险峻
惊:江水汹涌
拍:惊涛力度
卷:波涛力量
上 阙
(写景)
大江东去
(壮美)
赤壁故垒
(古老)
乱石
惊涛
“雪”
战地风光
险峻
江山如画
词人在诸多英雄人物中歌颂的是谁?为什么?请你结合诗句内容,联系词人当时状况完成下列表格
角度 周瑜 苏轼 用意
年龄
生活
外貌
职位
际遇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有人说这三句的主语是周瑜,有人是苏轼。请你说说这几句的主语到底是谁?到底谁“多情”?


苏轼
怎样写人生如梦的感慨?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你是怎样看待人生的?
对周瑜的追述表现的是一种理想,而落泊失意是一种现实,理想与现实出现矛盾,诗人如何解决这一矛盾?
 “人生如梦”,人生是短暂的虚幻的,又何必执着?洒酒入江,以酒祭月,是希望万古愁怀随江而去。感慨和动作中现出一种超脱与旷达。
(公瑾)
小乔初嫁
赤壁之战
伤己:
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
现实
感慨:
怀古
下阕总结
总 结 全 文
内容:
感怀——写景——咏史——抒情
基调:
昂扬——感奋——感伤——超脱
艺术特点:
  写景、咏史、议论、抒情溶于一体
研究性学习
比较阅读、同中求异
研究性问题讨论:
有人说:“苏轼的一生是不屈不挠、努力进取、不懈奋斗的一生”,也有人说:“苏轼的一生是悲惨而不得志的一生。”结合词中“人生如梦”谈谈你的看法?看法自由,但得说出理由,自圆其说。
(1)被捕入狱,谪居黄州,对他的打击是巨大的。在他看来是怀才不遇,遭人陷害,并使他壮志难酬。“人生如梦”两句,正是这种身受迫害、怀才不遇和壮志难酬的悲愤,一种无人理解而寄托于江月的旷达。
(2)“人生如梦”两句是诗人由江山人物的推移和自己“早生华发”的对比中发出的。长江依旧,英雄已逝;幼时壮志犹在,而今年近“知命”,“早生华发”,就不能不感到人生的短暂与万事皆休的悲凉。这是一种人之常情,怎能说是消极的呢?
(3)这种感慨,是由追慕古代英雄引起的。和周瑜那么年轻就建立了赫赫战功而千古流芳比较起来,就不能不激起自己一种老之将至而壮志难酬的深沉苦闷,就不能不感到自己的渺小与惭愧。这种与英雄对比自愧功业无成的伤感,不正包含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吗?
曹操《观沧海》: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意谓洞庭湖处在水气笼罩之中,汹涌之波震撼了岳阳城。写出了洞庭湖的开阔和气势。) 李白《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曹诗
辽阔壮美
气象万千
意境
描述语
中心语
项目
诗作
秋风、洪波
明月、星汉
萧瑟、涌起
出其中、出其里
孟诗


蒸云梦泽
撼岳阳城
汪洋壮阔
雄伟壮观
李诗
黄河之水
天上来
不复回
浩浩荡荡
辽远雄伟
苏词
大江

人物
东去
淘尽
千古风流
气势恢宏
壮怀激烈
  共同点:气象开阔、辽远雄伟
  苏词:不仅写出了长江奔流的气势,而且将写景与写人融合为一,形象地写出了历史的推迁,抒发了诗人对“千古风流人物”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