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杏坛
杏坛的典故最早出自于庄子的一则寓言,说孔子到处聚徒授业,休息的时候,就坐在杏坛之上。后来人们就根此,把“杏坛”称作孔子讲学的地方,也泛指聚众讲学的场所。
杏林
“杏林”引申为“杏林春暖”,“誉满杏林”等,但都是指那些医道非凡或医德高尚的人。
师 说
韩愈
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人(今河南孟县)。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唐宋八大散文家:
韩愈、柳宗元
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 苏轼、苏辙。
因为昌黎(现河北省昌黎)韩氏是望族,所以后人称之为韩昌黎,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
唐代中叶韩愈、柳宗元作为领袖发起的以提倡古文、反对骈文为特点的文体改革运动。
以“文以载道”为理论核心,以儒学复古为号召,以先秦两汉优秀散文为楷模,用刚健质朴的散文取代绮丽柔靡的骈文,以达到张扬道统,革新文风和文体的目的。
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
古文运动
《师说》这篇文章为谁而作?
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
第二层,传道,即育人。
——《唐六典》
你如何看待教师的“传道、受业、解惑”这三者之间的关系?
韩愈赠送文章的理由有哪些?
如:《马说》《捕蛇者说》。
2、自己与 孩子对比
自相矛盾的从师态度指出“小学而大遗”的谬误
《师说》这篇文章为谁而作?
韩愈幼年贫穷,刻苦自学,25岁中进士,29岁后才任宣武节度使属官,后来任国子监祭酒,吏部侍郎等职,中间曾几度被贬。
诗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
业精于勤,荒于嬉;
行成于思,毁于随。
国子监是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
祭酒是同列中的首席、主管。主要任务是掌大学之法与教学考试。
说:是一种议论文体,一般陈述自己对某事物的见解。如:《马说》《捕蛇者说》。
师说: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1.《师说》这篇文章为谁而作?
李氏子蟠
2.韩愈赠送文章的理由有哪些?
(1)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2)不拘于时,学于余;能行古道。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①时,学于②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六艺经传:六艺,指《诗》《书》《礼》《乐》《易》《春秋》。
六艺——六种技能:礼、乐、射、御、书、数。
通:普遍。
于: ①被动,被; ①向,从。
嘉:赞许
贻:赠送
写作背景
唐代,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入学而不以学业为重,湎于游乐者颇多。
国子馆学生三百人,皆取文武三品以上及国公子孙从三品以上曾孙补充;太学馆学生五百人,皆取五品以上及郡县公子孙,从三品以上曾孙补充;四门馆学生五百人,皆取七品以上及侯伯子男之子。
——《唐六典》
总理教育的国子祭酒也不过从三品,以下的学官官阶都比其所要教授的学生的祖父辈的官阶要低。因此,人们自然就会觉得拜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做老师,感到羞愧。
唐代,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当时上层士族的子弟,不管品德智能高低,凭着高贵的门第,生来就是统治者,他们不需要学习,也看不起老师,他们尊“家法”而鄙从师。到了韩愈所处的中唐时代,这种风气仍然存在。
咏史·左思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
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
——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从魏、晋以来,人们更加不尊奉老师。在当今的时代,没听说还有老师;如果有,人们就会哗然讥笑他,把他看作狂人。只有韩愈奋然不顾时俗,冒着人们的嘲笑侮辱,招收后辈学生,写作《师说》,就严正不屈地当起老师来。世人果然都感到惊怪,相聚咒骂,对他指指点点使眼色,相互拉拉扯扯示意,而且大肆渲染地编造谣言来攻击他。韩愈因此得到了狂人的名声.他住在长安,煮饭都来不及煮熟,又被外放而匆匆忙忙地向东奔去。像这样的情况有好几次了。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 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古:即求学的人
今:指有专门学问的人
学者
1、表示“‥‥‥的原因”
2、表示“用来 ‥‥‥的”
所以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那些
道:道理,指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理论。
惑①而不从师,其为惑②也,终不解矣。
惑:①v,有疑惑 ②n,疑难的问题
从:v,跟从,追随。
为:v,作为,成为。
解:解决。
乎 :①介词,在。②作“于”用,比的意思。
闻:知道,懂得。
固:本来
从:追随,跟随,省略了宾语(之)。
师:意动,“以……为老师”。
生乎①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②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师:v,学习。
庸:疑问词,岂,哪。
年:年龄,生年。
是故无贵无贱, 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是故:所以,因此。
之: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所:所+v=名词结构,…的地方,…的人。
也:句末语气词,表判断。
提出中心论点:
正面阐述道理
古之学者必有师。
②从师的原因: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③从师的标准: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第一段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①教师的职责:
你如何看待教师的“传道、受业、解惑”这三者之间的关系?
综合探究
第一层,授业,即教书。教授学业,解答疑惑。(教书匠)
第二层,传道,即育人。启人心智,导人向好。(教育家)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
师道:从师学习的风尚。
师:动词,从师学习; 道:名词,风尚。
欲:动词,想要。
批判当时耻学于师的社会风气。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v,超出
还,副词
一般人 普通人 \许多的人
n-v,低于,相差。
意动,“以…为耻”
...的原因
语副词,表揣度,大概
古今——纵向对比:圣益圣,愚益愚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代词,他的
意动
adj,糊涂
古时指文章的断句
有的
(助其)学习
遗漏,舍弃
小的方面学习
“否”
提宾标志,不知句读,不解惑
其子——其身
择师——耻师 对比:未见其明
聪明,明智
自己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的人
类
如此,这样;表示引文、话结束或有所省略
相似
代词,当老师的(或当学生的)
学问道德水平
足够
地位高
近于阿谀
并列,不屑与之并列
竟然,表转折
比得上
不齿:指不屑与之并列,表示鄙视。
不耻:不顾羞耻不以为有失体面。
地位低
恢复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士大夫之族 对比(怪)
1、纵比:
古之圣人,从师而问; 今之众人,耻学于师。
2、自身
对其子,择师而教;
对其身,耻学于师。
3、横比:
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群聚而笑之。
是否尊师重道,是圣愚分野的关键所在
自相矛盾的从师态度指出“小学而大遗”的谬误
批判当时社会上轻视师道的风气
2、自己与 孩子对比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一般人 普通人 \许多的人
今之众人,耻学于师。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固定的,永久的。
意动
类,辈
泛指多数。三人成虎、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像
句末语气词,罢了
这
研究
学问和技艺
举例论证——以孔子为例,论证从师的正确态度
超过
不一定
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
提出中心论点,阐述师的作用和择师的标准
(一段)
(二段)
批判当时的坏风气
(三段)
1、中心论点
2、师的作用
3、择师的标准
1、古今对比(纵比)
2、自己与 孩子对比
3、巫医、乐师等与士大夫对比
(自比)
(横比)
以孔子为例,论证从师的正确态度
(四段)
交代写作的缘由,发出倡议:好古文,行古道!
阐述道理
反面、对比论证
正面、事例论证
疑问句中代词或带疑问代词的短语作宾语,前置。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
借助结构助词“是”把宾语提前。
宾语前置
C22
1
1.大王来何操?
2.夫晋,何厌之有?
2
3
1.古之人不余欺也。
2.而莫之知也。
1.唯才是举
2.尚何芋是甘乎
复习
规律
1.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2.其皆出于此乎
3.而耻学于师
4.不拘于时,学于余
5.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6.不拘于时,学于余
7.师不必贤于弟子
1.爱其子
2.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3.余嘉其能行古道
4.其为惑也
5.其皆出于此乎
6.其可怪也欤
1.古之学者必有师
2.人非生而知之者
3.吾从而师之
4.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5.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6.今之众人
7.圣人之所以为圣
8.士大夫之族
(1)老师的职责是什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求学的人为什么要从师学习?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3)择师的标准和态度是什么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4)作者引述孔子的言行,阐述了什么观点 作出了什么论断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