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课件(共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课件(共2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4.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9-20 15:02: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必修上
第一单元第一课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目录
导入新课
1
新知探究
2
课堂练习
3
拓展延伸
4
导入新课
1
时 间:
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
铁凝
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
1949年9月
地 点:
北平
参与者:
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等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会场
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
铁凝
大五角星:中国共产党
小五角星: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四个阶级
红色:
代表革命
黄色:
代表光明
▲标准国旗
铁凝
▲《义勇军进行曲》
▲聂耳与田汉
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意义
铁凝
国内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的政治地位和经济文化生活水平从此可以得到切实保障并不断提高起来,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国际意义: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
铁凝
▲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局部)
▲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局部)
新知探究
2
任务一 感受演讲魅力 结合演讲稿的特点思考这篇讲话稿的成功之处?
演讲主题
演讲对象
演讲场合
演讲身份
演讲语言
材料组织
语言表达
针对性
真实性
感染性
第一部分
任务二 划分层次,概括每部分内容
铁凝
(第1-5段)宣布政协会议开幕,介绍会议的性质、背景、职权和意义。
第二部分
(第6-11段)指出中国“站起来”的伟大意义,以及“站起来”后面临的新形势和接下来建设工作的方向。
第三部分
(第12-16段)用充满感情的四个短句抒发对人民英雄的礼赞和敬仰,表达了革命胜利、中国及人民从此站起来的自豪之情。
任务二 朗读1-5段,梳理行文脉络,说说为何这样谋篇布局
先由参会人员的构成指出本次会议的性质——这是一个全国人民大团结的会议。这种团结是不容破坏的,这次的会议也必然是一次成功的会议,起到鼓舞人心的作用。
再回顾三年前与国民党召开的政治协商会议, 加以区别,并表达了对蒋介石及其帮凶破坏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愤慨,证明只有打倒了国民党反动政府, 推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才能召开真正意义上的政治协商会议,激起人们同仇敌忾的情绪。
最后重申本次会议性质, 并指出了会议的职权以及会议具体的议程,预示着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即将开启。
开门见山,点出主题——巧用对比,感染情绪。
铁凝
任务二 朗读6-12段,梳理行文脉络,说说为何这样谋篇布局
先畅谈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激发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自信,使人民充满建设力量;
当自豪与骄傲感涌上心头,又指出仍面临的问题,避免盲目自大,使人民保持清醒;
再从国际立场、经济、文化、国防、物质、精神等多个方面指明努力方向;
最后以饱含自信、乐观进取的话语,发出呼吁,鼓励人民接续奋斗,建设国家。
抓住听众期待心理,层层递进,逻辑严密,输出有效信息,带动情绪发展。
铁凝
【原文】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明确:这句话体现出来的主要特点是语言感染力强。这句话包含着极大的骄傲和自豪,中国有着世界四分之一的人口,用自己的努力奋斗迎来了独立,“站起来了”就是获得独立自由了,中国以一个独自自主的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了,令中国人格外自豪和骄傲。
任务三 感受语言魅力 找出你觉得具有演讲特色的语言,谈谈你的感受
铁凝
任务三 感受语言魅力 找出你认为具有演讲特色的语言,谈谈你的感受
【原文】让那些内外的反动派在我们面前发抖罢,让他们去说我们这也不行那也不行罢,中国人民的不屈不挠的努力必将稳步地达到自己的目的。
明确:这句话气势强烈,表现出对敌人的极大蔑视和对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自信心。“发抖”一词生动形象,在强大、团结、英勇的人民面前,国内外的反动派也这是能够发抖而已。“稳步”“不屈不挠”体现了人民的自信心。
语言探究
铁凝
【原文】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明确:四个感叹句,尽显对英雄的礼赞与缅怀,对后继者的鼓励,革命胜利的豪情,我们必将在缅怀先烈的同时,更要坚定不移地完成他们未竟的事业。
【原文】数百万人民解放军的野战军已经打到接近台湾,广东,广西,贵州,四川和新疆的地区去了,中国人民的大多数已经获得了解放。在3年多的时间内,全国人民团结起来,援助人民解放军,反对了自己的敌人,取得了基本的胜利。
铁凝
明确:这句话体现出来的主要特点是用词准确。
“大多数”“基本”二个词使用的非常准确,“大多数”指的是中国在当时除了台湾、广东、广西、贵州、四川和新疆都得到了解放,所以是“中国人民的大多数”,而我们的战争所取得的也就是“基本的胜利”。这是毛泽东在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讲述背景的界定。
任务三 感受语言魅力 找出你认为具有演讲特色的语言,谈谈你的感受
语言探究
铁凝
【原文】在全国平定以后,他们也还会以各种方式从事破坏和捣乱,他们将每日每时企图在中国复辟。这是必然的,毫无疑义的,我们务必不要松懈自己的警惕性。
明确:“每日每时”说明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他们不甘于自己的失败,“务必”这个词是提醒我们要保持警惕,不能放松警惕性,时时刻刻要提防他们破坏和捣乱,要巩固我们的胜利成果,绝不可以掉以轻心。
课堂练习
3
脉络结构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会议的性质、背景、职权、目的和意义
揭示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内涵和意义
指出中国面临的新形势、 新危机
需要继续坚持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运动的向前发展
高度凝练、层层深入
拓展延伸
4
明确:这一标题意蕴丰富,生动形象,极具感染力。它的意思是说中国人民从此翻身解放,当家作主,屹立在世界东方。
1949年9月30日,毛泽东为这次会议起草的宣言中指出:“当着我们举行会议的时候,中国人民已经战胜了自己的敌人,改变了中国的面貌,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我们四万万六千万中国人现在是站立起来了,我们民族的前途是无限光明的。”
“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成为人们表达历经艰难困苦的民族获得新生的无比自豪自信、自强的话语。
课堂小结
铁凝
结合所学以及相关史实,说一说你对“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一标题的理解。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必修下
第一单元第一课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