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张PPT)
《中外历史纲要》
高中历史教材
通史
专题史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经济与社会生活》
《文化交流与传播》
从不同视角对中外历史更加深入认识
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1.学习内容:政治生活
国家: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
职
能
对内
职能
对外职能
政治统治
社会治理
第一单元
政治制度
第二单元
官员选拔
第三单元
法律
与
教化
第四单元 国家关系
第五单元
货币赋税
第六单元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2.时空范围
时: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以来
空:中国+西方
第一单元 政治制度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先秦时期政治制度
夏朝:打破原始民主制下的禅让政治传统,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商朝:实行内外服制,商王直接控制内服王畿地区,王畿四周是外服;
内服
商王直接统治的王畿
外服
商王间接控制的方国和部落
内外服制
(方国联盟)
东伯侯姜恒楚
西伯侯姬昌
南伯侯鄂崇禹
北伯侯崇侯虎
先秦时期政治制度
西周:分封制
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A
西周封国与夏商不同,不是就地册封部落首领,而是把周天子册封的王族或异姓功臣分封到新征服的土地上。
先秦时期政治制度
西周:分封制
西周甚至春秋早期,不但各诸侯国与周王朝之间,就是一些相距遥远的诸侯国之间的青铜等器物,在形制、纹饰和工艺上都表现出很强的一致性。不唯如此,铭文和文字制度等也随着器物本身与工艺技术流往分封各地。这说明分封制
A.强化君主专制权力
B.导致诸侯国不断发展威胁王室
C.推动国家走向统一
D.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D
先秦时期政治制度
西周:分封制
评价分封制
积极:①周王取得天下共主的地位,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范围;
②促进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逐渐形成华夏国家认同;
③打破夏商部落国家和方国联盟状态,国家政权由松散走向紧密;
消极:诸侯国有较大独立性,易导致分裂割据;
钱穆在《中国社会演变》一文中指出:“不论西周氏族,乃至夏氏族、商氏族及其他氏族,全在此制度(中国周代封建)下,逐渐酝酿出一种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大同观念来。”这说明分封制
A.确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意识 B.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
C.强化了王室对土地人口的控制 D.有利于后世统一国家的建立
D
先秦时期政治制度
西周:宗法制
先秦时期政治制度
西周:宗法制
据学者考订,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这反映出
A.禅让制度的长期影响
B.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
C.君主寿命的时代差异
D.血缘纽带关系的弱化
B
先秦时期政治制度
西周:宗法制
评价宗法制:
对当时:①保障贵族世卿世禄特权; ②利于凝聚宗族,减少纷争;
现实意义:注重家庭和谐,利于强化民族、家国认同;
西周:礼乐制(周礼)
《礼记》载: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该材料
A.明确了社会的等级关系 B.规范了宗庙社稷的祭祀活动
C.强调了统治秩序与和谐 D.制定了贵族政治生活的总则
C
先秦时期政治制度
中国古代早期(商、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①血缘与政治结合,家国一体;
②借助神权强化王权;
③等级严格;
④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
①原始民主传统对君权有制约如国人暴动;
②分封制下地方有较大独立性与自主权;
③贵族政治具有重大影响力如共和行政;
《史记》记载:周武王死,周成王少,周公代理政治,七年后返政成王,史称“周公摄政”。《竹书纪年》中亦有“共和行政”的记载:周厉王残暴,国人暴动后,共伯和(一说周定公和召穆公)入朝主政、稳定危局,待厉王去世,又还政周宣王。这些记载反映了当时
A.地方诸侯威胁王权
B.礼乐制度不复存在
C.君主集权程度有限
D.宗法思想根深蒂固
C
在周代的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得以维系的关键
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王集权
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守西周的分封制
先秦时期政治制度
春秋战国:
C
①逐渐走向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②贵族政治逐渐被官僚政治取代;
战国时通过各国变法,新型国家体制逐步形成:
①官分文武,削弱大臣权力,加强君权。
②郡县制度、玺符制度、俸禄制度、上计制度:各诸侯国在新征服的土地上不再分封,而是设立郡县,国君任官授玺,免官收回,国君及各级官吏的公文往来必须加盖封泥,以为凭信。国家给予官吏薪俸(“臣尽死力以与君市,君垂爵禄以与臣市”)。推行上计制度,地方官年终要向中央汇报辖区的户口、赋税等,由中央考核优劣。
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评价三公九卿制
①三公九卿既配合又牵制,任何人无法独揽朝政,军国大权最终操纵在皇帝之手;
②军政大事先朝议,最后皇帝裁决,一定程度减少决策失误;
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的结果,通常由宰相领衔上奏,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这一制度
A.表明军国大事最终由朝臣议定
B.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C.起到了限制、监督皇权的作用 D.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
D
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材料 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科条文簿日多于一日,而又设之监司,设之督抚……守令不得以残害其民矣……而无肯为其民兴一日之利者,民乌得而不穷,国乌得而不弱 ——顾炎武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分封制和郡县制各自的利弊得失?
分封制:
积极:周王确立天下共主的地位,扩大统治范围;
弊端:诸侯有较大独立性,易导致分裂割据;
郡县制:
积极: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
消极:地方自主权受到压制,易引发暴政;
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①加强对官员的行政管理;
②提高行政效率和国家治理能力;
③保障政令传达,加强中央集权;
④利于制度传承(汉承秦制);
⑤具有较高史料价值;
秦朝车同轨、书同文、统一货币、度量衡有哪些作用?
秦朝文书制度有哪些作用?
①保障政令传达,加强集权;
②推动文化交流与传承,增强认同;
③推动经济交流; ④巩固统一;
“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史记·高祖本纪》
周:①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
②世卿世禄的贵族政治;
秦:①权力高度集中(君主集权、中央集权);
②中央任免、有任期的官僚政治;
周秦政治制度主要差异?
汉到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概念
专制
主义
指君主
专断独裁
中央
集权
地方完全
服从中央
民主
集体决策
少数服从多数
地方
分权
地方有较大
独立性与自主权
专制主义
中央集权
加强中央集权
加强专制皇权
中央VS地方
皇权VS相权
地方官制
中央官制
汉到明清中枢权力机构的演变
汉代
(中外朝制)
魏晋南北朝
(三省雏形)
隋唐
(三省六部制)
图1为南北朝时期北齐到隋唐政府机构变化示意图,这一变化
A.加强了中枢决策权 B.避免了相权被分割
C.降低了政令的执行效率 D.使中央机构分工更明确
D
图1
制度在历史传承中的渐进性
汉到明清中枢权力机构的演变
隋唐:三省六部制
材料一 惟是事权分立,往往发生流弊,尤以中书门下两省,或论难往来,各逞意气。太宗深察其弊,乃令三省长官合署办公,是谓政事堂,此实唐代宰相制度之一进步也。 ——严耕望《唐代文化约论》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政事堂的作用?
减少三省之间的责难,利于提高效率
汉到明清中枢权力机构的演变
隋唐:三省六部制
三省六部制下六部职能与秦朝九卿职能对比,有何不同?
秦九卿职能:奉常,掌管宗庙礼仪;郎中令,掌管宫殿警卫;卫尉,掌管宫门警卫;太仆,掌管宫廷御马和国家马政;廷尉,掌管司法审判;典客,掌管外交和民族事务;宗正,掌管皇族、宗室事务;治粟内史,掌管租税钱谷和财政收支;少府,掌管专供皇室需用的山海池泽之税及官府手工业。
唐代六部与秦代九卿相比,分工明确,皇家事务与国家事务趋向分离,体现出中国古代中央官制不断走向成熟
汉到明清中枢权力机构的演变
隋唐:三省六部制
评价三省六部制:
积极:①分工明确,提高了行政效率;
(中书省起草诏令,门下省封驳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
②分割相权,利于加强皇权;相权一定程度上也能制约皇权;
(皇帝所颁政令,未经政事堂通过,不能施行);
③中央决策和行政体系日臻完备;
(唐代六部与秦代九卿相比,皇家事务与国家事务趋向分离);
弊端:三省间互相责难,影响办事效率;
(政事堂的设立减少三省之间的责难,利于提高效率)
汉到明清中枢权力机构的演变
宋朝:二府三司制
①通过分化事权,加强皇权,削弱相权;
②制度僵化,效率低下,助长因循守旧风气;
宋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务”的局面,但也出现了“财己匮而枢密院益兵不己,民己因而三司取财不已;中书视民之因,而不知使枢密减兵、三司宽财以救民因,制国用之职不在中书也”的状况。上述文字意在说明
A.分割相权加强皇权 B.制度创新带来危机
C.事权分割影响治理效果
D.机构重叠加重财政负担
C
汉到明清中枢权力机构的演变
元朝: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
元初侍御史高鸣进谏“方今天下大于古,而事益繁,取决一省,犹曰有壅,况三省乎?” ——《元史·高鸣传》
中书省最高长官为中书令,太子充任。其下有左右丞相各一人,“统六官,率百司”,“佐天子,理万机”。
——据《元史》
《明史》记载,太祖“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又仿宋制置殿阁大学士”,“成祖简翰林官直文渊阁,参预机务”,至仁宗而后,诸大学士“品位尊崇,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由此表明,明朝内阁
A.在明太祖时期已正式设立 B.在明成祖时期开始参与国是
C.大学士在明仁宗后是丞相 D.大学士可正式统率六部百司
汉到明清中枢权力机构的演变
明朝:废丞相、设内阁
奏章
皇帝授意
内阁票拟
皇帝批红(或司礼监代笔)
实施
皇帝离不开内阁,但又担心内阁专权,故以司礼监予以牵制;
B
“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窃君上之威灵。”(《神宗实录》)这说明
①内阁权力大小取决于皇帝
②内阁只是皇权的组成部分
③内阁是中央集权加强的产物
④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汉到明清中枢权力机构的演变
明朝:废丞相、设内阁
C
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明
A.皇权渐趋衰弱 B.君主集权加强
C.内阁取代六部 D.首辅权力失控
B
严嵩担任内阁首辅十余年,专权固宠,晚年失宠,罢官家居而卒。张居正作为有明一代最有权势的阁臣,被万历皇帝削官号,没家产。擅权的宦官头目,如汪直、刘瑾、魏忠贤等,都被皇帝轻易罢免甚至处死。
性质:不是法定中枢机构,仅为顾问、秘书,实质是专制皇权加强的产物;
雍正年间,军机处设在宫内,与皇帝生活办公地毗邻。军机大臣多从“亲臣重臣”中遴选,并说,命某人“在军机大臣上行走”。材料未能体现出
A.在军机处办理要务易于保密 B.军机处官员便于皇帝宣召
C.军机处官员按才德标准遴选 D.军机大臣多为临时差遣性质
汉到明清中枢权力机构的演变
清朝:军机处与密折制度
C
(专折奏事)无不立达御前。军机值庐, 不准任何人窥探打听。
专制皇权达到顶峰
君主专制背景下分权辅政的两种模式,并举例说明。(8分)
①集体宰相制度。如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度,三省相互牵制;宋朝设参知政事、枢密院、三司,分割宰相权力。(4分)
②在正式体制外另设机构。如汉武帝中外朝制度;明朝废除丞相制度,设内阁;清朝设立军机处,加强君主专制。(4分)
汉武帝时设置十三州部,州部可以推举秀才。东汉,“州里”“州党”等语汇逐渐行用,意为同乡,州刺史被尊称为“使君”。东汉后期,以州为中心的地域观念逐渐形成,这在当时
A. 推动了察举制度的形成 B. 不利于统一国家的巩固
C. 有利于抑制豪强势力 D. 强化了监察制度的效力
汉到明清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
两汉
B
汉到明清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
隋唐
从地图中提取汉唐间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原因。
信息①:汉代的州集中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唐代的道南北分布大体平衡
原因:从汉到唐,南方经济发展,人口增多,加强治理的需要
信息②:唐代“道”的划分更注重山川地理形势
原因: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的需要
汉到明清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
隋唐
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表2所示。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 )
类型 数量 官员任免 供赋 兵额与功能
河朔型 7个 藩镇自擅 不上供 拥重兵以自立
中原型 8个 朝廷任命 少上供 驻重兵防骄藩
边疆型 17个 朝廷任命 少上供 驻重兵守边疆
东南型 9个 朝廷任命 上供 驻兵少防盗贼
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 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
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 D.延续了唐朝的统治
D
①削弱中央集权,加速了唐王朝的衰落和灭亡,导致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②利于抵御外族入侵,藩镇之间相互制衡,一定程度上稳定唐朝后期统治;
全面评价藩镇
汉到明清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
宋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
——朱熹《朱子语类》
宋初的统治者以路作为高层行政区。每路设转运司、刑狱司、常平司和安抚司四个机构,隶属中央各部,分别负责地方财赋、监察司法、粮食储备、平抑物价、治安边防的职能。据此可知,路的设立
A.体现重文轻武的理念
B.提高了地方行政效率
C.对后世体制影响深远
D.削弱地方割据的基础
D
汉到明清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
元:行省制
①打破自然疆界划分行政区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②辖区广阔,军政大权集中,效率高;
③不同于汉唐册封少数民族首领为世袭地方长官的羁縻政策,对边疆的管理呈现出与内地一体化的趋向;
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但地方官吏的选用主要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调动行省所属军队须皇帝批准。这说明元朝
A.地方拥有适度权力 B.地方缺乏实际权力
C.行省权力集中专断 D.君主专制得以加强
A
汉到明清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
归纳:行政区划原则
山川形便
犬牙交错
行政区内民众经济、文化认同感较强,提高行政管理效率,但易产生割据;
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但区域内经济文化交流受限,认同感较弱;
①山川形便;
②打破自然疆界,犬牙交错;
③经济和人口发展状况;
④历史传统;
探究2:概括中国古代行政区划设置的影响因素?
任何一种制度都与特定的历史环境、人事相配合。中国传统政治制度在历史上存在百千年时间,也给中国带来辉煌,这种制度自然就是与当时的历史环境相适应的。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汉到明清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
明清:三司制到督抚制
如何评价明初的“三司”制度?
清朝内地地区分为18省,设巡抚,为一省之长。每两省或三省设总督一名。总督专重兵制,巡抚专重吏治。
①分割地方权力,加强中央集权;
②三司互不统属,影响地方管理效率;
汉到明清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
探究1: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演变的特点。
①加强中央集权(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是变化主因;
②行政区划多为两级制或三级制;
③继承性与创新性:既沿袭前代制度,又不断创新;
④下稳上动:县级相对稳定,县之上变动较大;
⑤监察区多变为新一级的行政区;
探究3:地方行政制度的变与不变
目的:加强中央集权,维护统治。
变:①地方行政层级;②监察区变为新的行政区;
不变:①中央集权,分化事权削弱地方的理念;
②县级行政单位基本稳定;
秦到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
中央官制(皇权VS相权) 地方行政制度(中央VS地方)
秦朝
西汉
魏晋南北朝
隋唐
北宋
元朝
明朝
清朝 趋势
三公九卿制
中外朝制
三省雏形
三省六部制
二府三司制
中书一省制
废丞相、设内阁
军机处
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被废除
郡县制
汉初:郡国并行
武帝:推恩令、设刺史
中央集权遭削弱
唐末藩镇割据
文臣任知州、通判、转运使、禁军
行省制
明初:三司
明后期至清:督抚制
中央权力不断加强
地方权力不断削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