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课程标准:了解中国古代的民族政策和边疆管理制度,认识中国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以及中国古代处理对外关系的体制。
内聚与外溢
——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选必修一
一、内聚: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之路
材料一:中国在其有史以来的大部分时间里,四面一直被有效地切断。它的西南面和西面,乃世界上最高的山脉;东面,是直到近代方能逾越的太平洋;北面和西北面,则为沙漠和大草原,它们起着很大的保护作用—这种保护作用,中国人又进一步加强了;他们为了防止凶险可怕的游牧部落入侵,在那里筑了一道长达1400哩的长城。这种与世隔绝的意义就在于,它使中国人能在较中东或印度诸民族更少面临外来入侵的情况下发展自己的文明。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一)内聚之由
思考:从地理环境的角度分析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的原因?
(一)内聚之由
疆域内驱力
经济向心力
农耕经济与游牧经济的互动
(一)内聚之由
材料二:偏重于种植业的中原农区需要从牧区取得牲畜和畜产品,作为其生产和生活的补充。牧区的游牧民族种植业基础薄弱,靠天养畜,牧业的丰歉受生活条件变化影响极大,其富余的畜产品需要向农区输出,其不足的农产品和手工业品更需要从农区输入,遇到自然灾害时尤其如此。
——田广林《契丹货币经济史》
边境榷场
农产品
畜牧品
思考: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分析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的原因?
南抚夷越设三郡
都护府、羁縻府州
西域都护府
和亲
北击匈奴筑长城
护乌桓校尉
册封
行省制
修长城筑九边
宣政院
澎湖巡检司
北庭都元帅府
宣慰司
土司制
都司卫所
都司、册封
满蒙联姻
册封喇嘛
驻藏大臣
改土归流
土司制
(一)内聚之由
政治凝聚力
羁:用军事和政治的压力加以控制;
縻:以经济和物质利益给以抚慰。
(一)内聚之由
材料三:封建统治者虽然有着“胡夏之辨”“夷夏之辨”,以及“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言论,但并不完全排斥外来文化,而是采取“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的策略,用先进的中原文化来吸引、感召“四夷”。同时,边疆各少数民族并不只是被动地受中原文化的影响,而是以其自身的优势对中原文化产生影响,使得中原文化中有了少数民族文化的元素。
——杨松禄《论边疆治理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逻辑》
文化包容力
夷:少数民族地区;
夏:内地
(一)内聚之由
多元民族
内聚一体
地理——疆域内驱力
文化——文化包容力
政治——政治凝聚力
经济——经济向心力
朝代 代表性民族 主要区域 地方机构与官职 中央机构与官职 主要政策
秦
汉
隋唐
元
明
清
匈奴
北方
夷、越
南方
河西走廊
西域
西域各族
东北
东北各族
岭南
岭南各族
北方西方
回纥
西藏
藏族
东北
女真
西南
西南各族
西藏
藏族
青海
青海各族
西南
西南各族
【自主学习】中国古代与边疆民族有关的机构与政策
典客;典属国
大鸿胪
礼部;鸿胪寺
宣政院
礼部、鸿胪寺、
提督四夷馆
理藩院
南海郡、桂林郡、象郡
土司
土司,“改土归流”
驻藏办事大臣
西宁办事大臣
河西四郡
西域都护府
乌桓校尉
都护府、都督府、羁縻州
羁縻性质的都司
土司
设置机构
军事征服
和亲联姻
移民屯戍
羁縻、会盟
土司
土司
改土归流
土司
改土归流
1.秦汉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奠基阶段
思考:读图并据材料,分析汉代相比秦代“开展”民族关系的表现?
汉代对待周边邻居的关系,不是划境自守,而是开展。
——许倬云《万古江河》
开拓西北
材料:(屯田卒)在西域且耕且战,对确立汉朝在西域的统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刘永强《两汉西域经济研究》
郡县制度的推广
(二)内聚之治
农耕经济的移植
边疆和中原地区的共同性不断增强
河西四郡
隋唐两朝实行较为开明的治边政策,设置的羁縻府州遍布于各边疆民族地区。 —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
2.隋唐时期:
唐朝前期疆域和边疆各族分布图
(二)内聚之治
唐朝是少数没有大规模修筑过长城的王朝之一,有大臣曾建议唐太宗修复长城,太宗曰:“安用劳民”,一笑置之。
—文裁《中华民族几次遭入侵却未中断的秘密》
安南都护府
因俗而治,实行羁縻府州制度
(二)内聚之治
唐朝时期边疆各族分布图
西南:(和亲/会盟)
与吐蕃和亲、会盟。
南方:(册封)
南诏13个王中有10人经唐朝加封,南诏王曾多次遣子弟入唐学习。
唐太宗
布达拉宫
唐蕃会盟碑
文成公主
尺带珠丹和金城公主
西北:
开明政策被尊“天可汗”。
边疆﹑内地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大交融局面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阶段
东北:
玄宗册封“渤海郡王”
(二)内聚之治
结合两幅地图思考:宋朝民族关系有何特点?
并立:先后与契丹族建立的辽、党项族建立的西夏、女真族建立的金长期并立。
吸收:辽、西夏、金、大理等政权都吸收了中原王朝的政治制度、治理经验和文化。
交融:即使在局部政权割据、争战状态下,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也从未中断过。
3.两宋时期:
(二)内聚之治
4.元明清时期:
元代对边疆的控制在以前的朝代的基础上更为强化。
——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材料 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
——《元史·地理志》
思考:读图并据材料,分析元代如何“强化”边疆治理?
间接统治
直接统治
突破华夷分治,内地、边疆管理趋于一体化
明清继承了历代王朝的治边思想,又有创新和发展。
—马大正《中国边疆经略史》
思考:读图并据材料,分析明清对历代治边的“继承”和“发展”如何体现
(二)内聚之治
清朝“既不无理强取他国之寸土,亦决不无故轻让我寸土于人”及“天朝尺土俱为版籍,疆址森然。即岛屿、沙洲,亦必划界分疆,各有专届” ——马大正《中国边疆经略史》
4.元明清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阶段
土司制
册封法王
册封喇嘛
武力平乱
收复台湾
《尼布楚条约》
都司卫所
继承:
因俗而治
中外之防
夷夏之防
近代中国疆域版图基本奠定
(三)内聚之果
梁启超指出:中华民族是我国境内所有民族从千百年历史演变中形成的、大融合的结果。汉满蒙回藏等融为一家,是多元混合的统一大民族。……中华民族自始本非一族,实由多民族混合而成。
中国古代历史上大规模的民族交融出现过几次高潮?
第一次: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华夏族在战争中与其他少数民族接触频繁,促进民族交融,形成华夏认同观念。
第二次: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不断内迁;北魏统一黄河流域,推行汉法,推进民族交融;蜀国坚持搞好与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吴国汉族和山越族共同生产,开发江南;民族大交融趋势出现。
第三次:辽、宋、夏、金、元时期。少数民族接受汉族封建文化,在加速自身封建化进程的同时,也促进了民族大融合。特别是元的统一,使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并且出现了新的民族——回族。
【问题探究】 探讨历代各民族以哪些方式交往交流交融,并举例说明。
民族迁徙:如汉朝向北方大量移民;魏晋时期北方少数民族的内迁。
民族战争:如秦汉与匈奴之间的战争;宋朝与辽、西夏、金之间的战争。
友好交往(互市贸易):如唐朝与回纥之间互派使节,明朝在边境与蒙古、女真开展贸易。
政治改革:如北魏孝文帝改革。
和亲联姻:如西汉与匈奴和亲,清朝前期的满蒙联姻。
会盟和议:如唐朝与吐蕃的“长庆会盟”,北宋与辽的“澶渊之盟”。
进行册封:如唐朝册封南诏王,明朝敕封西藏僧俗领袖,清朝册封达赖班禅。
设置机构:如秦朝设立南海三郡;西汉设西域都护。
清·万国来朝图轴局部
二、外溢: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
元
朝
两
宋
隋
唐
明清
秦汉
陆路:经河西走廊向中亚、西亚延伸;甘英出使大秦。
海路:最远可以航行到印度南部;东汉时,倭国派使臣来朝,光武帝刘秀金印。
陆路:与西域商路畅通;隋朝裴矩驻张掖掌通商事务;唐朝与大食国接触。
海路:隋朝常骏从南海郡出航到达赤土国;日本向唐朝派遣唐使。
陆路:北方陆路交通阻隔
海路:恢复由广州到阿拉伯的旧路。开辟由明州到日本和朝鲜半岛的航路,泉州成为重要的对外贸易港。
概况:元朝通往欧洲的海陆通道都很通畅。
代表:《马可·波罗行纪》
概况:朝贡体制和朝贡贸易体系,民间贸易和走私贸易也屡禁不绝;中俄订立《尼布楚条约》;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来到中国。
基于以上史实,概括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特点
特点:和平交往为主、海陆并行、贸易与文化交流并举、从开放走向封闭、朝贡体制为主
【自主学习】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历程
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
唐 阎立本《职贡图》
此图表现的是唐朝时期西域使臣拜见大唐天子的情景,参见队伍排列成队,正行进在郊野丘陵间。
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
张培成《郑和下西洋》
唐 阎立本《职贡图》
朝贡体系特点:万国来朝;包含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多重制度性联系;具有等级色彩;崇尚睦邻友好,厚往薄来;持续时间长。
这幅图描绘的是郑和下西洋途径忽鲁谟斯国,当地国王率臣迎接明朝来使的情景。
课 堂 小 结
民族关系
对外交往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开始
隋唐至两宋——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民族格局逐渐稳定
明清时期——维护朝贡体制,开始闭关锁国
秦汉时期——陆路、海上丝绸之路
隋唐时期——国家先进、交通发达,形成中华文明圈
两宋时期——海路发达,对外贸易兴盛
元朝时期——道路通畅;马可·波罗来华
(明)隆庆改元,福建巡抚都御史涂泽民请开海禁,准贩东西二洋……隆庆六年,郡守罗青……议征商税,以及贾舶……万历三年,中丞刘尧诲请税舶以充兵饷,岁额六千……于时商引俱海防官管给,每引征税有差,名曰引税。(东西洋每引税银三两……其后加增东西洋税银六两……) ——张燮《东西洋考》卷7《饷税考》
国朝(指清朝)设关之初,番舶入市者仅二十余柁。至则劳以牛酒,令牙行主之,沿明之习,命曰“十三行”。舶长曰“大班”,次曰“二班”,得居停“十三行”,余悉守舶……乾隆初年,洋行有二十家……至(乾隆)二十五年,洋商立“公行”,专办夷船货税,谓之“外洋行”…… ——梁廷枏(nán)《粤海关志》卷25《行商》
明清两代政府对海外贸易的态度都不是很积极。
明朝开放海禁后,向下海贸易商船发放“商引”(实际上是一种需要缴纳税款才能获得的准许证),征收“引税”,以进行管控。
清朝则是通过具有官商性质的“十三行”(指鸦片战争前官府特别许可在广州从事对外贸易的商行,最多时达26家,少时4家,但习称“十三行”)来垄断对外贸易。
【学思之窗】阅读材料,思考明清时期政府对民间海外贸易是如何管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