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6张PPT)
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黄册
◎朱熹所创民办社仓
唯物史观 运用唯物辩证史观及有关理论,了解历代户籍制度的演变,认识古代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的根本目的。
时空观念 认识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史料实证 运用文献资料,了解古代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的特点与作用。
历史解释 通过史料分析,认识到封建时代的社会救济的特点、作用与不足。
家国情怀 认识中国古代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的历史价值,形成对当今中国社会治理制度建设与发展的自信心与责任感。
一、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社会救济与优抚
户籍制度
基层管理
开始大规模编排民户
前211年
秦汉
战国
581年
960年
1368年
1840年
魏晋南北朝
隋唐
宋元
明清
分类登记 编户齐民
分“黄籍” 与“白籍”
大索貌阅 输籍法
主户、客户 诸色户计
户贴、黄册制度 乾隆及后停编户籍
乡里制度 什伍组织
城内设坊 郊外设村 邻保制度
宋保甲法
明:里甲制 十家牌法 清:保甲制
汉常平仓制度秦皇帝赐老人鸠杖
隋义平仓制度唐朝开始专设救济机构
宋开始,宗族救助活动逐渐兴起
明清时期,慈善组织开始兴起
前475年
220年
时空坐标
一、历代户籍制度演变
1.战国时期——制定户籍
背景:这是与正在形成的集权制国家的军事、治安、赋役制度联系在一起,反映出国家对民众的控制得到了全面加强,从而也为专制主义集权奠定了基础。
国家大规模编排民户,制定户籍,始于战国时期。
公元前375年,秦献公“为户籍相伍”,即以五家为“伍”的办法编排户口。《商君书》说:“四境之内,丈夫、女子皆有名于上,生者著,死者削。”这是指无论男女,都在政府的簿籍上有登记。
2.秦朝——分类登记
秦朝建立后,户籍实行分类登记制度、除一般百姓的户籍外,还有宗亲贵族的宗室籍、官吏的宦籍、商贾的市籍等。
(赵)高有大罪,秦王令蒙毅治之,毅不敢阿法,当高罪死,除其宦籍。
——《史记 蒙恬列传》
秦户籍简
出土于湖南里耶。“东成户人士五夫,妻大女子沙,子小女子泽若,子小女子伤。”“大、小”为课役身份的标志,是征发赋役的依据。
一、历代户籍制度演变
3.汉朝:
(1)管理:丞相助管全国户籍工作,各级地方政府也均有专门人员主管户籍。
(2)登记:百姓编户入籍后,便成了封建国家的“编户齐民”。
(3)维护:政府为掌握人口数,也定期进行人口调查。
材料1:“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萧)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汉王所以具知天下阸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也,以何具得秦图书也” ——《史记·萧相国世家》
材料2:汉代继承了秦朝的全民户口登记制度,将全国的地主、自耕农、雇农、佣工、商人,全部编入国家的户籍,这叫做“编户齐民”……所有编入户籍的大汉居民,具有平等的权利与义务。其中最重要的义务是向国家提供赋税与徭役……“编户齐民”的出现,可以看成是时代的进步,因为编户齐民意味着将国民从隶属于贵族的人身依附状态中释放出来。 ——吴钩 《户籍上的中国》
编户齐民——既是行政管理制度,又是赋税制度
东汉末年:
战事频繁,人口流动加剧,豪强地主与国家争夺人口。
户籍散乱
4.东晋——“黄籍”和“白籍”,“土断”
【想一想】东晋户籍制度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1)“黄籍”:西晋短暂统一中国,重建户籍,以黄纸登记户主姓名、年龄、家庭情况,装订成册,称为“黄籍”。
(2)“白籍”:东晋政府对南方土著居民仍然以黄籍进行登记,对从北方南渡而来侨居的州、郡、县人口以“白籍”进行登记,不征收赋役。
(3)“土断”:东晋后期和南朝,政府为增加赋役,不时将侨居户口编入所居郡县户籍,称作“土断”,使白籍人口土著化,承担赋役。
(1)社会动乱和人口流动打破了原有的户籍管理制度,封建政府无法掌握人口、田亩等信息。
(2)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导致部分人口失去土地成为地主阶级的依附阶层。
(3)为保障赋役征发,封建政府不得不适应变化了的社会现实,重新制定新型户籍分类标准。
5.隋朝——“大索貌阅”
材料:“机巧奸伪,避役惰游者十六七。四方疲人,或诈老诈小,规免租赋。”
——《隋书·食货志》
大索貌阅:是隋朝推行的一项用以整顿户籍和赋役的措施。所谓“大索”就是清点户口,并登记姓名、出生年月和相貌;所谓“貌阅”就是将百姓与户籍上描述的外貌一一核对。“大索貌阅”的实行既增加了国家赋税收入,也打击了豪强地主;同时有利于增加国家的劳动力,减轻了民众的赋税负担。
输籍定样又称“输籍法”,是隋朝制定各户等级和纳税标准的办法。政府利用这一手段搜括隐藏户口,以防止人民逃税和抑制士族、豪强占有劳动人口,从而确保政府收入,加强中央集权。
唐承隋制,户籍三年一造
效果:新增丁男44.3万,新附人口164万,大大增加财政收入。
宋代“不抑兼并”,允许产权自由流动,“贫富无定势”,世家大族进一步削弱;另一方面,两税法使古代赋税制度由“舍地税人”到“舍人税地”方向发展。基于此,宋代废良贱户籍制,根据居城或居乡,划为“坊郭户”与“乡村户”,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城市居民户口。又根据居民有无不动产,划分“主户”与“客户”。
——据吴钩《户口册上的中国》
户籍制度征税派役的功能开始分化
6、宋朝
材料:主户作为宋代户口的基础,占全国总户数的65%左右,是宋代赋税的主要承担者。
——张斌《宋代的户口管理探究》
材料:乡墅有不占田之民,借人之牛,受人之土,庸而耕者,谓之客户。
——(宋)石介《徂徕石先生全集》
主户:拥有土地、缴纳赋税的税户
客户:没有土地的佃户
主户与客户
唐前期均田制之下,有“人”即有“田”,到唐中后期实行两税法后,规定“户无主容,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宋初,统治者因势利导采取“不抑兼并”“不立田制”的政策,“有钱则买,无钱则卖”使土地的流转空前加快。与此相适应,编户规则也发生了变化,宋政府根据常产的多少和是否直接承担国家赋税将全部居民划分为主户和客户,客户与地主的契约关系,使其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较之前代有所放松……这样,大量的佃农亦涌入城市。
中唐至两宋时期,户籍制度有何变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变化:赋役征收标准由以人丁为主到以财产为主,户籍制度逐渐产生主、客户的区别。
影响:1.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2.使逃离本乡的农民有了合法身份,且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有所松弛; 3.促进了市民阶层的形成和城市经济的繁荣。
7.元朝:诸色户计
——黄清连:《元代户计制度研究》
民族 户别
蒙古人 军户、站户、猎户、蒙古户
色目人 军户、畏吾儿户、答失蛮户、也里可温
汉人、 南人 医户、匠户、酒户、丝绵户、姜户、阴阳户、礼乐户、僧户、道户、盐户、军户、站户、猎户、儒户、河西户、契丹户、舶商户、淘金户、女真户……等
▲ 元朝亦集乃路户籍文书
元朝的户籍称为青册,户口类型比较复杂,按职业可以分为军户、民户、匠户、站户等,统称为“诸色户计”,一旦定籍,世代相袭,不得变动。
材料 (元朝)将其全部人户,以职业、民族、宗教的不同,而划分为多达数十种“户计”……民户户计数量最多,占全国总户数的80%左右,是元朝诸色户计中最基本的户计,是元朝赋役的主要承担者。
——高树林《元朝民户研究》
黄册:保证徭役的征发
鱼鳞图册:保证田赋的收入
“官司所据以征敛者黄册与鱼鳞而已。黄册以户为主而田系焉,鱼鳞册以田为主而户系焉。一经一维,互相为用”—清人王庆云
(1)明朝继承了元朝以职业定户籍的做法,户籍分为民籍、军籍、匠籍等;
(2)明朝户籍册称“黄册”,以里甲制为基础,每里一册,详列各户人口、田土、房屋。
(3)黄册和鱼鳞图册互为补充。
明初为户贴制度
户籍在国家财政收入中的作用日益下降
职业定籍、黄册和鱼鳞图册
户帖是宋代政府发给民户的纳税通知书。由地方官府按统一格式印造,其上详载该户的田亩及其应纳税额,作为州县催科赋税的依据。
8.明朝
9.清朝——永停编审
材料 今丁银既皆摊入地粮,而滋生人户,又钦遵康熙五十二年皇祖恩旨,永不加赋。则五年编审,不过沿袭虚文,无裨实政……嗣后编审之例,著永行停止。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上谕
摊丁入亩后,国家征发赋役不必再以户籍为依据,户籍的作用大为削弱。
国家对百姓的人身束缚进一步削弱,农民和手工业者从而可以自由出卖劳动力,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
乾隆年间停止户籍编审的原因是什么?该措施又具有怎样的意义?
户籍制度与赋税制度彻底割裂,户籍不再具有财政上的意义
“滋生人丁,永不加赋”:1712年,康熙帝规定以前一年的丁银作为定额,不再增加;
“摊丁入亩”:雍正帝即位后,将这笔丁银分摊到田亩中,从此,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2000多年的人头税彻底废除,国家对百姓的人身束缚进一步减弱。
乾隆皇帝
战国
国家大规模编排民户,制定户籍;户籍制度逐步确立。
秦朝
实行分类登记制度:除一般百姓的户籍外,宗室籍、宦籍、市籍等。
汉朝
丞相主管全国户籍工作,各级地方政府也均有专门人员主管户籍。实行“编户制度”。东汉末年,户籍散乱。
隋唐
隋朝:“大索貌阅”,重新核定户籍。唐承隋制,管理更严,户籍三年一造。
宋朝
户籍分拥有土地、缴纳赋税的税户——主户,与没有土地的佃户——客户。
元朝
按职业定户籍,如军户、民户、匠户、站户等,一旦定籍,世代相袭,不得变动。
明朝
以职业定户籍,分民籍、军籍、匠籍等。 以里甲制为基础,制造户籍册,称“黄册”黄册和鱼鳞图册互为补充。
清朝
户籍管理相对松弛,乾隆年间,朝廷谕令户籍永停编审。
归纳:中国古代户籍制度演变的特点及演变的原因?
演变原因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发展。
生产力的发展,人身依附关系的不断松弛。
政府的改革,如土地制度与赋税制度的变化。
特点:
①中国古代户籍制度历史悠久,随时代变迁不断发展完善。
②户籍制度与赋役、行政管理、社会治安相结合。
③对人口流动控制严格。
④户籍世袭;带有宗法伦理色彩。
⑤等级特权色彩浓厚。
⑥一定程度上适应了当时社会经济发展,也加深了传统小农经济社会的闭塞性和封闭性。
归纳:中国古代户籍制度演变的特点及演变的原因?
知识拓展:我国古代户籍制度的主要功能及这些功能形成的历史因素
史料 我国户籍制度源远流长,据甲骨文记载,商王朝已开始实行人口登记制度……即临时征集兵员的记载……秦国创建了“士农工商”四民体系,不迁不移,恒业不变,确立了……“使民无得擅徙”为内容的户籍管理制度。……到了宋朝中叶,运用保甲法来管理户籍。元朝……将居民按职业划分为若干种户,不同类别的种户具有不同特权。明清的黄册登记制度同样强调不同人的不同特权。
——摘编自《我国户籍制度及其历史变迁》
主要功能:
征收赋税及征派兵役;
限制人口流动;
维护社会治安;
控制职业,固定身份;
维护等级特权。
历史因素: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的内在要求;封建剥削土地制度的长期存在;高度集中中央集权的强力维持;森严的等级制度和普遍的等级观念等。
【史料实证】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演变趋势
户籍制度萌芽于商朝,……战国时期,商鞅将户籍制度发展为“什伍连坐”法。两汉时期,口赋和算赋(人头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一项主要来源,兵役与徭役则是国家要求每个丁男承担的重负,为此,两汉政权一直实行编户齐民制度。编户齐民制度的形成与完善,使大量的人丁民户时时处在封建国家政权的直接控制之下。唐安史之乱后,土地兼并风行,政府的财政收入与徭役来源日枯竭,为了解决危机,唐政府改革征税制度,不以户籍及其登记内容而以土地和财产的多寡为征税依据。明洪武年间,政府进行了全国范围的土地清丈和地籍整理运动,编制鱼鳞图册,地籍与户籍彼此独立。万历年间,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使身丁税与户籍相分离。从此,地籍便成为统治者征收赋税的主要依据,而户籍的作用则退居其次了。清政府下令彻底废除人丁编审,户籍管理制度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中国户籍制度的历史考》
人身依附关系逐渐减弱
历史悠久,由复杂到简单
传统户籍制度逐渐被废除
与土地和赋税制度逐渐分离
国家治理的困境
材料一:由于中华帝国地域广阔,通信和交通不发达,加上绝大多数人民目不识丁,不问政事,因此政府发布的法律与命令,要让百姓知道都极为因难,更不用说实施了。
——萧公权《中国乡村:19世纪的帝国控制》
材料二:知县的管辖范围超过1000平方公里。清代大约1500名州县长官,每名官员要管辖10万名或20万名居民。
——张廷玉《清朝文献通考》
二、历代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
二、历代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
1.历代基层组织形态
从秦汉到明清,县是最基层的行政机构,下设直接管理民众的基层组织。
朝代 基层组织
秦汉
唐朝
明朝
①县下设乡和里,乡里之外有亭。
②乡设三老,掌教化,设啬夫,掌讼狱、赋税;设游缴,掌捕盗。
里设里正。乡、里之外有亭,亭设亭长,负责传递政令和维护治安。
③乡官、里正、亭长都由本地有产业,有德行的人担任。
以百户为里,五里为乡,城内设坊,郊外设村,设里正、坊正、村正。
实行里甲制,十户一甲,一百一十户为一里,设甲长、里长。
2.历代基层社会治理
历代政府注重建立基层民众的自我管理与相互监督机制。
(1)秦汉
什伍组织
(2)唐朝
(3)北宋
(4)明朝
(5)清朝
以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百家为里,互相监督。
邻保制度
以四家为邻,五邻为保,彼此之间相互监督
保甲制
王安石推行保甲制度,源于唐朝的邻保制度
十家牌法
王守仁推行十家牌法,要求十家总编为一牌,开列各户姓名,轮流收掌,每日沿门按牌察看动静,发现面生可疑之人,向官府举报
保甲制
十户为牌,设牌长;十牌为甲,设甲长;十甲为保,设保长
兼具区划和户籍管理性质的乡里制与旨在维护社会治安的保甲制合一
十家牌法,是古代乡间管理方法,由明朝中期王阳明创造。十家牌法规定每十家为一牌,牌上注明各家的丁口、籍贯、职业,轮流巡查。一家隐匿盗贼,其余九家连坐。如有人口变动,需向官府申报,不然被认定为“黑户”。十家牌法使保甲制度逐渐走向成熟和完善。
二、历代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
古代中国在数千年的历史中,乡村治理模式屡经变迁,经历了几个较为明显的历史阶段。战国时期,郡县制在各国推行后,乡、里成为基层组织,秦汉时期乡里制度则逐步成熟,它既发挥基层政权的作用,又带有半自治的性质。隋唐两宋时期,处于由乡里制到保甲制、乡官制到职役制的转折时期,乡的基层官吏的人员数量比此前大为减少,乡官权力也在逐步弱化。这一阶段乡和里的地位逐渐沦落,乡里自治功能逐步弱化,官方的控制与统治逐步增强。第三阶段是从王安石变法至清代,乡里制度转变为职役制,治权所代表的官治体制从乡镇退缩到县一级,县为基层行政组织,县以下实行以代表皇权的保甲制度为载体,保甲对乡里的控制更加严密,乡村自治的色彩越来越弱。
——摘编自唐鸣、刘志鹏《中国古代乡村治理的基本模式及其历史变迁》
知识拓展:古代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演变趋势和原因
趋势:
①由乡里制向保甲制转变
②由乡官制向职役制转变
③国家对乡村治理的干预和控制逐步增强,乡村自治功能逐步减弱。
④历代政府注重建立基层民众的自我管理与相互监督机制。
原因:
①国家的统一,封建专制的强化;
②维护小农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需要。
在古代中国,县以下基层社会,由具有强烈自治色彩的家族、宗族、乡族等组织系列在行政司法、经济活动、精神生活等方面,成为国家末端政权的补充。费正清曾说:“政府统治的活动可以区别为两类,一类是往下只到地方县一级的正规官僚机构的活动,另一类是由各地缙绅之家进行领导和施加影响的非正规的网状系统的活动”……“地方长官只有在与当地士绅头面人物的密切合作下,才能做他的工作。”
——摘编自张研、牛贯杰《清史十五讲》
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基层治理的特点与作用
①自我管理与相互监督;
②地方自治色彩鲜明;
③宗法关系占重要地位;
④官员治理与士绅管理相结合。
皇权不下县
县下惟宗族
宗族皆自治
自治靠伦理
伦理造乡绅
1.特点:
有效治理了基层地方,
保证了赋役征发,
稳定了基层社会秩序,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基层经济发展。
2.作用:
三、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
1、我国古代的社会救济的原因:
(1)经济原因:农耕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2)政治原因:历代统治者为民众提供一定的生活保障,有利于保证人口繁衍和正常生产活动的进行,缓和阶级矛盾,稳定社会秩序。
(3)文化因素:儒家的民本观念、仁爱思想的影响;佛教的慈悲为怀、善恶报应思想,道教的劝人积德行善、劝善去恶的思想。
(4)自然原因:自然灾害频发,农耕经济的脆弱性(社会生产力水平低),导致人民的生活处境恶化。
周臣(明)《流民图》(局部)
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也。
——《礼记 王制》
仓无备粟,不可以待凶饥。
——《墨子 七患》
2、历代社会救济:
实施者 地位 措施 政府 主体 汉朝 常平仓制度,积谷备仓,调节粮价
隋唐 政府既重视官方储备,也大力提倡民间积储。
隋文帝 置仓积谷,还鼓励民间自置义仓。
官仓救大灾,义仓防小灾。
民间 宗族 辅助 宋朝兴起 宗族内部救济兴起,创设义田、义学、义宅、义冢等族产,在衣食、住行、婚娶、蒙养、丧葬等方面资助族中贫困者。 慈 善 组织 辅助 明清兴起 善堂、善会 关系 政府救济:重点在于救灾,核心在于保证粮食供应。 社会力量的救济活动:侧重于日常生活的赈济。
范仲淹
创设义田、赈济族人
南宋朱熹创建的社仓
三、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
天下第一仓—含嘉仓160号仓窖遗址
3.优抚政策
中国古代一直有优抚老弱贫苦等弱势群体的传统。
(1)秦汉时期,皇帝有时会赐给高龄老人手杖——鸠杖,以示尊重。明初朝廷令各地有司优抚高年平民。
(2)从唐朝开始,政府设有收容贫老、孤儿和乞讨流浪人员的专门机构,如唐朝的养病坊、宋朝的福田院、元朝的众济院、明清的养济院。
安济院也作“养济院”。在《武林旧事》中记载,“贫而无依者,则有养济院”。指贫困无依靠的老人,可以进养济院,如同现在的养老院。
东汉彩绘木鸠杖,
体现汉朝政府对
老人的优抚制度
三、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
归纳总结:中国古代社会救济的特点
(1)历代社会救济的主体是掌握大量资源的政府,民间组织处于辅助地位。
(2)政府救济的重点在救灾,核心在于保证粮食供应,或直接实施赈济,或鼓励各地余粮向灾区流通,同时还会疏导和安置流民,鼓励民间富户救济灾民。
(3)社会力量的救济活动侧重于日常生活中的赈济。
学习聚焦:历代社会救济主要由政府实施。宋朝以后,宗族、慈善组织的作用逐渐增大。
朝代 户籍制度 基层组织 社会治理 社会救济 社会优抚
秦朝 分类登记制度 乡里制度 什伍组织 鸩杖
汉朝 编户齐民 常平仓制度 隋朝 大索貌阅
唐朝 户籍三年一造 百户为里 五里为乡 邻保制度 养病坊
宋朝 主户与客户 保甲制 宗族内部的救助活动兴起 福田院
元朝 诸色户计 众济院
明朝 户帖、黄册 里甲制 土家牌法 慈善组织兴起
清朝 永停编审 编制严格 保甲制 养济院
【课堂小结】
政府对百姓人身束缚逐渐减弱
乡里制与保甲制逐步合一
宗族、慈善组织的作用逐渐增大
壹
贰
叁
救济与优抚制度
①关爱弱势群体,保证民众基本生活需要
②居安思危,做好应急物资储备
③以政府为主,充分发挥社会群体的作用
户籍制度
①户籍制度需因时而进行改革创新
②户籍改革应保障社会人员的合理流动
基层管理
①充分发挥广大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②进一步加强乡村基层民主建设
③尊重乡村文化传统,充分利用乡村社会治理资源
中国古代社会基层治理的当代价值
课堂小结
1.(2023·浙江卷)延载元年(694)八月敕:“诸户口计年将入丁、老、疾、应免课役及给侍者,皆县亲貌形状,以为定簿。一定以后,不得更貌。疑有奸欺者,听随事貌定,以付手实。”这种户籍管理办法是( )
A.黄籍登记 B.白籍土断 C.貌阅之法 D.诸色户计
1.C【详解】根据材料“延载元年(694)”、“诸户口计年将入丁、老、疾、应免课役及给侍者,皆县亲貌形状,以为定簿”可知,唐朝实行貌阅之法,将人口体貌与户籍登记相比较,重新核定户籍。C项正确;黄籍登记是西晋,排除A项;东晋后期和南朝政府实行白籍土断,排除B项;元朝实行诸色户计,排除D项。故选C项。
对点训练
2.(2023·广东卷)王夫之在《宋论》中评论历史上某一基层制度时,认为聚乡村之民成兵达不到御敌的目的,贼寇一旦来袭,乡民便携家散去,“非什保之所能制”。这一基层制度是( )
A.邻保制度 B.保甲制度 C.十家牌法 D.里甲制度
2.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以得出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据材料“《宋论》”可知,题干涉及时间是宋朝,据所学可知,王安石变法时期实行保甲制度,B项正确;邻保制度是唐朝的,排除A项;十家牌法是明朝的,排除C项;里甲制度是清朝的,排除D项。故选B项。
3.B【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地方宗族内部注重社会教化和乡规里约,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文化认同,因此古代乡村基本实行自治,故B正确;国家政权的长期稳定不是乡村实行自治的必然原因,故A错误;中国古代的法律制度远未达到健全完备的地步,故C 错误;“官府对县以下的乡村管辖,基本限于征徭课税和维护治安”说明乡村依然受政府的管控,故D错误。
3.(2020·天津卷)有学者认为,在中国古代社会,官府对县以下的乡村管辖,基本限于征徭课税和维护治安,对乡村的其他事务并不过多干涉,乡村基本实行自治,这种自治社会也是一种自律社会。可以作为这一观点依据的是 ( )
A.国家政权的长期稳定 B.宗法教化形成的文化认同C.法律制度的健全完备 D.乡村社会脱离政府的管控
4.春秋战国时期,各国逐渐发展出登录全户家口的“户籍”,户籍中详细编录家口与土地资料,是为“编户”;将人民编进户籍、纳入统治,身份大致平等整齐,称为“齐民”,合称为“编户齐民”。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
A.消除人与人之间的身份差异
B.调度人力资源服务争霸和兼并战争
C.建立中央集权政治坚实基础
D.打击贵族势力消弭阶级差别
4.B【详解】春秋战国时期由于连年的争霸战争,“编户齐民”的目的在于调度人力资源用来服务争霸和兼并战争的现实需要,B项符合题意,正确;春秋战国时期是不会消除人与人之间的身份差异的,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春秋战国时期还没建立中央集权,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编户齐民”的目的不是消弭阶级差别,当时阶级差别仍然存在,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
5.《大明会典》载:“凡军、民、医、匠、阴阳诸色户,许各以原报抄籍为定,不许妄行变乱,违者治罪,仍从原籍。”还规定:“若诈冒脱免,避重就轻者,杖八十。其官司妄准脱免及变乱叛籍者,罪同。”明朝此规定意在 ( )
A.变革元朝的户籍制度 B.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
C.规范户籍登记与管理 D.严格限制人身自由
5.C【详解】材料中的规定旨在规范户籍登记与管理,C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元朝的户籍制度问题,A不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等级制度,B不正确;材料只是强调规范户籍制度,不能体现严格控制人身自由,D不正确。
6.明朝乡村社仓制度规定,各村二三十家为一会,以户等的高下,分别捐粮收储于仓,而推有德者为社正,进行具体管理。若遇凶年,则计户给散,先中下户,后及上户,上户需偿还,中下户则免其偿还。这反映了明朝乡村救济 ( )
A.救济方式体现了重农抑商政策 B.建立了完备的乡村备荒仓储体系
C.保障了平时农民的生产和生活 D.注意发挥民间力量的作用
6.D【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明朝的乡村社仓制度是民间自我管理的,基本实现了民间自办,体现了明朝乡村救济注重发挥民间力量的作用,故选择D选项;材料中没有体现社会如何抵制商人、抑制商业的发展,故排除A;明朝的乡村救济制度中,政府并没有过多地参与,不算建立了完备的体系,故排除B;明朝乡村救济制度只能在凶年发挥作用,并不能保障平时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故排除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