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文艺复兴运动【讲课稿】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 文艺复兴运动【讲课稿】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9-19 09:20: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4课 文艺复兴运动 逐字稿
导课:
在14、15世纪的弗洛伦萨,有一个势力非常强大的名门望族,你知道这个家族吗?
有人评论这个家族在文艺复兴运动中起着轴心的作用,也有人说“没有美第奇家族就没有意大利文艺复兴”。虽然这么说好像太过绝对。但是我们可以肯定的是“没有美第奇家族,意大利文艺复兴肯定不是今天我们所看到的面貌”。
为什么这个家族能有这么大的影响力?文艺复兴又给我们呈现出了怎样的样貌?又给后世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呢?就让我们带着问题一起来学习第14课 文艺复兴运动。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凡是预则立,不预则非。就让我们在学习目标的的带领下一起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本节课有四个部分构成,首先我们就来了解文艺复兴运动是如何兴起的。
第一章:文艺复兴的背景
当我们漫步世界艺术馆欣赏《意大利文艺复兴展》,当我们的眼睛掠过马萨乔、多纳泰罗、波提切利、达·芬奇、拉菲尔、米开朗基罗、提香、马基雅维利等等如雷贯耳的名字,或许应该了解,还有一个名字在这些文艺复兴巨匠的身后闪光,那就是———美第奇。
事实上文艺复兴时期许多有影响力的艺术家、科学家、政治家都接受过美迪奇家族的资助,美第奇家族还斥巨资修建了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艺术瑰宝。那么美第奇家族的巨额资金是从何而来?
请你阅读材料一,说说美第奇家族是通过什么途径积累起巨额财富的?
——银行金融、经商、农场、丝织业、毛织业、国际贸易等等。
在当时的意大利弗洛伦萨,富裕的家族并不是个别现象——毕竟作为最大的手工业城市之一,工商业的发展,让资本主义开始萌芽。但是像美第奇家族这样的名门望族毕竟在少数。
但是巨额的财富也给作为虔诚基督徒的美第奇家族带来了沉重的心理负担和精神压力。因为当时美第奇家族主营的银行业,在基督教中属于高利贷,是重罪,是要下地狱的。谈到这里我们就不得不了解一下当时的社会背景。
文艺复兴之前的5-15世纪我们称之为中世纪,在这一千年的时间里,由于天主教会的垄断,欧洲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都处于停滞状态,整个中世纪都处于宗教禁欲赎罪的黑暗阴影中,所以也被称作“黑暗的中世纪”。
在中世纪,教皇就是绝对的领导者,集宗教、文化、经济权力于一身,皇帝必须要经过教皇的加冕才能名正言顺。教会用封建神学统治人的思想,认为神是宇宙的中心,鼓吹“原罪论”、“七宗罪”,要求人抑制自己的欲望来赎罪,死后才能进入天堂。
通过这则材料我们也能看出天主教对于科学理性的排斥,以及对人精神的控制,残酷的迫害,以及教会绝对的统治地位。
但是一场恐怖的瘟疫——黑死病的爆发,打破了教会绝对权威的现象。这场欧洲历史上最恐怖的瘟疫,给人类留下了惨痛的记忆。但正是在这一片死寂与黑暗中,欧洲迎来了文艺复兴的曙光。
起初慌乱的人们急切的寻找瘟疫爆发的原因,以求能找到解决瘟疫的办法。对此教会的解释是:瘟疫是上帝对世人罪孽的惩罚。于是为了平息神怒,教会要求人们不断的忏悔、压制欲望,以清除罪恶,求得上帝的宽恕。
但是,残酷的瘟疫并没有因为人们的祈祷而有丝毫的减弱。甚至不少贵族、主教都染病身亡。人们对教会的迷信开始动摇,等级制度也受到了冲击。
于是人们发现,在死亡面前,身份、等级、门第都失去了意义。不幸随时会降临在每一个人的身上,既然如此,那么活着的时候为什么不好好享受生活呢?
于是人们开始试图凭借自己的能力来改善生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那么请你结合材料说说,这时的人最求什么样的生活?
——人们开始最求财富、自由、平等、人生价值。
在这种价值观的影响下,加之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在弗洛伦萨新兴资产阶级开始形成,他们组成了城市共和国政权进行统治。他们反对教会苦刑禁欲,要求发扬个性,享受现世生活。他们需要一种新的意识形态来为自己的政治、经济利益保驾护航。但由于此时的资产阶级实力较弱,无法发动政治革命,于是将希望寄托于有实力的工商业家族身上。当时最有实力的莫过于美第奇家族。
美第奇家族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在公众中树立良好的政治形象,于是大力发展文化,尤其是古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而且十分尊重知识人才。再加上意大利本身就丰厚的文化遗产,都为文艺复兴的兴起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到此为止我们对文艺复兴产生的背景有了大致了解,那么你能不能从以下四个方面独立归纳一下文艺复兴的背景呢?
(同学回答)
嗯,非常棒,归纳得很准确。正是在以上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文艺复兴运动兴起了。
从14世纪中叶的的意大利到16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兴起,人文主义思潮开始流行。那么请你结合材料说说文艺复兴的主要表现是什么呢?
——没错摆脱思想桎梏——反对教会神权至上
——在古代文明身上寻找向导——提倡人文主义
——反对的是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复兴的是古希腊罗马的人文之风。
第二章:文艺复兴的成就
恩格斯说:这是一个需要巨人且产生了巨人的时代。在文艺复兴短短的三百年时间里,诞生的巨星无数,今天我们就以课本为基础,在不同领域了解一位代表人及其作品,见微知著,一窥那个辉煌灿烂的时代。
通过课前预习,现在我们请一位【文学代表】给大家介绍一下但丁,大家掌声欢迎。
嗯,表现得非常好,人物讲解的很细致,请坐。
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不仅是伟大的诗人,还是现代意大利语的祭奠者。就像同学介绍的那样,恩格斯称赞他为“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第一位诗人”。恩格斯为什么这么说呢?要解答这个问题,首先我们需要对但丁的代表作《神曲》进行了解。
从700年前,但丁就定义了现代社会中的“地狱”的概念。有人认为,《神曲》达到了人类想象力可以达到的最高峰。
我们可以将《神曲》理解为但丁的一个梦,在这个梦里,他先后游历了地狱、炼狱、天堂,并且和许多的鬼魂进行了交谈。
在但丁笔下,地狱就像一个大漏斗,一共九层,不同的灵魂,根据罪名和犯罪的程度不同,会受到不同的刑罚。
穿过地狱门,跨过阿刻隆河,就来到了地狱的第一层。在第一层里没有刑罚,只会听到无奈的叹息,这是因为无法进入天堂的叹息。这一层有什么人呢?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古希腊罗马的古圣先贤,那他们为什么在这里?因为他们生于基督之前,未能接受洗礼的古代异教徒,在这里等候上帝的审判。这也是他仍作为一个基督徒虔诚信仰的体现。
但丁还借助梦游,抨击了教会的贪婪腐化,把许多主教、僧侣和教皇都打入地狱。
在地狱的第八层,诗人看到了已死的教皇尼古拉三世,以及当时还活在世上的,迫害过诗人的教皇卜尼法斯八世。他们的身体头朝下地被埋在地洞中,两条腿在外面剧烈地扭动着,挣扎着。他为什么会在这里呢?第八层惩罚的是犯了欺诈罪的人,而教皇由于犯了买卖圣职罪被但丁打入这里。因为但丁认为教皇并非上帝在人世的全权代表,教会干预世俗事务是非法的。
我们来看这个对话,从中你能看出作者什么样的观点?
没错,揭露与教会的贪腐,反映了市民阶层的强烈情感与反对教会的理想。
但丁与彼特拉克,薄伽丘并成为文学三杰。在他们的作品中,我们都能感受到他们肯定人的本性,突破宗教束缚,鼓励追求现世幸福的情感与理想。
接下来我们请【美术代表】为我们介绍这位美术巨匠达·芬奇。
嗯,介绍的非常全面,从同学的介绍中在我们能够看出达芬奇是个不折不扣的斜杠青年。请坐。达芬奇是人类历史上少见的全才。被称作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的代表。
弗朗西斯科梅尔兹曾说:达芬奇的死,对每一个人来都是损失,造物主无力再造出一个像他这样的天才了。为什么达芬奇能得到这么高的评价呢?我们就来深入了解一下他。
虽然我们通常认为艺术和科学是分开存在的,但对于达芬奇来说,它们只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因为对达 芬奇来说,“绘画”是一种研究、分析所见事物的方式,同时也是一种最直接、清楚且最有效率的沟通语言,不管是在解剖学、机械、艺术、军事工程等,都可发现他的研究手稿。达芬奇的特别之处在于他能把自然科学和艺术这两个世界连接了起来。他的作品与同时代人的作品不同之处在于,他认为科学和艺术不是对立的,而是融合的。
提起达芬奇我们组耳熟能详的代表作就是《最后的晚餐》。
与相同题材作品对比,我们能明显看出达芬奇的创新之处。在达芬奇之前,背叛耶稣的门徒犹大都是和其他人隔绝开来的,他要么没有头顶的光环、要么是背对姿势,要么被喂食或者拿东西吃。而在达芬奇的笔下,犹大不再独处,而是和其他人在餐桌的同一侧,这样场景就获得了更强的统一性。
整幅画中,耶稣被置于画的中央,光聚集在耶稣的额头上,耶稣在画中并没有被描绘的过于神圣,而是略显失望和疲惫。达芬奇将所有的人性赋予到了神像的创作中,即使是耶稣,也仍然会因为门徒的背叛而流露出复杂的情感。
达芬奇的另一幅代表作是《蒙娜丽莎》,那抹神秘的微笑穿越了500年的时光依旧动人心魄。对《蒙娜丽莎》的评价历来备受争论,结合这则材料,谈谈你怎么看待这幅画?
——笑容恬静,神态自若,又有一丝哀伤,表情鲜活。
没错,在这幅画中我们能看到画家对自然美的歌颂,在画家的笔下焕发出人性的光辉,这是对生命活力的讴歌。
达芬奇与拉斐尔和米开朗琪罗并成为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三杰”,在他们的作品中,我们能感受到艺术与科学的交融,感受到人文主义的光辉。他们竭力去除神灵的光环,甚至将神灵当作普通人来刻画。
15、16世纪,文艺复兴运动开始向欧洲其他国家扩展,在这些国家和地区涌现出了许多著名的文学艺术家,莎士比亚就是其中的代表。
我们有请【戏剧代表】来为我们介绍最后一位代表人物——莎士比亚。
——非常棒,请坐,通过介绍我们仿佛能够触碰到他硕果累累的一生。
莎士比亚是世界上最卓越的文学家之一。维克多雨果曾说:莎士比亚的光辉照耀着全人类,从时代的这一个尽头到哪一个尽头。
就像同学介绍的那样,莎士比亚一生作品很多,但其中最有名的还是他的四大悲剧、四喜剧,以及我们耳熟能详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
这虽是一出悲剧,但两个青年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本身却不可悲。他们不仅彼此相爱,而且大胆追求他们的爱情,不惜以命拼争。爱情力量使他们敢于面对家族的仇恨,敢于向生活中的障阻挑战。所以,这也是一曲反对封建主义,倡导自由平等、个性解放、婚姻自由的颂歌。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所有剧集中最长的一篇。复杂的人物性格以及丰富完美的悲剧艺术手法,代表着整个西方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的最高成就。
我们来看两段剧中的台词。先看材料八,莎士比亚在片段中赞美的是谁呢?——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没错歌颂的正是理性、伟大、优美、充满智慧的人。
再来看材料九,莎士比亚认为人生下来应该做些什么?——不应该沉溺于享乐,而是应该利用上天赐予的能力和理智去实现自己的价值。这正是人文主义思想的一种表现。
那么,了解了这么多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我们总是提到一个词:人文主义。人文主义到底是什么呢?结合材料我们来进行一个探究活动:说一说你认为的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就是关注当下,享受现有的幸福,不瞻前顾后。
——人文主义就是,将从前倾注到神和宗教上的注意力集中到人身上。
——人文主义就是勇敢地去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比如自由、平等、财富,并且鼓励人去创造更多的财富,实现自己的价值。
大家说的都很棒,其实人文主义概括起来就是四个字:以人为本。就是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 从古圣先贤口中,我们能看出人文主义的核心就是——人
由此也能延伸出人文主义的内涵:反对神权和神性,宣扬人权和人性;反对蒙昧和迷信,发展理性和科学。重视现实的幸福,反对封建等级特权,提倡自由、平等、友爱。
那么轰轰烈烈的文艺复兴运动给世界带来了怎样的而影响呢?在这里我们就共同来探究这个问题。
首先,结合材料进行小组探究,怎样理解文艺复兴,并非是简单的“复兴”?文艺复兴的实质指的是什么?给大家三分钟的时间进行小组讨论,三分钟后请一名代表来说说你们小组的观点。(找两个小组)
总结:大家说的都很好,首先第一个问题,这场复兴并非简单的复兴古希腊罗马的人文主义和古典文化,其实是新兴资产阶级借助宣扬古代思想文化之名,建立符合自己利益的思想文化的运动。所以不仅有继承还有发展,是一种反封建的文化创新。
由此我们就能看清文艺复兴的实质——一场反映欧洲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的思想解放运动。以建立一个以人为中心的资产阶级人文主义思想体系。
那么这场新兴资产阶级的思想启蒙运动又给当时的社会带来了哪些影响呢?同样,结合材料,三分钟的时间进行小组探究。选代表说说你们小组的答案。(两个小组回答)。
总结:结合两个小组的发言,我们共同来总结一下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
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产生了众多文化巨匠,创造了无数瞩目成就
冲击了欧洲的封建制度,封建教会不能再钳制广大民众的思想和行动
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增长了人们的知识,成为“科学复兴”最伟大最深刻的动因和背景之一。
同学们到这里,关于文艺复兴运动的相关知识我们就学完了,希望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不止学习到了知识,也能吸取那一时期的乐观主义、崇尚科学和追求幸福的心态。就像这首诗歌中写道:青春是多么美丽,却留不住这逝水年华!得欢乐时且欢乐吧,谁知道明天有没有这闲暇!
希望同学们把握当下这美丽的青春年少,珍惜当下、学习知识、发展个性、追求幸福,诗酒趁年华!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全部内容,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文艺复兴运动,通过美第奇家族了解了文艺复兴运动产生的背景,了解了有代表性的人物及其作品,探讨了文艺复兴的核心和影响。也探究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实质——一场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
最后给大家留一下课后作业,1.绘制思维导图 2.排练剧目《哈姆雷特》片段。
下课!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