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 《故都的秋》 课件(共61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4.1 《故都的秋》 课件(共61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4.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9-19 10:13: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61张PPT)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毛泽东《沁园春 长沙》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白居易《琵琶行》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
碧云天,黄叶地,
西风紧,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
总是离人泪。
——王实甫《西厢记》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 王勃《滕王阁序》
碧云天,黄叶地,
西风紧,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
总是离人泪。
——王实甫《西厢记》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刘禹锡《秋词二首》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
秋有形——
天高云淡 北雁南飞
秋有声——
秋风萧瑟 残荷听雨
秋有色——
霜叶黄花 秋草碧水
故都的秋
郁达夫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1921年组织创建了创造社,出版了新闻学最早的白话短篇小说集《沉沦》,震动了文坛。抗日战争爆发后,赴武汉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并到新加坡积极宣传抗日活动,后流亡到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1945年9月17日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于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追认他为革命烈士。
走近作者
郁达夫的小说多以失意落魄的青年知识分子为描写对象,往往大胆地进行自我揭露,富于浪漫主义的感伤气息,笔调洒脱自然,语言清新优美,具有强烈的主观抒彩。他的散文则直抒胸臆,表现了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动乱社会里的苦闷心情,具有率真、明丽、酣畅的风格。
文艺观:他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是“静止如水似的文学。”
代表作:短篇小说:《春风沉醉的晚上》《沉沦》《迟桂花》等。
走近作者
识记字音
混混沌沌( ) 潭柘寺( )
槐树( ) 扫帚( )
落蕊( ) 一椽破屋( )
廿四桥( ) 蟋蟀( )
嘶叫( ) 房檩( )
平平仄仄( ) 普陀寺( )
譬如( )颓废( )鲈鱼(  )
dùn
zhè
huái
sào zhou
ruǐ
chuán
niàn
xī shuài

lǐn

tuó

tuí

1.阅读1-2段,“故都的秋”有什么特点?南国的秋有什么特点?
明确:作者在第一自然段就开门见山的提出了故都的秋具有“清、静、悲凉”的特点,奠定了文章的基调。南国的秋具有“慢、润、淡”的特点。
北国之秋——清、静、悲凉 (文眼)
南国之秋——慢、润、淡
  可是啊,北国的秋,特别地
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文眼
1.作者描绘了几幅秋景图?请同学们讨论后派代表回答。
明确:共五幅图。庭院秋景图、秋槐落蕊图、秋蝉残声图、秋雨话凉图、秋果奇景图。
庭院秋景图
庭院秋景图怎样体现出故都的“清”“静”“悲凉”特点?
提示:①圈划修饰景物的关键词语(如形容词、动词等)
②找出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嗅觉、触觉)
③批注(作者选取的秋景是如何表现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的?)
意象:
破屋、高天、破壁腰中、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
驯鸽的飞声
蓝色或白色的牵牛花
秋草
明确:
①“清闲”——静坐、泡、细数、静对等动词的使用上;
“清澈”——从色彩(视觉);碧空(碧)牵牛花(蓝)
②“静”——驯鸽的飞声(听觉:环境之静);
“细数”(心之静)
③“悲凉”——“破屋”“破壁腰”“漏”“疏疏落落的秋草”。
①在写秋时,既写了视觉形象(天色、日光、牵牛花),也写了听觉形象(训鸽的飞身);
②写训鸽声,以动衬静,更好地表现了故都之秋清晨的幽静。
③还写了观景、赏景的心态、动作,如“细数”“静对”,透露出悠闲、惬意,表现了作者热爱故都之秋的感情。
秋槐落蕊图
提示:
触觉 :极细微、极柔软
感觉:细腻、清闲、落寞
秋槐落蕊图通过哪些感官来描写秋?
秋槐落蕊图通过哪些感官来描写秋?
明确:①写落蕊时,描绘了视觉(花铺满地)给读者赏心悦目之感,触觉(脚踏花地)给读者以逼真的感受,这里寂静无人,独自徘徊,只能与自然交融;
②“细腻”指细致光滑,也指细致入微,在这里明显带有作者的主观情感,“清闲”“落寞”给人一种“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寂寞、凄凉感觉,也流露了眷恋古都之秋的情怀。
秋蝉残鸣图
秋蝉残鸣
“衰弱”
“残声”
“啼唱”
(清、静、悲凉)
听觉 以声衬静
蝉躁林愈静,
鸟鸣山更幽。
赏析:蝉鸣吹响了秋的号角,同时也唱响了生命的挽歌。柳永有“寒蝉凄切,对长亭晚”的句子,可见秋天的蝉鸣并不似盛夏般激烈,多少有些生命将终的凄婉,没落。蝉到了秋天生命已经走到尽头,那么联想到人,人生的短暂,自然有种悲凉的感觉。作者通过南蝉和北蝉的对比,从听觉角度描写了秋蝉的哀鸣,以动衬静,渲染了故都之秋冷落、悲凉的气氛,牵动作者心魂,加“浓”了秋味。秋雨话凉图
从视觉、感觉、听觉写了灰沉沉的天底、凉风、急雨,一句一景,写出了北国清秋之雨忽来忽去的情景。同时,在“秋语图”里加入“都市闲人”,悠然闲适的互答,更能感悟生活的淡泊,他们的形象更有故都的地方特点,用这“落寞和感伤”的京味来烘托“清、静、悲凉”的北国的秋味。唉,天可真凉了啊,天终于凉了悲观乐观赏析:文中的“灰沉沉”的天空,“息列索落”的秋雨,“著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以及“缓慢悠闲”的语调都会给人一种凉意。在秋天,下秋雨,天气就会转凉,一年将尽,人到中年,光阴几何,那种凄凉和无奈是难以言表的。就像辛弃疾在词中所言“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这里的天凉好个秋是不是与那声“哎,天可真凉了”有异曲同工之妙呢。秋日胜果
秋果奇景图
赏析:
北方果树处处都是,重点写枣树,目的在表达对故都金秋的热爱和留恋。但是美好的时光是短暂的,“等枣树叶落,枣子红完,西北风就要起来了”,北方便是尘沙灰土的世界,一年也就要结束了,坐看年华赴流水,韶光易逝的悲凉之感便油然而生。
碧绿的天色
牵牛花的蓝朵
泡一碗浓茶
细数一丝一丝的日光
静对牵牛花
看扫帚留下的一条条的丝纹,觉得清闲
穿着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
人,咬着烟管,在雨后的斜桥
影里,上桥头树底下去一立,
遇见熟人,便会用了缓慢悠闲
的声调,微叹着互答……
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这枣子颗儿,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

描摹秋的干净清明,也描写秋带给人的清闲之感
从色彩上看,以冷色调为主,突出秋的清冷
从对人物活动的描写上看,侧重于突出秋带给人的清闲之感
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

主要是从听觉上写秋的恬静、静谧的特点。
以声衬静
悲凉
“一椽破屋”、“破壁腰中”、“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
萧条破败之感
铺得满地的秋槐的“落蕊”,“灰土上留下来的扫帚的丝纹”
落寞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
“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地下起雨来了”
凄凉
3.作者为什么多次写到“南国之秋”,有何作用?
明确:作用:①作者运用对比、衬托的手法,以“南”衬“北”,以南国之秋的“淡”来衬托北国之秋的“浓”,表达了对故都之秋的眷恋向往之情。②首尾呼应,使作者对故都的秋的向往与眷恋之情表达的更为浓烈。
南国的秋
北国的秋
本体


黄酒
白干
甘甜可口
回味不永
稀饭
馍馍
食之有味
不浓易饿
鲈鱼
大蟹
黄犬
骆驼
玲珑如意
逗玩邀宠
味美细腻
剔刺而食
清香后劲足如秋之内蕴
有味耐饥
如秋之隽永
可大快朵颐
得秋之爽气
跋涉千万里
有秋之阔远
南北秋韵比较
写作背景:
《故都的秋》是革命烈士郁达夫于1934年8月创作的散文。此时的中国,连年战乱,民不聊生。郁达夫正是怀着最后看一眼故都的秋色的心情重游故地的。因此,作者描写的“悲凉”不仅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还是对整个人生和民族命运的感悟。
明确:
客观方面:故都秋天的景物所体现出来的那种萧索落寞的景象。
主观方面:①社会环境的黑暗。“白色恐怖,使郁达夫心境不好;他心境不好,所以喜好冷色调,总想找宁静处”。作者在写这些描写色彩的词不仅体现了是故都秋“清”的特点,也是作者情感色彩的外显。②个人气质的抑郁善感。文人见落花而伤春,看流水而感时。他需要这样的景物来排遣内心的忧郁烦闷,把复杂微妙而又难言的情怀寄寓在秀丽的自然景物之中委婉而又曲折地表达出来。③文人的“悲秋情结”。
本文主旨:
本文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作者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并流露出忧郁、孤独、落寞、悲凉的心境。
故都的秋
总写
(1—2段)
北国的秋:清、静、悲凉
江南的秋:慢、润、淡
分写
(3—12段)
记叙
(3)秋晨院落
(4)秋槐落蕊
(5)秋蝉残鸣
(6-10)秋雨话凉
(11)秋日盛果
观秋色:清
听秋声:静
品秋味:悲凉
议论(12)赞美北国之秋
总写
(13—14段)
(13)南国之秋比不上北国之秋
(14)直抒对故都之秋的眷恋之情
向往
品味
赞美
眷恋
故都的秋
故:有历史的悠久,年代遥远之感,也有思念故乡怀念故乡之情,同时也是一种繁华褪尽,荒凉落寞的情绪。
故 都 的 秋
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融合
含有对故都(北平)深深的眷恋之情,暗含一种文化底蕴和历史沧桑感。
地点
( 北平)
事物
(内容)
是自然景观的描绘与显现。点明描写内容。全文描写的核心。
问题:为何不以“北平的秋”为题呢?
明确:“故都”两字指明描写的地点,作者在标题中不用北平,而用“故都”,就包含一种深切的眷念以及悲凉之意,也别有一种文化底蕴暗含其中;“秋”字点明描写的内容,与“故都”结合在一起,暗含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境界。
明确:总——分——总
总起(1-2):总写作者对北国、江南之秋的不同感受,表达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
分写(3-12):从记叙和议论两方面记叙故都纷繁多彩的秋天景象,赞美北国之秋。
总括(13-14):总括全文,与文首照应,再次强调南国之秋的色味不及北国之秋,直抒作者对故都之秋无比眷恋之情。
初读课文,划分层次
重难点问题
提示:
如何体现秋的特点?
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
情感探讨
散文具有“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本文的“形”“神”是什么?它们的结合点是什么?
明确:
文章的“形”是故都的自然风物,具体来说是五幅秋色图。
文章的“神”是赞美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向往眷念故都之秋的真情,流露出深远的忧思和孤独感。
结合点:清、静、悲凉
1.郁达夫对于故都的秋是怎么样的情感呢?请大家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情感:向往、迷恋、眷恋
情感探讨
明确:
第一段“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他为赏秋不辞辛劳,可见爱秋之切!)
最后一段:“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他为这秋色宁愿付出生命的三分之二。可见爱秋之深啊!)
2.请同学们看到第12段,思考一下,为什么作者喜欢秋景但是看到秋景就会有这样悲凉的情绪产生?
情感探讨
第12段中,作者通过中外诗文中的现象来表达自己的思想的中心句是:
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
12段结构:
秋的深味
秋士
《秋声赋》《赤壁赋》
秋的歌颂与悲啼
咏秋
外国诗文
中国诗文
3.你认为郁达夫在文中是颂秋还是悲秋?
明确:文中的秋景中融入了作家深情的眷恋,对故都秋的向往;而作家的主观情感中又有秋的落寞,而且全文的基调是忧伤的、悲凉的,因此可以说本文是作者对故都的秋的一曲悲凉的颂歌。
小结 :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本文将自然界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的主观色彩——个人的心情,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全文紧扣“清、静、悲凉”,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浑然一体。大家在以后的写作中也要注意运用这种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故都的秋色
个人的心情
秋中有情的眷恋
情中有秋的落寞
一切景语皆情语(情景交融)
客观色彩
主观色彩
板书设计
思考:
郁达夫笔下的秋在哪里?(仿句练习)
秋,在小院中低矮的破屋内外,
在 ,
在 ,
在 ,
在 。
秋槐的每一朵落蕊里
秋蝉的每一声残叫里
秋雨的每一个雨滴里
秋枣的每一丝微黄里
某句/段所起作用
(1)开头:开篇点题;引起下文;奠定基调;引人入胜;发人深思;烘托渲染
(2)中间:承上启下;前后呼应;转折;引起下文
(3)结尾:总结全文;深化主题;呼应开头;委婉含蓄,发人深思;强化作者的情感
(4)插入段:叙事相应;正反对照;对比烘托;强化主旨;形成波澜
(5)反复出现:突出主旨;强化感情;交代线索;前后呼应;反复(有强化或一唱三叹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