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语文,收获快乐)开学第一课 教学课件(共40张PPT)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走近语文,收获快乐)开学第一课 教学课件(共40张PPT)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9-19 11:06: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0张PPT)
走近语文 收获快乐
初中语文第一课
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课件★★
语文课是一门人的心灵课。她能培养人的高尚灵魂,养成向往和追求真、善、美的人文品格。最向往真、善、美的人最容易受她的感染。
导入新课
感受语文魅力
语文之趣
大家来猜一猜,它们都是什么字——
语文之趣
感受语文魅力
一个小谜语,看看你能不能猜出来。
身依丹桂望明月。 ——打一成语
谜底:守株待兔
语文之趣
感受语文魅力
你能正确朗读下列对联吗?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正确的朗读应该是:
海水朝(cháo)/朝(zhāo)朝(zhāo)朝(cháo )/朝(zhāo)朝(cháo)朝(zhāo)落;
浮云长(zhǎng)/长(cháng)长(cháng)长(zhǎng)/ 长(cháng)长(zhǎng)长(cháng)消。
语文之趣
感受语文魅力
重庆谈判时,蒋介石冲周恩来总理发脾气,说:“我简直在对牛弹琴!”周总理接语曰:“ ”一字未改却很好的回击了对方。想一想,总理怎么说的呢?
对!牛弹琴!
语文之美
感受语文魅力
汉字的方正
语言的丰富
韵律的和谐
意境的美丽
情感的真挚
……
诫 子 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感受语文魅力
语文之美
感受语文魅力
语文之美
字体 特点 范例
篆书 笔法瘦劲挺拔,圆润流畅,笔画均匀,粗细基本一致,特点是“因形立意”“体正势圆”。
隶书 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竖画短,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
草书 结构简省,笔画连绵,偏旁假借,讲究“状似连珠,绝而不离”。
感受语文魅力
语文之美
字体 特点 范例
楷书 从隶书演变而来,更趋简化,字形由扁改方,笔画平正,结构整齐,在体势上多呈长方形,章法上多取直行直势。
行书 介于楷、草之间,大小相兼,收放结合,疏密得体。
语文之益
感受语文魅力
语文与广告
猜猜看:
A “我的名气是吹出来的”。
B “瞬间的永恒”。
C “肚子越来越小,感觉越来越好”。
语文之益
感受语文魅力
语文与沟通
历史举隅:诸葛亮舌战群儒
感受语文魅力
诸葛亮舌战群儒
东汉末期,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较有实力的军阀大都被他消灭了,惟独刘备和孙权还有发展壮大的可能,曹操自知一下子吞并这两股势力还比较难。于是,曹操就派人拿着他的书信去东吴,想和孙权联手消灭刘备。
孙权手下的谋士大都主张降曹自保,只有鲁肃主张联刘抗曹。但鲁肃自知难以说服孙权和东吴的文臣,特意请诸葛亮来当说客。东吴的谋士一个接一个地向诸葛亮发难,先后有七人之多,都被诸葛亮反驳得有口难辩。
语文之益
感受语文魅力
诸葛亮舌战群儒
整个论辩过程中,诸葛亮语势磅礴,使对方慑服于他的语言威力,只有招架之功,而无反击之力。这一点突出体现在他的反问语气的运用上。
如反诘张昭:“鹏飞万里,其志岂群鸟能识哉?”“豫州不过暂借以容身,岂真将坐守于此耶?”“昔高皇数败于项羽,而垓下一战成功,此非韩信之良谋乎?”反击步骘:“君等闻曹操虚发诈伪之词,便畏惧请降,敢笑苏秦、张仪乎?”
对陆绩:“且高祖起身亭长,而终有天下;织席贩屦,又何足为辱乎?”对严 :“岂亦效书生,区区于笔砚之间,数黑论黄,舞文弄墨而已乎?”
一连串的反问句,语势强烈,咄咄逼人,我们可以说,诸葛亮舌战群儒只所以耐人寻味百读不厌,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论辩过程语势的力量。在以理服人的基础上,诸葛亮更以其语言的气势压倒了对手。
语文之益
感受语文魅力
诸葛亮舌战群儒
就语句而言,也突出显示了诸葛亮语言的气势。善用短句、排比对偶句该是其突出的特点。短句的使用简洁明快,适于论辩;排比句对偶句更有“壮气势广文义”的修辞特征,如“甲兵不完,城郭不固,军不经练,粮不继日”极言刘备当时所处的劣势地位。
讽小人之儒,则有“惟务雕虫,专工翰墨,青春作赋,皓首穷经,”可谓数尽小人儒者之弊。非语言大家无此上乘之作。
语文之益
什么是语文
“语”,即为语言,也就是说话。
它像墨子劝说楚王停止攻宋,像孔明舌战群儒联吴抗曹,像魏书生演讲妙语连珠,像周总理谈判机智幽默。见什么人说什么话,进什么场合发什么言,话一出口如春风拂面,如隆冬的炉火,如炎夏的清泉。
“文”,是文字、文章、文学、文化、文采。
它是比喻迭起的《离骚》,是气势如虹的汉赋,是凝炼隽永的唐诗宋词,是琅琅上口、词彩句丽的散文,是栩栩如生、生动形象的四大名著。
语就是口头语,文就是书面语。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 ——叶圣陶
当你听到一首动人心魄的歌,沉浸于歌词所描绘的幽然意境,流连忘返,这就是语文;
当你看到一幅雄浑俊雅的书画,立即被其所吸引,于是你搜肠刮肚,想尽华美词藻来赞美它,这就是语文;
当你发表演讲、主持会议,滔滔不绝,引经据典,口吐连珠妙语,这也是语文。
语文是什么
语文是屈原上下求索,探索救国救民之路。
语文是李白的诗——浪漫飘逸,想象奇特,带你上天入地,与神仙结伴同游壮丽山河。
语文是苏轼的词——豪迈豁达,心鹜八极,带你评古论今,与哲人携手共探人生真谛。
语文是余秋雨的散文——带领你我游历世界,做历史的思考。
语文可以让你具有领袖风范——因为你不仅腹有诗书气自华,而且胸怀天下,谈吐不俗,字字珠玑;
语文也可以让你具有明星风范——因为你气质高雅,口吐莲花;
语文还可以让你们博古通今,知天识地,中外贯通;可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语文与你
为什么要学好语文?
语文是我们的母语,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优秀文化的积淀,工具性和人文性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征,学好语文是我们从事任何工作学习的基础。首先思想上要重视。
语文活动是人的一种生命运动,离开“人”,“言”无从依附,离开“言”,“人”难以自立。人类文明的精神成果,大都积淀在语言文字之中,人们通过语文活动,吸引了前人创造的文明结晶,使自己成为“有文化教养的人”。同时,语言通过交流而存在,在交流中学会使用语言,从而使自己成为“社会的人”。
学习过程也是交流过程,教学相长,同学在“听、说、读、写”的语文教育与训练中,实现自我精神的成长,即人的成长。老师也在指导学生语文活动的过程中,自身内在的创造力与生命力也得到了激发,双方共同进步。
总之,语文与生活同在,学好语文是提高生命(生活)质量的基础。
2024年秋学期,基于2022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编制的新版教材将从各学段起始年级开始投入使用。现在同学们手头的语文教材即为新版教材。
语文新教材
一、新教材形式活泼可爱,图文清晰精美,文字优美生动,导语引人入胜,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教材各单元前均安排了主题导语,各课篇首安排了“预习”提示框,着眼于引发学生学习新课文的兴趣,并提示学生阅读时应注意的问题
初中语文新教材的特点
二、新教材在选择内容时密切联系学生生活,以努力提升学生生活质量。
  七上语文新版教材以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为线索,按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三大板块组织成六个单元,第一单元主题为自然,第二单元主题为亲情,第三单元主题为学习生活,第四单元是人生,第五单元是人与动物,第六单元是想象。这些单元主题的选择不仅十分贴近生活,而且十分符合升入初中的青少年的发展心理特征与需要。
相对于旧教材,新增了《往事依依》、《回忆我的母亲》、《梅岭三章》、《我的白鸽》、《大雁归来》和《小圣施威降大圣》等6篇新课文,删去了《植树的牧羊人》、《走一步,再走一步》、《动物笑谈》、《天上的街市》4篇课文和《白洋淀纪事》、《湘行散记》、《猎人笔记》、《镜花缘》4本选读名著。
初中语文新教材的特点
 
三、新教材课程内容主要以学习任务群组织与呈现。
以学习任务群来整合课文单元,以单元主题为经、学习任务群为纬来整合单元;新教材将原来的“名著导读”版块改为了“整本书阅读”,强调整本书阅读;倡导单元整合教学、群文阅读,强化阅读技巧和思辩性阅读。以学习任务群要求进行大单元相关学习活动。
初中语文新教材的特点
 
四、新教材进一步强化了课程的选择性,允许大家对问题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从而为学生发展个性留出了充分的发展空间。
如第12课《纪念白求恩》(毛泽东)文后第五题:除了毛泽东,许多老一辈革命家也写过纪念白求恩的文章,如朱德的《纪念白求恩同志》、宋庆龄的《我们时代的英雄》、聂荣臻的《“要拿我当一挺机关枪使用”——怀念白求恩同志》等。课外阅读这些文章,小组交流:白求恩大夫身上有哪些优秀品质?哪一点对你触动最大?新教材中像这样的研讨与练习还有不少。这些探究性活动没有标准答案,有利于发挥同学们的个性,充分体现了探究性活动的特点和语文课程的性质。
初中语文新教材的特点
语文学习方法





耳听六路 眼观八方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言为心声 不耻下问
不动笔墨不读书
学而不思则罔

读有字之书,也读无字之书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1.认真听课。
(1)要动笔。随时在课本上记下重点、难点、疑点,对以后的复习是个极好的提示。
(2)记笔记。记下板书和老师反复强调的内容,这些往往是必考之处;记下老师启发下偶然闪现的一些想法,这些是你知识迁移的表现。
2.善听发言。拓宽听的渠道,捕捉有利于自己的信息。

语文学习方法

——言为心声,不耻下问
1.上课时积极回答问题,多参与讨论,主动与人交流心得。
2.多请教老师和同学,不懂就问。
3.看电视时积极评论剧情或演员,锻炼你的欣赏能力,使你的思维更加敏感。
4.朗诵、演讲、辩论,提高你的表达能力。
语文学习方法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1.朗读。可以更好的体会文章情感;有利于理解和记忆;帮助你“出口成章”。
2.背书。培养扎实的文学功底;使作文更加“出彩”。
3.阅读。读报、读杂志,拓宽你的视野,丰富你的情感。

语文学习方法
——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1.写好每个字,注意书面整洁。
2.认真写作业,准备一个错题本,将做错或自己不懂的题目记下。
3.整理笔记,将所学知识分门别类,日后好复习。
4.准备摘抄本,记下精彩的文章词句、段落。
5.写日记。
6.写随笔。

语文学习方法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独立思考,切不可人云亦云。
2.反思。将一天所学的知识大致思量一下,对已掌握和未掌握的东西做到心中有数。
3.好奇多问。
4.记下自己思考的结论并与人交流。

语文学习方法
——读有字之书,也读无字之书
1.广泛搜集资料(书、报、电视、网络)。
2.做好摘抄笔记。
3.自改作文。

语文学习方法
1.落实基础。课文注解;疑难字词,尤其是“读读写写”中的词语,一定要反复写,字词是基础。
2.经常背诵,积少成多。“腹有诗书气自华”,语文的学习其实是一个“吸收积累—内化—表达”的过程。
3.广泛的开展课外阅读。(读名著)
除了上好语文课外,要注重阅读。课堂之外有千山万水,课本之外万紫千红。
从不光顾课外读物的同学,决无可能学好语文;从不阅读经典作品,决难提高科学人
文素养。所以利用初一时光,广泛阅读,打好基础。语文是读出来而不是教出来的,
老师只是引导你怎么读。
语文学习习惯
新版教材初中三年必读名著
七上:(1)《朝花夕拾》(鲁迅)(2)《西游记》(吴承恩)
七下:(3)《骆驼祥子》(老舍)(4)《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奥斯特洛夫斯基)
八上:(5)《红星照耀中国》(斯诺)(5)《红岩》(罗广斌 杨益言)
八下:(7)《经典常谈》(朱自清)(8)《昆虫记》(法布尔)
九上:(9)《简爱》(夏洛蒂·勃朗特)(10)《唐诗三百首》(孙洙)
九下:(11)《水浒传》(施耐庵)(12)《儒林外史》(吴敬梓)
4.坚持练笔(准备3本笔记本):
(1)日记本或周记本(每星期练笔不少于600字)。
(2)摘记本(每天摘抄美词、美句、美文不少于50字)。
(3)错题集:及时收集练习、考试当中的错题(语言积累题与课内文言文)。
语文学习习惯
至少读一遍课文,两遍生字词。
独立按时按质完成作业,错题用红笔及时改正,查漏补缺自我提升
不开小差,不讲闲话,积极回答问题。要眼到、口到、耳到、心到、手到。
课前预习
课后巩固
课堂认真
语文学习要求
早读:
充分利用每一分钟,完成规定任务,务必人人过关。你会感受到朗读的快乐!
书写:
坚持练字,认真工整地书写。你会感受到成功的快乐!
作业:
字迹要清晰、工整、美观,按时按量完成,不允许存在不交作业或者少做作业的现象。你会感受到坚持的快乐!
语文学习要求
语文学习态度
全心全意地练好每一个字,
全心全意地上好每一节课,
全心全意地做好每一样作业,
全心全意地读好每一本书,
全心全意地记录好每一天的生活,
全心全意……
很多很多的全心全意,成就精彩语文,成就精彩的你!
全心全意
到自然中去寻找语文吧!语文是那巍巍的昆仑,语文是那奔腾的长江;语文是名城故都里国色天香的牡丹,语文是荒郊野外随风飘散的蒲公英;语文是那无声的冷月,语文是那静谧的荷塘;语文是秦皇岛外滔天白浪里的打渔船,语文是暴风雨中高傲飞翔的海燕,语文是青天里的一行白鹭,语文是沉舟侧畔的万点白帆……
和语文一起飞翔!
结束语
学好语文重在积累,日积月累才能有灵感的喷发。语文是最需灵气的一门学科,特别讲究“悟”的方法,要拥有一颗善于感动的心灵,一双热爱生活的眼睛,一种全心全意的态度。同学们,让我们全心全意地投入语文学习之旅。
祝愿同学们:
在初中语文学习的历程中,勤奋阅读,乐于写作,你将收获快乐、成就梦想!
和语文一起飞翔!
结束语
1.你在新学期有什么新设想?
2.你语文的弱项在哪里?什么原因造成的?
3.你有什么困难需要老师帮助?
4.你对老师有什么期望?
结合你自身的情况,针对以下问题,选择角度,谈谈你的想法,自拟题目,写在作文本上。
课外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