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课件+教学设计-【课堂无忧】新课标同步核心素养课堂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课件+教学设计-【课堂无忧】新课标同步核心素养课堂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9-19 11:19:20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教学设计
《2022年历史课程标准》要求: 知道民国初期北洋军阀的统治。
本课是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4课,本课有四个子目:二次革命、袁世凯复辟帝制、护国战争、军阀割据。四个子目突出两条主线:一是北洋政府对内逐步实现专制独裁,对外投靠帝国主义;二是民主革命者和广大人民逐步清醒,奋起反对袁世凯独裁专制,维护民主共和。袁世凯上台之后,为了建立独裁统治,一再破坏责任内阁,解散国民党和国会,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甚至公然复辟帝制。为了维护共和,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进行了“二次革命”和“护国战争”,与北洋军阀展开不懈地斗争。袁世凯死后,中国陷入军阀割据纷争的动乱之中。
知道宋教仁遇刺、二次革命、袁世凯复辟帝制、护国战争、军阀割据,初步养成历史时序意识和历史空间感。(唯物史观、时空观念)
运用史料分析二次革命爆发的背景,认识军阀混战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通过学习宋教仁、孙中山等人的革命活动与袁世凯的复辟活动,感知近代民主革命的曲折性与艰巨性。(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重点:袁世凯复辟帝制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反袁斗争。
难点:袁世凯能够复辟帝制的原因以及军阀割据局面的形成。
学生经过一年多的历史学科的学习,具备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和综合分析能力。为教师在教学上提供了较大的空间。 初二的学生好奇心强,教师教学中要注重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如果一开始就能抓住学生的求知心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大部分学生主要靠课本获取历史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在数学中,注意利用现有资源,挖掘教学潜力。给学生更多的历史背景资料,通过图片、配音、录像制造意境,制造浓厚的历史氛围,使学生产生亲临其境之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印象更加深刻。
学生在上节课已经学习了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的相关史实,对袁世凯复辟帝制、军阀割据还需学习。
【导入新课】
展示漫画,创设问题情境,《自作孽不可活》是民国时期的一幅漫画,它讽刺的历史事件是?导入本课。
(设计意图)通过史料创设问题情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引出袁世凯复辟帝制来进入本课。
【整体感知】
壹 惊天血案引革命——“宋案”与二次革命
贰 复辟帝制齐讨袁——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护国战争
叁 纷争割据民难安——军阀割据
【解读课标 明确目标 培育素养】
【新课教学】
再问:何为北洋政府
(设计意图)时间轴展示,梳理北洋政府时空定位,提高学生时空观念的核心素养。
【壹】 惊天血案引革命——“宋案”与二次革命
问题探究:自主阅读课本52-53页,思考袁世凯为了建立独裁统治,采取了哪些措施?革命党人为了维护民主做了哪些抗争?
(设计意图)学生阅读教材梳理袁世凯为了建立独裁统治破坏责任内阁制,展示史料从而分析出以宋教仁为首的革命党人改组国民党,并讲述宋教仁为了在未来的国会选举中国民党能争取到多数席位,于1912年10月至1913年3月期间,在安徽、上海、浙江、江苏等地到处演说,在长江流域刮起一股“宋教仁旋风”。最终,在随后的第一届国会选举中国民党占据了明显优势,!使袁世凯大为惊恐。接着提问责任内阁真的成功了吗?引入下一页,学生阅读教材,分析史料,提高学生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
(设计意图)图文史料展示1913年春,袁世凯为阻止国民党组织责任内阁,派人在上海火车站暗杀宋教仁。“宋案”发生后,袁世凯遭到舆论谴责。袁世凯决定以武力镇压国民党,下令罢免由国民党人担任的江西、广东、安徽三省都督,并派兵南下。孙中山和黄兴等号召南方各省起来反袁,发动二次革命,展示地图。学生阅读教材,分析归纳,提高学生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
问题探究:自主阅读课本53页,梳理二次革命的概况,完成表格
(设计意图)学生自主学习,阅读归纳课本,整理二次革命的概况,师生合作分析革命称为“二次革命”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保卫民主共和的又一次武装斗争,是辛亥革命的继续。所以称之为“二次革命”。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归纳总结,提高学生分析阅读归纳问题能力,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
问题探究:阅读材料思考,二次革命为什么会被袁世凯所镇压?
材料一:“赣省独立,总理(孙中山)电令粤省同举,胡都督认为时机未至;电令沪上,英士以弹丸之地,难以相抗。”
——林志元《杂稿·二次革命之检讨》
材料二:战前,北洋政府陆军部直辖人数已经超过24万人,而革命党人实际控制军队人数约为8万人。
——来新夏《北洋军阀史》
材料三:我们希望中国各界能友好而尊敬地对待袁世凯,我们希望中国能产生一个强有力的政府,这个政府的领袖只能是袁世凯。
——(英)葛雷《葛雷远东回忆录》
(设计意图)通过史料分析,学生了解到二次革命被镇压的原因有:①革命派力量涣散②北洋政府和革命党人力量悬殊③列强支持袁世凯,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归纳总结,提高学生分析阅读归纳问题能力,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
过渡:二次革命被轻易的镇压下去,这使袁世凯得意忘形。私欲无限膨胀,他不再满足于临时大总统的头衔,而渴望担任终身的正式总统以为最终称帝的目标做准备。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贰】复辟帝制齐讨袁——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护国战争
1915年末,袁世凯下令以1916年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准备在元旦举行登基大典。
问题探究:孙中山对袁世凯称帝的态度是怎样的?
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
——孙中山《讨袁檄文》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史料分析,得出孙中山坚决反对袁世凯称帝,号召民众进行讨袁斗争,维护民主共和制度,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
问题探究:革命党人为维护共和做了哪些抗争?
(设计意图)学生观看视频,自主阅读课本,梳理护国战争原因、时间、经过、结果,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历史解释的历史核心素养。
问题探究:袁世凯的皇帝梦为什么会破灭?有何启示?
材料一:“梁启超、黎元洪、段祺瑞等或请辞或告假”“今日要人之辞职,皆托于病。然试究其所患者之病,大抵皆因国体而影响于身体之病也。
——《申报》1915年9月22日
材料二:“改变国体之计划,在今日尚为时机未熟”。“各国公使之忠告”的初衷“因恐国体问题而启内乱,将有损之利益。
——《英俄日之劝告》1915年10月30日
材料三:“人心有至大之势力,决不能以他种势力战胜之”
——《人心》《申报》1916年6月9日
(设计意图)学生研读史料,分析袁世凯的皇帝梦破碎的原因:①民主革命派的反对、北洋嫡系的阳奉阴违②帝国主义态度的转变③袁世凯的复辟活动违背历史发展潮流,不得人心,从中得到启示:封建帝制不符合历史发展潮流,逆历史发展潮流必将失败。从而培养学生历史解释、唯物史观的历史核心素养。
过渡:袁世凯皇帝梦破碎,在绝望中死去,中国陷入军阀割据混战
【叁】 纷争割据民难安——军阀割据
(设计意图)学生阅读教材,观看地图,梳理各军阀所在方位,并了解到军阀依靠帝国主义出卖国家利益,人民生活困苦,从而培养学生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的历史核心素养。
问题探究:根据材料想一想,北洋军阀的割据局面对中国社会造成了哪些不利影响?
(设计意图)学生研读史料,分析出军阀割据混战对经济造成严重破坏,军阀割据时期战事不断,严重影响正常生产、生活,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从而培养学生历史解释、唯物史观的历史核心素养。
悲愤的孙中山一次次在南方发动革命,以推翻北洋军阀10余年里,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到去世也没有看到打倒北洋军阀那一天。
许多人从推翻清政府的盲目乐观中清醒过来。怎样才能救中国,茫茫神州,路在何方?
(设计意图)通过孙中山等人的革命活动与袁世凯的复辟活动的漫长曲折,感知近代民主革命的曲折性与艰巨性,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历史核心素养。
“张作霖、吴佩孚、冯国璋、曹锟、段祺瑞……”这些北洋军阀的名字虽然没有袁世凯响亮,却也深刻影响了中国近现代历史。 请同学们选择你感兴趣的一个北洋军阀人物,查阅其生平资料,并把他的故事和同学们分享。
壹 惊天血案引革命——“宋案”与二次革命
贰 复辟帝制齐讨袁——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护国战争
叁 纷争割据民难安——军阀割据
北洋政府的统治主要讲述的是袁世凯一系列倒行逆施的复辟行径,以及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的斗争在本课中,我始终把学习目标贯穿整个教育教学过程的始终,通过启发式教学、探究性学习、主题讲演合作学习等,凸显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题地位推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我在教学上还有许多改进的地方,要增加知识点之间的逻辑性,语言更加简练得体,通过平时多听课、多请教,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共21张PPT)
课前导入:《自作孽不可活》
《自作孽不可活》是民国时期的一幅漫画,它讽刺的历史事件是?
袁世凯复辟帝制
壹 惊天血案引革命——“宋案”与二次革命
贰 复辟帝制齐讨袁——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护国战争
叁 纷争割据民难安——军阀割据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整体感知
解读课标 明确目标 培育素养
通过学习宋教仁、孙中山等人的革命活动与袁世凯的复辟活动,感知近代民主革命的曲折性与艰巨性。(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运用史料分析二次革命爆发的背景,认识军阀混战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知道宋教仁遇刺、二次革命、袁世凯复辟帝制、护国战争、军阀割据,初步养成历史时序意识和历史空间感。(唯物史观、时空观念)
01
02
03
2022课标
定目标 育素养
知道民国初期北洋军阀的统治。
北洋政府(1912年—1928年)是指中华民国前期以袁世凯为首的晚清北洋军阀在政治格局中占主导地位的中国中央政府,于1913年10月6日袁世凯当选中华民国首任正式大总统后形成。 也是中国继清朝灭亡后第一个被国际承认的中国政府。
1912年
1916年
1928年
北洋政府统治时期
袁世凯统治时期
军阀割据混战时期
再问:何为北洋政府
壹 惊天血案引革命——“宋案”与二次革命
问题探究:自主阅读课本52-53页,思考袁世凯为了建立独裁统治,采取了哪些措施?革命党人为了维护民主做了哪些抗争?
革命党人:改组国民党
袁世凯:破坏责任内阁制
VS
讽刺袁世凯“组织内阁”的漫画,《民权报》(1912.8)
为今之计,须亟组织完善政府,欲政府完善,须有政党内阁。今国民党即处此地位,选举事若得势力,自然成国民党政府。
——陈旭麓《宋教仁集》(下)
中华民国第一届国会 党派 国民党 民主党、共和党、统一党
得票数 392 223
思考:责任内阁真的成功了吗?
壹 惊天血案引革命——“宋案”与二次革命
问题探究:自主阅读课本52-53页,思考袁世凯为了建立独裁统治,采取了哪些措施?革命党人为了维护民主做了哪些抗争
革命党人:发动二次革命
袁世凯:制造“宋案”
VS
江西都督李烈钧
(国民党)
广东都督胡汉民
(国民党)
安徽都督柏文蔚
(国民党)
1913年春,袁世凯为阻止国民党组织责任内阁,派人在上海火车站暗杀宋教仁。“宋案”发生后,袁世凯遭到舆论谴责。袁世凯决定以武力镇压国民党,下令罢免由国民党人担任的江西、广东、安徽三省都督,并派兵南下。孙中山和黄兴等号召南方各省起来反袁,发动二次革命。
宋教仁遇刺
壹 惊天血案引革命——“宋案”与二次革命
问题探究:自主阅读课本53页,梳理二次革命的概况,完成表格
二次革命 导火线
时间
经过
结果
宋教仁被刺杀
1913年
孙中山、黄兴号召南方各省反袁,遭袁世凯镇压,孙中山、黄兴等被迫流亡日本
失败
这次革命为什么称为“二次革命”?
这次革命是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保卫民主共和的又一次武装斗争,是辛亥革命的继续。所以称之为“二次革命”。
壹 惊天血案引革命——“宋案”与二次革命
问题探究:阅读材料思考,二次革命为什么会被袁世凯所镇压?
材料一:“赣省独立,总理(孙中山)电令粤省同举,胡都督认为时机未至;电令沪上,英士以弹丸之地,难以相抗。”
——林志元《杂稿·二次革命之检讨》
材料二:战前,北洋政府陆军部直辖人数已经超过24万人,而革命党人实际控制军队人数约为8万人。
——来新夏《北洋军阀史》
材料三:我们希望中国各界能友好而尊敬地对待袁世凯,我们希望中国能产生一个强有力的政府,这个政府的领袖只能是袁世凯。
——(英)葛雷《葛雷远东回忆录》
①革命派力量涣散
②北洋政府和革命党人力量悬殊
③列强支持袁世凯
二次革命被轻易的镇压下去,这使袁世凯得意忘形。私欲无限膨胀,他不再满足于临时大总统的头衔,而渴望担任终身的正式总统以为最终称帝的目标做准备。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问题探究:阅读教材第53一54页,思考袁世凯为复辟帝制做了哪些准备?(国内、国外)
贰 复辟帝制齐讨袁——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护国战争
对内实行独裁统治
对外卖国
修改总统选举法,总统可无限任期,可指定继承人。
13年10月,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
14年10月,解散国会
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 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
为获得帝国主义国家支持,不惜牺牲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接受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的大部分内容
①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特权;
②进一步扩大日本在“南满”和蒙古的权益;
③规定中国沿海港湾、岛屿不得租借或割让他国
④聘用日本人为顾问等
1915年末,袁世凯下令以1916年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准备在元旦举行登基大典。
贰 复辟帝制齐讨袁——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护国战争
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
——孙中山《讨袁檄文》
孙中山对袁世凯称帝的态度是怎样的?
坚决反对袁世凯称帝,号召民众进行讨袁斗争,维护民主共和制度。
问题探究:革命党人为维护共和做了哪些抗争?
贰 复辟帝制齐讨袁——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护国战争
护国战争爆发
袁世凯复辟帝制,各阶层人士群起反对
1915——1916年
原因
时间
经过
结果
1915年12月,蔡锷、李烈钧、唐继尧等在云南宣告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拉开了护国战争的序幕;袁世凯集兵围剿,1916年3月,被迫取消帝制
胜利
材料一:“梁启超、黎元洪、段祺瑞等或请辞或告假”“今日要人之辞职,皆托于病。然试究其所患者之病,大抵皆因国体而影响于身体之病也。
——《申报》1915年9月22日
材料二:“改变国体之计划,在今日尚为时机未熟”。“各国公使之忠告”的初衷“因恐国体问题而启内乱,将有损之利益。
——《英俄日之劝告》1915年10月30日
材料三:“人心有至大之势力,决不能以他种势力战胜之”
——《人心》《申报》1916年6月9日
问题探究:袁世凯的皇帝梦为什么会破灭?有何启示?
贰 复辟帝制齐讨袁——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护国战争
①民主革命派的反对、北洋嫡系的阳奉阴违
②帝国主义态度的转变
③袁世凯的复辟活动违背历史发展潮流,不得人心
绝望中死去
启示:封建帝制不符合历史发展潮流,逆历史发展潮流必将失败
叁 纷争割据民难安——军阀割据
军阀 派系 代表 人物 依附 列强 势力
范围
直系 冯国璋 曹锟 英、美 直隶(今北京)湖
北、江苏、江西
皖系 段祺瑞 日本 安徽、浙江、山东、
福建、陕西
奉系 张作霖 日本 东北三省(奉天、
黑龙江、吉林)
滇系 唐继尧 美、英 云南、贵州
桂系 陆荣廷 美、英 广西、广东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军阀割据示意图
(1917—1918年)
依附帝国主义出卖国家利益
叁 纷争割据民难安——军阀割据
问题探究:根据材料想一想,北洋军阀的割据局面对中国社会造成了哪些不利影响?
材料一:据统计,在民国初年,光是四川内部各派军阀之间的战乱,即达400余次之多。在军阀的烧杀劫掠之下,百业俱废,民生凋敝,人民陷入了巨大的痛苦和灾难之中……从1912年至1928年的17年间,内阁变更了47次。正所谓“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农户减少 1914-1918 减少1500多万户
耕地减少 1914-1918 减少2600多万亩
荒地增加 1914-1918 减少4900多万亩
陆军增加 1914-1918 增加92万多人
军费增加 1916-1918 增加5000多万元
对经济造成严重破坏,军阀割据时期战事不断,严重影响正常生产、生活,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悲愤的孙中山一次次在南方发动革命,以推翻北洋军阀10余年里,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到去世也没有看到打倒北洋军阀那一天。
许多人从推翻清政府的盲目乐观中清醒过来。怎样才能救中国,茫茫神州,路在何方?
叁 纷争割据民难安——军阀割据
1913年
二次革命
1914-1916年
护国运动
1917年
反对张勋复辟
护法运动
1920-1922年
第二次护法运动
当堂小结
1913年
1914年
1918年
北洋军阀
资产阶级
制造
“宋案”
二次革命
1915年
袁世凯
复辟帝制
护国战争
军阀割据
1917年
护法运动
当堂测评
1.(2023·辽宁阜新·统考中考真题)以下内容是一位历史人物的部分经历,他是( )
A.康有为 B.梁启超 C.孙中山 D.陈独秀
C
时间 1894年 1905年 1912年 1913年
事件 成立兴中会 成立中国同盟会 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发动“二次革命”
当堂测评
2.(2023·湖南常德·统考中考真题)“为宪法流血,公真第一人”和“再造民国第一人”分别是( )
A.宋教仁 黄兴
B.黄兴 蔡锷
C.陈天华 黄兴
D.宋教仁 蔡锷
D
3. (2023·黑龙江哈尔滨·中考真题)“夫去一满洲之专制,转生出无数强盗之专制,其为毒之烈,较前尤甚。于是而民愈不聊生矣……时民国七年十二月三十日,孙文自序于上海。”材料抨击的主要问题是( )
A.列强瓜分中国 B.袁世凯复辟帝制
C.军阀割据纷争 D.国民政府腐败
当堂测评
C
当堂测评
4.(2023·山东潍坊·统考中考真题)清帝溥仪退位时,仍保留皇帝尊号,每年坐收四百万元巨款,养尊处优于北京皇宫。这表明( )
A.君主专制仍存在
B.革命果实被窃取
C.辛亥革命不彻底
D.民主共和难实现
C
谢谢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