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2024年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统编2024年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1.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9-19 10:52: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约5000年前
约1万年前
约170万年前
约公元前2070年
百万年人类史
一万年文化史
五千年文明史
我们从何而来?我们的生活方式何时有了改变?中华文明又为何是上下五千年?
元谋人、蓝田人、郧县人、北京人、山顶洞人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
河姆渡人、仰韶文化(半坡遗址)、大汶口文化
良渚古城、陶寺古城、炎黄部落、尧舜禹时期
旧石器时代
(打制石器)
新石器时代早中期
(磨制石器)
新石器时代晚期
(磨制石器)
青铜时代
随着生产力发展,阶级分化愈加严重,原始社会开始过渡到奴隶社会......
单元内容概述: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是夏朝,所开创的王位世袭制为以后历代王朝承袭。继夏朝而起的商朝,创造了以青铜器、甲骨文为显著标志的文明成就。西周是我国奴隶社会的成熟阶段,统治者实行分封制,通过各级贵族维系国家的统治。进入春秋战国后,各诸侯国之间的争斗日益激烈,周天子的统治权威衰落,整个社会处于剧烈动荡与变革中。诸侯争霸、大国兼并、经济发展、制度变革和思想学术繁荣,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
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第4课 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
第5课 动荡变化中的春秋时期
第6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第7课 百家争鸣
第8课 先秦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第4课
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
Q: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异?
大禹形象图
大禹形象图
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三代更迭探王朝兴衰
—夏商周王朝的更替


夏商周王朝的更替
朝代 都城 开始时间 结束时间 开国国君 亡国君主


西周
阳城
亳(前期)殷(中后期)
镐京
约公元前2070年
公元前1046年
约公元前1600年
约公元前1600年
公元前1046年
公元前771年


武王
夏桀
纣王
幽王
任务一:请阅读教材22-25页,完成夏商西周更替表,同时做好笔记。

夏商周王朝的更替——夏
1.世袭制的建立
禅让制:首领传位给贤德之人
伯益
我觉得你不错

最终王位继承者
太康
Q:你发现了什么变化?
启继承王位之后,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
世袭制:指王位、爵号和财产按照宗族内部血缘关系世代继承。

夏商周王朝的更替——夏
1.世袭制的建立
“天下为家”指帝王把国家政权据为己有,当作自家的私产。
“天下为公”指天下是公众的,天子之位,传贤而不传子。
禅让制
世袭制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是谓小康。——《礼记·礼运》
材料研读
材料中“天下为公”和“天下为家”各指什么制度?“家”指的是什么?
世袭制取代禅让制,标志着“家天下”取代“公天下”。

夏商周王朝的更替——夏
2.夏朝的统治
夏朝的中心区域:
主要在今河南中西部、山西南部一带。
夏朝建立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已有比较成熟的国家形态。
1959年,在河南洛阳发现了一座失落的都城。

夏商周王朝的更替——夏
夏王朝后期的二里头遗址复原图

夏商周王朝的更替——夏
2.夏朝的统治
任务二:结合二里头遗址,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镶嵌绿松石的铜牌
方格纹铜鼎
青铜爵
绿松石龙形器
贵族墓葬区反映了夏王朝的阶级分化和等级界限
反映了夏朝时期的文明进程

夏商周王朝的更替——夏
3.夏朝的衰亡
桀[jié]
释义:凶暴
成汤在灭亡夏朝后给他的谥号
手持戟把女仆当椅凳坐的桀
山东武梁祠汉刻拓片
夏桀:“天之有日,犹吾之有民,日有亡哉 日亡吾乃亡矣。”
百姓:“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
Q:夏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失民心!
BC2070
禹建夏朝
启继王位
BC1600
商汤灭夏

夏商周王朝的更替——商
亳都:郑州商城
任用贤才
发展农业和商业
汤如何统治?
BC2070
禹建夏朝
启继王位
BC1600
商汤灭夏
我要吸取教训!
1.商朝的前期统治

夏商周王朝的更替——商
2.盘庚迁殷
商朝形势图
任务三:观察商朝形势图,你发现了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此种现象何时基本终结?
现象:商朝迁都频繁
原因:受战乱和环境变化等因素影响
盘庚迁殷的影响:迁殷后商朝保持了相对的稳定,扭转了商王朝的颓势,走上了中兴的道路,出现了“百姓由宁,殷道复兴”的政治局面,结束了屡次迁都的动荡岁月。

夏商周王朝的更替——商
3.商朝的衰亡
商朝后期如何加强统治?
设置监狱,制定酷刑,加强对奴隶和平民的控制。
戴枷奴隶陶俑
殉葬奴隶墓葬
“纣乃重刑辟,有炮烙之法……“以酒为池,悬肉为林”。
——《史记·殷本纪》
酷刑严苛
横征暴敛
征伐不断
尽失民心
一座商王墓,殉葬的奴隶有400多个

夏商周王朝的更替——西周
1.西周的建立
商朝晚期,分布于陕西渭水流域的周人,以农业立国,不断拓展疆土,发展迅速,成为一股强大的政治势力,对商朝统治构成严重挑战。
伐纣铁三角
周武王
姜尚
周公
公元前1046年,牧野之战,商朝灭亡,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

夏商周王朝的更替——西周
1.西周的建立
利簋·铭文
利簋
利簋铭文:珷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辛未,王在阑师,赐右史利金,用作檀公宝尊彝。
解读:周武王征伐商,发生于甲子日的早晨,当时岁星中天,打到天黑,占有了商都。在第八天后的辛未日,武王在阑师,赐给右史利许多铜,右史利用其为祖先檀公作此祭器,以纪念先祖檀公。
尚书·牧誓:“时甲子昧爽(黎明),王朝至于商郊牧野,乃誓。”
二重证据法:“取地下之实物与纸上之遗文互相释证”,由此明确了牧野之战的时间。

夏商周王朝的更替——西周
2.西周的衰亡
周厉王与民争利,引起“国人暴动”,厉王逃亡。
朝政更趋腐败,内外矛盾激化。
周朝西部地区的犬戎攻陷镐京,曾经强盛一时的西周灭亡。
国人暴动
烽火戏诸侯
平王东迁
公元前841年
周幽王时
公元前771年
公元前841年,周厉王与民争利,引起“国人暴动”,厉王逃亡;到周幽王时,朝政更趋腐败,内外矛盾激化。公元前771年,周朝西部地区的犬戎攻陷镐京,曾经强盛一时的西周灭亡。

夏商周王朝的更替——西周
任务四:从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中你得出了什么结论?有什么启示?
地点 时间 兴 亡
夏 二里头 约前2070-前1600 大禹建夏 夏桀残暴
商 殷墟 约前1600年-约前1046年 商汤统治 商纣残暴
西周 镐京 约前11世纪~前256年 武王统治 厉幽无道
启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结论:夏商西周的灭亡都是因为末代君王昏庸残暴,失去民心。
观察以下夏、商、西周的疆域图,说说疆域的范围发生了什么变化?
问题1:我的王朝面积太大,怎么管理比较好?
问题2:商朝遗留下来的贵族、民众该怎么处理?
问题3:跟随我打下周朝的亲友伙伴要给予什么奖励?
50多万平方公里
100多万平方公里
250多万平方公里
封邦建国思统治制度
—西周分封制度


西周分封制度
“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荀子·儒效》
对象:根据血缘关系和功劳远近,分封宗亲和功臣。
分封的对象是哪些人?
目的: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为什么实行分封制?

西周分封制度
天子
诸侯
卿大夫

平民
奴隶
内容:周王授予诸侯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
嫡长子继承
受封者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
特点:层层分封,等级森严
分封制的内容是?
填写对应的身份

西周分封制度
派兵随从周王作战,镇守疆土
材料二:
周公教成王说:“你得用心考察众诸侯谁纳贡,谁不纳贡。纳贡的如果礼貌不好,即是侮慢王朝,等于不贡。”
——范文澜《中国通史》
缴纳贡赋
材料三:
诸侯朝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孟子·告子》
服从周王命令,朝见述职
材料一:
幽王为烽火大鼓,有寇至举烽火,诸侯悉至。
——《史记·周本纪》
诸侯有何义务呢?

西周分封制度
众星拱月
周王
积极影响/作用:
①确立了周朝内部严格的等级结构和统治秩序。
分封制有何积极影响呢?
②稳定了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控制。扩大统治范围。

西周分封制度
诸侯权力:诸侯在封地内享有行政权、司法权和军事指挥权,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
消极影响:后期容易导致割据一方,威胁到周天子统治。
为何不听号令
让他自己折腾吧
周天子能够对地方完全控制吗?
西周不同等级礼器规格
周武王去世后,周公旦辅佐年幼的周成王。为了巩固周王室的统治,周公旦“制礼作乐”,制定了一套严密的礼乐制度,包括严格区分君臣、父子、夫妻等身份和亲疏、尊卑、贵贱等地位的礼仪,以及与这些礼仪相配套的乐舞。例如,青铜鼎的使用数量有严格的区分,天子用九鼎,诸侯用七鼎,大夫用五鼎,士用三鼎。乐舞也有不同的标准,天子用八横八纵共64人的规模,诸侯用六横六纵共36人的规模,大夫用四横四纵共16人的规模。

西周分封制度
相关史事:礼乐制度
1.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它建立于( )
A.约公元前21世纪 B.约公元前16世纪
C.公元前14世纪 D.公元前11世纪
2.我国古代的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开始于( )
A.尧传给舜 B.舜传给禹
C.启继承禹的位置 D.商汤灭夏
3.将都城迁到殷,使商朝的国力日益强盛的君王是( )
A.商汤 B.商纣 C.盘庚 D.武丁
A
C
C
4.(2024·山东菏泽·中考真题)2024年掀起龙年寻“龙”热潮。二里头遗址出土的绿松石龙形器再次走进大众视野,被誉为“华夏第一龙”,彰显了二里头文化是中华文明总进程的核心与引领者。此文物可以用来研究( )
A.夏朝文明 B.商朝文明
C.西周文明 D.东周文明
5.(2024·陕西·中考真题)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授予宗亲和功臣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该制度是(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刺史制度 D.行省制度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