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单元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单元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9-19 11:27: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统编历史八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单元教学设计
课题 单元课题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所含课时 第1课时8、9课 烽火四起,革命破旧——辛亥革命的准备及爆发 第2课时10、11课 旧邦新造,中道而废——辛亥革命的成果及后续
设计课时 2课时
2022版课标内容要求 通过了解孙中山等民主革命先行者早年的革命活动、武昌起义及中华民国成立的史事,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及局限性; 知道民国初期北洋军阀的统治。
单元教学主题 本单元主要讲述了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华民国的建立、北洋政府的统治等内容。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组建革命团体,传播革命思想,不断发起武装起义。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然而,辛亥革命的果实落入袁世凯手中。袁世凯就任大总统后,不断破坏民主共和制度,甚至复辟帝制,倒行逆施,最终遭到举国反对,忧惧而亡。此后,中国陷入了军阀割据纷争的动乱之中。 通过对本单元内容分析整合后,将本单元内容确定如下:
单元结构
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八年级上册前两个单元的学习,已经清晰地认识到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导致中国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对于清政府接下来的发展比较感兴趣。但是学生对资产阶级革命派这一群体还比较陌生,在授课过程中还需通过革命党人的代表作品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革命党人的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单元目标 充分利用视频,文字,图片等史料和相关的地图知识,引导学生进行历史学科知识和地理学科知识的联系与渗透,完成知识的迁移与升华。 结合课标要求和教材内容来看,学生需要知道孙中山早期革命活动、武昌起义、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二次革命、护国战争、北洋军阀割据混战。 依据单元主题“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再通过分析教材,解读课标,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后,把这个单元的教学目标设定为: 1.通过自主搜集史料和问题探究,了解孙中山早期革命活动、武昌起义、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二次革命、护国战争、北洋军阀割据混战中重要的事件、人物、现象等,知道这些史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原因和结果,初步养成历史时序意识和历史空间感。(唯物史观、时空观念) 2.运用史料分析分析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客观认识辛亥革命对中国近代产生的深远影响。(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3.通过刘道一、瞿秋白、黄花岗烈士、孙中山的事迹,认识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挽救民族危亡作出的顽强努力和坚定的革命精神。(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这样的设定充分利用了教材,并把教学内容进行高度的整合,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教材知识的分散、缺乏整体性的缺陷,把教材每一课的内容进行拆分后并纳入一个整体中进行比较和联系,让学生更全面、更深入地认识和理解辛亥革命。
单元评价任务 通过问题探究,分析认识孙中山早期革命活动、武昌起义、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二次革命、护国战争、北洋军阀割据混战中重要的事件、人物、现象等。 2.通过问题探究,认识辛亥革命原因以及带给中国影响。 3.结合课本和史料学习,可以用历史时间轴清楚梳理重大历史事件;一分为二的认识历史事件的历史作用。
教学过程 第1课时8、9课 烽火四起,革命破旧——辛亥革命的准备及爆发
学习目标: 知道兴中会、同盟会的时间、口号和影响,了解三民主义的内涵,知道革命志士在武昌起义前发动的起义概况,了解了解武昌起义的过程和结果,初步养成历史时序意识和历史空间感。(唯物史观、时空观念) 运用史料分析同盟会建立的背景,认识三民主义对历史发展进程的作用。运用史料分析分析武昌起义爆发的条件和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认识辛亥革命对历史发展进程的作用。(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通过本课学习,感悟孙中山、黄兴等爱国英雄,挽救民族危亡反对外来侵略的反抗斗争精神。(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中国同盟会成立的过程和作用,三民主义的提出;广州黄花岗起义和武昌起义的情况。 难点:三民主义的内涵和作用;认识和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导入:第三单元大单元架构 设计意图:建构第三单元框架,明确三课时之间的关系。
活动一:分析理解辛亥革命的含义以及背景(在这个环节中教学重点为:分析出辛亥革命发生的原因)
Q1:何谓辛亥革命?(时间轴) 狭义的辛亥革命指的是1911年爆发的武昌起义,广义的辛亥革命指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全过程。 Q2: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何走上推翻清王朝的道路?(政治上: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加深;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思想上:民主革命思想广泛传播) 材料二:据统计,1895-1910年间设立的资本在10000元以上的厂矿共有326家,资本总额近1亿元。企业数量和资本总额都超过1872—1900年间的一倍。在1905—1908年间,一度还出现了设厂办矿的热潮,4年当中新设厂矿工238家,资本总额6129万元。 ——《中国近代史》,王文泉、刘天路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版 材料三:人心之智慧,自竞争而后发生,今日之民智,不必待他事以开之,而但待革命以开之……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革命非天雄大黄之猛剂,而实补泻兼备之良药矣。 ——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材料四:我中国欲独立,不可不革命!我中国欲与世界列强并雄,不可不革命!我中国欲长存于20世纪新世界上,不可不革命!我中国欲为地球上名国,地球上主人翁,不可不革命! ——邹容《革命军》 材料五:你道今日中国还是满洲政府的吗?早已是各国的了。那些财政权、铁道权、用人权,一概拱手送于洋人,洋人全不要费力,要怎么样,只要下一个号令,满洲政府遂立刻奉行。 ——陈天华《猛回头》
设计意图:本部分通过问题链引领,展示时间轴、文字史料,了解辛亥革命的广义狭义,知道辛亥革命是在政治、经济、思想共同作用下的结果,注重学生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的培养。
活动二:了解孙中山早年革命活动(在这个环节中教学重点为:兴中会、同盟会、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Q3:孙中山救国方法有何变化?孙中山革命的目的是什么?(弃医从政;推翻清王朝,建立民主共和国) Q4:兴中会和同盟会两大组织的具体概况? 兴中会同盟会时间时间地点地点宗旨政治纲领机关报性质意义
Q5:同盟会成立后,革命党人发起了哪些革命起义?结果如何? 起义名称时间地点领导人影响结果萍浏醴起义安庆起义镇南关起义 (广西起义)黄花岗起义 (广东起义)
设计意图:本部分通过问题链引领,展示文字史料、表格等,了解孙中山早年救国方式的变化以及建立民主共和国的革命目的,梳理兴中会和同盟会,以及三民主义与同盟会纲领之间的关系,通过表格、视频等了解革命党人发起的起义以及誓死不屈的精神,注重学生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的培养。
活动三:知道武昌起义的爆发以及辛亥革命的影响(在这个环节中教学重点为:辛亥革命影响)
Q6:观看视频,结合课本,梳理武昌起义的经过? Q7:辛亥革命给中国带来了什么?(①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②拉开了中国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极大的推动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③促使社会风俗发生新变化 ④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材料一: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官制成,旧官制灭;新教育兴,旧教育灭;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天足兴,纤足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 ——据1912年3月5日《时报》刊载的文章《新陈代谢》 材料二:从前皇帝自称为天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一强盗,可以打倒,别人一定把他看作疯子。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 ——《吴玉章文集》 材料三: 材料四:辛亥革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从1912年-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企业有470多家,新增资本达1.3 亿元以上,超过了过去的半个世纪。 ——《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集》
设计意图:本部分通过问题链引领,展示视频、史料,分析武昌起义的爆发,客观认识辛亥革命给中国社会带来的改变,注重学生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唯物史观的培养。
活动四:埋下伏笔,为下节课做准备
设计意图:埋下伏笔,使整个单元更加一条线呈现出来
课后作业: 革命党人英勇无畏、视死如归的精神至今仍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人。请同学们选择一位感兴趣的革命党人,了解他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的故事。
第2课时10、11课 旧邦新造,中道而废——辛亥革命的成果及后续
学习目标: 知道了解中华民国的成立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内容,了解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的过程,知道宋教仁遇刺、二次革命、袁世凯复辟帝制、护国战争、军阀割据,初步养成历史时序意识和历史空间感。(唯物史观、时空观念) 运用史料分析分析袁世凯能够窃取革命果实的原因,认识中华民国的成立对历史发展进程的作用。运用史料分析二次革命爆发的背景,认识军阀混战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通过学习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前后反专制的斗争,体会中国民主革命的艰巨性和曲折性。(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中华民国的建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袁世凯复辟帝制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反袁斗争。 难点: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的意义;袁世凯能够复辟帝制的原因以及军阀割据局面的形成。
活动一:分析武昌起义胜利后全国革命形势以及中华民国的建立、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的过程(在这个环节中教学重点为:中华民国、民国纪年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评价辛亥革命)
Q1:革命派会通过什么样的方式组建政府呢?(民主选举大总统) 12月29日上午10时,各省代表齐集南京丁家桥原江苏省谘议局,举行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首任临时大总统选举会。到会者……共17省45位代表。……选票为每省1票,共17票。获三分之二以上选票者当选。投票结果,孙中山得16票,黄兴得1票。孙中山当选为首任临时大总统。 ——《中华民国史(第一卷)》 Q2:民国纪年法 Q3: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建立了,革命顺利推进了吗?(介绍大权在握的袁世凯以及革命派在内外交困的形势下做出妥协,清帝退位,临时大总统让位袁世凯) Q4:为了约束袁世凯,维护共和制度,孙中山提出了哪些要求? (一)临时政府地点设于南京,为各省代表所议定,不能更改; (二)辞职后,俟参议院举定新总统亲到南京受任之时,大总统及国务各员乃行辞职; (三)临时政府约法为参议院所制定,新总统必须遵循颁布之一切法制章程。 ——李新主编:《中华民国史(第一卷)》 Q5:至此可看,辛亥革命是成功还是失败了,请阐述理由? 辛亥革命……为新的革命斗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但它根本没有打碎封建军阀和官僚的国家机器。近代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经济基础,更是原封未动。中国的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的革命任务并没有完成。就这个意义说,辛亥革命是失败了。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设计意图:本部分通过问题链引领,展示史料,梳理辛亥革命的两大成果:中华民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以及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的史实,注重学生历史解释的培养。
活动二:分析理解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后,资产阶级革命派与袁世凯之间的对抗(在这个环节中教学重点为:二次革命、护国战争)
过渡: Q6:民主和专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展开怎样的肉搏? Q7:结合单元所学,梳理孙中山主要革命活动?
设计意图:本部分通过问题链引领,展示时间轴,梳理革命派与袁世凯之间展开的搏斗,以及宋案、二次革命、袁世凯复辟帝制、护国战争的前后顺序,注重学生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唯物史观的培养。
活动三:分析理解北洋政府统治,以及袁世凯死后的军阀割据混战(在这个环节中教学重点为:军阀割据混战影响)
过渡: Q8:有哪些军阀势力割据? Q9:军阀割据给社会带来了哪些危害?(军阀割据混战,社会动荡不安,经济破坏,民不聊生)
设计意图:本部分通过问题链引领,展示时间轴、表格、史料等,知道北洋政府统治的时间范围以及分期,并梳理军阀割据混战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注重学生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唯物史观的培养。
课后作业: “张作霖、吴佩孚、冯国璋、曹锟、段祺瑞……”这些北洋军阀的名字虽然没有袁世凯响亮,却也深刻影响了中国近现代历史。 请同学们选择你感兴趣的一个北洋军阀人物,查阅其生平资料,并把他的故事和同学们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