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二章
一、选择题(1-7单选题,8-10多选题)
1.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关系为,物体从计时起3s末的速度为( )
A. B. C. D.
2.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C919首飞标志着中国航空产业和大飞机事业的起飞.某同学欲估算大飞机着陆时的速度,他假设大飞机在平直跑道上做匀减速运动,大飞机在跑道上滑行的距离为x,从着陆到停下来所用的时间为t,实际上,大飞机的速度越大,所受的阻力越大,则大飞机着陆时的速度( ).
A.v= B. C. D.
3.为测出某栋楼的高度,将一颗小石子从楼顶自由释放,空气阻力不计,测得小石子在落地前的最后1s内下落的距离是55m.取g=10m/s2,则该楼的高度为( )
A.80m B.125m C.180m D.245m
4.甲、乙两辆小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从同一地点开始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如图所示,图线a、b分别表示甲、乙两车在0~6s内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时两车相遇
B.时两车相距最远
C.时甲车的加速度小于乙车的加速度
D.0~6s内两车之间的最远距离为6m
5.A、B两辆汽车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的平方(v2)随位置(x)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汽车A的加速度大小为4m/s2
B.汽车A、B在x=4m处的速度大小为m/s
C.从开始到汽车A停止前,当xA=4m时A、B相距最远
D.从开始到汽车A停止前,当xB=4m时A、B相遇
6.滴水法测重力加速度的过程是这样的:让水龙头的水一滴一滴地滴到其正下方的盘子里,调整水龙头的松紧,让前一滴水滴到盘子而听到响声时后一滴水恰离开水龙头,测出n次听到水击盘声的总时间为t,用刻度尺量出水龙头到盘子的高度差为h.设人耳能区别两个声音的时间间隔为0.1s,声速为340m/s,则(不计水滴下落过程中受到的阻力)( )
A.水龙头距人耳的距离至少为34m
B.水龙头距盘子的距离至少为34m
C.重力加速度的计算式为
D.重力加速度的计算式为
7.将物体从空中的A点以一定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不计空气阻力,1s末物体的速率为9.8m/s,则此时物体的位置和速度方向是( )
A.在A点上方,速度方向向下 B.在A点上方,速度方向向上
C.在A点,速度方向向下 D.在A点下方,速度方向向下
8.一辆汽车以12m/s的速度行驶,遇到紧急情况,司机采取制动措施,使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若制动后汽车加速度的大小为6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经3s,汽车的速度大小为0 B.经3s,汽车的速度大小为6m/s
C.经3s,汽车的位移大小为12m D.经3s,汽车的位移大小为11m
9.甲乙两车在一平直道路上同向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图中△OPQ和△OQT的面积分别为s1和s2(s2>s1).初始时,甲车在乙车前方s0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s0=s1,两车恰好相遇1次 B.若s0<s1,两车相遇2次
C.若s0=s1+s2,两车最小距离为s2 D.若s0<s1+s2,两车 不会相遇
10.甲、乙两个物体沿同一直线运动,甲做匀速运动,乙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它们位置x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当时,甲、乙相距最远,AB是乙的图线与t轴交点的切线。则( )
A.甲、乙相距最远距离是18m B.乙的加速度大小是2m/s2
C.在时,甲、乙相遇 D.
三、解答题
11.如图所示,长为L的细杆AB,从静止开始竖直落下,求它全部通过距下端h处的P点所用时间是多少?
12.一个冰球在冰面上滑行,依次通过长度都是L的两段距离,并继续向前运动,它通过第一段距离的时间为t,通过第二段距离的时间为2t,如果冰球在冰面上的运动可看作匀变速直线运动,求冰球在第一段距离末了时的速度?
13.在一条平直的公路上,一辆小货车以16m/s的速度行驶时,司机看到前方路口绿灯开始闪烁,为快速通过路口,司机立即踩油门使小货车以3的加速度开始加速,已知司机看到绿灯闪烁时小货车与停止线的距离为65m,绿灯闪烁3s后变为黄灯,司机的反应时间极短,可忽略不计,小货车可视作质点。
(1)求小货车能否在黄灯亮起时通过停止线;
(2)若司机发现绿灯闪烁时,立即踩刹车使小货车以2的加速度开始减速,求9s末小货车到停止线的距离。
14.驾驶汽车变线超车需要良好的车技和判断力。下图演示了甲车变线超车的过程,乙车与丙车正常匀速行驶,速度均为甲车速度甲车车身长度从超出乙车2个车位后(沿行进方向,甲车头到乙车头距离为2d)开始并线,到完成并线,恰好需要时间。甲车在变线并道过程中,沿前进方向的速度不变,横向移动的速度可忽略,且其并道后立刻以大小为(的加速度减速刹车,保证车头与前面丙车车尾的距离不小于=5m。求
(1)甲车刚刚并线结束时,甲车车尾与乙车车头之间的距离;
(2)乙车车头到丙车车尾之间距离L至少有多大,甲车才能安全并道成功;
(3)若因前面出现事故,甲车并线后立即以大小。的加速度刹车,而此时乙车来不及反应,继续匀速运动。则从甲刹车开始
i.甲车车尾与乙车车头的最大距离为多少;
ii.经多长时间甲乙两车相撞。
15.某同学利用数码照相机连拍功能研究运动物体的残影,拍摄过程中每次曝光以及曝光之间的时间间隔固定不变。实验者使一弹性小球从某砖墙前自由落下的同时开始连拍,观察到如图14所示的情景(图中1、2、3……是由于小球的运动而在照片上留下的模糊径迹)。测得每块砖的平均厚度为5cm,第3、9条径迹的长度分别为2.2cm和8.2cm,小球刚好在第9次曝光结束时与地面碰撞,从下落点到第9条径迹上端共有16层砖的厚度,整个过程不计空气阻力及碰撞时间。求:(g取10N/kg)
(1)连拍过程中的单次曝光时间。
(2)相机每隔多长时间曝光一次。
(3)若小球每次与地面碰后速度反向,大小仅为碰前的一半,试计算第25次曝光开始后多久小球触地。
16.如图所示,一竖直固定的长直圆管内有一静止的薄圆盘,圆盘与管的上端口距离为l。一小球从管的上端口由静止下落,并撞在圆盘中心,碰撞后小球做竖直上抛运动,圆盘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在圆盘的速度减为零的瞬间,小球第二次与圆盘发生碰撞。小球与圆盘发生碰撞的时间极短(可忽略),每次碰撞后瞬间圆盘和小球的速率均为碰撞前瞬间小球速率的一半,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小球在管内运动时与管壁不接触,圆盘始终水平,且圆盘在圆管内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保持不变。
(1)求从第一次碰撞到第二次碰撞,小球的平均速度大小;
(2)求圆盘在圆管内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
(3)若小球与圆盘的第五次碰撞发生在管底,求圆管的长度L。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2.【答案】C
3.【答案】C
4.【答案】D
5.【答案】B
6.【答案】D
7.【答案】B
8.【答案】A,C
9.【答案】A,B,C
10.【答案】A,C
11.【答案】解:由于细杆上各点运动状态完全相同,可以将整个杆转化为一个点,例如只研究A点的运动,B下落h时,杆开始过P点,A点下落 时,杆完全过P点;从A点开始下落至杆全部通过P点所用时间为
A点下落h所用时间
所以杆通过P点所用的时间为 。
12.【答案】解:冰球做匀减速运动,其运动过程如下图所示,以冰球过A点为起始时刻、起始点,设A、B、C三点的速度分别为v0、v1、v2,由x= t得
从A到B L= t①
从B到C L= 2t②
从A到C 2L= 3t③
联立①②③解得v1=
13.【答案】(1)不能;(2)1m
14.【答案】解:(1)由题可知甲车刚刚并线结束时,甲车比乙车多行驶的距离为
m
则甲车车尾与乙车车头之间的距离为
(2)并线完成后,甲车立刻以大小为的加速度匀减速刹车,设经过时间,丙车和甲车共速,则有
则甲车的位移为
乙车的位移为
此时甲车前端与乙车前端相距
此时甲车车头与前面丙车车尾的距离最小为=5m,乙车车头到丙车车尾之间距离至少为
(3)i.设甲车与乙车共速的时间为,则有
甲车车尾与乙车车头的最大距离为
ii.设甲车刹车的时间为,则有
甲车的位移为
乙车的位移为
此时由于
则甲车停止后,乙继续向前行驶,有
甲乙两车相撞用时
15.【答案】(1)0.02s;(2)0.05s;(3)0.0075s
16.【答案】(1);(2);(3)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