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考点分类专题易错题汇编培优练
专题20.1 磁现象 磁场(八大考点)
考点1 磁性、磁体的概念及分类 1
考点2 磁体的磁极 3
考点3 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4
考点4 判断物体是否具有磁性的方法 6
考点5 磁化的概念 8
考点6 磁场的客观存在性,磁场方向的规定 10
考点7 磁感线的定义及其基本规律 11
考点8 地磁场及其分布、磁偏角 13
考点1 磁性、磁体的概念及分类
【典例分析】(2024九年级下·全国·专题练习)磁体:
(1)定义:具有磁性的物体;
(2)分类:按获取方式分: 磁体和 磁体;
按磁性保持时间分: 磁体和 磁体;
(3)性质:磁体具有磁性。
答案: 天然 人造 软 硬
规范解答:[1][2]具有磁性的物体叫磁体,有天然磁体和人造磁体两种,人造磁体通常是用钢或合金经过加工处理制成的,根据需要常制成各种不同的形状。
[3][4]永磁体即能够长期保持其磁性的磁体,永磁体是硬磁体,不易失磁,也不易被磁化。软磁体作为导磁体和电磁铁的材料大都是,软磁体极性是随所加磁场极性而变化的。
【变式1-1】(2024·吉林长春·中考真题)能被磁体吸引的物体是( )
A.铁钉 B.铜线 C.金币 D.铝箔
答案:A
规范解答:磁体能吸引含有铁、钴、镍的物体,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变式1-2】(2024·山东泰安·二模)与众不同的“磁力杯盖”,采用了双色磁弹球翻转开关设计,只需轻轻拨动磁弹球变色(磁弹球变为金色),原来被吸在杯盖上的茶仓与就会与杯盖断开,茶仓就会坠落入水,开始泡茶。在杯盖上有个磁性很强的小球,利用磁体吸引 、钴、镍的性质实现吸引茶仓。
答案:铁
规范解答:根据磁性的定义可知,磁体吸引的物质是铁钴镍等物质。所以利用磁体这个特点可以实现吸引茶仓。
【变式1-3】(23-24八年级下·江苏淮安·阶段练习)下列现象中,“吸”的物理原理与胶头滴管“吸”取药液相同的是( )
A.穿在身上的化纤衣服容易“吸”灰尘
B.用吸管“吸”饮料
C.磁铁可以“吸”引钉子、大头针等铁制品
D.两块铅块“吸”在一起
答案:B
规范解答:胶头滴管“吸”取药液是利用大气压将药液压入胶头滴管的。
A.穿在身上的化纤衣服容易“吸”灰尘,是化纤衣服摩擦后带电,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故A不符合题意;
B.用吸管“吸”饮料,是利用大气压将饮料压入嘴里的,故B符合题意;
C.磁铁可以“吸”引钉子、大头针等铁制品,是由于磁体具有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故C不符合题意;
D.两块铅块用力挤压后“吸”在一起,是由于分子引力的作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考点2 磁体的磁极
【典例分析】(2024九年级下·全国·专题练习)磁极
(1)定义:磁体上磁性最强的位置;
(2)名称: 极和 极;
(3)作用:同名磁极相互 ,异名磁极相互 。
3. 磁化: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在磁体或电流的作用下获得磁性的现象。
答案: 南(S) 北(N) 排斥 吸引
规范解答:(2)[]1[2]磁体有两个磁极,分别叫做南极和北极。
(3)[3][4]磁极间的作用规律是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变式2-1】(2024·广东河源·二模)古诗《扬子江》中,有诗句“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下列关于诗中所说的“磁针石”说法正确的是( )
A.磁针石只有一个磁极 B.磁针石静止时,其S极指向地理北极附近
C.磁针石周围客观存在磁感线 D.磁针石“指南方”是受到地磁场的作用
答案:D
规范解答:A.磁针石具有磁性,具有两个磁极,故A错误;
B.磁针石静止时,其S极指向地磁北极,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故B错误;
C.磁感线是为了描述磁场而引入的,不是真实存在的,故C错误;
D.地球周围存在的磁场,磁针石受到地磁场的作用,静止时磁针石“指南方”,故D正确。
故选D。
【变式2-2】(2024·山西大同·二模)指南针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论衡》中记载:“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抵指南。”如图所示的司南,是把天然磁石磨成勺子的形状,放在水平光滑的“地盘”上,“柢”指的是司南长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司南“柢”与小磁针的南极相互排斥
B.司南只有一个磁极,该磁极指南
C.司南周围真实存在看不见的磁感线
D.把铜丝放在“地盘”上,受到司南的引力
答案:A
规范解答:A.“其柢指南”说明“柢”静止时指向地理的南方,是南极,与小磁针的南极属于同名磁极,相互排斥,故A正确;
B.任何磁体都有南、北两个磁极,故B错误;
C.磁感线是为了研究磁场而引人的假想曲线,不是真实存在的,故C错误;
D.磁铁具有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不能吸引铜,故D错误。
故选A。
【变式2-3】(23-24九年级下·安徽淮南·阶段练习)在做认识磁场的实验中,小魏同学用a、b两个磁极分别吸引铁屑,然后靠近,两磁极间铁屑的排列情况出现如图所示,已知a为N极,则可判断b为 (填“N”或“S”)极。
答案:S
规范解答:由图可知,相互靠近的两个磁极间的铁屑数量很少,由条形磁铁的磁性两端强中间弱可知,相互靠近的两个磁极相互吸引,两个磁体相当于一个磁体,相互靠近的部位为磁体的中间部分,磁性弱,所以吸引的铁屑少,故a为N极,b为S极。
考点3 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典例分析】(2024·安徽滁州·模拟预测)南宋陈元舰在《事林广记》中记载了“指南龟”(如图所示),在木质龟的内部放有条形磁铁AB,将木龟用钢针支于木板之上,并可以自由转动,静止后龟尾指向南方,此时磁铁A端指向地磁场的 (选填“南极”或“北极”)。
答案:北极
规范解答:静止后龟尾指向南方,说明磁铁A端为磁铁的南极,根据同名磁极相互吸引,异名磁极相互排斥,所以磁铁的南极应指向地磁场的北极,即磁铁A端指向地磁场的北极。
【变式3-1】(2024·广东广州·二模)以下四个选项里的条形磁体中有三个是N极被涂黑,一个是S极被涂黑。放在条形磁体周围的小磁针(小磁针N极被涂黑)静止时情况如选项中所示,则条形磁体S极被涂黑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规范解答:磁场中的磁感线方向从磁体的N极出来回到南极,小磁针静止时N极所指的方向与磁感线的方向相同,即指向S极,ABC的3个小磁针N极都沿着磁感线方向,D的小磁针N极指向条形磁铁涂黑的一端,故可判断为S极。
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变式3-2】(2024·广东·模拟预测)如题图所示,用橡皮和大头针做底座,将两根缝衣针磁化后,穿过按抽的两个孔,放在底座的针尖上,缝衣针可在水平方向转动,这就是一个小指南针,指南针能够指向北是因为受到 的作用;小指南针的N极所指的是地磁的 极;将通电螺线管右端靠近小磁针的N极,小磁针N极向通电螺线管的右端方向转动,说明靠近的是通电螺线管的 极。
答案: 地磁场 S S
规范解答:[1]地球是一个大磁体,指南针指南北的原因是由于受到了地磁场的作用。
[2]指南针的N极指地理北方,而地理的北极正是地球磁场的南极。
[3]因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将通电螺线管右端靠近小磁针的N极,小磁针N极向通电螺线管的右端方向转动,说明靠近的是通电螺线管的S极。
【变式3-3】(2024·广西桂林·一模)如图所示,在一个条形磁铁的上面放一块有机玻璃,玻璃上撒一层铁屑,轻轻敲打玻璃,可以看到铁屑有规则的排列起来。关于该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现象展示了条形磁铁周围磁场的分布情况,表明磁场既有强弱又有方向
B.该现象不能说明条形磁铁周围存在磁场
C.规则排列起来的铁屑就是条形磁铁的磁感线
D.规则排列起来的铁屑,可以看成一颗颗“小磁针”,前后相连的两颗“小磁针”,它们的连接端属于同一磁极
答案:A
规范解答:A.磁场看不到,摸不着,通过放置周围的小磁针的偏转反映磁场的存在,撒在磁体周围的每个小铁屑都磁场磁化成一个个小磁针,小磁针静止时N极所指的方向就为该点的磁场方向,因此此实验显示了条形磁体周围磁场的分布情况,表明磁场有强弱,有方向,故A正确;
B.利用撒在磁体周围的铁屑可以判断该磁体周围的磁感线分布,不能确定磁场方向,能证明条形磁体周围存在磁场,故B错误;
C.磁感线是人们利用建模的方法画出来的,并不真实存在的曲线,规则排列起来的铁屑不是磁感线,故C错误;
D.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前后相连的两颗“小磁针”,它们的连接端不属于同一磁极,故D错误。
故选A。
考点4 判断物体是否具有磁性的方法
【典例分析】(22-23九年级·黑龙江绥化·课前预习)判断物体是否具有磁性有三种办法:
(1)根据磁体吸引 等物质;
(2)根据 ;
(3)根据磁极间的 作用。
答案: 铁钴镍 磁体的指向性(指南北方向) 相互排斥
规范解答:(1)[1]利用磁体可以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可以判断物体是否有磁性。
(2)[2]根据磁体自由旋转后静止时,指南北方向,可以判断物体是否有磁性。
(3)[3]根据磁极间的相互排斥可以判断物体是否有磁性。
【变式4-1】(23-24九年级上·北京海淀·期末)实验室有一根钢棒,下列做法中,能确定该钢棒原来就具有磁性的是( )
A.用钢棒的一端去吸引铜块,不能吸引
B.用钢棒的一端去吸引铁屑,能吸引
C.用钢棒的一端去吸引条形磁体的一端,能吸引
D.将钢棒的一端吸在条形磁体上,用钢棒的另一端去吸引铁屑,能吸引
答案:B
规范解答:A.用钢棒的一端去吸引铜块,不能吸引,不能确定钢棒原来就具有磁性,有磁性和没有磁性的钢棒都不吸引铜块,故A不符合题意;
B.将钢棒靠近放在桌面上的铁屑,钢棒能吸起大量的铁屑,磁体可以吸引铁磁性物质,能确定该钢棒原来就具有磁性,故B符合题意;
C.将钢棒靠近悬挂的条形磁体的一个磁极,条形磁体被吸引,可能是异名磁极相互吸引;也可能是钢棒无磁性,是条形磁体吸引铁磁性物质,故C不符合题意;
D.将钢棒的一端吸在条形磁体上,用钢棒的另一端去吸引铁屑,能吸引,可能钢棒没有磁性,被条形磁体被磁化具有磁性,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变式4-2】(23-24九年级上·北京·阶段练习)如图所示,把条形磁体的一端靠近一根原来没有磁性的铁棒,铁棒吸起了下面的铁屑,这种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 的过程叫作 。
答案: 磁性 磁化
规范解答:[1][2]把条形磁体的一端靠近一根原来没有磁性的铁棒,铁棒吸起了下面的铁屑,说明此时铁棒具有磁性,这种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叫作磁化。
【变式4-3】(23-24九年级上·北京·阶段练习)有外形相同的钢条 A、B、C,按图中甲、乙、丙三种方式接触。甲、乙钢条间有较大的吸引力,丙中钢条间有较大排斥力,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A 可能无磁性、C 可能无磁性
B.A 可能有磁性、C 一定有磁性
C.A 可能有磁性、C 可能无磁性
D.A 一定有磁性、C 一定有磁性
答案:B
规范解答:丙中钢条间有较大排斥力,由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可知, B、C两钢条都有磁性;甲中钢条间有较大的吸引力,条形磁体磁性中间强两边弱,所以B一定有磁性;乙钢条间有较大的吸引力,因为B有磁性,所以无法判断A是否有磁性。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考点5 磁化的概念
【典例分析】(23-24九年级下·全国·课后作业)硬磁材料的特点是:被磁化后磁性能够 保持,它们主要用来制造各种各样的 和应用于 ;软磁材料的特点:被磁化后磁性不能 保持,例如 等。
答案: 长期 永磁体 磁记录 长期 软铁
规范解答:[1][2][3]被磁化后磁性能够长期保持的材料叫硬磁材料,它们主要用来制造各种各样的永磁体和应用于磁记录。
[4][5]被磁化后磁性不能长期保持的材料叫软磁材料,例如软铁等。
【变式5-1】(2023·山东东营·中考真题)下列物体:①玻璃棒;②铜片;③铁钉;④塑料尺;⑤铅笔芯;⑥食盐水,其中属于绝缘体的有 ,能被磁化的有 (两空均选填序号)。
答案: ①④ ③
规范解答:[1]①玻璃棒不容易导电,属于绝缘体;
②铜片容易导电,属于导体;
③铁钉容易导电,属于导体;
④塑料尺不容易导电,属于绝缘体;
⑤铅笔芯容易导电,属于导体;
⑥食盐水容易导电,属于导体;
[2]能被磁化的物质大多数是含铁、钴、镍等物质,所以铁钉能被磁化。
【变式5-2】(2024·广东广州·二模)指南鱼首次出现记载是在公元4世纪的西晋时代,指南鱼就是将剪成鱼形的薄铁片烧热后放在地球磁场中磁化而成的,可以浮在水面上,鱼头指南方。指南鱼转动的灵活性比司南好,但磁性较弱,记载于《武经总要》,是曾公亮在北宋初年记载的,此时,指南鱼已用于军事方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铝也可以制作指南鱼 B.指南鱼鱼头指向地磁南极
C.可用磁铁的N极吸引鱼头 D.指南鱼周围存在磁感线
答案:C
规范解答:A.铝不可以做指南鱼,因为铝不是磁性材料,故A错误;
B.地磁场的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地磁场的南极在地理的北极附近,鱼头指向南方,即指向了地磁的北极,故B错误;
C.指南鱼鱼头指向南方,鱼头应标注S极,根据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可知可用磁铁的N极吸引鱼头,故C正确;
D.指南鱼被磁化后,周围存在磁场,但磁感线并不是真实存在的,是为了描述磁场分布假想的曲线,故D错误。
故选C。
【变式5-3】(2024·江苏泰州·二模)如图,用条形磁铁使回形针竖直静止在空中,细线紧绷且质量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回形针上端被磁化成S极
B.回形针受到的磁力与自身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C.石头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桌面的形变产生的
D.在磁铁与回形针之间插入薄铁板(与它们不接触),回形针会掉下来
答案:D
规范解答:A.条形磁铁的下端时S极,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回形针上端被磁化成N极,故A错误;
B.回形针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细线的拉力,竖直向上的磁力,这三个力是平衡力,磁力等于重力和拉力的和,故B错误;
C.石头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石头的形变产生的,故C错误;
D.在磁铁与回形针之间插入薄铁板,铁板被磁铁磁化,磁铁下方的磁场几乎全部通过铁板,而使回形针所区域的磁场减弱,从而使回形针所受磁场力逐渐减小,直至条形磁铁对悬在空中的回形针没有力的作用会掉落下来,故D正确。
故选D。
考点6 磁场的客观存在性,磁场方向的规定
【典例分析】(2024九年级下·全国·专题练习)方向规定:在磁场中某点的小磁针静止时 所指的方向规定为该点的磁场方向。
答案:N极
规范解答:磁体周围存在磁场,磁场是有方向的,物理学中规定:在磁场中某点的小磁针静止时N极所指的方向规定为该点的磁场方向。
【变式6-1】(2024九年级下·全国·专题练习)地磁场
(1)定义:地球周围存在的磁场
(2)分布:地磁南极在地理 极附近,地磁北极在地理 极附近
(3)磁偏角:最早由我国宋代学者 记述
答案: 北 南 沈括
规范解答:[1][2]地球也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地磁北极就在地理南极附近,地磁南极就在地理北极附近,它们并不重合,而存在一定的夹角,这个夹角叫磁偏角。
[3]世界上第一个清楚的、准确的论述磁偏角的是我国宋代学者沈括。
【变式6-2】(2024·吉林长春·模拟预测)下列物体不能产生磁场的是( )
A.地球 B.磁勺 C.木棒 D.指南针
答案:C
规范解答:A.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地球周围存在磁场,称为地磁场,故A不符合题意;
B.磁勺是天然磁石琢磨而成的勺子,周围存在磁场,故B不符合题意;
C.木棒不是磁体,周围不存在磁场,故C符合题意;
D.指南针使用天然磁石摩擦钢针使其磁化,其周围存在磁场,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变式6-3】(22-23九年级上·山东临沂·期末)关于磁体、磁场和磁感线,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铜、铁和铝都能够被磁体所吸引
B.磁感线是磁场中真实存在的曲线
C.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都是通过磁感线发生的
D.物理学中,把小磁针静止时N极所指的方向规定为该点磁场的方向
答案:D
规范解答:A.磁体只能吸引铁、钴、镍等磁性材料,而铜和铝都不是磁性材料,所以都不能被磁体吸引,故A错误;
B.磁感线在磁场中不是真实存在的,只是为了便于研究磁场而人为画的一些曲线,故B错误;
C.磁体周围存在磁场,磁体对处于其磁场内的磁性物质有磁力的作用,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磁场实现的,故C错误;
D.物理学中,把小磁针静止时N极所指的方向规定为该点磁场的方向,而S极所指的方向与该点磁场的方向相反,故D正确。
故选D。
考点7 磁感线的定义及其基本规律
【典例分析】(22-23九年级下·北京·阶段练习)如图所示,根据条形磁体周围磁感线分布情况,判断磁体的右端为 极。(选填“N”或“S”)
答案:S
规范解答:磁体周围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N极出发,回到S极,由图可知,磁体的右端为S极,左端为N极。
【变式7-1】(2023·贵州黔东南·一模)如图所示,是用来描绘某一磁体周围磁场的部分磁感线,由磁感线的分布特点可知,a点的磁场比b点的磁场 (选填“强”或“弱”)。
答案:弱
规范解答:从图中可以看出a点的磁感线比b点的磁感线稀疏,故a点的磁场强度比b点的磁场弱。
【变式7-2】(2024·新疆乌鲁木齐·三模)如图所示的磁铁,它们的外部磁场用磁感线描述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规范解答:在磁体外部磁感线的方向是从磁体的N极出来,回到磁体的S极,磁感线不能交叉,在磁体的内部与外部,磁感线构成一个封闭的回路,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考点8 地磁场及其分布、磁偏角
【典例分析】(2024·北京·二模)据《武经总要》记载,古人将具有磁性的空心铁鱼放入水中漂浮制成指南鱼,多次将指南鱼轻轻旋转,待静止后,观察到鱼尾总是指向南方。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指南鱼的“N”应标注在鱼尾
B.鱼尾指向地磁南极
C.指南鱼周围存在磁场和磁感线
D.若用磁体的S极靠近鱼尾,会相互排斥
答案:D
规范解答:A.地磁场的南极在地球的北极附近,地磁场的北极在地球的南极附近,如图所示,指南鱼鱼尾指向南方,根据异名磁极相互吸引,指南鱼尾应标注“S”,故A错误;
B.地球是一个大的磁体,地球和指南鱼的磁场相互作用,鱼尾指向地磁北极,地理的南极,故B错误;
C.指南鱼周围存在磁场,磁感线是为了描述磁场而画出的线,实际并不存在,故C错误;
D.同名磁极相互排斥,指南鱼的鱼尾是S极,若用磁体的S极靠近鱼尾,会相互排斥,故D正确。
故选D。
【变式8-1】(2024·江西南昌·模拟预测)如图所示,这是我国早期的指南针——司南,用天然磁石琢磨成一个勺子的形状,放在一个光滑的“地盘”上,静止时它的长柄指向南方。则长柄是司南的 (选填“N”或“S”)极,司南能指南北方向,是因为受到 的作用。
答案: S 地磁场
规范解答:[1][2]地球本身是一个大磁体,司南是用天然磁石磨制成的勺子,实质就是一块磁铁,由于受到地磁场的作用,能够自由转动的勺子静止时指南的磁极是它的南极(S极),其静止时其勺柄指向地理的南极,则长柄是司南的S极。
【变式8-2】(23-24九年级下·陕西安康·期中)指南针能指南北,是因为指南针受到了 的作用,它的南极指向地理的 方。
答案: 地磁场 南
规范解答:[1] 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它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作用,“指南针”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指南针之所以能够指方向就是因为受到了地磁场的作用。
[2] 指南针静止时南极指向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考点分类专题易错题汇编培优练
专题20.1 磁现象 磁场(八大考点)
考点1 磁性、磁体的概念及分类 1
考点2 磁体的磁极 2
考点3 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3
考点4 判断物体是否具有磁性的方法 4
考点5 磁化的概念 5
考点6 磁场的客观存在性,磁场方向的规定 6
考点7 磁感线的定义及其基本规律 7
考点8 地磁场及其分布、磁偏角 7
考点1 磁性、磁体的概念及分类
【典例分析】(2024九年级下·全国·专题练习)磁体:
(1)定义:具有磁性的物体;
(2)分类:按获取方式分: 磁体和 磁体;
按磁性保持时间分: 磁体和 磁体;
(3)性质:磁体具有磁性。
【变式1-1】(2024·吉林长春·中考真题)能被磁体吸引的物体是( )
A.铁钉 B.铜线 C.金币 D.铝箔
【变式1-2】(2024·山东泰安·二模)与众不同的“磁力杯盖”,采用了双色磁弹球翻转开关设计,只需轻轻拨动磁弹球变色(磁弹球变为金色),原来被吸在杯盖上的茶仓与就会与杯盖断开,茶仓就会坠落入水,开始泡茶。在杯盖上有个磁性很强的小球,利用磁体吸引 、钴、镍的性质实现吸引茶仓。
【变式1-3】(23-24八年级下·江苏淮安·阶段练习)下列现象中,“吸”的物理原理与胶头滴管“吸”取药液相同的是( )
A.穿在身上的化纤衣服容易“吸”灰尘
B.用吸管“吸”饮料
C.磁铁可以“吸”引钉子、大头针等铁制品
D.两块铅块“吸”在一起
考点2 磁体的磁极
【典例分析】(2024九年级下·全国·专题练习)磁极
(1)定义:磁体上磁性最强的位置;
(2)名称: 极和 极;
(3)作用:同名磁极相互 ,异名磁极相互 。
3. 磁化: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在磁体或电流的作用下获得磁性的现象。
【变式2-1】(2024·广东河源·二模)古诗《扬子江》中,有诗句“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下列关于诗中所说的“磁针石”说法正确的是( )
A.磁针石只有一个磁极 B.磁针石静止时,其S极指向地理北极附近
C.磁针石周围客观存在磁感线 D.磁针石“指南方”是受到地磁场的作用
【变式2-2】(2024·山西大同·二模)指南针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论衡》中记载:“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抵指南。”如图所示的司南,是把天然磁石磨成勺子的形状,放在水平光滑的“地盘”上,“柢”指的是司南长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司南“柢”与小磁针的南极相互排斥
B.司南只有一个磁极,该磁极指南
C.司南周围真实存在看不见的磁感线
D.把铜丝放在“地盘”上,受到司南的引力
【变式2-3】(23-24九年级下·安徽淮南·阶段练习)在做认识磁场的实验中,小魏同学用a、b两个磁极分别吸引铁屑,然后靠近,两磁极间铁屑的排列情况出现如图所示,已知a为N极,则可判断b为 (填“N”或“S”)极。
考点3 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典例分析】(2024·安徽滁州·模拟预测)南宋陈元舰在《事林广记》中记载了“指南龟”(如图所示),在木质龟的内部放有条形磁铁AB,将木龟用钢针支于木板之上,并可以自由转动,静止后龟尾指向南方,此时磁铁A端指向地磁场的 (选填“南极”或“北极”)。
【变式3-1】(2024·广东广州·二模)以下四个选项里的条形磁体中有三个是N极被涂黑,一个是S极被涂黑。放在条形磁体周围的小磁针(小磁针N极被涂黑)静止时情况如选项中所示,则条形磁体S极被涂黑的是( )
A. B.
C. D.
【变式3-2】(2024·广东·模拟预测)如题图所示,用橡皮和大头针做底座,将两根缝衣针磁化后,穿过按抽的两个孔,放在底座的针尖上,缝衣针可在水平方向转动,这就是一个小指南针,指南针能够指向北是因为受到 的作用;小指南针的N极所指的是地磁的 极;将通电螺线管右端靠近小磁针的N极,小磁针N极向通电螺线管的右端方向转动,说明靠近的是通电螺线管的 极。
【变式3-3】(2024·广西桂林·一模)如图所示,在一个条形磁铁的上面放一块有机玻璃,玻璃上撒一层铁屑,轻轻敲打玻璃,可以看到铁屑有规则的排列起来。关于该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现象展示了条形磁铁周围磁场的分布情况,表明磁场既有强弱又有方向
B.该现象不能说明条形磁铁周围存在磁场
C.规则排列起来的铁屑就是条形磁铁的磁感线
D.规则排列起来的铁屑,可以看成一颗颗“小磁针”,前后相连的两颗“小磁针”,它们的连接端属于同一磁极
考点4 判断物体是否具有磁性的方法
【典例分析】(22-23九年级·黑龙江绥化·课前预习)判断物体是否具有磁性有三种办法:
(1)根据磁体吸引 等物质;
(2)根据 ;
(3)根据磁极间的 作用。
【变式4-1】(23-24九年级上·北京海淀·期末)实验室有一根钢棒,下列做法中,能确定该钢棒原来就具有磁性的是( )
A.用钢棒的一端去吸引铜块,不能吸引
B.用钢棒的一端去吸引铁屑,能吸引
C.用钢棒的一端去吸引条形磁体的一端,能吸引
D.将钢棒的一端吸在条形磁体上,用钢棒的另一端去吸引铁屑,能吸引
【变式4-2】(23-24九年级上·北京·阶段练习)如图所示,把条形磁体的一端靠近一根原来没有磁性的铁棒,铁棒吸起了下面的铁屑,这种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 的过程叫作 。
【变式4-3】(23-24九年级上·北京·阶段练习)有外形相同的钢条 A、B、C,按图中甲、乙、丙三种方式接触。甲、乙钢条间有较大的吸引力,丙中钢条间有较大排斥力,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A 可能无磁性、C 可能无磁性
B.A 可能有磁性、C 一定有磁性
C.A 可能有磁性、C 可能无磁性
D.A 一定有磁性、C 一定有磁性
考点5 磁化的概念
【典例分析】(23-24九年级下·全国·课后作业)硬磁材料的特点是:被磁化后磁性能够 保持,它们主要用来制造各种各样的 和应用于 ;软磁材料的特点:被磁化后磁性不能 保持,例如 等。
【变式5-1】(2023·山东东营·中考真题)下列物体:①玻璃棒;②铜片;③铁钉;④塑料尺;⑤铅笔芯;⑥食盐水,其中属于绝缘体的有 ,能被磁化的有 (两空均选填序号)。
【变式5-2】(2024·广东广州·二模)指南鱼首次出现记载是在公元4世纪的西晋时代,指南鱼就是将剪成鱼形的薄铁片烧热后放在地球磁场中磁化而成的,可以浮在水面上,鱼头指南方。指南鱼转动的灵活性比司南好,但磁性较弱,记载于《武经总要》,是曾公亮在北宋初年记载的,此时,指南鱼已用于军事方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铝也可以制作指南鱼 B.指南鱼鱼头指向地磁南极
C.可用磁铁的N极吸引鱼头 D.指南鱼周围存在磁感线
【变式5-3】(2024·江苏泰州·二模)如图,用条形磁铁使回形针竖直静止在空中,细线紧绷且质量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回形针上端被磁化成S极
B.回形针受到的磁力与自身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C.石头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桌面的形变产生的
D.在磁铁与回形针之间插入薄铁板(与它们不接触),回形针会掉下来
考点6 磁场的客观存在性,磁场方向的规定
【典例分析】(2024九年级下·全国·专题练习)方向规定:在磁场中某点的小磁针静止时 所指的方向规定为该点的磁场方向。
【变式6-1】(2024九年级下·全国·专题练习)地磁场
(1)定义:地球周围存在的磁场
(2)分布:地磁南极在地理 极附近,地磁北极在地理 极附近
(3)磁偏角:最早由我国宋代学者 记述
【变式6-2】(2024·吉林长春·模拟预测)下列物体不能产生磁场的是( )
A.地球 B.磁勺 C.木棒 D.指南针
【变式6-3】(22-23九年级上·山东临沂·期末)关于磁体、磁场和磁感线,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铜、铁和铝都能够被磁体所吸引
B.磁感线是磁场中真实存在的曲线
C.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都是通过磁感线发生的
D.物理学中,把小磁针静止时N极所指的方向规定为该点磁场的方向
考点7 磁感线的定义及其基本规律
【典例分析】(22-23九年级下·北京·阶段练习)如图所示,根据条形磁体周围磁感线分布情况,判断磁体的右端为 极。(选填“N”或“S”)
【变式7-1】(2023·贵州黔东南·一模)如图所示,是用来描绘某一磁体周围磁场的部分磁感线,由磁感线的分布特点可知,a点的磁场比b点的磁场 (选填“强”或“弱”)。
【变式7-2】(2024·新疆乌鲁木齐·三模)如图所示的磁铁,它们的外部磁场用磁感线描述正确的是( )
A. B.
C. D.
考点8 地磁场及其分布、磁偏角
【典例分析】(2024·北京·二模)据《武经总要》记载,古人将具有磁性的空心铁鱼放入水中漂浮制成指南鱼,多次将指南鱼轻轻旋转,待静止后,观察到鱼尾总是指向南方。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指南鱼的“N”应标注在鱼尾
B.鱼尾指向地磁南极
C.指南鱼周围存在磁场和磁感线
D.若用磁体的S极靠近鱼尾,会相互排斥
【变式8-1】(2024·江西南昌·模拟预测)如图所示,这是我国早期的指南针——司南,用天然磁石琢磨成一个勺子的形状,放在一个光滑的“地盘”上,静止时它的长柄指向南方。则长柄是司南的 (选填“N”或“S”)极,司南能指南北方向,是因为受到 的作用。
【变式8-2】(23-24九年级下·陕西安康·期中)指南针能指南北,是因为指南针受到了 的作用,它的南极指向地理的 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