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农业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4.1 农业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仁爱科普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01-30 16:23: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滦县第三中学导学案
年级: 八年级 科目: 地理 ( http: / / www.21cnjy.com ) 课题: 第四章第一节 农业
课型: 新授 使用时间: 主备人: 郭建红 主审人: 刘新平 班级 姓名
知识技能目标 1、了解农业的概念,五个部门及其主要产品2、了解农业发展的主要成就、粮食作物及经济作物的分布3、了解畜牧业的种类,掌握牧区名称
方法情感目标 通过对我国农业发展成就的认识,树立热爱祖国的自豪感。
重点 1、了解农业发展的主要成就、粮食作物及经济作物的分布2、了解畜牧业的种类,掌握牧区名称
难点 1、了解农业发展的主要成就、粮食作物及经济作物的分布2、了解畜牧业的种类,掌握牧区名称
教法 自学辅导法
学法 小组合作探究法
一、预习导航(导入:播放农业视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广义农业: 狭义农业: 2、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 、 、 、 的国家 3、我国的 、 、 、 、 、 等农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 人均占有量接近世界平均水平, 人均占有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4、 我国的五大粮食产区: 、 、 、 、 。(要求学生准确记忆我国居世界第一位的农产品和五大粮食产区)5、经济作物类别作物产区糖料作物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油料作物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饮料作物茶叶 6、经济作物的特点是: 、 、 。7、四大农产品出口基地: 、 、 、 。8、我国四大牧场是 、 、 、 。我国商品生猪主产区是 、 、 。(地理事物落实到地图上,熟记我国的四大牧场及畜种)二、合作探究 1、我国南方地区、北方地区居民的主食不同,跟当地种植的粮食作物有关。想一想,我国南方与北方的主要粮食作物各是什么?(小组合作完成此项任务,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意识,要求小组成员各抒己见,共同完成答案的总结,展示小组进行展示,点评小组点评。)三、变式拓展1、我国春小麦主要产区在( )A、洞庭湖平原 B、鄱阳湖平原 C、三江平原 D、成都平原2、既是花生的主要产区又是商品猪的主要产区的是( )A、云南 B、湖南 C、海南 D、河南3、位于第二阶梯上的商品粮基地是( )A、三江平原 B、洞庭湖平原 C、成都平原 D、鄱阳湖平原4、下列活动中,不属于农业生产的是( )A、种植水稻 、下海捕鱼 C、草原放牧 D、开采煤矿5、既是我国热带经济作物基地又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出口基地( )A、山东半岛 B、成都平原 C、洞庭湖平原 D珠江三角洲6、我国甘蔗的最大产区是( )A、长江流域 B、黄河流域 C、广西 D、秦岭淮河以南的丘陵地区7、下列关于我国经济作物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甜菜主要分布在南方 B、甘蔗的最大产区是四川省C、福建省是我国茶叶主要产区 D、山西、广东是花生主要产区8、为提高畜牧业生产,应积极发展下列哪些生产( )A、游牧生产 B、开荒种粮 C、人工草场 D、圈棚饲养9、填出我国四大牧区名称 牧区 牧区 牧区 牧区10、商场出售的牦牛绒衫主要是( )提供的。(小组合作完成此项任务,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意识,要求小组成员各抒己见)四、巩固练习1.既是我国主要商品粮基地,又是我国糖料作物产区的是( )A 成都平原 B 江汉平原 C 华北平原 D 江淮地区2.下列组合正确的是A 内蒙古牧区——三河马 B 青海牧区——滩羊C 西藏牧区——细毛羊 D 新疆牧区——牦牛3.关于我国农业的发展,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当前,我国粮食、肉类、棉花等产量已经居世界首位B 我国谷物人均占有量已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C 农业生产条件日益改善,但农业生态环境还较差D 随着城市化的加速推进,城郊农业蓬勃发展起来4.位于秦岭—淮河以南,又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商品粮基地是( )A三江平原 B成都平原 C珠江三角洲 D鄱阳湖平原5.下列四个地区中,农业生产部门以畜牧业为主的是( )A华北平原 B内蒙古平原 C东南丘陵 D长江中下游平原6.我国地域辽阔,农业生产的地区差异十分明显,种植业主要分布在( )A寒冷的高原地区 B湿润的低山丘陵地区C湿润和半湿润的平原地区 D温带草原地区7.读图“我国主要商品粮基地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⑴填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商品量基地名称A_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_____⑵除以上商品粮基地外,还有哪些地方建立了商品粮基地?请在图中适当位置画出来。⑶我国商品粮基地的形成条件有哪些?(学生进行测试比赛,选出优胜小组)教师反思:在地理课上,地理图像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教师应重视利用地理图像。通过阅读、使用地理图像和绘制简易地图,帮助学生掌握观察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逐步发展对地理图像和地理事物的理解、想象、分析等思维能力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讲课时我总是把景观图和地图结合起来使用,引导学生认识、理解农业分布的地区差异。展示反映我国农业生产差异的景观图片,如北方的小麦播种、南方的水稻插秧。学生观察图片讨论影响农业差异的影响因素。学生利用地图,讨论图片。但是由于农村学生视野的影响,想象力不丰富,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还是很不理想,存在一下不足之处:本节课我准备的时间还是比较充分,满以为效果显著,结果不是这样,学生很多东西没有理解到。
教师寄语:
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