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5张PPT)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一位大师和一群鲜活的学生、一场著名的对话、一个永远经典的情境、一个给人无穷回味和联翩浮想的教育场景!
沂水春风
子路、
冉有、
曾皙、
公西华
侍 坐
(由)
(点)
(求)
(赤)
陪长者闲坐
古人有姓、名、字以及号。
长辈对晚辈说话
尊敬对方或自谦
称名
解题
《论语》是一部___体散文集,是孔子的___和______所辑录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宋儒把《论语》和《___》《___》《___》合称为“四书”。《论语》有“东方圣经”之称。语录门人再传弟子大学中庸孟子《论语》共20篇,每篇又分若干章,不相连属;言简意丰,含蓄凝练,包含了孔子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生活经验;在记言的同时,传达了人物的神情态度;在某些章节的记述中,还生动地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其中有不少精辟的言论成为人们习用的格言和成语,对后来的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孔子像(台湾故宫博物院藏品)
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下去,必须回头两千五百多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1998年1月全世界诺贝尔获得者集会巴黎时的宣言
2600年前,孔子虽然
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甚
至有过“乘桴浮于海” 的
梦想,但终其一生,他老
人家的足迹也没有走出过今天山东、河南两省的地界。
然而,孔老夫子可能做梦也不会想到,在21世纪的今天,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国力增强,他的学说作为中国的文化名片走向了五大洲、走进了全世界热爱和平的人们中间。
孔子学院标志
全球汉语热
催生孔子学院
在德国柏林的一座公园中,中德学者为孔子树立雕像。底座上用德文写着孔子的名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身通六艺者(六艺:诗、书、礼、乐、易、春秋)七十二人。
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该书被奉为儒家经典。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被尊称为“圣人”。
作者简介
孔子的主要思想
(1)孔子的伦理思想——仁。“仁”最简单的表述就是“爱人”,即对人的尊重和同情,它是统摄“义、礼、忠、恕”等德行的最高理想,也是个人修养的最高标准。
(2)孔子的政治理论——“德治”与“正名”。孔子提出“德治”的治国主张,认为统治者应先“正己”后“正人”,以德治民。他把“仁”扩充到政治领域,要求君主爱民,施行仁政。
孔子的主要思想
(3)孔子的教育观—— 有教无类。他主张教育的对象不应分贵贱贤愚,要一视同仁,开平民教育之先河。因材施教:这是教学方法,他重视启发式教育,是现代民主个性化教育和启发式教育思想的源头。学思并重:这是治学方法,孔子认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均衡发展:孔子之教,重视德、智、体、美的均衡发展。
孔子十分推崇周礼仪,周礼分为“礼”和“乐”两个部分,周公制礼,把它当度作社会道德、行为的准则;把制乐作为教化的规范。西周礼乐制度从天子一直推行到社会底层,如有些乐器只有天子可以享用,如果诸侯士大夫享用便是越礼,低阶层享有的乐器乐师数量不能超过高阶层。在周礼的教化下,上至天子诸侯士大夫,下至百姓农工商,举止大方,谈吐风雅;社会风气为之一新,国民道德水准为历朝之巅。
礼崩乐坏是一个逐渐的、缓慢的过程,始于西周末年,深化于春秋时期,完全崩溃则是在战国时代。礼乐制度重人文与教化,崇尚精神追求,兴盛于西周长达四百多年的和平时期。在像春秋战国时期的乱世,周朝的礼乐制度就没有了市场,取而代之的是尔虞我诈的权术斗争。奉行强盗政治的,重利轻义的秦国在最终角逐中胜出,而恪守周礼的宋襄公和楚怀王却成为典型的牺牲品;这也充分说明礼乐制度不利于国家在战乱图存发展。
1.本文是孔子与学生之间的一场对话,这场对话其实是围绕一个什么话题 (从文中找一个字来概括)
志(人生理想)
2.围绕这个字,文章具体又可分为哪三个环节
孔子 志、弟子 志、孔子 志
问
说
评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子
《侍坐》 程宗元 绘
冉有:姓冉,名求,字子有。
子路:姓仲,名由,字子路。
曾皙:姓曾,名点,字皙。
公西华:姓公西,名赤,字子华。
根据资料,当时,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与孔子的年龄分别是51、39、31、18、60岁。
仲由(前542-前480) 春秋末鲁国卞人。字子路,又字季路,“孔门十哲”之一,“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受儒家祭祀。
以政事见称。原为鄙野粗人,孔子设礼相诱,收之为徒。性格爽直率真,好勇尚武,跟随孔子周游列国,做孔子的侍卫。
经常批评孔子。孔子了解其为人,评价很高,认为可备大臣之数,“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并说他使自己“恶言不闻于耳”。做事果断,信守诺言,勇于进取,曾任卫蒲邑大夫、季氏家宰,是孔子“堕三都”之举的最主要合作者之一。后为卫大夫孔悝家宰,在内讧中被杀。
走近人物
冉求,字子有,通称“冉有”,尊称“冉子”,鲁国人。周文王第十子冉季载的嫡裔。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受儒教祭祀。以政事见称。前487年率左师抵抗入侵齐军,并身先士卒,以步兵执长矛的突击战术取得胜利,又趁机说服季康子迎回了在外流亡14年的孔子。多才多艺,尤擅长理财,曾担任季氏宰臣,帮助季氏进行田赋改革,聚敛财富,受到孔子的严厉批评。
公西赤(前509-?)姓公西,名赤,字子华,亦称公西华,春秋末年鲁国学者,72贤人之一,比孔子小四十二岁。孟武伯曾经向孔子问起公西赤,孔子回答说:“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与宾客言也。”在孔子弟子中,公西赤以长于祭祀之礼、宾客之礼著称,且善于交际,曾“乘肥马,衣轻裘”,到齐国活动。
曾点喜欢弹琴唱歌。信奉儒学。崇拜孔子,父子同师孔子,学习儒家学说,并付诸实践,但未与孔子周游列国。他痛恨当世礼教不行,立志改变现状,孔子认为他是有进取心的狂放之士。
孔子问志:
孔子是如何打开话题的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消除了学生的顾虑,创造了一个轻松、亲切、活跃的教学环境。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因为,介词。
年纪比你们大
乎:于。比
不要
如,连词,表假设。
或,不定代词,有人。
知,了解。
以:动词,做
闲居,平时
宾语前置
不知吾也
以通“已”,停止
宾语前置
则以何哉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谁不知吾也?
明确:这里的“知”不是简单的人与人之间的了解,而是被当权者赏识,才可以一展所长。加上孔子带弟子周游列国,处处碰壁,无法实现自己的治国理想;不难看出,弟子的闲谈牢骚也是孔子不得志的反映。这是一群苦闷者的形象,孔子了解学生有怀才不遇的情绪。正是抓住这种现状发问,一问就问到学生心坎里去了。孔子善于洞察学生心理,知道学生平日的所思所想,所言所语。
盖诱之尽言以观其志,而圣人和气谦德,于此亦可见矣。
——朱熹
孔子形象: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循循善诱
既然已经处处碰壁,为何还要假设一种情况, “如或知尔”,最后提出言志的问题“则何以哉”?
孔子主张“入世”,他要求读书人能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而实现自我价值。
儒家认为读书人要“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主张“学而优则仕”,推崇“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轻率急遽的样子
等到
儒家伦理道德
和学问
微笑
饥馑指荒年。
五谷不熟曰饥,
蔬菜不熟曰馑。
指军队。有军队来侵略它
夹
春秋时四匹马拉一辆兵车,配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
因:继
治理
状语后置
以师旅加之,以饥馑因之
治理一个受大国侵略而且遭受饥荒的千乘之国,并保证三年内使人民勇于作战并懂得义理。
子路(仲由)
有抱负,自信,勇敢
却较鲁莽、轻率
志:
性格:
侧重强国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从子路的神态和言语中可以看出:
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自信坦诚有抱负,勇于任事,却轻率不谦让。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佩豭(jiā)豚”。
(子路生性粗鄙,好逞强斗胜,志气刚强直率,曾戴着公鸡的羽毛,佩着公猪的牙齿等表示示强之物)
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1.讥笑子路的不谦让。
2.欣赏赞许子路的政治蓝图。
子路的一番陈词,说出了孔子心中永远的痛。孔子有万千感慨,激动、兴奋、赞许、不满等情绪尽在含蓄不语的微笑中。
哂(shěn微笑)
“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纵横六七十里的小国
或者
动词,治理。
等到
使动用法,使……足。可以使百姓丰衣足食
至于
等待
冉求有什么志向?
治理一个小国,三年内使人民富足。至于礼乐教化,还难办到。
冉有(求)
谨慎小心,谦虚退让
志:
性格:
“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从冉有的言语中可以看出:
侧重富民
说话很有分寸
言辞谦逊
冉求:性格内向,谦虚谨慎
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之为宰也。”
(《论语·公冶长》)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 ‘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论语·先进》)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端:礼服,这里指穿礼服 章甫:礼帽,戴礼帽。
名作动
相,傧相。诸侯祭祀会盟时主持赞礼及司仪的官。存在等级差别,所以有大相、小相之说。
如:或者
诸侯不在规定时间朝见天子曰会;诸侯同见天子曰同。
诸侯祭祀的事情,或诸侯会盟的事。宗庙,天子或诸侯祭祀先祖的场所
在诸侯祭祀或会盟时担任一个“小相”。
公西华(赤)
谦恭有礼
娴于辞令
志:
性格:
侧重以礼治邦
“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fǔ] ,愿为小相焉。”
从公西华的言语中可以看出:
弟子 治理对象 期望结果 侧重点 共同点
子路
冉有 公西华 千乘之国
(内忧外患)
有勇
知方
方六七十,
如五六十
(的小国)
足民
礼乐俟君子
宗庙之事,
如会同
愿为小相
三子之志
强国
富民
外交
治国安邦
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
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
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
——《论语 公冶长》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通“稀”,鼓瑟的声音逐渐稀疏
拟声词,指曲子终了的琴音;也有人说“铿”地一声,指弹奏终了时的最后一声高音
作,起身
伤,妨碍。有什么妨碍呢?
才能/讲述
鼓:弹奏
曾皙之志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通“暮”,暮春
沂,沂水。
状语后置,乎沂浴
风,名词作动词,吹风。
状语后置,乎舞雩风
长叹的样子
与,赞同
补充:“喟”
本义:因为粮食短缺而叹息
延伸义:因愁事而叹息
曾皙之志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师生一起外出郊游的快乐情景。(暮春咏归图)
暮春时节,脱下冬衣,穿上春衣,和五六个20岁左右的成年人,带着六、七个少年,在沂水边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唱着歌回来。
曾皙(点)
洒脱高雅
从容淡定
志:
性格: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从曾皙的神态和语言中表现:
三子之志由人,曾皙之志由己。由人待时,由己随时。
志,意也。从心。
——《说文解字》
曾晢:从容不迫、悠闲自得、潇洒淡泊
前三子谈的是安邦定国的国家大事,唯独曾皙讲的是玩和乐,境界似乎渺小得多,那为什么孔子对曾点的想法深表赞同呢?
1.曾点描绘的盛世气象——天下大同,人民康乐,体现了孔子“礼治”的最高理想境界。
2.曾点志趣高远,胸次悠然,较之另三个学生驰心政务,已达到极高的精神境界。
3.孔子虽然热衷于入世,但多次碰壁后心灰意冷,产生了“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的归隐之情,曾点的志向,表明他“知时而不求为政,这与孔子的心情契合,曾皙之志描绘了孔子独善其身之愿。
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礼不仅仅是玉帛之类的礼物,乐也不仅仅是钟鼓之类的乐器,“礼”讲究“序”,“乐”讲求“和”,“风乎舞雩”正中孔子之怀。
浴、风、咏、归
“浴”实指祈福消灾,“风”实乃祭天求雨,“咏”指唱祥和之歌,“归”指欢快凯旋。这一切活动其实都和礼乐有关。
明确:表面上看这是一幅暮春春游的场景,其实这也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时代,当挽救时势的理想和主张很难推行的时候,不妨放松自己的心情去寻找生活之美。这更是一种人生理想的图景,实际上包含着政治上的追求和道德上的修养两个方面。他的高明之处正在于他能将政治和道德的两种理想熔为一炉,而出之以春风沂水,一片和煦春光,使我们大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思索。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孔子与曾点者,以点之言为太平社会之缩影也。
——(现代)杨树达《论语疏证》
“为国以礼”“礼乐治国”的理想之境
孔子为何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
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
——司马迁《史记》
战火、冲突持续至今……
【明确】
子路、冉有、公西华的志向都是符合儒家“不仕无义”“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论语 微子》)这一入世精神的,而曾晳的志向历来则有两种理解。
1.认为曾晳的志向虽不言政事,却是“礼治”的最高境界。
曾皙所言句勾勒了一幅童子、冠者风咏而乐的图画。孔子的太平社会就是行仁复礼恢复西周以来君臣有序的等级制度,建成“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的和谐社会。为了实现这个理想,他教导子弟说:“足食,足兵,民信之矣。”三子者言志,或言使有勇,或言使足民,或言为小相,都非常契合孔子实现理想的现实步骤,曾皙则用非常感性的图景表达了这一志向。
什么社会才会有这样的图景?可以设想必是和平时期、丰衣足食之后、礼乐大兴之后,可以把它看成太平盛世的缩影,礼乐治国的结果。这正是力主礼乐治国的孔子孜孜以求的图景。另外这时孔子一生经历坎坷,在郑被人讥笑为“惶惶然若丧家之狗”,在陈蔡之间断粮多日,这种和平宁静的生活无疑会引发他强烈的共鸣。
2、认为曾晳的说法体现归隐的思想
孔子一方面主张积极从政,另一方面,在无法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的情况下又主张“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甚至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 表示想要放弃追求去过一种清淡自适的生活“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此次谈话时孔子已经60多岁,孔子一生奔走列国,四处碰壁,最后只得回到鲁国讲学授徒著书立说。晚年的孔子对世道看得已经很清楚了,他决意不再求仕。而孔子之所以赞赏曾皙所言之“志”的关键就在于曾皙所说正合于“天下无道则隐”。曾晳的无意用世之言引起了孔子的深深共鸣。
思考
历来评论家都认为曾皙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暮春咏归图,你认为它美在何处?
美在闲适:阳春三月,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终于脱掉了笨重的冬装,有一种解放的感觉。五六个成年人和六七个儿童来到郊外,乐山乐水、临风浩歌,尽兴而游、欢乐而归。
(周国平的理解:人生有许多出于自然的享受,其快乐远非虚名浮利可比,而享受它们也并不需要太多的物质条件,我把这类享受看作对生命本身的享受。现代人享受的花样愈来愈多了,但是我深信人世间最甜美的享受始终是那些最古老的享受。)
美在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大自然春天的生机和人内在的生机和谐相融,大自然春天的自由境界和人的怡然自得的境界默然相契。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指遇事能明辨不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孔子对自己一生各阶段的总结.
生平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