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窦娥冤(节选)》课件(共38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4 《窦娥冤(节选)》课件(共38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9-19 13:58: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8张PPT)
关汉卿
窦娥冤
中 国 古 典 戏 剧 概 述
中国古典戏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古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剧”。中国古代戏曲主要指元明清戏曲.
中国古典戏曲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曾先后出现了宋元南戏、元代杂剧、明清传奇、清代花部等四种基本形式。
“元曲”,一般包括杂剧和散曲。
杂剧是元代文学最高成就的标志。
   散曲包括小令和套数两种形式。
小令是独立的只曲,相当于一首单调的词,主要是从民间的小曲和词调变化来的。如我们熟悉的马致远的《越调·天净沙·秋思》。   
套数是由两支以上同宫调的曲子联缀而成的组曲,各套曲子的联缀多有一定的顺序,末曲多以尾声结束。
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窦娥冤》
白 朴《墙头马上》
马致远《汉宫秋》
郑光祖《倩女离魂》
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
元杂剧的四大悲剧:
《窦娥冤》(关汉卿)《汉宫秋》(马致远)
《梧桐雨》(白朴)《赵氏孤儿》(纪君祥);
四大爱情剧:
《拜月亭》(关汉卿)《西厢记》(王实甫)
《墙头马上》(白朴)《倩女离魂》(郑光祖)
元杂剧之角色
杂剧角色分为旦、末、净、杂。
旦包括正旦、外旦、小旦、大旦、老旦、搽旦。正旦:歌唱的主要女演员。外旦、贴旦次要女演员。
末包括正末、小末、冲末、副末。正末是歌唱的主要男演员,外末、副末是次要的男演员。冲末是首次上场的男演员。
净是性格暴烈的男演员。
杂是除以上三类外的演员。有孤(当官)、驾(皇帝)、卜儿(老妇人)、徕儿(小厮、小孩)、细酸(读书人)等。
元杂剧之剧本
“四折(类似于现在的“幕”)一楔子”是元杂剧最常见的剧本结构形式,合为一本。每个剧本一般由四折戏组成,有时再加一个楔子,演述一个完整的故事。通常一本就是一部戏,个别情节过长的戏,可写成多本,如王实甫《西厢记》共五本二十一折。
四折即是开端、发展、高潮、结尾四个阶段,每折由一个有严格程序的套数构成。元杂剧在四折戏外,为了交代情节或贯穿线索,往往在全剧之首或折与折之间,加上一小段独立的戏,称为“楔子”。安排在第一折之前的,称为开场楔子;置于在各折之间的,称为过场楔子。
元杂剧之旦本、末本
一本戏限定由男主角(正末)或女主角(正旦)一个人歌唱,其他配角一般都只能道白不能唱。由男主角主唱的叫末本或末本戏,女主角主唱的叫旦本或旦本戏。
元杂剧之术语
  (外扮监斩官上,云)A 下官监斩官是也。今日处决犯人,着做公的把住巷口,休放往来人闲走。B(净扮公人,鼓三通,锣三下科,刽子磨旗、提刀、押正旦带枷上,刽子云) 行动些,行动些,监斩官去法场上多时了。(正旦唱)
  【正宫】C 【端正好】D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叫声屈动地惊天。顷刻间游魂先赴森罗殿,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E
A: “科”(科多用于杂剧,介多用于南戏),即“科范”,是关于动作、表情、效果等的舞台指示。
B:“白”,即“宾白”“说白”,是剧中人物说的部分。
C:“宫调”。杂剧唱词是按一定宫调写成的。五个宫调分别为正宫、吕宫、南吕宫、仙吕宫、黄中宫,分别相当于现在的C、D、E、G、A五个调;元杂剧一折一宫调,每个宫调包含一套不同曲牌的曲子。
D:曲牌名
E:曲词:按宫调、曲牌写成的韵文。
关汉卿,号一斋,老年又号已斋叟,大都(今北京)人,生活于1210左右--1300左右年间, 我国最早的也是古代伟大的戏剧家,元杂剧的奠基人,“元曲四大家”之首,被誉为“曲圣”“梨园领袖”“杂剧班头”,1956年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列。
关汉卿最杰出的杂剧首推《窦娥冤》(“中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其他代表代表作《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西蜀梦》《南吕.一枝花·不伏老》。
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
——《南吕.一枝花·不伏老》
【初读课文】读准字音,涵咏词义
楔( )子 盗跖( ) 嗟怨( )
前合后偃( ) 亲眷( ) 斟( )酌
罪愆( ) 衔( )冤 湛湛( )青天
杳( )无音信 浣( )纱 错勘( )
亢( )旱 鳏( )寡孤独 甘霖( )
田畴( ) 埋( )怨 尸骸( )
哥哥行( ) 古陌( )荒阡( )
【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楔(xiē)子 盗跖(zhí) 嗟(jiē)怨
前合后偃(yǎn) 亲眷(juàn) 斟(zhēn)酌
罪愆(qiān) 衔(xián)冤 湛湛(zhàn) 青天
杳(yǎo)无音信 浣(huàn)纱 错勘(kān)
亢(kànɡ)旱 鳏(ɡuān)寡孤独 甘霖(lín)
田畴(chóu) 埋(mán)怨 尸骸(hái)
哥哥行(hánɡ) 古陌(mò)荒阡(qiān)
一分钟看注释,了解《窦娥冤》故事梗概。
思考:《感天动地窦娥冤》中窦娥有什么冤屈?
1.《感天动地窦娥冤》中窦娥有什么冤屈?
窦娥蒙冤入狱。在官府严刑逼供,威逼胁迫之下,窦娥因怕连累婆婆而屈招自己药死了张驴儿的父亲,最终含冤被斩。
2.结合课文内容,分析窦娥的人物形象?
【端正好】
冤屈
【滚绣球】“天地也……枉作天!”
反抗精神 (三桩誓愿)
“怕则怕前街里……与人行方便。”
善良、周到
【快活三】
可怜
3.自由朗读【滚绣球】,本唱段表现了窦娥怎样的情感?
原因:
遭受不公,含屈蒙冤
情感:
悲极
愤极
怨极
怒极
无奈之极
4、作者在本折结尾安排“三桩誓愿”的目的分别是什么?
血溅白练
让人们能立刻了解她的冤屈。
六月飞雪
她希望让纯洁的雪覆盖自己的身躯,表明自己的清白。
亢旱三年
希望上天惩治邪恶。
5.三桩誓愿能否调整一下顺序?
不能
时间上,一桩比一桩更久长
空间上,一桩比一桩范围更扩大
程度上,反抗精神越来越强烈
6.设置三桩誓愿有何作用?
答题思路:结构上的作用 内容上的作用
结构上,把全剧推向了高潮。
内容上,层层深入地表现了窦娥含冤受刑的强烈愤怒和抗争精神(情感),
塑造了一个强烈反抗精神的妇女形象
(人物形象)。
7.窦娥的三桩誓愿中“六月飞雪”“亢旱三年”都祸及百姓。有人质疑:“窦娥为了证明自身的清白,不惜立下如此残忍的毒誓,祸及百姓,真的不可理喻。”你怎么看?
艺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
三桩誓愿采用了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采用了夸张、变形的手法来表现主题。
读者在阅读时不应该从理性的角度、实用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而应该从感性的角度、美的角度去欣赏作品的美,感受作品的魅力。
我们从后者的角度去欣赏《窦娥冤》更能为窦娥的悲而悲,为她的恨而恨。
8.作者既写了窦娥对天地的控诉,又写了窦娥的三桩誓愿,这样写是否矛盾?
思考:窦娥是被昏官屈判死罪的,她为何在《滚绣球》一曲中指责天地鬼神?
天地鬼神,即“天理”“天道”,而这正是封建统治秩序所依凭的。窦娥对神权的大胆谴责,实质上是对封建统治的强烈控诉。
8.作者既写了窦娥对天地的控诉,又写了窦娥的三桩誓愿,这样写是否矛盾?
矛盾
一方面,作者通过窦娥指斥天地鬼神来控诉封建统治阶级。
另一方面,作者又不能从根本上提出救民于水火的办法,只能靠感动天地鬼神来为窦娥昭雪。
窦娥诉说冤屈的过程中对天地的控诉和依赖交织在一起:这正反映了作者的历史和阶级的局限。
1、窦娥与现实生活有哪些矛盾冲突?这些矛盾冲突表现了什么
讨 论
① 张驴儿误把自己的父亲毒死,却诬陷清白的窦娥;
② 窦娥本想依靠衙门洗清自己的冤枉,却反而被
判以死罪;
③ 窦娥渴望清清白白地活着,却怕连累婆婆,
自己心甘情愿担当死罪。
反映当时社会上强欺弱、恶欺善的现实;
反映了当时吏治的黑暗,官吏的昏庸,贪赃枉法;
表现了窦娥的孝顺和善良。
2.是什么造就了窦娥的冤情?
凶手是无耻、狡猾、恶毒的地痞流氓张驴儿,是他纠缠、逼迫、陷害、诬告窦娥。
凶手是贪婪、昏庸、凶残的太守桃杌,是他的贪财、毒打让窦娥蒙冤被斩。
讨 论
《世纪金榜》绿本P48
创作背景
2.是什么造就了窦娥的冤情?
凶手是无耻、狡猾、恶毒的地痞流氓张驴儿,是他纠缠、逼迫、陷害、诬告窦娥。
凶手是贪婪、昏庸、凶残的太守桃杌,是他的贪财、毒打让窦娥蒙冤被斩。
造成悲剧的根本原因是那个无赖逞凶、官吏枉法的黑暗社会。窦娥的悲剧不仅仅是个人悲剧,更是社会悲剧。
一个张驴儿(地痞流氓)被正法了,但还有更多的张驴儿逍遥法外;一个桃杌(贪官污吏)被惩处了,但还有更多的桃杌升官发财。“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
讨 论
中心主旨
通过写窦娥被押赴刑场杀害的悲惨情景,揭露了元代吏治腐败、无赖逞凶的黑暗社会现实,歌颂了窦娥的善良心灵和反抗精神。
1.词
2.句
3.语言风格
4.表现手法
语言特色
1.词——口语:来源于人民生活的、鲜活而富于表现力的口语。
【鲍老儿】念窦娥伏侍婆婆这几年,遇时节将碗凉浆奠;你去那受刑法尸骸上烈些纸钱,只当把你亡化的孩儿荐。孩儿放心,这个老身都记得。天那,兀的不痛杀我也!婆婆也,再也不要啼啼哭哭,烦烦恼恼,怨气冲天。这都是我做窦娥的没时没运,不明不暗,负屈衔冤。
语言特色
2.词——俗语、成语
一腔怨气
俗语
素车白马、古陌荒阡
成语
语言特色
2.手法——对比、夸张、反复
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
一腔怨气喷如火
枉将他气杀也么哥
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元来也这般顺水推船。
四个“念窦娥” 两声“婆婆也”
语言特色
2.手法——用典
“苌弘化碧”
“望帝啼鹃”
“六月飞霜”
“东海孝妇”
语言特色
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鲁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