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雷雨(节选)》课件(共31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5 《雷雨(节选)》课件(共31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9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9-19 14:07: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今天“大山中”《金牌调解》栏目组,邀请到了三位特殊的嘉宾,他们分别是周朴园先生、鲁侍萍女生、鲁大海先生。
他们之间有着许多还未解开的恩恩怨怨,接下来,有请主持人和他们聊一聊吧!
因嘉宾要求,三位嘉宾暂时分别在各自的演播室与主持人以及观众进行接下来的访谈互动。
节目组先对周先生和鲁女士进行访谈、调解,鲁大海先生先稍作休息。
周先生和鲁女士两位好,节目组为你们两位准备了几个问题:
周先生与鲁女士近三十年未见,是否思念着对方,想再见一见对方呢?
请大家听听他们各自的回答及给出的理由……
周朴园先生对鲁女士表示:特别思念,特别想见
理由1:
1.多次向人打听,特地派人到无锡打听侍萍的下落
2.打听坟墓所在,想把她的坟墓修一修
3.一直保留着侍萍喜欢的家具
4.一直保留着总是关着窗户的习惯
5. 一直记着侍萍的生日
6.一直保留着侍萍绣了花的衬衣
理由2:
周先生甚至还拿出了他的两篇日记,分别写于周先生二十岁左右,刚刚经历鲁女士被赶出家门后,以及周先生三十多岁,经历了两段不幸的婚姻后。
这两篇日记,周先生分别写着什么内容呢……
(提示:结合周先生的经历、心境,他会在日记中如何倾诉对鲁女生思念)
周朴园先生对鲁女士表示:特别思念,特别想见
鲁侍萍女士对周先生表示:从未思念,根本不想再见
理由:
(她为什么不再找到周家?)
侍萍: 大概她是不愿意吧?
侍萍:(愤怨)我没有找你,我没有找你,我以为你早死了。
好,希望这一生不至于再见你。
听说两位前不久见过面了,主持人给大家看一段两位见面的CVR:
(分角色朗读,P27页——P32页,二人从遇见到相认部分)
看完,我们有个疑问,想问问两位:
先看看,认出前周先生的心理变化
你,你贵姓?
(抬起头来)你姓什么?
(忽然立起)你是谁?
(徐徐立起)哦,你,你,你是——
哦,侍萍!(低声)是你?
盛气凌人→顿生疑窦;
漫不经心→态度认真
再次产生怀疑 思想感情上的第一次波澜——紧张
表面上怀念侍萍,实则惊恐抗拒——第二次感情的波澜
说话结巴;极度震惊——第三次感情波澜
——不愿也不敢承认这是真实的。
心理变化:疑虑——慌张——惊惧——抗拒
先看看,认出后周先生的态度变化
你来干什么?谁指使你来的?
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
你可以冷静点。
你我都是有子女的人了。
这么大年级,我们先可以不必哭哭啼啼的。
从前的恩怨, 过了几十年,又何必再提呢?
我看过去的事不必再提起来吧。
那么我们可以明明白白地谈一谈。
好!痛痛快快的!你现在要多少钱吧!
鲁贵我现在要辞退的,四凤也要回家。
他以为他母亲早就死了的。
以后鲁家的人永远不许再到周家来。
这一张五千块钱的支票,你可以先拿去用。算是拟补我一点罪过。
厉声责问
怀疑动机
不想面对
子女哄吓
急于用金钱买断一切
草草打发离开
根据周先生刚才这些表现,显得前后不一啊!
那么:
周先生对鲁女士的怀念是不是真的呢?
周先生对鲁女士的爱是否是真的呢 如果真爱那三十年前为何不找机会带着鲁女士和孩子离开周家呢?
现场观众们怎么看呢?
请大家说说你们的想法……
周朴园是会怀念侍萍的。两次婚姻都不如意,因而难免怀念起过去那个年轻聪慧,美丽温驯,善良能干的侍萍以及那段快乐时光。在这种情况下,他对侍萍的思念、怀念,便成了他后半生用来自欺欺人、经常咀嚼的一种情感了。这既可以填补他那丑恶空虚的心灵,又可以显示他的多情、高贵。
但他毕竟还是一个唯利是图的剥削阶级分子。因此,当活着的侍萍一旦站在他面前时,他首先考虑的是将会破坏他现在家庭的“圆满”和“平静”,将使自己的名誉、地位受到威胁。对侍萍软硬兼施,采用吓、哄、骗、逼等各种手段对付侍萍,表现了他的自私与虚伪、冷酷与专横。
他对侍萍的无情态度,正是作者成功的现实主义的表现。他的怀念又是虚伪的,在他的心里真正爱着的只有他自己。
我们节目组以及观众对鲁女士视频中的某些行为,也有些困惑,我们先一起看看:
“哦。——老爷没有事了?”
“说不定,也许记得的”
老爷问这些闲事干什么?
这个人现在还活着。
“老爷,您想见一见他么?”
“老爷,没有事了?”(望着朴园,泪要涌出)老爷,您那雨衣,我怎么说?
老爷那种纺绸衬衣不是一共有五件?您要哪一件?
不是有一件,在右袖襟上有个烧破的窟窿,后来用丝线绣成一朵梅花补上的?还有一件,……
还有一件绸衬衣,左袖襟也绣着一朵梅花,旁边还绣着一个萍字。还有一件,……
再来看看鲁女士的表现
周先生和鲁女士见面是偶然的,鲁女士先认出了周先生,而周先生并未认出您,那么如果您不想见到他可以怎么做:
要么赶紧找理由离开这个不想再见到的人;
要么立刻表白自己的身份并当面斥责周先生当年的始乱终弃,造成了您30多年来的悲惨遭遇;
然而您都没有这么做,甚至有意无意一步一步引导着周先生认出自己,又是为何呢?
1.房中熟悉的布置,以及周朴园表示此地极为特别的信息,让本性善良的她心生疑虑,或许还抱有某种幻想;随后在周朴园的“忏悔”中,她产生了某种轻信和谅解。
2.种种的不确定,使她在对话中,她既有意识地在隐蔽自己的身份,又在语言动作中不断地表露出自己的特征,这正是剧中人物复杂的内心活动的外在表现:周朴园是他的初恋,又是这一生他唯一爱过的人,面对此情此景,鲁侍萍的感情不由自主,这是侍萍单纯善良的表现,也是人性最自然的表现。
3.她始终怀有封建“宿命论”思想,认为再次遇见是命运的安排,也导致她并不再抗拒此时与周相认,也是思想局限性的体现。
4.此外,作为一位母亲,也想找机会见一见三十年未见的亲生儿子—周萍,母爱的驱使。
根据以上访谈,观众们觉得周先生和鲁女士是同类人吗?他们之间矛盾冲突的具体是什么?我们能够成功调解他们之间的冲突吗?
周朴园是个:
由封建地主转化而成的资本家。他残忍,冷酷、自私、贪婪、虚伪、狡猾,是一个人格卑下的伪君子,一个没有任何仁义道德的反动资本家。
鲁侍萍是个:
善良、坚忍的旧中国下层劳动妇女的形象,有骨气、有尊严,拥有无私的母爱。
根据以上访谈,观众们觉得周先生和鲁女士是同类人吗?他们之间矛盾冲突的具体是什么?我们能够成功调解他们之间的冲突吗?
矛盾冲突:
无法调解
1.资本家和下层劳动者之间身份地位的矛盾,旧家庭内部矛盾的展现,男女之间的情感冲突;
2.从最本质上看还是人性的真与伪的冲突:侍萍是真,周朴园是伪;侍萍真诚、善良,周朴园虚伪、自私。
周先生和鲁先生两位好,节目组为你们两位也准备了几个问题:
问题一:
周先生与鲁先生从未谋面,是否希望与对方见面?
请大家听听他们各自的回答及给出的理由……
周朴园先生对鲁先生表示:可以见上一见
理由:
朴: 那双方面都好。再有,我要问你的,你自己带走的儿子在哪儿?
鲁: 他在你的矿上做工。
朴: 我问,他现在在哪儿?
鲁: 就在门房等着见你呢。
朴: 什么?鲁大海?他!我的儿子?
鲁 :他的脚趾头因为你的不小心,现在还是少一个的。
朴 :(冷笑)这么说,我自己的骨肉在矿上鼓励罢工,反对我!
鲁 :他跟你现在完完全全是两样的人。
朴 :(沉静)他还是我的儿子。
鲁 :你不要以为他还会认你做父亲。
从未谋面的亲生儿子罢工最凶的那个
理由:
怎么矿上警察开枪打死三十个工人就白打了么?
鲁大海先生对周先生表示:今天必须见
问题二:
周先生已经知道了鲁大海先生是您的亲生儿子,那么您为什么如此对待他呢?
明知故问: “叫什么名字”“有什么事”
教训:“只凭意气是不能交涉事情的”
嘲笑讽刺:“傻小子,没有经验只凭胡喊是不行的”
恶狠狠:“你现在没有资格跟我说话,——矿上已经把你开除了。
此刻,不存在父子。
只是资本家对待工人的冷酷面孔和傲慢的态度。
问题三:
鲁先生,据悉您和周先生的谈判失败了,那您觉得,您和周先生的谈判为何会失败呢?
倔强、鲁莽、幼稚而又缺乏斗争经验
问题四:
鲁先生,您目前了解到周先生哪些过往,您觉得他是个怎样的人,如果告诉你,他是你的亲生父亲,你将如何?
①收买分化工人;②血淋淋的发家史;③血腥镇压工人;
贪婪、冷酷、奸诈、狠毒的资本家
观众们觉得周先生与鲁先生之间的矛盾冲突为何?
二位能成功调解吗?为什么?
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之间的斗争无法调解
周朴园:由封建地主转化而成的反动资本家 ——贪婪、冷酷、奸诈、狠毒。
鲁大海:一个觉醒了的工人 ——立场坚定、大公无私、英勇顽强。
周先生,您看节目录制到现在,您与旧日恋人、亲生儿子均无法得到调解,您有何感想?
雷雨打窗急,闪电惊梦碎!
本次节目最终无法调解成功,感谢大家的参与!
节目最后,还有几个问题,希望观众们积极思考:
1.结合整个“雷雨”故事,可否思考一下谁最可悲?整个故事,最后谁是“赢家”呢?
2.这个故事发生在“雷雨”前后,是纯属巧合吗?
欢迎您把您的思考通过节目微信平台发送给我们!
我用一种悲悯的心情,来写剧中人物的争执。我诚恳地期望着看戏的人们,也以一种悲悯的眼来俯视这群地上的人们。
——曹禺《雷雨·序》
曹禺的悲悯情怀
作者在谈到写作意图时说,“《雷雨》是在‘没有太阳的日子里的产物’”,“那个时候,我是想反抗的。因陷于旧社会的昏暗、腐恶,我不甘模棱地活下去,所以我才拿起笔。《雷雨》是我的第一声呻吟,或许是一声呼喊”(《曹禺选集·后记》)。又说“写《雷雨》是一种情感的迫切的需要”“仿佛有一种情感的汹涌的流来推动我,我在发泄着被抑压的愤懑,毁谤着中国的家庭和社会”(《雷雨》序)。
周对侍萍的怀念,“是真实的,绝对真实的”。“他对侍萍的思恋、怀念,便成了他后半生自欺欺人、经常咀嚼的一种感情,这既可以填补他那丑恶、空虚的心灵,又可显示他的多情、高贵。”(曹禺)
“周朴园坏到了连自己都不认为自己是坏人的程度!”(曹禺)
人作为社会的产物,都有其复杂的一面,难道周朴园身上就没有人性冲突的时候?曹禺把他作为一个社会阶级的典型人物进行刻画,写出了其个性特点,也就是“这一个”。周朴园“坏”得平凡而真实,因为人性中始终有善、恶的真实存在啊!
艺术作品要写得美,就要明确地把人的多样变化写出来。同一个人,有时是恶棍,有时是天使;有时聪明,有时愚蠢;有时坚强有力,有时十分脆弱。——列夫 托尔斯泰
夫妻相见不相认却相恨,父子相见不相亲却相斗
母子相见不相亲却相怨,兄弟相见不相识却相仇
《雷雨》以20年代初的中国社会为背景,通过一个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家庭内部的尖锐矛盾冲突,以及周、鲁两家复杂的矛盾纠葛,生动地展现了具有典型意义的剥削阶级家庭的罪恶历史,对旧社会人吃人的现象,对资产阶级家庭没落、腐朽、污浊的内幕作了深刻而又细致的揭露。从这个家庭的崩溃,看到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罪恶与黑暗以及它必然灭亡的历史。
作品主题
标题含义
一方面,“雷雨”是整个作品的自然环境:整个故事的背景、情节都和雷雨有关,故事的高潮、悲剧的发生都集中在雷雨交加的狂风暴雨之夜;
另一方面,“雷雨”是整个作品的社会环境,以象征的手法告诉人们,在中国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沉闷抑郁的空气里,一场改变现实的大雷雨即将来临。
作者正是通过一个封建、资产阶级家庭内错综复杂的矛盾,深刻地揭示了封建大家庭的罪恶和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矛盾冲突,反映了正在酝酿大雷雨般大变动的20年代的中国社会现实。
标题作用:
①表示故事的背景与环境气氛;
②预示情节的发展,暗示情节的高潮;
③象征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沉闷的空气里,一场暴风骤雨式的革命斗争即将到来。